泰业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

合集下载

2014年5月14日兼并重组煤矿复合验收汇报材料

2014年5月14日兼并重组煤矿复合验收汇报材料

2014年5月14日兼并重组煤矿复合验收汇报材料第一篇:2014年5月14日兼并重组煤矿复合验收汇报材料郑新中博(新密)煤业有限公司汇报材料一、矿井基本情况中博煤业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宝泉村境内,处于新密煤田米村井田西北部,2005年由原新密市牛店镇宝泉村煤矿等三家矿井整合为新密市宝联煤业有限公司。

郑煤集团公司兼并重组后于2010年10月更名为郑新中博(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开采二1、一1煤层,井田面积0.459Km²,现开采二1煤层。

矿井现保有资源储量215.81万吨,可采储量101.39万吨,其中二1煤86.11万吨,一1煤15.28万吨。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服务年限5.3年。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中等,其充水水源主要为11采区下部老空区积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7m/h,最大涌水量100m/h。

矿井瓦斯等级为瓦斯矿井。

自然发火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1.45%无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区属地温、地压正常区,无高温热害和冲击地压灾害的问题。

矿井开拓方式为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主井井筒直径3.8米,井深231.8米,担负全矿井的提升煤炭任务。

副井直径3.2米,井深278.6米,负责提人、排矸、卸料任务,主井井筒安装有梯子间,作为通向地面的一个安全出口。

风井井深267.6米,直径3米,砼浇注,井筒安装有梯子间,作为通向地面的另一个安全出口。

33二、安全生产机构及区队设置情况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目前矿井设置有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运输科、安监科、调度室、财务科、供销科、劳资科,综合办公室七科二室,区队有采煤队、掘进队、探放水队。

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一)生产系统矿井采用三个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上山为12采区,下山为11采区,11采区为首采区,开采二1煤层。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兀型钢梁支护,批复复产后,11071工作面安装悬移支架,计划6月底完成。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

3 矿井基础资料及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变化情况3.1矿井基础资料3.1.1地理位置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北94公里处的汾河中上游,为太原市的郊区县。

东邻古交市,南毗交城县,西接方山县,西北与岚县相衔,东北部与静乐县接壤。

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1′—112°02′,北纬37°51′—38°13′。

境域总面积为1276平方公里。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有限公司井田范围分布于娄烦县城北新舍科村以南,行政区划隶属于娄烦县静游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27″-111°46′09″,北纬38°08′59″-38°10′13″,该矿北距岚县县城15km,南距娄烦县城10km,东南距古交市48km,北距静游镇公路约200m,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地理位置见图3-1和图3-2。

3.1.2井田境界该矿原有2007年1月19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1400000721007,矿区面积3.867km2,批准开采4#、7#、9#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60.00万吨/年。

现有2009年12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50299,有效期自2009年12月28日至2011年12月28日,矿区面积3.867 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

批准生产规模为900kt/a。

井田范围由11个拐点坐标依次连线圈定(1980西安坐标系),与原有60万吨相同。

井田拐点坐标见表3 -1。

表3-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矿井从2007年进行资源整合至今未进行生产,因此,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利用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1207号文批复的地质报告,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井田内4、7、9号煤层设计储量为64865.6kt(不含4、7号煤层蹬空区资源/储量2955kt),其中:4号煤22294kt,7号煤4078.5kt,9号煤38493.1kt。

2024年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总结报告

2024年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总结报告

2024年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总结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山西省在2024年开始了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这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概况在2024年,山西省根据国家煤炭产能过剩、环保治理、煤矿安全等要求,启动了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

该工作涉及全省范围内的煤矿,任务繁重,需要精心组织和协调。

在兼并重组方面,我们先后与多家煤矿企业进行了洽谈和协商,最终成功推进了10个兼并重组项目。

通过兼并重组,原本分散、小规模的煤矿得以整合,提高了矿井规模和生产效益。

同时,也减少了礦山人员数,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在关闭方面,根据环保要求和煤炭市场需求情况,我们关闭了一批产能过剩、环保设施落后的煤矿。

通过关闭这些煤矿,既减少了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又提高了环境治理水平。

三、工作经验1. 高层次规划和组织: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要求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

我们组织了专家组,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表,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 积极推进企业洽谈和协商:兼并重组需要与企业进行洽谈和协商,我们积极组织会议,建立起了与各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并就合作事项进行了充分的磋商和沟通。

3. 精细化操作和管理:在兼并重组和关闭过程中,我们注重细节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指导,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困难和问题。

4. 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和做好宣传:我们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及时进行宣传,提高了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不仅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助于今后工作的推进。

四、改进意见虽然我们在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1. 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在兼并重组和关闭过程中,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需要我们加强沟通和协调,妥善解决问题。

2. 强化环保和安全意识:煤矿兼并重组和关闭工作涉及到环保和安全管理,我们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环保和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环保和安全管理水平。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红岩版)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红岩版)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600kt/a)联合试运转方案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日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600kt/a)一项目概况: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是经过山西省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第64号文件《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批复(部分)》批准成立的以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山西灵石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嵘泉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胜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联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称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

设计能力600kt/a,井田面积19.3757km2,批准开采2#—11#号煤层。

为了使矿井达到工艺先进、安全高效,实现规模化生产,2010年11月我公司委托山西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编制了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2月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55号文《关于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进行了批复。

根据在施工中发生的一些实际情况,2012年4月,我公司委托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做了《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

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2〕49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予以批复。

设计建设工期为41个月。

2011年2月28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55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2012年7月12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2】4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

2011年3月22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11】11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泰业煤矿审查意见1

泰业煤矿审查意见1

《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审查意见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2014年4月15日《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审查意见为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确保煤矿安全,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我公司特委托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煤矿名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以后简称报告),以作为煤矿防治水工作依据。

我公司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地测、防治水等有关部门于2014年4月15日对报告进行了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临县县城南的三交镇田家山村一带,距临县县城直距约25.5km。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6′07″—110°59′17″,北纬37°41′18″—37°43′36″。

2012年11月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C1400002009111120041616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3-9号煤层,井田面积6.5099km2,生产规模120万t/a。

目前井田内5号煤层大部分被采空。

本井田现掘进8、9号煤层巷道,8号煤层已形成工作面。

本井田西南与临县胜利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相邻,东北与山西东江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相邻,南与西山亚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锦瑞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北部与山西汇丰集团高家塔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各矿均未越本井田边界开采。

二、矿井地质井田地层由下至上有奥陶系中统(O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第三系上新统(N2)、第四系(Q)。

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山西组含4+5号煤层可采煤层,太原组含8、9号可采煤层。

井田位于三交柳林单斜北部东缘,受区域构造的影响,井田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E-SW,倾向NW,倾角大部7°-9°,西部局部2°-4°。

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论 (1)一、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产品说明 (15)第三章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19)(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二、污染物的来源 (29)(一)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3)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5)(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4)六、敏感性分析 (85)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6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太原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娄烦县)矿井明细表

太原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娄烦县)矿井明细表

兼并后井田拐点坐标
备注
4# 1,4222170.00 19572140.00 2,4221210.00 19571940.00 3,4220940.00 19571540.00 4,4220900.00 19570780.00 5,4221140.00 19570370.00
9# 1,4222170.00 19572140.00 2,4221210.00 19571940.00 3,4220940.00 19571540.00 4,4220900.00 19570780.00 5,4220390.00 19570780.00
太原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娄烦县)矿井明细表
编 兼并后煤矿暂 号 定名称
山西煤炭运销 集团太原市娄 zh3 烦县宏安煤业
有限公司
山西煤炭运销
zh4
集团太原市娄 烦县黑山岔煤
业有限公司
序号
兼并前煤矿名
井田面积(km2)

兼并前 兼并后 新增
山西宏安煤业 有限公司
1.044
zq3
2.1867 0
1,4224200.00 2,4224200.00 3,4223660.00 4,4223600.00 5,4223350.00 6,4223350.00 7,4223650.00 8,4223816.00
19570500.00 19571250.00 19571232.00 19570750.00 19570734.00 19570580.00 19570320.00 19570500.00
山西煤炭运销
5
集团太原市娄 烦县马家岩煤
dj5
娄烦县马家岩 煤矿
3.867
3.867
0
4#、7# 、9#

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一、项目概况2009年9月10日,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号文件对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的批复意见,同意XX市上报的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

根据该整合方案XX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和XX煤业有限公司,3个生产煤矿重组整合为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5.6489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批准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

兼并重组整合的矿井名称为:XX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和XX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企业。

根据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XXXX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投资。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件和XX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晋煤办基发[2010]83号,该矿井需进行初步设计,以满足矿井建设的需要。

因此,该公司委托我院进行矿井初步设计,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并编制了《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二、设计的主要编制依据(一)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1XXXXXXXXXX1XXXXXXXXXX9)。

(二)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件对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到批复意见。

(三)XX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编制的《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四)XX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规发【2010】178号关于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一、目的任务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3号《关于吕梁市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以山西楼俊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临县富欣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银富煤业有限公司3家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C1400002009111120041616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4-9号号煤层,井田面积6.5099km2,生产规模120万t/a。

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批准开采4、5、8、9号煤层,井田面积3.3386km2,生产规模30万t/a;原山西临县富欣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4、5号煤层,井田面积1.9303km2,生产规模15万t/a;原山西银富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5号煤层,井田面积0.9737km2,生产规模15万t/a。

兼并重组整合后,利用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主、副斜井作为新生产系统的主、副井,回风井作行人井,井田东部的旧主井扩为回风井,以井田东部为首采区,采煤工艺为综采。

为满足矿井设计建设需要,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主要任务是:1.详细查明井田地层、构造,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2.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和厚度、结构及可采性等;3.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并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4.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预算矿井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述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

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5. 详细研究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6. 查明井田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7. 估算井田内可采煤层资源/储量。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广泛收集资料,补充钻探,通过对收集到的地质资料、矿井生产实际揭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件《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要求,进行了本报告的编制。

二、报告编制依据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有:1、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3号《关于吕梁市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方案(部分)的批复》;2、2009年11月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C1400002009111120041616号《采矿许可证》;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资源工业部《矿井地质规程》(试行);5、《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9.21);6、《中国煤炭分类》(GB5751-1986);7、《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2004);8、煤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其它相关地质资料。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一、位置及范围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临县县城南的三交镇田家山村一带,距临县县城直距约25.5km。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6′07″—110°59′17″,北纬37°41′18″—37°43′36″。

2009年11月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C1400002009111120041616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4-9号号煤层,井田范围由下列17个坐标点圈定:井田东西长4.6500km,南北宽4.2260km,面积6.5099km2,开采煤层深度由900m至560m标高。

二、交通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南距孝柳铁路交口站约23.0km,距离石区30.0km,距汾军高速约21km,皆有简易公路与之相通,交通运输条件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第三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区属吕梁山系,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按其形态类型分为侵蚀地形及堆积地形,前者占绝对优势。

侵蚀地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梁、塬、峁状黄土丘陵,分布于井田内大部分地区,冲沟密集而狭窄,形态多呈“V”形,与黄土梁、塬、峁相间分布,常见陡崖、黄土残柱及陷穴等微地貌景观。

沟谷两侧及谷底有基岩零星出露,井田内由于植被稀少,致使水土流失严重。

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湫水河谷,为冲击、洪积堆积。

湫水河谷宽阔、平坦,一般宽200m左右,两岸断续分布着I-II级阶地。

综观本井田地形,大致东高西低,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中东部的山梁上,海拔1089.6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的沟谷中,海拔822.2m,最大相对高差267.40m。

二、水文本区属黄河流域湫水河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沟谷发育,沟内平时无水,雨季时,有洪水流过。

三、气象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气温变化昼夜悬殊,四季分明。

降雨量有限,多呈干旱状态。

冬春两季多西北风少雨雪,而夏季雨量集中,有时出现洪水灾害。

气压11月最高,平均为891.1mb,7月份最低,为877.6mb,全年平均值885.3mb;年平均气温为8.8℃,一月份最低,平均为-7.6℃,极值为-24.8℃,七月份最高,平均为22.6℃,极值为37℃,平均温差为30.2℃,一般降至0℃时间在10月中旬,回升至0℃的时间在翌年4月中旬;截止至1993年底,平均降水量为513.9mm,最大降水量在7月份,为744.8mm,最小在1月份,为4.5mm,日最大降水量在1970年8月9日,为162.5mm,水量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的59%。

蒸发量年平均值为2141.9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风向多为西北风,风速历年平均为2.5m/s,最大月(3-5月)平均21m/s,最小月(8月)平均2.2m/s;初霜期在10月上旬,终霜期在翌年3月底,平均无霜期194天,初雪期平均为11月下旬,终雪期为翌年3月底,最大积雪厚度为30cm。

最早冻结在11月26日,最晚解冻为翌年4月1日,井田内最大冻土深度111cm。

四、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历史记载,井田内未发生过大地震,只在1982年4月离石发生过5.2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7°30′,东经111°12′。

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本井田西南与临县胜利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相邻,东北与山西东江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相邻,南与西山亚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锦瑞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西、北无相邻矿井。

(见井田四邻关系图)1、临县胜利煤焦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井田西南部,批准开采4-9号煤层,生产规模120万t/a,井田面积7.6838km2。

现开采8号煤层。

开拓方式为综合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属低瓦斯矿井。

各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Ⅱ,属自燃煤层。

该矿曾有两个坑口生产,其樊家山坑口(旧坑口),始建于1958年8月,1960年6月投产。

该坑口采用立井开拓,井口位于井田东部樊家山村南大沟内,称胜利煤矿樊家山坑口,开采山西组5号煤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万t/a,2002年经县市煤炭局对矿井各生产环节能力进行综合调查,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6万t/a。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该矿于1978年6月在井田东南边界处另新建一坑口(新坑口),先用一对立井开采9号煤层。

1984年6月,该矿又于立井西侧新拓建一斜井,与原副井另形成一生产系统开采8号煤层。

2002年初9号煤层停采,原主立井关闭。

目前该坑口利用新主斜井和原副立井组成的生产系统开采8号煤层。

2、山西东江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井田东北,建于1984年,投产于1987年,批准开采4、5、8、9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t/a,井田面积4.7345km2,立井开拓,现采5号煤层(4+5号煤层),中央并列式通风,属低瓦斯矿井。

各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Ⅱ,属自燃煤层。

与本井田无越界开采。

3、山西吕梁离石亚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正南,始建于1987年,1990年投产,于2005年由原吴背崖煤矿、原砂坪煤矿、原樊包头煤矿整合而成,批准开采煤层4-9号煤层,现开采4+5号煤层,生产规模为60万t/a,井田面积1.5193km2。

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综合开拓,采煤方法长壁式,采煤工艺为综采,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运输方式为皮带运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3m3/min,相对涌出量为2.38m3/t,属于低瓦斯矿井。

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Ⅱ,属自燃煤层。

据调查,该矿采空区越界与本井田东边界采空区连通。

该井田5号煤层已经采空,其采空区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有威胁。

4、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锦瑞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南部,与本井田相接的地方为该井田的东北与西南边界。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锦瑞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山西吕梁盛瑞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吕梁锦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吕梁宇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重组整合。

批准开采5-9号煤层,生产规模120万t/a,井田面积6.1518km2。

各整合矿井均采用壁式采煤方法,炮采落煤。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中央并列式通风。

该矿属低瓦斯矿井,5、8、9号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属自燃。

该矿5号煤层已经采空区。

8、9号煤层在井田中部均有采空区。

对本井田存在威胁的为其东北、西南与本井田相接处的采空区积水。

(见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一、以往勘查地质工作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柳林国家规划矿区柳林北区的东北部,三交详查区中东部。

该区的以往地质工作主要有:1、1926年前王竹泉著太原榆林幅(地质调查)说明书即包括本区,之后,侯德封编有二十万分之一山西省地质图对本区地层进行了划分。

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人耿成二君对中阳—离石地区地质情况著有专文。

但是,这些资料多概要地述及地层、构造及小窑开采情况。

2、1957年3—5月,地质部山西地质厅212队在三交区进行了地质调查工作,其内容包括地质填图及水文地质调查。

共完成碛口—临县1:50000地质图600km2。

3、1959—1960年,148队在三交区填制了1:10000地质图,所用地形底图为1959年施测,质量受到影响。

1972年航空地质填图时认为,该图对地层划分及其界线勾绘的精度比较好,局部地区有误。

4、1972—1974年,148队在三交区填制了1:10000的航空地质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