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通病防治手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房屋、道路等的建设更加关注,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本手册旨在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防治措施,帮助各位工程师和建筑师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
一、土地开挖不规范通病描述土地开挖不规范,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土地开挖工作不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例如挖坑过深、深度不均匀、坑内积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在开工前,必须明确开挖范围、深度和坡度等相关参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工作;•在开挖前,检查危险源,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每天开挖前,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确认无隐患后再进行工作。
二、基础施工不规范通病描述基础施工不规范,是指在地基处理、基础浇筑等工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例如强度不达标、基础尺寸错误等问题。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勘察和探测;•在进行地基处理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地基符合标准要求;•在进行浇筑时,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控制好水灰比、浇筑时间和灌注方法等参数。
三、建筑安全隐患通病描述建筑安全隐患,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的现象,例如高空坠落、墙体病害、火灾等问题。
防治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施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程师和建筑师的安全意识,确保现场安全;•安装安全设备,例如安全网、脚手架、防护栏等。
四、材料质量不过关通病描述材料质量不过关,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低质量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例如强度不达标、尺寸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防治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材料采购,确保质量过关;•在材料运输、储存和使用中,严格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操作,例如分类储存、定期检查等。
五、施工图纸出错通病描述施工图纸出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图纸存在错误,如位置不准确、缩放不一致等问题。
防治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图纸审查;•在施工前,对图纸进行审核,避免施工时出现问题;•对图纸打印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准确无误。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3、通病名称:混凝土浇筑蜂窝、露筋4、混凝土结构工程——梁板交接处蜂窝、露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柱(墙)层间接头或模板接缝处蜂窝、麻面、露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门式架模板支模不当导致结构变形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垂直度超出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墙、柱爆模变形门、窗洞口过梁长度不够引起墙裂缝砌体水平灰缝厚度未满足规范要求且不均匀通病现象:水平灰缝厚度控制不严、厚薄不均规范标准相关规定:《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9.3.6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灰缝庆为8~12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mm和20mm。
原因分析:1、砌块规格不标准。
2、砌筑前没有在适当位置立皮数杆。
3、灰缝厚度控制不严,砌筑随意性较大。
预防措施:1、砌筑前一天砖块要淋水湿润。
2、立皮数杆砌筑,控制水平灰缝厚度。
一般工序:砌筑前1~2d将砖浇湿→摆砖样→立皮数杆→砌筑外墙大角→挂线砌筑、采用“三一砌块法”构造柱与墙体结合处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通病现象:1、构造柱两边(三边)墙砌成平直,不留马牙槎或马牙槎间距过大。
2、构造柱与墙体连接不留拉结钢筋或拉结钢筋长度不够,间距过大,随意用短钢筋代替等。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8.2.3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非承重蒸压灰砂砖墙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32-2003)4.2.8 当墙体长度大于5m时,宜考虑采取以下构造措施:1、在墙中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柱采用C20混凝土,截面不宜小于墙厚240mm,配竖筋4Ф12,箍筋Ф6200,其竖筋分别锚入梁板等建筑结构内;构造柱和两侧墙体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带直钩,每120mm墙厚用1Ф6,且不少于2根,埋入墙内长度均不小于500mm,竖向间距不大于500mm。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与检验
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
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实行材料检验制度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 施工现场。
加强材料存储和使用管理
避免因材料管理不当而引起的质量问题。
优化施工工艺和方法
定期评估施工工艺和方法:对现有的施工工艺和 方法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和改进。
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推行质量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确保施工质量与个人 绩效挂钩。
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
与设计、监理、勘察等单位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建筑 工程质量的提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包括钢筋混凝土、砌体、钢结构等 工程。
屋面工程
包括防水、保温、防护等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
包括地面、墙面、吊顶、门窗等工 程。
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包括地基处理、桩基、地下防水等。
主体结构工程
包括钢筋混凝土、砌体、钢结构等。
屋面工程
包括防水、保温、防护等。
装饰装修工程
包括地面、墙面、吊顶、门窗等。
总结词
渗漏、防水层失效、伸缩缝处理不当防治。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地下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 取措施防止渗漏、防水层失效和伸缩缝处理不当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和合理的施 工工艺,注重防水层的保护和维护,同时对伸缩缝进行 合理的设计和处理,以保证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 使用寿命。
抹灰工程
总结词
空鼓、开裂、脱层防治。
详细描述
抹灰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装饰工程之一,必须采取 措施防止空鼓、开裂和脱层等常见通病。在施工过程中 ,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合比,避免使用过期材料和不 均匀搅拌。同时,对于不同材质的基层表面,应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抹灰层与基层粘结牢固。另外,对 于抹灰层的厚度和养护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出现 开裂等问题。
工程施工通病

工程施工通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工程的安全、使用寿命和美观,给施工方和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从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方面分析工程施工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施工管理方面的通病1. 施工计划不合理:施工计划编制不科学,导致施工进度拖延,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平衡。
2.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导致施工材料、设备摆放不规范,影响施工效率和安全。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材料、设备有序摆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3.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不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确保施工质量。
二、施工技术方面的通病1. 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不按照工艺规程操作,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规程,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2. 施工测量不准确:施工测量误差过大,导致建筑物体位偏差,影响工程质量。
防治措施:提高测量精度,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3. 施工焊接质量问题:焊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焊接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结构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加强焊接质量控制,提高焊接人员技能水平。
三、施工材料方面的通病1. 材料不合格: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影响工程质量。
防治措施: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关,确保施工材料合格。
2. 材料搭配不当:施工材料搭配不合理,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施工材料。
3. 材料存储不当:施工材料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影响工程质量。
防治措施:加强材料存储管理,确保材料性能稳定。
总之,工程施工通病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
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把控施工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工程施工通病,确保工程质量。
2023年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2023年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这些通病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功能,还会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几个方面:1.建筑设计问题:建筑设计不合理,缺乏充分的计算和分析,导致结构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加强建筑设计审核,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
2.建筑材料问题:使用不合格材料,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和抽检。
3.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不合理,操作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技术交底,规范施工操作流程。
4.施工管理问题: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影响工程质量。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落实质量责任制。
二、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通病也会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
以下是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几个方面:1.管道安装问题:管道安装不规范,导致漏水、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管道安装技术交底,确保安装符合规范和标准。
2.电气设备安装问题: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电路短路、设备故障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电气设备安装技术交底,确保安装符合规范和标准。
3.通风空调系统问题:通风空调系统安装不合理,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制冷效果不佳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通风空调系统设计,确保安装符合规范和标准。
三、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几个方面:1.道路质量问题:道路路面不平整、破损、积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优化排水系统设计。
2.给排水管道问题:给排水管道漏水、堵塞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管道材料质量和安装技术控制,定期进行管道检查和维护。
3.照明设施问题:照明设施亮度不足、损坏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照明设施设计和材料选择控制,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和维护。
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最新)

施工班组未召开班前会,未按规定开展周安全日活动,无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施工项目部加强合格班组建设,检查、督促班组长按时开展安全活动.监理项目部日常监督、业主项目部定期抽查工作合规性,并在月安全例会上通报、记录此项工作情况.
25
重大工序转序和重要设施使用前未进行监理安全检查签证.
监理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旁站监理制度,对工程项目开工、土建交付电气安装等重大工序和大中型起重机械、重要脚手架等重要设施进行安全旁站、安全检查签证,业主项目部督促检查记录.
22
业主、施工、监理项目部负责人未主持安全例会或安全检查活动,无活动记录.
建设管理单位检查各项目部负责人主持安全例会或安全检查活动记录,结果纳入业主项目部的综合考核、监理项目部和施工项目部的资信评价.
23
项目安委会未按规定开展活动,无活动记录.
建设管理单位牵头,组织业主项目部确定安委会活动主题,监理项目部负责整理会议纪要,由建设管理单位签发会议纪要.
十三、安全交底
31
未全员参加交底和签字,或代签名.
加强交底责任人的检查考核力度,未参加者必须停止作业,由交底人对其进行安全交底.监理项目部定期(每周)或不定期抽查记录,并将抽查结果通报业主项目部.
32
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监理规划、安全监理工作方案未向项目部人员交底.
开工前由业主项目经理或项目总监组织交底会(或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对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的主要项目策划或安全工作方案进行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
通病类型
编号
通病内容
防治措施
一、
项目安全策划
1
建设管理单位年度策划不全面、可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未进行动态调整,重点工作不落实.
中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做法手册

标题:中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一、引言中建工程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做法手册,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做法手册展开深入探讨,提出相关观点和建议。
二、中建工程质量通病概述中建工程质量通病主要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监理、验收等方面的问题。
在设计阶段,常见的问题包括设计方案不合理、结构计算不准确等;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人员素质低下等;材料方面,常见问题包括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使用不当等;监理和验收方面,常见问题包括监理不到位、验收标准不严格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将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三、中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做法手册1. 设计阶段的防治措施在设计阶段,应加强设计方案的评审和修改工作,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查,减少设计图纸错误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加强对结构计算的核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 施工阶段的防治措施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3. 材料质量的防治措施在选材方面,应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审核,确保材料质量可靠;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加强材料的使用管理,减少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
4. 监理和验收的防治措施在监理和验收方面,应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监理工作到位;加强对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严格把关工程质量;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问题。
四、个人观点与建议中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积极参与维护工程质量的工作。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多图)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二0一五年七月前言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一种方式。
特别是安居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涉及面广,公益性强,社会影响大。
近几年来,在居民住宅工程建设中质量通病现象依然存在,给居民使用带来一定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房建工程质量,特别是居民住宅工程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居民住宅存在的裂缝、渗漏等突出的质量问题,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再次组织编写并修订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手册》。
此次再版修订《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手册》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以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为基准,特别是结合公司近几年出现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屋面、保温节能、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建筑、电梯工程等方面分10章节对房屋居民施工中各种常见质量通病进行了全面分析。
每一质量通病从现象、要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等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
以起到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指导作用,防止或减少质量通病的产生。
再版修订《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手册》力求做到内容精简,图文并茂,现场实际问题突出,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手册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在执行操作中,给预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15年7月目录1地基与基础工程 (1)2主体结构工程 (7)3装饰装修工程 (14)4屋面工程 (18)5保温节能工程 (19)6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20)7通风与空调工程 (29)8建筑电气工程 (30)9智能建筑工程 (33)10电梯工程 (35)11附件1 (36)12附件2 (56)13附件3 (64)序号项目工程质量通病现象要因分析预防措施1地基与基础工程1.1地基泡水。
雨季雨水或地表水大量流入基坑(槽)后,积水浸泡会使基础土质变差,造成不均匀沉降、浅基础承载力降低等危害;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时,如未能将地下潜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也可能产生积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