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链安全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基于结构、信息与关系质量
供应链管理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供应链管理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一、绩效考核体系1. 目标设定:在绩效考核周期开始之初,我与团队成员共同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这些目标既要符合企业整体战略,又要具备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挑战性。
2. 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分为关键业务指标(KPI)和通用能力指标两大类。
关键业务指标主要涵盖供应链各环节的效率、成本、质量、交付等方面,通用能力指标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学习创新等。
3. 考核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定量指标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定性指标则通过同事互评、上级评价等方式得出。
4. 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周期与企业的财务周期保持一致,分为季度、半年和全年考核。
在考核周期结束后,及时对绩效结果进行反馈,并为下一周期的绩效目标设定提供依据。
5. 结果应用: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晋升、薪酬调整、培训发展等紧密挂钩,使员工在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二、激励机制1. 薪酬激励: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确保员工薪酬具有竞争力。
同时,设立绩效奖金,根据个人和团队绩效水平进行分配。
2. 晋升激励: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内部竞聘、岗位调整等方式,让优秀员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培训激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对取得显著成果的员工,给予晋升和薪酬方面的奖励。
4. 荣誉激励:定期评选优秀员工、优秀团队等,给予表彰和奖励,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自豪感。
5. 企业文化激励: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团队建设、员工关怀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持续优化与改进1. 定期收集员工对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调整。
2. 关注行业动态和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并引入适合我们部门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3. 强化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其有效执行。
4. 建立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引导员工关注企业长远发展。
挑战杯申报作品: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协同控制机制设计研究

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论文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协同控制机制设计研究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小组成员:彭洋洋、范宇翔、杨晓论文类型: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申报时间:2014年12月16日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协同控制机制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在食品数量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以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但是现实的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水平与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期望相距甚远。
本文以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控制研究为主题,对于其中的体制运行问题进行了基础性的和探索性的研究,以求能够找到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的途径。
首先对现有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对于食品供应链质量风险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运用物元分析的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供应链和可拓决策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模型。
以食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在识别认识风险的基础上,考虑建立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以期能够为食品安全管理和供应链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此建立了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以及相应的道德风险下的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激励机制、不完全逆向选择下的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传递机制以及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政府保障机制。
尝试将这四项机制进行协同整合,为建立食品安全协同控制机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协同管理机制设计理论AbstractWith the booming of the economy and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blems about the safety on food quantity have already been solved. After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nsumers put emphasis on the issues of quality in food safety. However, the quality safety on the food chain is far from the expectation of the consumers with regard to their demand of high quality product.This thesis researches on the topic of safety control about food supply chain. Meanwhile, it discusses about the operational issue of the system fundamentally and exploratory, which help to find out solutions to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failure" problems. Firstly, it summarizes the main risks in the issue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Next, it analyses about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risk in quality of food supply chain. Thu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matter-element analysis. Meanwhile, the model based on supply chain and the extension decision about food quality safety risk is also established.This thesis focuses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s the core. Thus, it sets up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supply chain risk control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identifying risks, which devoted to providing reliable safeguard for the quality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supply chain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risk control mechanism, corresponding moral hazard of food quality, safety of the supply chain incentive mechanism, incomplete adverse selec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food supply chain under the government guarantee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supply chain mechanism. Lastly, it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se four mechanisms for coordination, inorder to provide the idea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borative control mechanism for food safety.目录第一章绪论 (5)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5)1.2国内外研究评述 (6)1.2.1国外研究现状 (6)1.2.2国内研究现状 (8)1.3研究内容与思路 (9)1.3.1研究内容 (9)1.3.2研究思路 (10)1.4研究方法 (11)1.5论文的创新之处 (11)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12)2.1食品安全预警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12)2.1.1物元分析理论 (12)2.1.2供应链理论 (13)2.1.3食品安全预警理论 (14)2.1.4关联函数 (17)2.1.5熵值法赋权 (18)2.2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 (19)2.2.1区域综合食品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19)2.2.2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20)2.3基于物元分析的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 (22)2.3.1经典域、节域和预警对象 (22)2.3.2安全关联度计算和距的确定 (23)2.3.3熵值法预警指标权系数 (23)2.3.4安全等级评定 (24)第三章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机制 (24)3.1食品安全等级的划分 (24)3.2食品安全预警指标阈值 (25)3.3经典域、节域和预警对象的确定 (26)第四章食品供应链道德风险激励机制研究 (28)4.1 供应链道德风险识别 (29)4.2 委托代理理论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 (30)4.2.1委托代理理论 (30)4.2.2斯塔克尔伯格博弈 (31)4.3 基本假设和符号定义 (32)4.4 基于供应链外部损失和内部检验信息的斯塔克尔伯格博弈模型 (34)4.5算例仿真分析 (36)4.6 本章小结 (37)第五章: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机制研究 (38)5.1 食品市场的质量信号传递 (38)5.2 信号博弈模型 (39)5.3 信号博弈均衡分析 (40)第六章: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政府保障机制设计 (44)6.1 食品质量安全三元控制体系 (45)6.2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运行分析 (46)6.2.1政府质量控制层面 (46)6.2.2行业协会控制层面 (47)6.2.3企业控制层面 (48)参考文献 (49)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难点问题,也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现行的基于职能的绩效评价指标示意图
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示意图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
基于职能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侧重于对事件结果的事后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比较迟缓。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作用
对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做出评价;
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
用于对供应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出评价;
对企业的激励作用
存
库
1.从单维指标转向多维指标,从关注单
个企业转向关注跨企业 2.并非所有维度都是同等重
要的,需要做出一些权衡。
等著名的概念集成到一个跨功能的框架之中。
SCOR管理流程
SCOR模型结构―三层模型
‒SCOR模型的第一层描述了五个基本流程:计划(Plan)、采购(Source)、生产(Make)、配送(Deliver)和退货(Return)。
它定义了供应链运作参
考模型的范围和内容,并确定了企业竞争性能目标的基础。
标准流程单元构建供应链。
每一种产品或产品型号都可以有它自己的SC
17
19
标杆实施过程示意图
21。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1.成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1)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负责制定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和改进。
2.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目标(1)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明确食品安全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2)制定食品安全目标,确保食品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1)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原料、辅料、生产过程、仓储物流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食品安全风险控制(1)建立严格的原料、辅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料、辅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3)加强仓储物流管理,确保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三、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1.成立食品质量管理组织(1)设立食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负责制定和落实食品质量管理制度;(2)设立食品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食品质量管理工作,对食品质量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和改进。
2.制定食品质量政策和目标(1)制定食品质量政策,明确食品质量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2)制定食品质量目标,确保食品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四、食品质量检验与控制1.食品质量检验(1)建立食品质量检验制度,对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2)配备专业的食品质量检验人员,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食品质量控制(1)根据检验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分析、处理和改进;(2)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五、员工培训与考核1.员工培训(1)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等方面的培训;(2)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意识。
2.员工考核(1)建立员工考核制度,对员工在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2)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晋升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质量管理。
供应链管理(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

供应链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导论1.供应链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何谓供应链管理?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另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用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均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区别:①传统企业的运营思想是生产是为了销售,而供应链企业运营的思想是按订单准时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②传统企业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手段是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共创价值③传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扩大批量、增加规模效应,而供应链企业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联系: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以物流运行作为流程的,是开放性的,传统企业只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是闭环的。
3.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资源的集成。
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管理难度的角度:现在的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使得管理更加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全球性企业和跨区域企业从效率的角度:通过IT系统,从客户需求到计划、采购、生产、运输等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更加迅速、高效。
当然也包括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的沟通。
从成本的角度:管理难度下降,效率提升,这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4.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将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带来巨大变革。
请阐述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成功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订单处理、生产组织、采购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支付管理等,供应链管理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中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的自助式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

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供应链管理成功地应用于IBM、P&G、DELL 等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后,食品和农产品行业也纷纷效仿并借助供应链管理这一工具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996年,Zuurbier等学者在一般供应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食品供应链概念,并认为食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和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了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其质量安全和物流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
如今,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一管理模式已经广为应用,并逐渐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
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商流管理阶段,研究范围包括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出到消费者消费前的商流阶段,其研究内容通常被包含在营销范畴内;第二阶段为集成物流管理阶段,农产品的物流管理从市场营销中分离出来,且向上游扩展到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强调生产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对整个物流环节的成本控制;第三阶段为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阶段,研究范围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到农产品的最上游企业(如种子供应商等),延伸的目的是为了跟踪和追溯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便快速和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本文介绍了不同食品供应链的生产物流系统特点,并对食品供应链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原因近年来,食品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对食品消费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具体而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消费者对食品和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并要求食品和农产品交货期、生产期越短越好。
(2)消费者对食品和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使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食品供应链管理,以保证稳定的上游原料供应和下游的销售渠道畅通。
(3)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关注。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和农产品在种类和数量上的要求,企业不断寻求和研发新技术,而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过度使用(如杀虫剂、激素、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在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体产生了危害从而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食品毕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食品毕业论文选题与题目食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协同第三只手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探究--基于食品安全的视角2、保定市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3、消费者食品安全安心度指数的编制4、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5、物联网融合环境食品安全云平台用户模型6、论警察权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运用7、网络食品销售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现状及建议9、食品安全犯罪新特征的中观分析10、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对策1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分析12、浅析食品安全监管13、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14、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探讨15、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16、论中国食品卫生与安全标准之保健品的监督与管理17、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18、我国网购食品安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9、论《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适用20、海外代购食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问题探讨21、试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22、依法治国背景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思考23、浅析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验研究25、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26、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构建27、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8、理化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29、浅谈动物饲料和食品安全的关系30、我国食品安全的信用与执法机制研究31、大众传媒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责任32、谈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的重要性33、食品安全信息与风险监测评估研究34、食品安全管理面临机遇和挑战35、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36、高校食品安全保障与管理模式分析37、我国品牌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及其政府监管38、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状及应用39、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立法的建设性思考40、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应重视雇员作用41、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配制方法及功效研究42、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43、贵阳市面制食品中含铝添加剂污染情况44、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45、浅谈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46、浅谈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47、公众食品添加剂知识水平及对风险感知的影响48、浅谈铝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9、如何做好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50、酒类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食品安全问题论文题目1、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风险社会逻辑——风险社会学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路径2、食品安全法律治理问题研究3、从中国总膳食研究视角看待食品安全问题的变化4、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5、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有据可依源头治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6、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7、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应关注的三个问题8、浅谈当今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9、你真的“吃”对了吗?——20XX年十大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出炉10、重庆市主城区上班族对外出就餐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状况调查11、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调查研究——以巢湖学院为例12、安徽省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探讨13、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对策14、大学生群体视角下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问题分析15、当前白酒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管理体系研究16、浅谈我国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7、风险信息寻求和加工模型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应用——以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为例18、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公共卫生的研究探讨19、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问题及对策20、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21、关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22、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探究23、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以汉川市为例24、烟台市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25、国内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探讨26、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问题探讨27、浅议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28、广州市Y区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29、为什么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能更好地解释食品安全问题——基于数理概念、解释效果与应用前景的框架分析30、浅析食品毒理学视域内的食品安全问题31、现阶段肉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对策32、食品安全问题及食品检测发展方向分析33、我国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研究流程、现存问题和改善措施34、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35、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与复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36、打好“保胃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代表委员共话食品安全问题37、供应链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38、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提升途径39、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40、疾控机构履行《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与对策41、网络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42、探究“健康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以上海市、宁波市为例43、网络食品安全问题——强化第三方平台责任44、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安全问题研究——以松江大学城为例45、基于采购与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46、浅析企业如何进行危机公关——以A公司食品安全问题为例47、食品安全问题的机体哲学透视48、食品物流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措施研究49、基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问题及建议50、食品安全管理的刑法规制问题最新餐饮管理论文题目1、锦州华光酒楼餐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高校后勤餐饮存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3、JL餐饮管理公司经营战略研究4、非正式行政行为在餐饮服务监督管理中的运用5、餐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中国餐饮行业管理模式研究7、SaaS模式下的餐饮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8、湖南大江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9、酒店餐饮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10、酒店餐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11、餐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2、B/S结构的餐饮管理系统开发13、基干Android平台下的无线餐饮管理系统研发14、昆明半糖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服务创新模式研究15、P餐饮管理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研究16、山井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17、餐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8、高职《餐饮管理》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反思19、基于WEB的餐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20、餐饮管理系统中PDA内存数据库的研究与探讨21、旅游服务策略研究22、论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与领导策略23、试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客观因素24、试论"金钥匙"服务与我国旅游饭店业25、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6、饭店个性化服务研究27、饭店标准化研究28、论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29、抓好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30、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31、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旅游业的应用32、浅谈现代酒店营销33、如何利用入世带来的机遇发展旅行社34、谈旅游线路开发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35、开发__地区旅游资源,带动(或促进)__地区经济发展36、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研究37、开发旅游特色产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38、旅行社改革产权模式研究39、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问题分析40、旅游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41、__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42、发展我国旅游(或__地区)传统食品,适应旅游市场需求43、研究旅游文化,突出__地区旅游特色产品44、根据我国旅游者心理特征,分析提高旅游业水平的对策45、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46、提高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思考47、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法律缺陷及完善办法48、我国旅游饭店(或部门)完善管理思考49、我国旅游业提高公共水平的策略思考50、落后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食品毕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食品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食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食品质量保证中,如何处理和改进食品质量问题。
一、加强供应链管理食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
为了处理和改进食品质量问题,首先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
这包括从食品原材料的选购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和标准。
1.优化供应商选择: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合规的生产能力和优质的原材料。
2.加强进货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多项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减少次品进入生产流程的可能性。
3.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制定科学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加强对生产线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达到质量要求。
二、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为了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并进行处理和改进,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至关重要。
这个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抽检:建立定期的食品抽检机制,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追溯,保证食品质量。
2.建立质量档案:对每一批次的产品建立完整的质量档案,包括生产过程的记录、质量检验报告和原材料来源等信息,以便追溯问题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3.消费者投诉处理:建立健全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消费者的投诉,认真调查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向消费者反馈处理结果。
三、提升员工培训和意识员工是食品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提升员工的培训和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和改进食品质量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加强培训:加强员工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使其能够准确判断食品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和改进。
2.细化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员工在食品质量保证中的责任,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食品质量要求。
3.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发现并处理食品质量问题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 次原因来说 , 它 既是政府食 品安全监管 机制失 灵 问 题, 更是食 品供应链 本 身 的市 场调 节 机制 失 效 问题 。 在 供应链管 理研究 中 , 供应 链 结构 、 信 息 与关 系 质量
不 单是描述 供应链基 本特征 的重要指标 , 还 是 分 析 一
一
、
引 言
而导致 安全质量 风 险环 节过 多 与管 理 困难E l - z J ; 二 是 食 品供 应链 的横 向 的分 散 性 与纵 向结 构 的不集 中交
织 起 来 所 带 来 的 管 理 复 杂 性 ] 。 一 些 学 者 试 图 通
自2 0 0 9年《 食 品安全法 》 颁布 以来 , 中国政府 、 企
除此 以外 , 食 品供 应链 成 员 间 , 供应 链 成 员与 消 费 者 间, 供应 链成员 与政府监 管部 门间 的信 息不对称 是 不 法分子产 生的温 床 , 是食 品供应链 安全质 量管理 面 临 的主要挑 战之一[ 1 ” ] 。因此 , 政 府监 管 、 社会 道 德 和 法律不健 全等也 是 食 品供 应链 安 全质 量 管 理 问题 重 要外在环 境支撑[ 1 3 - 1 4 ] 。刘小 峰 等l _ 1 5 ] 从政 府 质量 抽 查 策 略 的角 度 研究 食 品安 全质 量 控 制 , 张 煜 等【 1 基 于 供应链管 理 的基 本思想 和食 品供 应链 的特点 , 提 出了
问题 频发 的 有效 手 段 。优化 食 品 安全 质 量 监 管结 构 、 加 强 信 息 披露 与 追 溯 和 加 大 惩 罚 力 度
是 遏 制食 品供 应链 安 全 与 质量 问题 的 强有 力 的外 部支 撑 。 [ 关键 词 ]食 品供 应 链 ; 组 织结 构 ; 信息不对称 ; 关 系质 量 [ 中图 分类 号]F 7 2 4 . 6 [ 文献 标 识码 ]A [ 文章 编 号]1 6 7 1 - 5 1 1 X( 2 O 1 3 ) 0 4 — 0 0 3 4 — 0 7
2 0 1 3 年 7月
东 南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会 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ut o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业 以及 广 大 消 费 者 已投 人 大 量 人 力 、 物 力 和 财 力 来 监
过食 品供应链 产业结构 的规模 化 、 集 约化 和标准化 来 提高食 品安全 质量¨ 5 ] 。而另外 一些学 者认 为 , 解决 信 息不对 称是实 现食 品供应 链 安全 质 量 的一 个重 要 条 件, 例如 , 杨天 和等_ 6 ] 研究 了利 用信 息 可 追 溯 系统 来 实现食 品供应链 安全控 制 , 赵林 度l _ 7 ] 和韩 月 明等l 8 ] 基 于信 息技术监 管视 角 , 研究 了功能 性食 品和超市食 品 供应链 安全 质量管理 策略 。而从关 系质量来 说 , 供 应 链 主体 间利 益分 配失 衡下 的不 良关 系 容 易导致 食 品 安 全质量 管理 问题l g ] 。楼栋 等 。 _ 基于实证 方法 , 研 究 了食 品供应链 成 员不 同控制 模 式对 成 员 间关 系质 量
系列供应链 管理 问题 并 给 出有 效 解决 方 案 的重 要视 角 。食 品供 应链安 全质量 管 理 作 为供 应链 管 理 一个 特例, 提 出基 于其 基本 结 构特 征 , 信 息特 点 以及 成员 间关系质量 的视角进 行分析 , 对深入 剖析食 品供应链 安全质量 风险 内在 产生机理 、 管理方 法制定 以及相 关
以及整个 供应链 安全 质量 的影 响 , 并 给 出管 理建 议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食 品安全质量 , 但 效果 不 明显 , 食 品安 全质 量事 件 频 发态势 没 有 得 到根 本 性 遏 制 。“ 肯德基速成鸡” 、 “ 白酒塑化 剂” 以及“ 毒胶 囊 ” 等 食 品安全 质量 事件 又 多次 把 中国食 品安全 与 质量 问 题 推到 舆 论 风 口。从 表 面上看 , 食品安全 与质量 问题 是单个企 业在食 品加
[ 摘 要]基 于组 织 结 构 、 信 息 不 对 称 以及 关 系 质 量 的视 角 , 分 析 食 品供 应 链 安 全 质 量
问题 产生 的 内在 机 理 , 给 出 以 防范 、 监 督 和惩 罚 食 品 供 应 链 “ 机会 主义行为” 为核 心 的 食 品 供 应链 质 量 管 理与 激 励 机制 总 体 框 架 。并 详 细 辨 析 食 品供 应 链 横 向 规 模 化 、 纵 向一体化 、
质 量信 号 显 示 、 质量 信 号 甄别 、 重 复博 弈 、 利益共享 、 质 量 抽 查 与 信 息 披 露 机 制 如何 实 现 有
效 的 食 品供 应链 安 全 质 量 管理 。研究 表 明 : 食 品供 应 链 虑 安 全 质 量 管 理 重 在 防 范 , 优 化 供
应链 组织 结 构 、 改 善质 量 信 号传 递 以及 构 建 长 期 、 稳 定 的 合 作 关 系 是 防 范食 品 安 全 与 质 量
J u 1 .2 0 1 3
Vo 1 . 1 5 No . 4
第1 5卷 第 4期
食 品供 应 链 安 全 质 量 管 理 与 激 励 机 制研 究
— —
基 于结 构 、 信 息 与 关 系质 量
陈瑞 义 ,石 恋 , 刘 建。
( 南 京大学 工程管理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3 ;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 院, 上海 2 0 0 0 9 2 ; 。 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