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热常数测定()

合集下载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溶解现象的性质。

2. 学习测定物质溶解热的方法。

3. 熟悉热量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一般来说,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增加它的浓度,从而使得其解离程度增加。

当一个固体溶质溶解到溶剂中时,其化学反应为:nA+mB →xA+yB溶解热(ΔH)是指在恒定温度下,把1mol的溶质溶解在过量溶剂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根据定义,若1mol溶质在溶液中溶解时,吸收了Q焓,而在一定浓度下,1mol溶质所溶出的热量为ΔHmol。

ΔHmol为溶质消失时(如汲去溶液中净溶质得到一个非常稀的溶液),1mol溶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溶解热计测定。

实验器材:1. 热量计(包括绝热箱、内垫热垫、外围水垫、内外盘、挡热器等)2. 量筒3. 试管4. 钳子实验步骤:1. 将热量计绝热箱内置于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0℃左右的位置,使之保温,待保温至恒温状态后,记录此时热量计绝热箱内压强,一般不超过30kPa。

2. 在保温状态下,将量好的蒸馏水倒入热量计的内/外垫上,令水面与仪器保持同一水平线,测试初始温度T1。

3. 将测量溶解热的固体溶质称量,加入到清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量筒测出溶液的体积V,并记录溶液的初始温度T2。

4. 将溶解好的溶液加入热量计内垫里的试管中,并令试管位于热量计绝热同心管上。

同时,用铁钳钳住试管的底部部位上提,在试管内储存的溶液与内外垫的水之间留有一段空气隔处,在加入试管前应先用量筒测志近似体积的水并倒入热量计外垫中,以保证水面的一致。

5. 发现热量计稳定在一定温度后,记录此时的温度T3。

6. 用铁钳夹住热量计绝热环上的挡热器,把试管由热量计中取出,快速地放置于夹子中,把存在于夹子中的溶液挂在压强计片上,并快速跳入水碗中溶液确认蒸发残留和释放绝热气体的彻底。

1. 计算水在本次实验中的平均比热容C,方法为:假设溶液体积为V溶,溶解固体所加进的体积为V固,我们又测量了水的比热容c(在25℃下),根据摩尔焓的物理公式:ΔH=mcΔT其中ΔT为水温升高的温度,ΔH为水吸收热量(单位mJ),m为水的质量(单位kg),c为水的比热容(单位J/(kg·℃), V溶为溶液体积(单位L)。

【免费下载】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

【免费下载】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及仪器使用。

2.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并用作图法求得其微分稀释热、积分稀释热和微分溶解热。

二、基本原理1.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

它有积分(或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定浓)溶解热两种。

前者是1mol溶质溶解在n0mol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s表示。

后者是1mol溶质溶解在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即。

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稀释热。

它也有积分(或变浓)稀释热和微分(或定浓)稀释热两种。

前者是把原含1mol溶质和n01mol溶剂的溶液稀释到含溶剂n02mol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d表示,显然。

后者是1mol溶剂加到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即。

2.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需通过作图来求: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m,A和H*m,B,一定浓度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 m,A和H m,B,若由n A mol溶剂和n B mol溶质混合形成溶液,则混合前的总焓为H = n A H*m,A + n B H*m,B(1)混合后的总焓为H΄ = n A H m,A + n B H m,B(2)此混合(即溶解)过程的焓变为ΔH = H΄ – H= n A(H m,A – H*m,A)+ n B(H m,B – H*m,B)= n AΔH m,A + n BΔH m,B(3)根据定义,ΔH m,A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ΔH m,B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积分溶解热则为:故在Q s~ n0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截距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

如图所示:起始的温度,根据所消耗的电能来求其溶解热。

所以不能应用于放热反应中。

2.本实验产生温差的主要原因有哪几方面?如何修正?答:本实验产生温差的原因:(1)电流电压不稳定;(2)加入样品速度太快堵住搅拌棒或加样速度太慢;(3)样品颗粒太大,溶解速度太慢;(4)装置绝热密闭性差,与外界有热交换。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溶解热测定(物化试验得好好做)一、实验目的1、设计简单量热计测定某物质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焓。

2、复习和掌握常用的量热技术与测温方法。

3、由作图法求出该物质在水中的摩尔稀释焓、微分溶解焓、微分稀释焓。

二、实验原理溶解热,即为一定量的物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所产生的热效应。

溶解热除了与溶剂量及溶质量有关外,还与体系所处的温度及压力有关。

溶解热分为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即在等温等压条件下,1mol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形成某指定浓度的溶液时的焓变。

也即为此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它是溶液组成的函数,若形成溶液的浓度趋近于零,积分溶解热也趋近于一定值,称为无限稀释积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是溶解时所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可由实验直接测定。

微分溶解热即在等温等压下,在大量给定浓度的溶液里加入一摩尔溶质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它可表示为(ЭΔsolH/ЭnB)T、P、nA ,因溶液的量很大,所以尽管加入一摩尔溶质,浓度仍可视为不变。

微分热难以直接测量,但可通过实验,用间接的方法求得。

溶解热的测量可通过绝热测温式量热计进行,它是在绝热恒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通过测定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而推算出该系统在等温等压下的热效应。

本实验采用标准物质法进行量热计能当量的标定。

利用1molKCl溶于200mol水中的积分溶解热数据进行量热计的标定。

当上述溶解过程在恒压绝热式量热计中进行时,可设计以下途径完成:上述途径中:△H = △H1+△H2 = 0 →△H2 = -△H1△H1 = [n1Cp,m (KCL,S)+ n2Cp,m(H2O,l)+ K ]×(T2- T1)△H2 = n1ΔsolHmK = -[n1Cp,m(KCL,S)+ n2Cp,m(H2O,l)+(n1ΔsolHm )/(T2- T1)]= -[m1Cp(KCL,S)+ m2Cp(H2O,l)+(m1ΔsolHm )/(M1 △T)]式中m1 、m2 分别为溶解过程加入的KCl(S)和H2O(l)的质量;Cp,m为物质的恒压比热容,既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等压热容,Cp(KCl,S)=0.699 kJ/(kg·K),Cp(H2O,l)= 4.184 kJ/(kg·K);M1为KCl的摩尔质量,△T =(T2- T1)即为溶解前后系统温度的差值;ΔsolHm 为1molKCl溶解于200 molH2O的积分溶解热,其不同温度下的积分溶解热数值见附录。

溶解热的测定(课堂PPT)

溶解热的测定(课堂PPT)

5
实验装置示意图
6
三.仪器与试剂 NDRH-2S型微机测定溶解热实验系统1套;
电脑1台;最大称量为101g和610g的电子天平 各1台;20×40mm称量瓶8个;经研细、110C 烘干后硝酸钾;毛笔1支;洗瓶1只。 四.实验步骤
依次在最大称量为101g的电子天平上准确 称取2.5、1.5、2.5、3.0、3.5、4.0、4.0和4.5g KNO3样品于已标号的称量瓶中备用。在最大 称量为610g的电子天平上准确称取216.2g去离 子水于干净、干燥的保温杯中备用。
Q=I2Rt=IVt I为通过电阻为R的电阻丝加热器的电流强度, V为电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t为通电时间。此 Q值即为所加入硝酸钾在此溶解过程中吸收的 热量。根据积分溶解热的定义,硝酸钾的积分 溶解热 为 sol H m
4
solHmnK Q NO3
IVt
m /M KNO3
KNO3
若定义溶解每摩尔硝酸钾所用的水 为n0,由实验测定不同n0下的 可作出硝酸 钾的积分溶解热曲线。
具体计算示例: 摩尔积分溶解热:AF、EG 摩尔积分稀释热:EG– AF 摩尔微分溶解热:AC/AF 摩尔微分稀释热:OB
11
六.思考题 1.本实验装置是否适用于放热过程的热效应测 定? 2.若实验开始设定是水温与室温相等时计算机 提示加入第一份KNO3样品,则对实验结果是否 会有影响? 3.若实验结束后发现加样管中残留了一些 KNO3固体或KNO3固体没有经过干燥处理,试 分析这两种情况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设计实验测定反应
C a C l2 ( s ) + 6 H 2 O ( l ) C a C l2 6 H 2 O ( s )
的热效应。
12
实验十一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溶解热的测定

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一 溶解热的测定一、目的1、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及仪器使用。

2、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并用作图法求得其微分稀释热、积分稀释热和微分溶解热。

3、初步了解计算机采集处理实验数据、控制化学实验的方法和途径。

二、基本原理1、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

它有积分(或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定浓)溶解热两种。

前者是1 mol 溶质溶解在n 0 mol 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s 表示。

后者是1 mol 溶质溶解在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即0,,s T p n Q n ∂⎛⎫⎪∂⎝⎭。

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稀释热。

它也有积分(或变浓)稀释热和微分(或定浓)稀释热两种。

前者是把原含1 mol 溶质和n 01 mol 溶剂的溶液稀释到含溶剂n 02 mol 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d 表示,显然,Q d = Q s ,n02 – Q s ,n01。

后者是1 mol 溶剂加到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即0,,s T p nQ n ⎛⎫∂⎪∂⎝⎭。

2、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需通过作图来求: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 *m ,A 和H *m ,B ,一定浓度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 m ,A 和H m ,B ,若由n A mol 溶剂和n B mol 溶质混合形成溶液,则混合前的总焓为 H = n A H *m ,A + n B H *m ,B 混合后的总焓为 H ΄ = n A H m ,A + n B H m ,B此混合(即溶解)过程的焓变为 ΔH = H ΄ – H = n A (H m ,A – H *m ,A )+ n B (H m ,B – H *m ,B ) = n A ΔH m ,A + n B ΔH m ,B根据定义,ΔH m ,A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ΔH m ,B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积分溶解热则为:,,0,,As m A m Bm AmBB Bn H Q H H n HHn n ∆==∆+∆=∆+∆ 故在Q s ~ n 0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截距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
二、三人同时操作。1人采零,按锁定;1人点“开始计时” ,同时记下“标准北京时间”;1人加料。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
注意
软件操作中 串口设置为:COM1
在温差=-0.001时,加入下一个样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Ⅱ-2-16)
本实验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KNO3在水溶液中的积分溶 解热,并通过图解法求出其它三种热效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
四、仪器药品
微型计算机
SWC-RJ溶解热测定装置 WLS-2型可调式恒流电源(1A,0V~ 15V) 速度可调磁力搅拌器 1.仪器
含溶剂为n02时的热效应,亦即为某两浓度溶液的积分溶解热之差,以
Qd
表示。
微分冲淡热:在恒温恒压下,一摩尔溶剂加入某一确定浓度的无限量的 Q 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以 Q
n 1 T , P ,n2 表示,简写为
n 1 n2

上一内容
2.每次样品的加入。
3.搅拌速度宜快。
注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
六、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求I、V值恒定,故应随时注意调节。 2.搅拌速度宜快。
3.固体KNO3易吸水,故称量和加样动作应迅速。固体KNO3在实验前务
必研磨成粉状,并在110℃烘干。 4.量热器绝热性能与盖上各孔隙密封程度有关,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盖好 ,减少热损失。 5.记下每次加入样品的时间(时,分,秒)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_KCl、KNO3资料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_KCl、KNO3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____ 专 业 化学(师范) 年级、班级___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实验目的】1. 设计简单量热装置测定某物质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

2. 复习和掌握常用的量热技术与温度测定与校正方法。

3. 由作图法求出该物质在水中的摩尔稀释焓、微分溶解焓、微分稀释焓。

【实验原理】溶解热,即为一定量的物质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中所产生的热效应。

溶解热除了与溶剂量及溶质量有关外,还与体系所处的温度及压力有关。

溶解热分为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是指在等温等压下把1mol 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

它是溶液组成的函数,若形成溶液的浓度趋近于零,积分溶解热也趋近于一定值,称为无限稀释积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是溶解时所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可由实验直接测定。

微分溶解热是等温等压下,在大量给定浓度的溶液里加入1mol 溶质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它可以表示为0,,)(np T sol n H∂∆∂,因溶液的量很大,所以尽管加入1mol 溶质,浓度仍可视为不变。

微分热难以直接测量,但可通过实验,用间接的方法求得。

溶解热的测量可通过绝热测温式量热计进行,它是在绝热恒压而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通过测定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而推算出该系统在等温等压下的热效应。

本实验采用标准物质法进行量热计能当量的标定。

利用1molKCl 溶于200mL 水中的积分溶解热数据进行量热计的标定。

当上述溶解过程在恒压绝热式量热计中进行时,可设计如下途径:在上述途径中,ΔH1为KCl(s)、H2O(l)及量热计从T1等压变温至T2过程的焓变,ΔH2则为在T2温度下,物质的量为n1 mol的KCl(s)溶于n2 mol H2O(l)中,形成终态溶液的焓变。

因为ΔH=ΔH1 +ΔH2=0ΔH2 =-ΔH1所以ΔH1=[ n1 C p,m(KCl,s)+ n2C p,m(H2O,l)+K]×(T2-T1)ΔH2=n1Δsol H mK=-[n1 C p,m(KCl,s)+ n2C p,m(H2O,l)]+ n1Δsol H m/( T2-T1)=-[m1 C p (KCl,s)+ m2 C p (H2O,l)]+ m1Δsol H m/M1ΔT (1)式中,m1、m2分别为溶解过程加入的KCl(s)和H2O(l)的质量;C p,m为物质的恒压比热容;C p (KCl,s)=0.699kJ/(kg·K),C p (H2O,l)=4.184 kJ/(kg·K);M1为KCl的摩尔质量;ΔT= T2-T1,即为溶解前后系统温度的差值;Δsol H m为1mol KCl溶解于200mL H2O的积分溶解热,其不同温度下的积分溶解热值见附录。

实验一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一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一 溶解热的测定一、目的1、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及仪器使用。

2、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并用作图法求得其微分稀释热、积分稀释热和微分溶解热。

3、初步了解计算机采集处理实验数据、控制化学实验的方法和途径。

二、基本原理1、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

它有积分(或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定浓)溶解热两种。

前者是1 mol 溶质溶解在n 0 mol 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s 表示。

后者是1 mol 溶质溶解在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即0,,s T p n Q n ∂⎛⎫⎪∂⎝⎭。

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稀释热。

它也有积分(或变浓)稀释热和微分(或定浓)稀释热两种。

前者是把原含1 mol 溶质和n 01 mol 溶剂的溶液稀释到含溶剂n 02 mol 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d 表示,显然,Q d = Q s ,n02 – Q s ,n01。

后者是1 mol 溶剂加到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即0,,s T p nQ n ⎛⎫∂⎪∂⎝⎭。

2、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需通过作图来求: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 *m ,A 和H *m ,B ,一定浓度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 m ,A 和H m ,B ,若由n A mol 溶剂和n B mol 溶质混合形成溶液,则混合前的总焓为 H = n A H *m ,A + n B H *m ,B 混合后的总焓为 H ΄ = n A H m ,A + n B H m ,B此混合(即溶解)过程的焓变为 ΔH = H ΄ – H = n A (H m ,A – H *m ,A )+ n B (H m ,B – H *m ,B ) = n A ΔH m ,A + n B ΔH m ,B根据定义,ΔH m ,A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ΔH m ,B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积分溶解热则为: ,,0,,As m A m Bm AmBB Bn H Q H H n HHn n ∆==∆+∆=∆+∆ 故在Q s ~ n 0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截距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钾溶解热的测定
贾毅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09-1BF湖南省岳阳市413000)
【摘要】本实验采用绝热式测温量热计测定KNO3在溶解过程中所引起的热力学温度变化来测定其溶解热。

【关键词】溶解热溶解吸热硝酸钾温度变化热效应
【前言】溶解热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以及压力下,一摩尔的溶质溶解在大体积的溶剂时所发出或吸收的热量。

盐类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

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

本实验为KNO3在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近似绝热体系中进行,体系的总的总焓保持不变,根据热平衡,即可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热效应。

【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1.1 本实验测定KNO3溶解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

本实验采用绝热是测温量热计,它是一个包括量热器、搅拌器、电加热器和温度计等的量热系统,采用的量热计时为一杜瓦瓶,并加以盖以减少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热交换。

亦为本实验所用装置。

电加热器为镍铬丝加热丝,装有盛有油介质的硬质玻璃管中。

为使得均匀有效的搅拌,采用电磁搅拌。

用数学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1.2 本实验测定KNO3在水中的溶解是一个吸热过程,可用电热补偿法,即先测定体系的起始温度T,溶解过程中体系温度随吸热反应进行而降低,再用电热补偿法使体系温度升高的过程。

根据所消耗的电能求出热效应Q。

1.3 相关公式: Q = I2Rt = UIt
式中:Q为热效应(J)
I为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A);
U为所加电压值(V);
T为通电时间(s).
2、实验仪器与试剂
2.1实验仪器
杜瓦瓶数字温度计
2.2实验试剂
硝酸钾(AR)水
3、实验步骤
3.1 开启数字温度温差仪预热15min;
3.2 将所称取的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放在杜瓦瓶的加料管中;
3.3 用量筒量取500ml蒸馏水装入杜瓦瓶中,接好数字温度显示仪,放入磁石,并启动磁力搅拌器,保持60-9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加热使温度上升0.5℃,停止加热;
3.4 待温度基本稳定后,开始记录温度,调节时间为每分钟一次,共计量8次温度;
3.5 打开杜瓦瓶盖,将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迅速加入量热计中,盖上盖,继续搅拌,改变时间为每半分钟一次,继续记录温度。

当温度不在下降而且平衡后,改变时间为每分钟一次,继续记录8个数据。

3.6 启动加热电源,在恒定电压下继续加热,继续记录温度,使得温度上升到开始温度时停止加热。

记录温度一直到平衡后再记录8个温度。

3.7 关闭电源,打开盖子,,清洗实验器材等。

4、实验数据及处理
4.1 常规数据记录
室温:20.07℃气压:101.7kpa 硝酸钾的质量:6.42g
水:500ml 电功率:2W 开始温度:20.14℃
4.2 实验数据记录
表 4—1 加入硝酸钾之前的数据每分钟一次
表 4—2 加入硝酸钾后的数据每半分钟一次
表 4—3 稳定之后的数据每分钟一次
表 4—4 启动电源后的数据每分钟一次
4.3 数据分析
由 表 4—1、2、3做图
c
t
由 表 4—3、4、5 做图
c
t
4.4数据计算
△T e = 20.18-19.84 = 0.34
J/ 229334.060)508515(2t
=÷⨯-⨯=∆=
Te
IU C ℃ △T s = 19.65-20.45 = 0.8 W
T s M C H ∆=
∆ = 3.229×103 ×(-0.8)×101/6.42 = -40.639
kJ/mol 查表知:25℃时硝酸钾的溶解热是-8.28 kJ/mol ,所有硝酸盐溶于水都吸热。

5、结果讨论
5.1 )由于杜瓦瓶并不是严格的绝热体系,因此,在盐溶解过程中体系和环境仍会有微小的热交换。

5.2 实验开始时体系的设定温度比环境温度高0.5℃是为了体系在实验过程中能更接近绝热条件,减小热损耗。

5.3 本实验装置除测定溶解热外,还可用来测定液体的比热,水化热,生成热及液态有机物的混合热等热效应。

5.4 本实验用电热补偿法测量溶解热时,整个实验过程要注意电热功率的检测准确,但实验过程中电压V 则常在变化,很难得到一个准确值。

本实验装置使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采用传感器收集数据,使整个实验自动化完成,则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室.傅献彩 沈文霞 姚天扬 物理化学 第四版.
[2]河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复旦大学等,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