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生物高一期中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二章)

生物高一期中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二章)

2015届生物必修1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班级姓名学号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物的生命活动由完成。

2、(1)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是从一个开始的,其是建立在细胞的的基础上。

(2)生物的生命活动由的细胞完成。

(3)细胞是细胞生物和的基本单位。

3、生物()必须在内,其生命活动(繁殖)依赖完成。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以一只龟为例,放到生命系统中,组成它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2、单细胞生物的层次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无;3、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4、种群:一定的区域内,生物的个体的总和群落:一定的区域内,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方法: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转动换上高倍镜→→准焦螺旋2、注意:(1)放大倍数=,放大的是物体的。

(2)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装片距离,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的(4)污点位置的判断:可能在、、或,可用移动法进行判断。

二、细胞的类型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________或_______的____________生物。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1、德国的和创立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包括:(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和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______________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______________中产生。

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和。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元素组成具有和。

这是由于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归根结底是从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高一生物科目上册期中知识点

高一生物科目上册期中知识点

高一生物科目上册期中知识点1.高一生物科目上册期中知识点篇一(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_,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高一生物科目上册期中知识点篇二1.什么是活化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

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

活化能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单位是焦/摩尔,单位符号是J/mol。

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

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

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同点:(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

不同点:(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2)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 条件下进行;(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3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3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第一篇:细胞与遗传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分类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4.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的代谢1. 糖代谢(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酵解)2.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3. 脂质代谢(脂肪的合成与分解)三、细胞的分裂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2.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3.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功能四、遗传的基本概念1. 基因的概念和特点2.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和联系3. 基因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4. 突变和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五、DNA的结构与复制1. DNA的核苷酸组成和结构2. DNA的复制过程和机制(半保留复制)3. DNA复制与遗传稳定性六、RNA和蛋白质的合成1. RNA的种类和作用(mRNA、tRNA、rRNA)2. 转录的过程和机制3.转录调控4. 翻译的过程和机制5. 翻译后修饰七、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2. 遗传信息的传递(性状的形成和变化)3. EPI基因调控4. 社会责任第二篇:生物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一、生物体的体液环境1.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概念与作用2. 水离子、电解质和蛋白质的分布及作用3. 活性物质的作用(荷尔蒙、神经递质)二、内环境的调节1. 负反馈调节机制2. 内分泌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3. 胰岛素与糖尿病4. 突变体三、人体器官的功能与调节1.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血管和血液)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肺、气管和支气管)3.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4.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肾、尿管、膀胱和尿道)5. 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四、生物体对外环境的适应1. 光、温度、湿度、光周期和自然地理环境对生物的适应2. 饮食、睡眠、锻炼和心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五、环境生态1. 生态学的概念和意义2.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3.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捕食、共生、竞争、拟态)4.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6.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三篇:生物技术的应用一、基因工程1. 基因重组技术(DNA剪切、DNA连接、转基因)2. 克隆技术(人工克隆、活体克隆、动植物克隆)3. 基因治疗(基因疗法、干细胞技术)二、细胞工程1. 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生物学2. 细胞工程的应用(制药、医学、生物技术)三、免疫工程1.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免疫反应、抗体、疫苗)2. 抗体工程和医学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诊断和治疗)四、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传资源和农业生态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濒危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3. 遗传资源与生物技术4. 农业生态的概念和应用五、生物技术的社会影响1. 生物安全问题和生物伦理问题(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编辑、生命保险)2. 生物技术的经济、产业和文化影响。

高一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知识点

高一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知识点

高一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生物的起源、演化、组成、结构、功能、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以下是高一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与细胞膜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2. 细胞膜是细胞的包裹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液晶状态。

二、细胞的结构组成1.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2. 精细胞质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器官组成。

3. 细胞质还包括小器官如溶酶体、叶绿体、液泡等。

4. 细胞骨架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等构成。

三、细胞分裂与遗传1.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又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2. 遗传物质DNA通过复制和分配保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3. 染色体是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

四、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继承。

2. 遗传的基本规律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的分离与连锁规律等。

3.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驱动力有自然选择、突变等。

五、生物种群与生态1. 种群是指统一地区内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2. 群落是由多个不同物种的生物组成的群体。

3. 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4.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稳定的状态。

六、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综合指标。

2. 森林、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域。

3. 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七、人体与健康1.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由多个系统组成,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2.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 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

以上是高一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增进对生物世界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下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高一下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高一下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生物科学是一门对于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探究,生物科学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涉及许多关于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方面。

生物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深层次的是为了对生命世界感兴趣、深入探究生命主题。

下面是高一下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1.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生命世界是人们常说的生物学研究对象,生命世界的出现以及发展是一项巨大而又复杂的任务。

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复制、遗传、变异、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等,这些特征在生物世界的构造和功能上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印证。

同样也涉及到对于生物学拓展和深入认知的许多问题,如何解锁生命的密码,如何直观地诠释和理解生命现象,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生命资源等等,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的。

2. 成体细胞的复制随着DNA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逐步更新。

其实DNA的复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不仅涉及到对于基因的保护和变异的复杂机制、也需要大量的细胞生命活动参与其中。

它是基因稳定和变异进化的源泉,是细胞生命周期和体细胞复制和分化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之后在癌症治疗等方面提出更深入思考的基本问题。

3. 运动与生命运动和生命是有密不可分联系的,运动不仅是生物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更是发展和成长的源泉和保障。

深入观察细胞的活动,可以发现细胞的正常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精准的过程,它需要细胞内许多生物分子、信号分子和细胞器共同协作,完成细胞的机能任务。

其中,ATP分子的生成和利用过程被广泛应用于能量的转化和生命活动中,伴随着大量的物质的迁移和复合,使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得以维持。

4. 神经与感知生物世界中,神经系统和感知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不但能使生物拥有思维、感觉、味觉、视觉等健康状况,更使人类掌握了许多关于自然世界的奥秘。

感知和神经的研究是医药及心理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的基础。

生物科学的研究是一项长远而又深入的任务,其范围之广和难度之大,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其中。

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

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

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1.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篇一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1.分布线粒体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中没有线粒体。

具体地说,在需能量较多的细胞或部位线粒体分布得多、且较集中;如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骨胳肌多。

2.结构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构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分为四部分:外膜、内膜、线粒体基质、膜间隙。

内外膜不相连,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加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

3.化学组成线粒体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内膜蛋白质含量较高,种类较多;而外膜脂质含量较高。

线粒体基质含有酶、环状DNA、RNA等。

4.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而第三阶段——氧化磷酸化则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因此,催化这两个阶段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5.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少量双链环状DNA分子和核糖体,可进行DNA复制和合成部分蛋白质,即线粒体有一套自身的遗传系统。

但线粒体中DNA的复制受细胞核的控制,并且在线粒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只占线粒体蛋白质总量的一小部分,即线粒体的遗传系统仍要依赖于细胞核。

2.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篇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高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篇三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一、生命的起源
二、生物的进化
三、生物地理的概念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一、生命的基本物质
二、细胞的结构
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细胞的生命活动
一、细胞分裂
二、DNA的复制和遗传
三、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第四章细胞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和激素调节
二、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二、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的形成和遗传
四、环境对遗传的影响
第六章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植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二、动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三、人类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七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四、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调节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三、环境污染和生态恢复
四、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
以上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的复习提纲,包括了生命的起源,细胞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细胞的生命活动,遗传和变异,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内容,可以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知识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1.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篇一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H2CO3/HCO3-,HPO42-/H2P04-等。

③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

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

2.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篇二细胞的分化一、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二、细胞全能性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_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3、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1章
1、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 等位基因:决立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担回位豊),如A 和a
3、 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籠稳泄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藹如AA aa AABB aaX b X b
杂合子:不能稳泄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如Aa AaBb AaBB
4、 表现型与基因型
关系: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泄相同.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如果环境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泄相同.
5、 判断显、隐性性状。

方法有3种: a 、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b 、 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藹”。

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C 、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亲本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 b 则分离比 为3的性
状为显性。

自交:Aa 自交n 代,杂合子占(1/2) ",纯合子占1- (1/2) ° 杂交:可以用于判断显隐性关系
测交:可以用于判断个体的基因型。

(豌豆判断基因型最简单方法为自交)
6、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A )
>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 般是纯种
(-)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分析方法科学:(一对相对性状f 多对相对性状) >应用统辻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8遗传的分离定律
(C ) 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
>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7、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髙豌豆X 矮豌豆
I
F1: 高豌豆
I 自交
F2:髙豌豆矮豌豆
3 : 1 实验一假设一验证。

(假说演绎法)
P : AAXaa Fl : Aa
I 自交
F2: AA Aa aa 1:2:1
【实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离开 【实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 黄圆X 绿皱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P : AABBXaabb
F1:黄圆F1:AaBb
1自交1自交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_B_ A_bb aaB_ aabb 9:3 : 3 : 1 9:3:3 : 1
第2章
一.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精子的形成过程:a> (哺乳动物称睾丸)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籾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冋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Z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每条染色体含2个姐妹染色单体)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分配不均)
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一极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分配不均)
(二)注意:
1 •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1)同源染色体:抬形状.大小一般相同,7条米自*号\二条米自学方,且在减数分裂
垃程屮能两两昵对•(即联舍).的一对染色体。

(例如卜•图中的1和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 亦4另易二并由源运右箱。

)•
(2)非同源染色体:爭状木4、不回,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联会的染色
体体】•(女口图由有四对非同源染色体,
• • •
它们是:1和3、1和4、2和3、2和4。


(3)四分体:
1个四分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0凡莒)。

(如右图中有两
个四分体:1和2为一个四分体,由罕a\ b、b四个染色单体组成;3和4为一个四分体,
由c、c、d、d四个染色单体组成。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砸製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鬲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①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
种精子(卵细胞八
②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主个,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 成L 种卵细胞。

AaBb 个体产生四个子细胞中一个为Ab.则其余三个为Ab, aB.aB
(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比较:(1个细胞分裂的情况)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次数 1次 1次 细胞分裂次数
2次
1次
有无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有(减I 前期) 无 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减I 后期) 无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时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后期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N )
不变(2N )
子细胞数目和冬称 4精子(或1卵细胞和3极体)
2个体细胞
形成的子细胞的性质
有性生殖细胞
体细胞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II (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II (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I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I 或减n 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一减I
后期
姐妹分家一减II 后期
减II 前期 四分体时期 减II 前期 减II 末期有丝后期 减II 后期减II 后期减I 后期
(四)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
有丝前期减II 中期 减I 后期 减II 中期四分体时期
减II 后期 减I 中期 有丝中期 二. 受精作用
实质: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结果: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子(父方), 另一半染
色体来自卵细胞(母方)。

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四.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 上呈线性排列
1单基因遗传病:
『伴X 隐:色盲、血友病
[伴X 显:抗维生素D 佝偻病
J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1常显:多指、并指、软丹发育不全
第3章
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结论是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 型转化为S 型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结论是DNA 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DNA 被”P 标记。

结果分析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①反向T :行双螺旋结构: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側是诚堆对 (A-T :
C — G)通过氢键连接°③双链DNA 中腺嗥吟(A)的呈:二胸腺n 密咙(T)的呈.鸟噪吟 (G)的疑二胞
喘咙(C)的虽:。

3、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
DNA 分子中碱基(或碱基对或脱氧核昔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的DNA 分子的多样 性:
就某一特怎DNA 的碱基(或碱基对或脱氧核昔酸)排列顺序构成了 D\A 分子的特异性。

4、 DNA 、基因和遗传信息(B)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一个D\A 上有多个基因。

③ 遗传信息可以描述为:DNA 中碱基/碱基对/脱氧核昔酸的排列顺序。

5. DNA 分子的复制(B)
16
(1)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场所:主要在細胞核屮
⑶条件:模板:亲代D\,的两条母链;原料:四种脱氧核昔酸:ATP:酶(解旋酶、DNA聚合
酶)。

⑷过程:⑸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复制方式)-
(8)准确复制的原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够
使复制准确无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