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课程设计大纲

合集下载

eda电子课程设计

eda电子课程设计

eda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软件工具,完成简单的电子电路图绘制和仿真。

3. 学生了解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能正确运用到电路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使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具备初步的电路分析和调试能力。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电路板布线、打印及制作的基本方法。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同学共同完成复杂的电子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电子设计的实际意义,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

课程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EDA基本概念与软件操作- 介绍EDA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 学习并掌握常见的EDA软件操作,如电路图绘制、仿真等。

2. 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 认识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 了解元器件的参数和选型原则,学会在电路设计中正确使用元器件。

3.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原理,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 应用EDA软件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并优化电路性能。

4. 电路板布线与制作- 学习电路板布线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完成电路板的设计、打印和制作,并进行实际测试与调试。

教学内容依据课本章节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第1周:EDA基本概念与软件操作第2周: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第3-4周: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第5-6周:电路板布线与制作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结合理论讲解,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子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EDA综合课程设计

EDA综合课程设计

应用领域:电子、通信、计算机等
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等
EDA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功能需求
设计输入:确定设计输入文件,如原理图、PCB文件等
设计实现: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实现,如电路设计、PCB设计等
设计验证:对设计进行验证,如仿真、测试等
设计输出:生成设计输出文件,如Gerber文件、BOM文件等
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描述硬件电路的语言
HDL语言包括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和Verilog
VHDL语言基础
VHDL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描述数字电路和系统
VHDL语言特点:语法严谨、易于阅读、易于维护
VHDL语言结构:包括实体、结构体、过程体等
VHDL语言应用: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设计、系统级设计等领域
Verilog语言基础
简介:Verilog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描述数字电路和系统
语法:包括模块定义、端口定义、信号定义、行为描述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FPGA设计等领域
集成化:多种EDA工具的集成,提高设计效率
数字电路设计
PART FOUR
数字电路基础
数字电路的定义:由数字信号组成的电路
数字电路的分类: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数字电路的特点:逻辑关系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设计
数字电路的应用: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领域
逻辑门电路设计
逻辑门电路:实现逻辑运算的基本单元
仿真工具:ModelSim、Quartus等
仿真步骤:建立仿真模型、设置仿真参数、运行仿真、查看仿真结果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21144《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48 学分:3一、教学大纲的说明1、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类必修课3、任务及要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EDA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EDA开发系统软件以及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掌握EDA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初步学会应用EDA技术解决一些简单的电子设计问题。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Java语言与程序设计后续课程:电子系统设计二、教学大纲1、课程内容:第一章EDA技术概述EDA技术的由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程、可编程逻辑器件产品简介、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EDA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章EDA设计流程及其工具设计流程、EDA开发工具简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常用EDA开发工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三章FPGA/CPLD结构与应用本章具体介绍数种可编程逻辑器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掌握EDA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本章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Quartus II软件中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波形输入设计方法。

第五、六、七、八、九章VHDL设计VHDL程序结构、VHDL语言要素、VHDL顺序语句、VHDL并行语句、VHDL的描述风格、仿真、综合。

本章内容是介绍一种通用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

该语言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有相似之处,但是它是以硬件为目标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VHDL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上机操作,学会编程方法。

第十章设计优化和设计方法介绍面积优化、速度优化的常用方法,并详细介绍如何在Quartus II软件中实现上述优化。

第十一章EDA工具软件接口介绍Quartus II软件与常用第三方EDA软件如Synplify、ModelSim的接口方法。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教学大纲

《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64(讲课:32学时;实验:32学时)适用专业: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教材:《EDA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开课院系: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第一章绪论内容:EDA技术简介重点:EDA的含义、范畴及发展现状教学要求:对EDA具有初步了解第二章EWB内容:EWB软件的使用重点:EWB的基本操作,EWB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电路设计,电路仿真常用分析方法难点:电路仿真常用基本方法实验:EWB的基本操作教学要求:学会使用EWB电路仿真软件,初步能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分析第三章Protel内容:原理图的绘制,PCB的设计重点:SCH原理图和PCB电路板图的绘制难点:PCB的设计实验:原理图的绘制及PCB的设计教学要求:掌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学会使用Protel来设计PCB电路板,主要是掌握PCB的设计规则第四章VHDL内容:学会使用MAXPLUS II软件,了解VHDL编程语言,能进行至少一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的设计重点:MAXPLUS II的使用,VHDL编程语言难点:VHDL编程语言实验:VHDL语言,电子技术综合实验三、建议教材与参考书1、《EDA技术基础》郭勇、许戈、刘豫东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2、《EDA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四、说明1、本课程的教学需由熟悉电子技术、EDA技术的教师担任,以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2、本课程开设之前应开设《电子技术》课程。

3、本课程的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4、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员掌握常用的EDA软件及简单的应用系统开发5、本教学大纲也适用于机电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大纲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大纲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V erilog HDL)二、学时/学分:32学时(含20学时实验)/2学分三、适用专业(层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通信工程(本科)、测控技术(本科)、自动化(本科)等四、课程简介:介绍用计算机进行电子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掌握常用EDA软件的使用方法,重点使学生了解可编程芯片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V erilog HDL(或VHDL)设计数字电路的基本方法,学会用EDA工具软件及对HDL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与综合。

五、课程内容:第一章EDA技术概述第一节数字系统的设计第二节EDA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数字系统的实现方式与设计方法要求:了解有关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思想,EDA技术、IP复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数字系统设计的方式和方法;理解当前数字系统设计领域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重点掌握与EDA技术相关的概念。

学时分配:2学时第二章ASIC与PLD第一节PLD的分类第二节PLD的基本结构第三节CPLD的结构与特点第四节FPGA的结构与特点第五节在系统编程与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第六节PLD产品介绍与发展趋势要求:了解常用PLD器件的发展演变、分类、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理解在系统编程技术和边界扫描测试技术;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PLD器件的结构和性能。

学时分配:2学时第三章常用的EDA设计软件第一节数字系统设计的流程第二节常用的EDA工具软件第三节Max+Plus II使用指南要求:了解数字系统设计的流程以及一些流行的EDA设计软件;理解EDA技术在电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重点掌握Max+Plus II软件使用,包括Max+Plus II的安装、Max+Plus II的设计过程、逻辑设计的输入方法、设计项目的编译、设计项目的模拟仿真、定时分析、器件编程。

学时分配:2学时第四章V erilog HDL第一节引言第二节V erilog HDL基本结构第三节数据类型及常量、变量第四节运算符及表达式第五节语句第六节赋值语句第七节条件语句第八节循环语句第九节结构说明语句第十节编译预处理语句第十一节语句的顺序执行与并行执行第十二节不同抽象级别的V erilog HDL模型要求:了解硬件描述语言的特点;理解V erilog HDL的基本语法现象;重点掌握用V erilog HDL描述电路的方法,包括V erilog HDL程序的基本结构,数据类型及常量、变量,运算符及表达式,基本语句,不同抽象级别的V erilog HDL模型、V erilog HDL的描述风格、仿真与综合等。

eda简单课程设计

eda简单课程设计

eda简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现代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EDA工具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和PCB布线等。

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原理,例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EDA工具进行原理图绘制和电路仿真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EDA工具设计简单数字电路并进行PCB布线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电子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电子设计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EDA基本概念及工具介绍:- 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定义及其在现代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 介绍常见的EDA工具,如Multisim、Protel等,并了解其功能特点。

2. EDA工具操作与使用:- 原理图绘制:学习如何使用EDA工具绘制原理图,掌握常用的电子元件及其符号。

- 电路仿真:学习运用EDA工具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电路性能。

- PCB布线:学习如何使用EDA工具进行PCB布线,了解布线规则和技巧。

3. 简单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 学习并掌握基本逻辑门、触发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原理。

- 结合EDA工具,设计并实现简单的数字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等。

《EDA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EDA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
/
/
25
6.1
6.1 SOPC概述
SOPC概念,SOPC的设计流程。
M1
1
讲授
1
自学
26
6.2
6.2 SOPC设计方法
基于Nios II的SOPC设计方法。
M2
1
讲授
1
作业
27
实验1
实验1:全加器设计
了解在Quartus II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图输入方法下设计简单组合电路的方法,掌握层次化设计的方法和利用EDA软件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流程,能够设计和实现4位全加器。
M1,M3
4
实验
4
实验报告
32
实验6
实验6:电子钟设计
掌握电子时钟的原理,能够综合应用计数器、分频电路、数码管显示等知识设计电子时钟。
M2
4
实验
4
实验报告
33
实验7
实验7:软核处理器设计
根基DE2-115实验台的FPGA器件和Nios II软件,设计和实现基于Nios II的软核处理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M1
1
讲授
/
/
4
第2章
第2章EDA器件
本章重点难点:CPLD的基本结构和特点,FPGA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
/
/
/
5
2.1
2.1 PLD器件
PLD器件的发展、分类,PLD器件的基本结构,FPGA/CPLD的结构和工艺。
M1
/
/
1
自学
6
2.2
2.2 CPLD的结构和特点
CPLD的宏单元、可编程I/O单元、可编程连线阵列,CPLD的性能特点。

eda课程设计verilog

eda课程设计verilog

eda课程设计verilog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理解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2. 使学生能够运用Verilog语言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和仿真。

3. 帮助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硬件描述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Verilog语言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和仿真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图,提取关键信息,用Verilog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子技术,对EDA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电子科技事业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编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EDA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分析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学大纲:第一章,第1-2节。

2. 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讲解Verilog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模块结构。

教学大纲:第二章,第1-4节。

3. 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和仿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

教学大纲:第三章,第1-6节。

4.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A课程设计
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
学时:1周学分:1
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
内容概要:利用EDA软件和下载工具实现电子技术综合问题的设计。

《ED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1周学分:1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EDA课程设计》(注: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是继《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后,电气类、自控类和机械工程类等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实验技能方面综合性质的实验训练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掌握EDA的基本方法,熟悉一种EDA软件(MAXPLUS2),并能利用EDA软件设计一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并在实验板上成功下载,为以后进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打下设计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一种EDA软件(MAX+plusⅡ或Quartus7.2)的
使用方法,能熟练进行设计输入、编译、管脚分配、下载等过程。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利用EDA软件(MAX+plusⅡ或Quartus7.2)进行至少一
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的设计(内容可由老师指定或自由选择),设计输入可采用图形输入法或VHDL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法。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寻找和排除电子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
力。

4、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写出严谨的、有理论根据的、实事求是的、文理
通顺的字迹端正的课程设计报告。

5、考查形式为:结合课程设计中的能力表现和设计报告,综合评分。

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EDA课程设计》中应用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且利用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的基本实验方法,在时间上的安排上应该在这些课程之后。

《EDA课程设计》的后续课程是《微机原理》等其它专业课程,《EDA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将为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主要设备及器材配置
计算机、EDA软件(MAXPLUS2)、下载实验箱。

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自动化、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必修
建议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李国丽,朱维勇主编。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康华光主编,高教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教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