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解度的题

合集下载

溶解度习题(含答案)

溶解度习题(含答案)

一、气体溶解度1)影响气体溶解度得外因ﻫ①压强:气体得溶解度随着压强得增大而增大,随若压强得减小而减小。

②温度:气体得溶解度随着温度得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得降低而增大。

2)应用气体溶解度得知识来解释得现象①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当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得溶解度减小,因此大量得二氧化碳就会逸出而冒出大量得气泡。

(压强)②喝汽水后会打隔,就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得溶解度减小。

(温度)③烧开水时,刚开始会有许多小气泡不断上升,就就是因为溶解在水中得气体得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温度)④不能用煮拂后得凉开水养鱼,因为温度升高,水中溶解得氧气减少,因而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温度)二、习题练习1、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溶液中冒出,此时气体得溶解度变小就是因为()A.温度升高ﻫB.温度降低C.压强减小ﻫD.压强增大2、下图就是开启后“XX牌”碳酸饮料得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1)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得就是______________;(2)开启时大量气泡从罐内冒出,该现象说明______得减小使气体得溶解度减小;(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得观点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水烧开了,揭开锅盖瞧到冒出得“白气”就就是水蒸气B.水沸腾了,只要不断地加热,水得温度就可以不断地升高C.被100℃得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就是因为水蒸气得温度高D.降低温度,就是气体液化得一种方法4、一个封闭得池塘,水体受大量生活污水得污染,出现富营养化,则其水中溶解氧含量得变化曲线就是()5、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得溶解度曲线(如下图)ﻫ(1)曲线A与℃时将35gB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C得交点表示得含义就是______.ﻫ(2)t1℃分溶解所形成得溶液就是______(选填“饱与”或“不饱与”)溶液.ﻫ(3)t2时,将A、C两种物质恰好饱与得溶液降到t℃,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1液溶质质量分数得关系就是A______C(填“>”、“<”或“=”)1-5题参考答案1、C2、1与3 压强分子就是不断运动得3、A、白气”就是水蒸气液化后得小水滴;故A错误;B、水沸腾后,再加热,温度也会保持不变;故B错误;C、被100℃得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就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故C错误;D、液化得方法有:压缩体积、降低温度;故D正确;4、选D富营养化就是指生物所需得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得现象。

化学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练习题及

化学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练习题及

化学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化学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练习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溶解度的大小?a) 温度b) 压力c) 溶质的质量d) 溶剂的性质答案:c) 溶质的质量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

因此溶质的质量是一个固定值,不会影响溶解度的大小。

2.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 硫酸钡溶于水中b) 氯化钠溶于水中c) 溴溶于乙醚中d)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答案:b) 氯化钠溶于水中解析: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对于氯化钠溶于水,其溶解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即溶解时释放热量。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温度增加,溶解过程放热量增加,从而溶解度增大。

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a) 温度b) 压力c) 溶剂中其他溶质的浓度d) 溶剂的性质答案:d) 溶剂的性质解析:溶剂的性质并不会直接影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以及其他溶质的影响。

4.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规律是:a)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温度对溶解度没有影响d)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异答案:d)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异解析: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因具体的溶质和溶剂而异的。

对于一些化学反应放热的溶解过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对于一些化学反应吸热的溶解过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 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的是:a) 气体溶解于液体中b) 气体溶解于固体中c) 液体溶解于液体中d) 固体溶解于液体中答案:a) 气体溶解于液体中解析:气体溶解于液体中,是一个受压力影响的过程。

当压力增大时,气体分子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会增大。

二、判断题1. 压力对溶解固体的溶解度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解析:压力对溶解固体的溶解度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对于可压缩性大的溶质。

(完整版)溶解度计算题练习(答案)

(完整版)溶解度计算题练习(答案)

三思培训学校溶解度计算题练习(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溶质 溶剂 溶液12g 38g 50gx 100g (x+100)gg g x g 1003812= 解得x=31.6g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溶质 溶剂 溶液13.6g 40g 53.6gx 100g (x+100)gg g x g 100406.13= 解得x=34g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溶质 溶剂 溶液4g 11g 15gx 100g (x+100)gg g x g 100114= 解得x=36.4g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

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 。

溶质 溶剂 溶液24g (100-24)=76g 100gx y 350g78g z (78+z )gg g y g x g 3501007624== 解得x=84g ,y=266gz g g 767824= 解得z=247g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一一对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1.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下面是一些化学溶解度相关的练习题,大家可以通过解答来巩固对溶解度的理解。

题目一:某种物质在水的溶解度为80g/100ml,如果将20g该物质加入200ml水中,问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80g/100ml,即1ml水最多能溶解80/100=0.8g该物质。

而现在20g该物质加入2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20/200=0.1g该物质。

因此,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二:某种物质在80℃时的溶解度为40g/100ml,若将3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40g/100ml,在80℃下,如果将3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30/100=0.3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三:某种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60g/100ml,若将40g该物质加入150ml水中,温度保持在2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60g/100ml,在20℃下,如果将40g该物质加入15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40/150=0.267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四:某种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100g/100ml,若将2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温度保持在3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100g/100ml,在30℃下,如果将2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20/100=0.2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溶剂的数量、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在溶质的质量小于溶解度的情况下,溶质才能完全溶解。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例1]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分析]: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这表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最多能溶解140g碘化钾。

那么,250g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可通过关系式法列比例求得,亦可用基本公式法求解。

解法1:关系式法设:15℃时,250g水里最多能溶解x克碘化钾。

关系式:m质+m剂=m液15℃时 140g 100g? x250g[解答]:15℃时,250g水最多能溶解350g碘化钾。

解法2:基本公式法已知: s=140g m剂=250g求: m质=?[解答]:解之,得:m质=350g[例2] 把20℃的282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为110g)。

分析:溶剂量不变,当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解度的增大,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如果要在高温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则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所加溶质的量可用质量关系式通过比例进行计算,也可用公式法求得。

解答1 关系式法设:所需加的硝酸钾为x克。

关系式: m质+m剂=m液20℃→60℃添加量20℃ 31.6g 100g 131.6g 110g-31.6g=78.4g282gx每有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升到60℃时,需要加入78.4g硝酸钾才能使溶液在60℃时亦达饱和,那么282g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可通过比例求得。

答:应加入168g硝酸钾。

解答2:公式法根据上述的比例式,可导出如下的计算公式。

设:应添加硝酸钾晶体为x克。

答:(略)[例3]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在这温度时,某硝酸钾溶液500g中溶有硝酸钾137.4g。

如果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分析:首先要通过计算得知这硝酸钾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根据硝酸钾在30℃时的溶解度和关系式得:由于137.4g<157.1g,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计算训练题(含答案)

溶解度计算训练题(含答案)

A组基础训练1.20℃时,物质 A 的溶解度为20 克,表示_ ____。

此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2. 下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 与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

据图回答:(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 溶液吗?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3)t2℃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3、55g50℃的硼酸饱和溶液蒸干,得到5g 硼酸固体。

求硼酸在50℃时的溶解度。

4、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5、t℃时,将ag某物质溶于水配成bg 饱和溶液,求t℃时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6、40℃时,10 克水最多能溶解2g 物质A ,60℃时50 克水最多能溶解15g 物质B,问哪种物质溶解度大()A、A 比B 大B、A 比B 小C、A 和B 一样大D、无法比较7、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在这温度时,将某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90g 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8、已知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192 克,现在要配制此温度下的硝酸铵饱和溶液500 克,需要硝酸铵和水各多少克?9、80℃时把15.8g 硝酸钾溶解于50g 水中形成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见课本)和计算说明:①此溶液是否饱和?②欲使其达到饱和,可采取哪些方法?10、在50℃,向100 克水中加入90 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的溶液质量为多少?。

B组拓展提高11、在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

一份中加入0.7g 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5g 水,结果两份溶液都达饱和。

那么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克?12、有60℃时 A 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蒸发掉10g 水时,有4gA 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g 水时,又有6gA 的晶体析出,求60℃时 A 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溶解度练习题(打印版)

溶解度练习题(打印版)

溶解度练习题(打印版)题目一:溶解度计算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35g。

如果将5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求在20℃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答: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5g,意味着在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5g该物质。

因此,当5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时,只有35g能够溶解,剩余的15g会以固体形式存在。

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5g。

题目二: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已知某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40g,而在50℃时的溶解度为60g。

求该物质在40℃时的近似溶解度。

解答:由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常不是线性的,但在此题目中,我们可以假设溶解度随温度线性变化来进行近似计算。

从30℃到50℃,溶解度从40g增加到60g,增加了20g。

这个温度变化是20℃。

因此,每增加1℃,溶解度增加1g。

那么在40℃时,溶解度增加的量为(40℃ - 30℃) × 1g/℃ = 10g。

所以,40℃时的溶解度为30℃时的溶解度40g加上增加的10g,即50g。

题目三:溶解度积常数计算某难溶盐AB的溶解度积常数(Ksp)为1×10⁻⁸。

已知溶液中A⁺的浓度为2×10⁻⁴M,求B⁻的浓度。

解答:AB的溶解度积常数Ksp表示为:\[ Ksp = [A^+][B^-] \]给定的Ksp为1×10⁻⁸,A⁺的浓度为2×10⁻⁴M,代入公式得:\[ 1 \times 10^{-8} = (2 \times 10^{-4})[B^-] \]解得:\[ [B^-] = \frac{1 \times 10^{-8}}{2 \times 10^{-4}} = 5\times 10^{-5} \text{M} \]所以,B⁻的浓度为5×10⁻⁵M。

题目四:饱和溶液的制备如果需要制备100mL饱和溶液,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求需要多少克该物质和多少毫升水。

溶解度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1.下列叙述或作法正确的是()衣服上沾有油污,可用大量水洗涤②衣服上沾有铁锈,可用大量水洗涤③如果血渍刚沾上衣服,可立即用大量冷水清洗,再用洗涤剂洗,然后再用水洗,这样可去掉血渍④物质溶于水时,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要吸收热量,所以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要降低。

A 全部正确B ②③④ C①③ D③2.若要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倒出一部分溶液 D降低温度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温度不变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B室温下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C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在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4.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A增加水的质量 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降低水的温度 D升高水的温度5.在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0.014G消石灰,则消石灰属()A易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可溶物质 D难溶物质6.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处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瓶盖,有大量的泡沐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7.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是()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②不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A.仅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水就可将两种鉴别出来的是()A氯化钠和蔗糖 B氧化铜和炭粉 C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D氯化钠和硝酸钾9.对“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的正确理解是()A 20℃时100g溶液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B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可溶解36gD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10.用足量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食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⑤②③⑥⑤① B④⑤②③①⑥⑤ C⑤②③⑥④①⑤ D④①⑤②③⑥⑤11.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温度不变,蒸发少量水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C溶质溶于水时发生了两种变化,即扩散吸热过程和水合放热过程D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3.下列物质中,当温度升高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的是()A. Ca(OH)2B.KNO3C.NaClD.NH4NO314.在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将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5.20 ℃时,10 g甲物质可制成30 g饱和溶液,20 g乙物质可制成50 g饱和溶液,则20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比是()A. 甲>乙 B.乙>甲 C.甲=乙 D.无法比较16.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18.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溶解度的题
1.固体溶质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 KNO 3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
C .t 1℃时,100g KNO 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 KNO 3
D . t 2℃时,NaCl 的饱和溶液与KNO 3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 当a 中含有少量的b 时,用冷却热饱和溶
液的方法提纯a
C. t ℃时,等质量的a 、b 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D.当温度大于t ℃时,a 溶液一定比b 溶液浓
3.固体溶质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 KNO 3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
C .t 1℃时,100g KNO 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 KNO 3
D . t 2℃时,NaCl 的饱和溶液与KNO 3的饱和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右图是物质A 、B 、C 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B.物质C 可能是气体
C.℃时,A 物质50克放入50克水,形成不饱和溶
液。

D.经配制热饱和溶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烘干等
步骤可除去物质A 中含有少量B 物质
5.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t 1℃时,a 、b 的溶解度都是20
B .t 2℃时,将100 g a 物质加入到100 g 水中并充分搅拌,
溶解 度/g 温度/℃
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 . t 2℃时,将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 t 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 .t 2℃时,质量相等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 >b>a
6.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t 1℃时,A 的饱和溶液65 g 中含有溶剂50 g
B .t 2℃时, 将A 、B 、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
温至t 1℃,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在t 2℃,A 、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

D .要从B 溶液中得到B 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
其结晶的方法
7.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为a>b>c
B. 将t 3℃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l ℃,
其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为b=c>a
C .将t 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3℃,
其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为a=b>c
D .当b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杂质a 时,通常用降温
结晶法除去所含的杂质
8.能用如下图所示纵坐标所对应的变化情况来表示的过程是
A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B .一定量锌粒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
C .一定量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固体质量的变化
D .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水,溶质质量的变化
9.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
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铝粉、铁粉和硫酸反应后均有剩余
B .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 .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D .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10.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稀盐酸,并振荡。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
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BC 段无明显实验现象
B.在C 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溶液的PH 由大变小
D.随逐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1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X 、Y 、Z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 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Y 、Z 、X
B .t 2℃时,X 和Y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同
C .t 3℃时,在100 g 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 g ,

有X 能形成饱和溶液
D .从混有少量Z 的X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X ,最适
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12.图A 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图B 中甲、乙试管
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
管中的固体增加,乙试管中的
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

A .浓硫酸
B .硝酸铵
C .氧化钙
D .氯化钠
13、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
化的曲线图。

根据右图回答:
⑴用S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在___℃时,S A =S B
>S C ;
⑵随着温度的升高,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是___________。

⑶要将B 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冷却”或“蒸发”)结晶法。

⑷t 3℃时,90 g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 物质_ g .
14.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⑵如图1所示,若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现象
是 。

欲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
的方法有 (填序号)。

图1
①向试管中加入水 ②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③向烧杯中加入生石灰 ④将溶液倒出一部分 ⑤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铵
⑶取KNO 3、NaCl 两种固体各36 g 分别放入20℃时的100 g 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2所示的
实验现象,烧杯b 中溶解的物质是 ,两烧杯内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15.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判断甲溶液在A 点时处于 状态。

②t 2℃时,溶解6g 甲物质,至少需要 g 水。

③t 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
正确的是 。

Ⅰ.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Ⅱ.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Ⅲ.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Ⅳ.溶剂的质量:甲=乙
16. (3分)右图是a.、b 、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 线,请你回答:
(1)0 ℃时,a.、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2)将t 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时,
首先析出晶 体的是_______;
(3)t 2℃时,将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
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

17. 下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 物质的陡,
说明: ;
(2)若要想在200g 水中溶解更多的a 物质,可
采取的措施是: ;
(3)40℃时,将20g 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
搅拌,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物质都是易溶物
B .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a 、 b 的混合物
C .a 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至20℃后仍然饱和
D .30℃时,a 、b 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