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力的概念)1
(完整)力练习题答案

第一节力基础知识1.物理学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当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4.用手拍打课桌,手是施力物体,课桌是受力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桌面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形变,使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6。
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 A 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 B 有关.7.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反映在:①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②物体运动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③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课堂练习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方向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 杠铃是受力物体,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是受力物体,杠铃是施力物体。
3.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人也受到墙的作用力。
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受力物体,墙是施力物体,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如图(A)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如图(B)所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第4题图5.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 N 表示。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D、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7。
初中物《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物《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一、知识规范表述1.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用字母 F 表示。
(2)力的作用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注意:①一个力的存在,必须同时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②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
2.弹力:常用字母F N 表示。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①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②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②使用:注意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重力:用字母G 表示。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方向:竖直向下。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4)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G=mg,其中g=10N/kg。
★4.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一节力1.对于下列有关力的大小估计,其中不可能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400N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C.一本物理课本所受的重力大约是30ND.一只普通苹果所受的重力大约是1.5N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有力的作用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3.“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 )A.人B.卵C.石D.手4.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痕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7.2015 年5 月11 日,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开赛,其中游泳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游泳馆展开。
力的练习题及答案

力的练习题及答案力的练习题及答案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改变状态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需要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力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提供一些力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力的概念和运算。
练习题一:力的计算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kg,受到的力为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可得a = F/m = 20N/10kg = 2m/s²。
2.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000kg,受到的推力为500N,求汽车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可得a = F/m = 500N/1000kg = 0.5m/s²。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的力为30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可得a = F/m = 30N/5kg = 6m/s²。
练习题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15N,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根据力的合成定理,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即 10N + 15N = 25N。
合力的方向由两个力的方向决定,可以通过绘制力的矢量图来确定。
2.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20N,另一个力为30N,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根据力的合成定理,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即 20N + 30N = 50N。
合力的方向由两个力的方向决定,可以通过绘制力的矢量图来确定。
3.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5N,另一个力为12N,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根据力的合成定理,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即 5N + 12N =17N。
合力的方向由两个力的方向决定,可以通过绘制力的矢量图来确定。
练习题三:平衡力与不平衡力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向上的力,一个力为20N,另一个力为30N,求物体的净力。
答案:净力等于合力,根据力的合成定理,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即 20N + 30N = 50N。
力的概念和分类有哪些

力的概念和分类有哪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下面我们将介绍力的概念和分类。
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作用: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使物体变形,或者使物体发生其他变化。
二、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3)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4)分子力: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力。
(5)电磁力: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2.按效果分类:(1)拉力:物体被拉伸时产生的力。
(2)压力:物体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力。
(3)支持力:物体受到垂直于支持表面的力。
(4)推力:物体被推动时产生的力。
(5)吸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以上就是力的概念和分类的详细介绍。
掌握力的概念和分类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向右的力,另一个向左的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题思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由于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构成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答案: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2.习题:一个弹簧被拉长5cm,弹簧的弹力为10N。
求当弹簧被拉长10cm时,弹力为多少?解题思路: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设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比例系数为k,则有 F=kx。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 10N=k5cm,解得k=2N/cm。
初二力练习题

初二力练习题力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来描述物体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力量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比如运动员在比赛中施展力量,工人用力搬运重物等等。
在初二物理课程中,力量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些初二力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力量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一: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N的力,求此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练习题二:1. 一个力的大小是2N,方向水平向右,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N,方向水平向左。
这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N?方向是什么?练习题三:1. 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受到一个1000N的推力,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练习题四: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一个10N的力。
求物体的加速度。
练习题五:1. 一个力的大小是20N,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物体的质量是3kg,求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练习题六:1. 一个汽车质量为1000kg,在水平地面上行驶。
汽车受到一个1000N的推力,如果地面摩擦力大小为800N,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练习题七:1. 一个力的大小是8N,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物体的质量是2kg,求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练习题八:1. 一个力的大小是10N,方向水平向右。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N,方向水平向左。
这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N?方向是什么?练习题九: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4N的力,求此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通过以上九个练习题的完成,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力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各单元复习测试题:(力的概念)练习及答案

相关习题:(力的概念)一、力和重力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4.图1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相等的木料做成,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A.B点B.D点C.E点D.G点5.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6.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二、填空题7.放在桌上的书本,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同时,书对桌面的压力,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
由此可见,一个物体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8.下列各种力:(1)重力(2)拉力(3)支持力(4)弹力(5)浮力(6)摩擦力(7)动力(8)推力。
属于按力的性质分类的是______,属于按作用效果分类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小学科学练习题力与运动练习

小学科学练习题力与运动练习力与运动是科学中的重要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下面是一些小学科学练习题,帮助你巩固对于力与运动的理解。
请认真阅读题目,并在题后提供你的答案。
练习题一:力的定义1. 请简单解释什么是力。
练习题二:力的单位2. 我们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力?练习题三: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有哪些?练习题四:力的衡量4. 什么是力的大小?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练习题五:运动的原因5. 什么是运动?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练习题六:物体的相互作用6. 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有哪些常见的反作用?练习题七:摩擦力7. 什么是摩擦力?请举例说明。
练习题八:重力和弹力8. 重力和弹力分别是指什么?你能列举一些重力和弹力的例子吗?练习题九:力的合成9. 当有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练习题十:斜面上的物体10. 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它和斜面之间的力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力的定义1.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其形状或状态的因素。
练习题二:力的单位2. 我们常用牛顿(N)来表示力。
练习题三: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有推动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以及改变物体的形状。
练习题四:力的衡量4. 力的大小是指力的强度,它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练习题五:运动的原因5. 运动是物体位置或形状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是由力造成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练习题六:物体的相互作用6. 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常见的反作用有:拉一根弹簧,它会产生相等大小的反向拉力;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它们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
练习题七:摩擦力7.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例如,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它不会滑动,是由于桌面上的摩擦力使其保持静止。
练习题八:重力和弹力8. 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地球吸引力,使其朝向地球的中心。
弹力是表面的物体由于被挤压或拉伸而受到的力。
初二力学练习题

初二力学练习题题目一:力的概念和计算1.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000千克,向前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牛,求汽车的加速度。
2. 一物体质量为2千克,受到10牛的恒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3. 一个物体受到3牛的水平力,质量为0.5千克,求物体的加速度。
4. 一个力为100牛的物体,受到5牛的恒力作用,求物体的质量。
5. 一个力为50牛的物体,质量为2千克,求物体的加速度。
题目二:牛顿第二定律1. 一个物体质量为10千克,受到30牛的恒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物体质量为5千克,力的大小为10牛,求物体的加速度。
3. 一个物体质量为0.5千克,加速度为4米/秒²,求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4. 一个物体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合力为20牛,求物体的加速度。
5. 一个物体质量为50克,加速度为5米/秒²,求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题目三:摩擦力的力的大小。
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5千克,受到的合力为50牛,摩擦力为10牛,求物体的加速度。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千克,在水平地面上受到5牛的水平力,摩擦力为3牛,求物体的加速度。
4. 一物体质量为100克,静摩擦系数为0.4,动摩擦系数为0.3,物体受到的水平力为20牛,求物体是否会滑动。
5. 一个物体质量为2千克,施加水平力为40牛,静摩擦系数为0.5,动摩擦系数为0.3,求物体的加速度。
题目四:平衡问题1. 一物体质量为10千克,受到的力为20牛,求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 一个物体质量为1千克,静摩擦系数为0.5,动摩擦系数为0.3,物体所受到的水平力为7牛,求物体是否会滑动。
3. 一个物体质量为5千克,所受到的合力为0牛,求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 一物体质量为2千克,所受到的合力为10牛,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6牛,求物体的加速度。
摩擦力为8牛,求物体的加速度。
题目五:倾斜面上的力1. 一个物体质量为2千克,放在倾斜角为30度的斜面上,斜面上的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习题:(力的概念)一、力和重力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4.图1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相等的木料做成,D 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A.B点B.D点C.E点D.G点5.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6.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二、填空题7.放在桌上的书本,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同时,书对桌面的压力,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
由此可见,一个物体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8.下列各种力:(1)重力(2)拉力(3)支持力(4)弹力(5)浮力(6)摩擦力(7)动力(8)推力。
属于按力的性质分类的是______,属于按作用效果分类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9.重力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它的方向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______上。
三、计算题10.如图2,正方体边长为L,今用一力作用于AB边,使其绕C'D'边转动,直到平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求:正方体的重心升高了多少?力和重力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BCD2、BC3、D4、C5、BCD6、C二、填空题7、书本,桌面,桌面,书本,施力物体,受力物体8、(1)(4)(6),(2)(3)(5)(7)(8)9、地球吸引,竖直向下,重心三、计算题二、弹力和胡克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图1,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B.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C.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2.小木块放在桌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接触处只有桌子有弹力产生B.在接触处桌面和小木块都有弹力产生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后要恢复原状而对桌面施加的力D.木块对桌子的压力是木块的重力3.如图2,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D.A和B的重力4.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5.用5N的力可以使一轻弹簧伸长8mm,现在把两个这样的弹簧串联起来,在两端各用10N的力来拉它们,这时弹簧的总伸长应是[ ]A.4mm B.8mm C.16mm D.32mm6.如图3,不计悬绳的重量,把B、C两个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点.当物体静止后,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A.天花板对绳的拉力和绳对B物的拉力B.上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C.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下段绳对C物的拉力D.下段绳对C物的拉力和C物受到的重力7.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相同、伸长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相同B.劲度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相同C.知道弹簧的劲度,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D.劲度和拉力、伸长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8.把一根劲度系数k=1000N/m的弹簧截成等长的两段,每一段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500N/m B.1000N/m C.1500N/m D.2000N/m二、填空题9.用绳提一物体,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是______的;对人的手,拉力的方向是______的。
10.如图4所示,小球重为G,放在两光滑平面间,其中一个平面水平,另一平面倾斜,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______。
11.形变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
12.胡克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13.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______。
它14.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______,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_____m。
三、计算题15.如图5,G A=100N,G 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
16.两根原长相同的轻质弹簧,将它们两端平齐地套在一起后,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两弹簧的弹力比为2:1,若将它们串接后再挂上原重物,平衡时,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多少?弹力和胡克定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B2、BC3、B4、ABC5、D6、D7、AD8、D二、填空题9、向上,向下10、011、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12、弹簧弹力的大小与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或正比13、25N/m14、弹簧每伸长或缩短1m需500N的拉力或压力,0.4三、计算题15、60N,8cm16、1∶2三、摩擦力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3.如图1,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C.推力F始终是μmg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5.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2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D.f甲=f乙=f丙二、填空题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7.如图3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动摩擦因数是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g=10N/kg)8.如图4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分析A轮上M点和B轮上N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f M______,f N______。
三、计算题9、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夹在两木板之间,物体左右两侧面与两块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若把该物从上面匀速抽出,需50N的力。
若把它从下面匀速抽出,则需多大的力。
(设两木板对物体的压力不变)摩擦力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2、BD3、C4、BC5、D二、填空题6、(1)静,1N,左(2)最大静,2.1N,左(3)滑动,2N,0.4 (4)滑动,2N(5)滑动,2N7、10N,0.2,10,向上8、向下、向下三、计算题9、10N四、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D.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2.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A.3N B.13NC.2.5N D.10N3.用两根绳子吊起—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A.不变B.减小C.增大D.无法确定4.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5.有三个力,F1=2N,F2=5N,F3=8N,则[ ]A.F1可能是F2和F3的合力B.F2可能是F1和F3的合力C.F3可能是F1和F2的合力D.上述说法都不对6.如图1所示,细绳AO和BO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 A,F B。
当改变悬点A的位置,使α增大时,则[ ] A.F A,F B都增加,且F A>F BB.F A,F B都增加,且F A<F BC.F A增加,F B减小,且F A>F BD.F A减小,F B增加,且F A<F B7.三个共点力F1,F2,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