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扩大骨孔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

扩大骨孔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
21 0 0年 9月
9 9
扩 大 骨 孔 手术 治 疗 慢 性硬 膜 下血 肿 的体 会
张 勇 俞红 林
关 键词 : 大骨孔 术 ; 性硬 膜 下血 肿 扩 慢 中图 分类 科 技 的进 步 与 发 展 , C 自 T及 MR 问 世 后 , 于 好 发 于 I 对 老 年人 的慢性 硬膜 下血 肿 的诊 断 已不 再 困难 。临床 上 , 患慢 性 硬 膜下 血肿 的老 年人往 往有 伤 后 1 3 — 月就 诊 , 诊 时 已经有 明显 的 就 神经 系废 损 的表现 。 常见 表现 为偏 瘫 、 力 、 昏痛 、 语不 清 、 乏 头 言 神 志恍 惚等 。 者 发现 , 笔 在收 治 的众 多慢 性硬 膜 下血 肿病 人 中 , 为 均 老年男 性 , 具体 原 因待 以后 的工 作 中进 一 步 探讨 。在 收 治 的病人 中 , 者选 择 了 3 例病 人 作为 研究 对 象 , 体 情况 如下 。 笔 O 具
1 临床 资料 、 是 钻头 的直 径 。从 王 忠 诚 院士 编著 《 经外 科 学》 书 中了解 到 , 神 一 本 组共 收 集 老年 慢 性硬 膜 下 血 肿病 人 3 O例 ,年 龄 在 6 ~ 6 此病 手 术后 的复 发率 仍 有 3 %~8 结合 我院 实际 , 往术后 多 O7 . 3 %。 7 继
有 复 发再 次手 术 或 术 后效 果不 理 想 ,血 肿减 少 一 半 或 1 , 3的情 况, 给病 人及 家 属增 加心 理压 力 。 为此 , 笔者 在一 次再 次行原 部位 ( 顶结 节 前下 ) 孔 引 流术 的病 人 中得 到 启 发 : 切 口进 人 , 中 钻 原 术 发 现 , 孔下 纤 维组 织堵 塞 , 骨 致原 硬 膜切 口下 絮状物粘 堵 , 引流 不 畅 。随着 脑组 织 复张 , 当于 原血肿 壁 修复 。 此 , 相 为 若将 骨孔适 当 扩大 , 硬膜 及 血肿 壁 相 应 扩 大 , 于头 皮 血供 丰 富 , 收快 , 能 由 吸 可 会 取 到很好 的效 果 。 临 床工 作 中 , 对 于这 一 类病 人 , 院多 采用 单孔 引流 法 , 原来 我 钻 孔后 骨孑 直 径在 lm, 后 咬 一骨 槽 , L c 然 切开 、 冲洗 、 流 , 术 引 但从 后效 果 看来 , 存在 复 发引 流不 满 意 的 问题 , 因可能是 引 流不 畅 。 原 引 流管受 卡 压 , 萎 缩重 , 复 张不 好 。为解 决 这一 问题 , 脑 脑 笔者 在 近 年来对 这 些病人 手 术方 式 稍加 改 进 , 取得 了很 好 的效果 , 目前 。 未 见复 发病 人复 诊 。考 虑 : 由于 硬膜 及血 肿 包膜 切开 较原术 式 ① 大 , 了引 流管 引 流 , 除 脑组 织 复 张 , 肿腔 减 小 , 加 了头 皮与 骨 血 增 孔 接触 面积 , 吸收 增快 、 全 , 可能 是重 要 原 因。② 一定要 在 致 完 这 通 过 以上处 理发 现 :拨引 流管 前 复查 头 颅 C T及 术后 半 月左 血 肿最 厚 处 钻孑 , 在 较 薄处 钻孔 , 后 脑 复张 致 引流 管 口受 压 L若 术 右复查 头 颅 C , 示绝 大 部 分病 人 慢性 硬 膜 下血 肿 消散 , T显 占总数 引 流不 畅 , 残存 之 纤 维 降 解产 物 阻塞 引流 管 , 难 以达到 预 或 术后 的 9 . 除两 例 病人 因脑 萎 缩重 , 留有 少 许 积血 , 33 %; 尚 临床 表 现基 期效 果 。 本消 除 。 参 考 文献 贵州 安顺市 人 民医院脑 外科 ( 6 0 0 5 10 ) f1 忠诚 . 外科 学. 1 王 神经 湖北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9 . 1 8 9 21 0 0年 7 1 月 5日收稿 【] 国升 , . 2段 朱诚 手术 学全集之 ・ 经 外科 卷. 9 . 神 1 5 9

慢性硬膜下血肿68例手术治疗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68例手术治疗体会
切 口及 颅 内感 染 , 术 后均静 点等 渗盐水 1 0 0 0—1 5 0 0 ml /日,
病, 多发生于老年人 及d x J L 群体 , 约 占颅 内血 肿 1 0 %, 占硬膜
下血肿 的 2 5 % …。本疾病发生过程隐匿 , 临床症状 表现无 明 显特征 。治疗方法 以手术为主要手 段 , 我院神经外 科 自2 0 0 9 年 1 月至 2 0 1 4年 6月共收 治 6 8例慢性 硬膜 下血肿 患者 , 全
抗 生素 , 防止心 、 肺 及其 他脏 器感染 的发生 。择 期 C T复查 血
持续 2~3天 , 常规应用神经营养药物 , 扩张血管药物 , 增加脑 血流量 , 促进脑组织复 张 , 改善 脑功 能 , 抗 生素根 据病人 的具 体基础疾病选 择应用 。随访 6 8例 病人 5个 月 ~2年均 未见
复发 。 讨论 慢性硬膜 下血肿 常见多 发于老 年群体 , 轻 微 头 部
态, 并记 录引流液 的颜 色及其 量值。患者 多采取平 卧位 或头
低脚高位 , 引流瓶放 置低 于头 部高 度 , 由此 产生 一定 的 负压 力, 应用等渗或低渗液体静滴 , 利于促 进脑组织的复张。因老 年发病率高 , 心肺功 能降低严 格应该控 制补液 量和速 度。鼓
励病人 主动做深呼吸或咳嗽运动 , 可促进脑复张 , 防止卧床后 的肺 部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 程 中预 防感染 、 适 时合理应 用
【 关键词 】 慢性硬膜下血肿 ; 钻孔 引流术 ; 手术 ; 治疗
慢性硬膜下 血肿 是神 经外 科脑 损伤 中一 种常 见多 发疾 逐渐改 善 , 拔 出引流管时 问 3~4天 4 4例 , 4例 5—6天 , 住 院 时间 9—1 2天 , 出院时复查 C T占位 效应均 明显 改善 , 无一例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体会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体会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体会蒋京功;曹德茂;武永康【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bilateral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from September 2011 to July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 The discharg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nd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summarized.Results All of the patients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7 cavity disappeared before discharge hematoma,5 had small subdural effusion .Conclusio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bilateral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has less complications and quickly recovery .It isworth to widely applicable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手术技巧。

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改进术式治疗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改进术式治疗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改进术式治疗体会引言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钻孔引流术,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改进的术式在治疗CSDH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总结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改进术式治疗的体会。

一、临床资料1. 患者选择本研究纳入了42例经影像学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年龄范围为45-80岁,平均年龄62.5岁。

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3. 影像学特征通过CT或MRI检查,确认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密度。

二、改进术式介绍1. 术式原理改进术式主要基于减少术后复发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实现。

2. 手术步骤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全面评估、术前教育和必要的血液检查。

麻醉方式:多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切口: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以便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

钻孔引流:在硬膜下血肿的最高点进行钻孔,插入引流管。

血肿清除:采用吸引器或生理盐水冲洗,清除血肿。

硬膜修复:对受损的硬膜进行修复,必要时使用人工硬膜。

术后引流:设置适当的引流时间和压力,确保血肿清除。

3. 术后管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

定期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时拔除引流管。

三、治疗结果1. 疗效评估术后通过CT或MRI检查评估血肿的清除情况,42例患者均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并发症分析本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术后感染,1例出现了硬膜下积液,均通过相应的治疗措施得到控制。

3. 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至1年,无患者出现复发。

四、讨论1. 术式优势改进术式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2. 术后并发症预防严格的无菌操作、合理的引流时间和压力设置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引流方式治疗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引流方式治疗体会

双侧 血 肿 7例 : 头部 创 伤 史 4 例 , 认 头 部创 伤史 9例 ; 有 l 否 服用华法林 2例 。 临床表现为头痛 、 呕吐 3 0例 , 体偏瘫 l , 肢 5例
精 神 异 常 、 力 低 下 5例 。 影 像 学 检 查 : 颅 C 智 头 T示 颅 骨 内 板 下新 月形 低密 度影 伴有 混 杂密度 , 线 明显移 位 。 中
复 冲 洗 至 清 亮 , 意 冲 洗 时 要 轻 柔 , 止 毛 细 血 管 破 裂 出 血 注 防 致 血 肿 复 发 。 8 0儿 童 导 尿 管 置 入 血 肿 腔 最 顶 端 , 择 8 O 取 - 选 一 导 尿 管 因 为 其 质 地 柔 软 , 入 颅 内 较 长 时 , 至 于 插 入 脑 实 插 不 质 中 另 取 1 — 管 置 于 血 肿 腔 最 低 端 , 头 皮 另 开 口 引 0 0弓 流
及 教 训 ( 12例 临床 分 析) 1 国 微 侵袭 神 经 外 科 杂志 , 0 ,() 9 附 4 『. J中 2 3 13 . 0 8 : f1 李 增 惠 , 赛 . 孔 置 管 引 流 术 治 疗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临 床 观 察 【 . 国 7 张 锥 J中 】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0 381:2 . 20 , ) o ( 2
5 0例 中 4 8例患者 术后 3d复查 脑 C T无气 体 残 留 , 张 无
力 性 气 颅 发 生 , 后 硬 膜 下 积 液 明 显 减少 ; 术 2例 患 者 颅 内 积
创 伤杂 志 ,0 01 () 7 . 2 0 ,614 5 :
『1 徐 育 林 , 志 坚 , 宏 , . 针 微 创 穿 刺 术 治 疗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 3 3 钟 尹 等 双 附 7

慢性硬膜下血肿102例诊治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102例诊治体会
效满 意 。最常 见 的并 发症是复 发 , 术后复 发率 为 3 %一 8 . 3 %, 7
仍 较高 分析其原因有 : 。 老年人脑萎缩 , 血肿量 大, 脑受压时间 长, 术后脑膨胀 困难 ; 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包膜不能闭合 ; 硬膜 下积液血管再 出血 ; 钻孔 术野限制 , 血肿腔 中凝血块残余 , 引流
笔者认为随着各种宫缩剂和 阻断技术 的及 时应 用 , 医院具 有输血及急救的条件 , 者技 术熟练 , 术 病例选择合适 , 剖宫产 同 时行子 宫肌瘤剔除术 , 既不增 加患者 痛苦 及费用 , 减少 了近 又 期再次手术的机会 , 是可行的 。
参 考 文 献
手术的痛苦 , 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l 本 组资料表 明剖宫产 引 。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0 2年 8月第 1 6卷第 2 2期
损 出血 , 形成硬膜下血肿【 l 1 。对有明确头部创伤史 , 临床表现典 型的患者诊断准确 , 老年 患者受伤轻微 , 但 患者及家属不在意 , 到出现症状时不能叙述病史 , 常被误诊 为脑血 管病 、 精神病、 老
年性 痴呆 等 , 误诊率高 , 本组误诊 率为 1 . 47 %。头颅 C T能够确 诊 本病。 目前 , 慢性硬膜下 血肿的治疗方 案是一致 的, 对 对血肿量
织复位 良好 , 术后 3 ~ 除。术后静滴丹参注射液 2 + 4d拔 d 0mL
20mL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 , 1 。 5 共 4d
本组 患者 12例 , 8 0 男 4例 , 1 女 8例 , 年
2 结 果
1 一 般资料 . 1
病 程 2 ~ . 。 2d 1 5年
龄 l 一 6岁 ; 6岁 8 有明确头部创伤史者 8 , 6例 原因不明者 l 例 ; 6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目的总结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后围手术期处理重点及经验,提高救治水平,降低伤残率,死亡率。

方法采用YL-1型碎吸针,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规范的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引流技术重点处治。

结果本组病例192例,血肿数215个,全部患者治愈,治愈率100% 。

结论术后围手术期正确、规范的处理技术是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重要环节。

标签: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术;引流术;围手术期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 CSDH)是指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且伤后病程达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CSDH常發生于老人和小孩,男女之比为5:1,年发生率为(1~2)/10万[1]。

CSDH约占各种颅内血肿的10% ,在硬膜下血肿中占1/4左右,双侧血肿发生率14%左右[2]。

1999年11月~2012年12月我们收治CSDH 192例,全部采用YL-1型碎吸针行微创引流术,术后处理措施适当,效果显著,现将围手术期处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2例(男155例,女37例),年龄3~91岁,平均年龄53.6岁。

不同患者有不同程度头痛、眩晕、呕吐、肢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不同症状。

全部病例经CT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有明显中线结构移位、脑受压征像。

本组病例共计血肿数量215个,其中单侧血肿169例、双侧血肿23例。

1.2 手术方法依照CT检查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血肿最厚且避开脑膜中动脉、板障血管并有利于引流点为钻孔点,消毒、铺巾、局麻,选用2~2.5cm 规格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用电钻经选点直接经头皮钻入颅内,插入针芯将穿刺针刺入血肿腔,拔出针芯连接引流管让血肿腔内血性液缓慢流出,待血性液基本流尽后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轻轻冲洗血肿腔,穿刺针连接引流管、引流袋持续引流。

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随时复查CT ,依照影像情况对引流装置进行调整处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的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的体会
塞用医学宝 08 第 2 玉 20 4趁筻 j 期 9
慢 性硬 膜 下血 肿 钻孔 引流 治疗 的体会



李孝 生
要 目的 : 察 经钻 孔 引 流 治 疗慢 性 硬 膜 下 血肿 的 疗 效 。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6 观 回 5例 慢 性 硬 膜 下血 肿 患 者 的
临床表现 、 病程 、 预后并且探讨其发病机制及经钻孔 引流手术的治疗效 果:结果 :5 术后临床症状 、 6例 体征均 有不
CD S H是 神 经 外 科 常 见 病 之 一 ,占颅 内 血肿 的 1%, 0 占硬 膜下 血肿 的 2 %。 发 于 老年人 , 5 好 绝大 多 数 都 有 轻微 外 伤史 31 发 病 原 因 患 病 原 因 与 以下 几 种 因 素 有 关 : . ( ) 膜 下 腔 为 硬脑 膜 和 蛛 网膜 之 间 的潜 在 腔 隙 , 1硬 正 常 仅有 少 量液 体起 润 滑 作 用 ,当某 种 原 因使 脑 脊 液 积 聚 于硬 膜 下 腔称 硬 膜 下 积 液 .多 由于 蛛 网膜 破 裂 所 致 。老 年人 由于 脑 萎缩 , 在 颅腔 内较 易 移 位 , 脑 可 导 致 蛛 网膜 撕 裂 . 成硬 膜 下 积液 当硬 膜下 腔 间 隔 形 逐 渐 增 大 时 , 于 硬膜 下 腔 内的桥 静 脉 逐 渐 被 拉长 , 位
层缝 合 切 I 并 固定 引 流 管 , 制 血 肿液 流 速 , 慢 释 2 t 控 缓 放血 肿 液 , 防止 颅 内 压骤 降 , 复 冲洗 至 无 絮状 物及 反 血凝块 引 出 , 直至 冲洗液 清亮 , 闭式 引流 4 8~7 2h 复 查头颅 C T根据 脑组 织 复位情 况拔 除引 流 管 术后 采
变细 。 可造 成 破 裂 出血 。 因其 破 裂前 已变 细 , 出血 故 不 多 。 同部 位 的 桥静 脉 可在 不 同时期 撕 裂 出血 , 不 这 样 多 次 少量 血 液进 人 硬 膜下 积 液 腔 内 即形 成 C D S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体会
作者:黄端宏,丁明亮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
慢性硬膜下血肿指颅内出血,血液聚积于硬膜下腔,多由头部外伤3周以上出现症状,约占颅内血肿的10%[1]。

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避免患者致残及引起死亡。

总结我院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8例,17例均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1例行开瓣血肿清除术。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48岁。

50岁以上16例。

摔伤13例,打击伤2例,不明原因3例,病程多3周-2个月。

1.2 临床表现
头痛者17例,恶心呕吐11例,有精神症状者7例,锥体束征阳性者6例,一侧肢体无力13例,偏瘫5例,术前神志清楚12例,意识模糊4,浅昏迷1例。

1.3 辅助检查
全部经CT平扫确诊有明确诊断。

单侧14例,双侧4例,血肿范围均较广泛,低密度改变8例,等密度4例,混杂密度6例,,在CT片上均表现为新月形密度异常影,同侧脑室受压,中线向对侧轻度偏移,颅内血肿量在70-150mL。

1.4 手术方法
17例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1例采用开瓣血肿清除术。

双侧钻孔引流2例。

术中均采用仰卧位,头偏向健侧。

16例患者均采用局麻,2例采用全麻。

根据头颅CT定位于血肿最厚处作一头皮直切口长3.0-4.0cm,乳突牵开器牵开头皮,颅骨钻孔一个,十字切开,可见酱油色液体流出,部分可见絮状物流出,将前端有两个侧孔的20号T管置入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液变清,于切口处将引流管固定于头皮上,将骨孔尽量处于最高点,并由骨孔及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满生理盐水,将气体排出。

术后前3天每日补生理盐水3000ML左右,并嘱患者大量饮水促进脑膨起。

2-4d内引流管无液体流出后复查头部CT,大部分血肿基本排尽,脑受压解除,给予拔除引流管,少数调整引流管位置后继续引流,但引流管留置时间未超过5天。

2结果
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神经系统症状基本解除,头部CT复查血肿消失,脑室受压解除,中线结构居中,部分有少量积液。

出现并发硬膜下积液5例。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绝大多数都有轻微的外伤史,尤其是老年人额部着地时,易撕破大脑表面向矢状窦回流的桥静脉,导致其静脉、蛛网膜颗粒出血[2]。

非损伤性出血很少见,另外老年人脑萎缩,颅内压低,表面张力高和凝血机制障碍也可能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有关[3]。

钻孔引流冲洗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等优点,但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如不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

术后常见并发症有:(1)继发性颅内血肿;(2)脑脊液漏;(3)术后癫痫;(4)残留血肿;(5)血肿复发;(6)颅内积气;(7)颅内感染等。

本组出现术后硬膜下积液5例并发症,多见于年龄较大、脑萎缩或脑组织受压时间长的患者,术后脑组织未能完全膨起,残腔空间被术后存留的血性液体或脑脊液取代。

预防措施要注意如下几点:(1)定位准确,根据血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钻孔位置;(2)钻孔后稍扩大骨孔,硬脑膜及骨孔缘应妥善止血;(3)手术时减压缓慢,避
免颅内压骤降,引起硬脑膜与颅骨间小血管撕裂和脑血管损伤破裂出血;(4)冲洗时选用适合质软胶管,引流时切忌插入过深;(5)术后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深,临床症状不缓解,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引流管有新鲜血液或破碎脑组织时,应复查CT,明确原因,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段国升,朱诚。

神经外科手术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90。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8。

冯光,邓坦清,周杰,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3(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