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营建

合集下载

恢复湿地项目实施方案

恢复湿地项目实施方案

恢复湿地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水资源调节、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湿地面临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我们制定了恢复湿地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2. 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3. 加强湿地水资源调节功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4.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湿地旅游和观光价值。

三、项目内容。

1. 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恢复、水生植物引种等措施,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同时,加强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湿地保护。

建立湿地保护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严格控制湿地开发,禁止乱采乱挖等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行为。

加强巡护力度,保障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3. 水资源调节。

修复湿地水系,恢复湿地的水资源调节功能。

通过湿地的自然滞留和植被的蒸腾作用,提高湿地对洪水的缓冲能力,减轻城市洪涝灾害。

4. 社会经济发展。

利用湿地资源,开发湿地旅游和观光业。

通过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湿地科普教育等活动,提升湿地的社会经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区域范围,进行湿地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估;2. 制定恢复湿地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实施时间表;3. 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加强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4. 恢复湿地水资源调节功能,提高湿地的抗洪能力;5. 开展湿地旅游和观光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项目效果评估。

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监测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估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调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六、项目保障措施。

加强对湿地的巡护和监测,建立湿地保护区的长效管理机制。

湿地恢复工程实施方案

湿地恢复工程实施方案

湿地恢复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化的加剧,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资源,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项目目标1. 保护湿地资源:通过恢复工程,保护湿地资源,避免湿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保护湿地植被和动植物种群。

2.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通过恢复工程,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改善湿地水质、气候调节等功能。

3. 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恢复工程,提高湿地的保护意识,提高湿地管理水平,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恢复湿地植被:通过植物引种、栽种和抚育,恢复湿地植被的多样性,提高湿地植被的覆盖率和稳定性。

2. 改善湿地水质:通过植物修复、湿地过滤等方法,改善湿地水质,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

3. 修复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改善湿地土壤质量,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4. 保护湿地动植物种群: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湿地动植物种群,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5. 提高湿地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湿地管理机构,加强湿地管理力量和能力,提高湿地管理水平。

四、实施方案1. 方案制定:成立湿地恢复工程小组,由生态环境专家、湿地生态学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共同制定湿地恢复工程实施方案。

2. 资源调查:开展湿地资源调查,了解湿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恢复工程实施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3. 方案审批:将制定的湿地恢复工程实施方案提交相关部门审批,经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实施。

4. 工程施工:根据实施方案,进行湿地恢复工程的施工,包括植被恢复、水质改善、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

5. 监督检查:对湿地恢复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成效。

6. 效果评估:对恢复工程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收集资料、数据进行分析,评定恢复工程的成效。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1. 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建设前需要进行湿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湿地面临的问题和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包括重建湿地植被和恢复湿地水质。

通过植被栽种和保护、湿地水质净化设施等手段,促进湿地自然修复能力的恢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2. 湿地水资源管理:湿地公园建设中需要合理管理和利用湿地水资源,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以建设人工水体用于湿地环境调控,包括建设池塘、河道等,增加湿地的水源补给和保持水质稳定。

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禁止乱排乱倒废水,控制湿地水位和水质的变化。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可以在湿地公园范围内设立生物保护区和禁渔区,保护湿地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加强生态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环境监测与评估:湿地公园建设后要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可以设置监测站点,对湿地水质、土壤质量、植被生长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灾害防治:湿地公园建设中要考虑湿地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采取固土、加固边坡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滑坡等灾害发生。

加强对湿地的日常巡查和保养,及时处理灾害隐患,确保湿地公园的安全和稳定。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需要从生态修复、湿地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估、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与实施,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湿地恢复工程流程及恢复方法概述

湿地恢复工程流程及恢复方法概述

湿地恢复工程流程及恢复方法概述1. 引言湿地恢复工程旨在保护和修复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的资源利用。

本文将概述湿地恢复工程的流程和常用的恢复方法。

2. 湿地恢复工程流程湿地恢复工程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2.1. 评估与规划在开始湿地恢复工程之前,需要进行湿地状况评估,包括湿地类型、当前生物多样性水平、破坏程度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

基于评估结果,制定湿地恢复规划,确定恢复目标和恢复手段。

2.2. 破坏修复湿地恢复工程的首要任务是修复受到破坏的湿地。

这可能包括填土或挖掘等土地改造措施,以恢复湿地的原有水文条件和生态功能。

2.3. 物种保护与引入为了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引入适应湿地环境的物种。

这可能包括保护湿地内已有的本地物种,以及引入湿地的栖息适应物种。

2.4. 水文调整与管理湿地的水文状况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至关重要。

湿地恢复工程需要对水文状况进行调整和管理,以满足湿地中各种生物的需求。

2.5. 监测与评估在湿地恢复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以了解恢复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监测内容包括湿地生物多样性、水文状况、土壤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3. 湿地恢复方法概述湿地恢复方法的选择应基于湿地类型、破坏程度和恢复目标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湿地恢复方法:3.1. 退耕还湿针对农业用地转湿地的情况,可以采取退耕还湿的方法。

通过停止农业活动,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和植被。

3.2. 恢复湿地植被湿地植被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种植湿地适应植物、引入本地植被种子等方法,促进湿地植被的恢复和多样性。

3.3. 水文修复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可以通过修建或修复堤坝、水渠等设施,调整湿地的水位和流向,以恢复湿地的水文状况。

3.4. 污染治理如果湿地受到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可以利用湿地的净水功能,将污染物降解和吸附。

以上仅为湿地恢复工程流程和恢复方法的概述,具体实施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曹妃甸湿地种植什么树

曹妃甸湿地种植什么树

曹妃甸湿地种植什么树曹妃甸湿地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距离北京市仅有100多公里。

湿地面积广阔,生态环境独特,是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也是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曹妃甸湿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

在曹妃甸湿地的植树造林项目中,主要种植了以下几类树木:1. 红树林:红树林是曹妃甸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曹妃甸湿地,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岸带和河口地区,其根系独特的适应海水浸泡和盐碱土壤的能力,使得红树林成为沿海防御风沙侵袭的关键植物。

红树林能够形成独特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和鱼类栖息和繁殖。

2. 桤木:桤木是常绿乔木,具有较好的耐盐碱性和抗风沙能力。

在沿海地区种植桤木,可以有效固定沙丘和防止沙漠化,保护土地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桤木的树干直立,树冠茂密,宽厚的叶片能够有效拦截风沙,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同时,桤木还是很多鸟类的栖息地,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 水杉:水杉是曹妃甸湿地另一种重要的湿地树种。

水杉是耐寒的乔木,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其茎干笔直,树冠较为丰满,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景观。

水杉的树叶簇生呈螺旋形,能够有效降低湿地表面的水温,保持湿地水体的稳定性。

它的树根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净化水体,增加水质的透明度和氧气含量,为湿地中的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4. 茶树:在曹妃甸湿地的部分地区,还种植了一些茶树。

茶树是常绿灌木,所生茶叶具有丰富的抗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在湿地种植茶树,不仅能提供湿地保证以外的经济收入,还能保护水土资源,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曹妃甸湿地的植树造林工程是为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珍稀鸟类和其他湿地生物的栖息地。

通过种植红树林、桤木、水杉和茶树等树木,可以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促进湿地内的植物和动物多样性,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很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由于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全球范围内湿地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与退化。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建设湿地公园,并在建设过程中积极采取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本文将就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进行探讨。

一、湿地公园建设的意义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资源、传播湿地文化、开展湿地科普教育、促进湿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载体,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湿地公园能够为大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

湿地生态系统独特的景观与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湿地公园也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

通过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可以限制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减缓湿地面临的退化与破坏,从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湿地公园也可以促进湿地科普教育。

在湿地公园中设置展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向游客介绍湿地的地理位置、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公园还有助于弘扬湿地文化,传承湿地民俗。

湿地公园可以打造湿地文化长廊,举办湿地文化节、湿地艺术表演等活动,使得当地的湿地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规划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特征,合理划定湿地的保护区、恢复区和合理利用区。

对于湿地公园内的湿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与规划,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湿地隔离为了保护湿地植被与生物多样性,需要在湿地公园内部设置围栏、标志等设施,对湿地资源进行隔离保护。

这样可以避免游客过度踩踏植被,扰乱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3.水质保护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保障湿地水质的稳定和优良。

可以通过建设湿地沉淀池、湿地人工湖、植物滤池等设施进行水质净化,保持湿地水环境的清洁和生态平衡。

曹妃甸湿地管控措施

曹妃甸湿地管控措施

曹妃甸湿地管控措施1. 湿地概况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是一个重要的湿地保护区。

曹妃甸湿地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是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之一。

湿地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拥有大量稀有的水鸟和野生动植物。

曹妃甸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保护。

2. 管控背景由于曹妃甸湿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限制人类活动对湿地的损害,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3. 管控措施3.1. 制定湿地保护规划为了有效管理湿地,必须制定一份详细的湿地保护规划。

这份规划将包括湿地的科学调查和评估,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目标,以及湿地管控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

制定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特点和生态需求,确保管控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2. 设立保护区根据湿地保护规划,必须设立湿地保护区。

保护区将限制人类活动,保护湿地的自然特征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的范围将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确定,并明确划定边界。

在保护区内,将严禁采矿、养殖、垦荒等破坏性活动,同时加强巡逻和监测,保障湿地的安全。

3.3. 建立监测体系为了及时了解湿地的生态状况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监测体系将包括定期的生态调查和监测工作,收集湿地生态数据和环境指标,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监测结果将用于制定和调整管控措施,保障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宣传和教育湿地的保护工作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湿地科普讲座、举办湿地保护主题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

3.5. 强化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必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针对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形成综合的法律保护体系。

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湿地的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为了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许多地方开始建设湿地公园,并且在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下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保护湿地是湿地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合理规划和区划,将湿地划定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和破坏行为,限制沿岸开发,禁止排放污水和垃圾,保持湿地的水质清洁和空气清新。

采取有效的围栏、标识和巡逻措施,确保湿地的安全和无干扰。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恢复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许多湿地已经受到了污染和破坏,导致湿地植被减少,湿地水质下降,湿地生境恶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湿地进行恢复。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可以采取湿地植被的恢复措施,例如人工引种当地植物、重新植被造林等;对于湿地水质下降的问题,可以引入水生植物进行净化,修建生态湿地池塘等;而湿地生境的恢复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水位和湿地土壤的改良来实现。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湿地恢复措施,才能真正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除了上述的保护与恢复措施外,科普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普教育,可以引导公众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动,使公众成为湿地的守护者和保护者。

在湿地公园中,可以设置生态展示馆、介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物种、举办生态科普讲座等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湿地,了解湿地的价值和美丽,增强对湿地的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告诉公众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号召公众积极参与湿地的保护行动,共同守护湿地生态环境。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要加强监测和管理。

通过定期监测湿地的水质、植被、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等指标,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湿地生态系统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开设引水闸口。即在通港水库南坝上设 3 处人工泄洪 闸,双龙河上游设一处,定时将水质较好的“淡水”引入湿地,稀 释基地内盐碱。引入基地内的双龙河水需经化验合格后方可引 入;若待引入水体受农药污染,必须先期进行治理,合格后引入 基地。
(2)开设排水闸口。即在南堡盐场堤坝上开设 4 处闸口;双 龙河下游设一处,将湿地内稀释后的盐碱水定期择时排出。 闸口位置及引排水示意参见图 5。
审核者:王
技术负责人:孟
3 图 1 基地区位图 图 2 基地现状图 图 3 水土取样化验分析图
高,绝大部分区域为重度盐土。基地水土取样化验结果见图 3。
2 生物多样性现状限制因素分析
现状基地在地形、水质、土质等方面均对生物多样性存在
较大限制,具体限制内容分析如下: (1)基地地形普遍由垂直坝梗连接陆地和水体,缓坡地带
2、当 PH 值>7 时 显 碱 性 ,当 PH 值=7 时 显 中 性 ,当 PH 值<7 时 显 酸性。
3、当 土 壤 铵 态 X 在 80 毫 克/千 克 以 上 ,速 效 磷 在 200 毫 克/千 克 以 上 ,速 效 钾 在 400 毫 克/千 克 以 上 时 ,可 以 不 施 肥 。
分析者:孟
輮輧
2010(09)
人工水闸组成部分
南堡盐场
人工闸口护坝意向
泄流方向 人工闸口 先期试验区 水流方向
7
图 7 闸口位置及引排水示意图 图 8 土壤物理改良法 - 抬高种植池
50-80cm 的拌有少量有机肥的沙壤土 10cm 厚的泥炭土或细沙和有机肥混合层 10cm 厚的炉灰渣或粗沙 20cm 厚的稻草、砾石或陶粒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 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1]。湿地承载的功能较 多,不但具有维持区域水文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还能成为鸟类和其他湿地生物的栖息地及娱乐、教育、美学欣 赏场所。然而,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由于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片 面性,导致对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湿地面积急 剧萎缩,生态价值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把关注的目光 投向湿地的保护建设上来,对湿地的存在与自然演替施以积极 主动的正面影响[2]。
2010(09)
輧輯
9
图 9 人工搭筑的景观窝巢
3. 2 水体降盐
借鉴以往水利改良工程,降盐处理主要采用蓄淡压盐和灌 水洗盐两种措施:蓄淡压盐即是运用积蓄雨水来稀释冲刷基地 水体;而灌水洗盐则是将区外水系引入,达到稀释降盐目的。本 案在工程设计中,对上述两种措施结合应用,将雨水积蓄在通 港水库和双龙河内,开设入水闸和出水闸,并视水体盐碱度高 低情况进行开合闸口,具体闸口开设如下:
1 项目概况 1. 1 周边环境
唐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湿地面积在环渤海湿地区 域仅次于盘锦湿地,全县湿地面积 5. 4 万公顷,占陆域面积的 74%。湿地保护区建成面积达 1. 1 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 3504 公顷,缓冲区面积 1903 公顷,实验区面积 5657 公顷。曹妃 甸湿地公园作为唐海湿地的核心建设项目,位于湿地保护区东 侧,东起青曹公路,西至双龙河,南临盐池,北到七场一、二队农 业用地边缘,占地 3291 公顷,详见图 1。
生境是生物多样的存在基础,包括气候、温度、地形、水质、 土质等一系列因素,其中气候、温度受区域位置决定,而地形、 水质、土质等因素可以通过后期的整备调改满足生物栖息要 求。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境类型,立地条件相对丰富,可以支 持生物多样性的营建;然而曹妃甸湿地公园的现状基地却受到 人工明显破坏和污染,生物多样性相对欠缺,要想恢复营建生 物多样,就必须首先完成生境的恢复改造,这无论对规划设计 还是工程技术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3. 3 土壤降盐
土壤降盐改良包括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和化学改良三种。 物理措施主要是抬高种植槽,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 土的目的;水利改良即是上文所述淡水稀释的盐碱地改良措 施;化学改良则是施用土壤改良肥料,主要为微酸性的有机肥 (如腐叶土、木屑、马粪等)和植物源制剂(如 GPIT 诱导剂等), 通过施入改良肥料降低土壤 PH 值。
较少,占基地总面积不足 10%,大规模的垂直坝梗切断了生物 的栖息带,降低了生物种类和数量。
2010(09)
輦輷
温泉度 假中心
和园
湿地红荷
高尔夫 别墅区
高尔夫球场
国际会议中心 (湿地之舟)
七场水库
骑士俱乐部 谐园
高尔夫 球场
竞技码头
首钢专家 服务中心
通港水库 水上竞技(2000m*400m)
水上龙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存的浅滩(水深不超过 0. 5m),实现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 完整过渡。
(2)设置舟岛 针对水域面积过大、生物尤其是涉禽鸟类的栖息地较少、 景观单一、土石方平衡等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规划于水域中 设置各种不同功能的舟岛(如图 4),舟岛的设置在丰富生物生 境同时,亦为游人提供了可观赏游乐的独特空间。舟岛通过人 工浮岛和实岛两种形式实现,规模大小不一,小至以观赏为主 的主题花岛,大至可登岛游玩的鸟岛和露营岛等,如图 5、6 示。
编号
(%)
(ppm) (ppm) (ppm)
1
水 A-1
1.0
8.3



2
水 A-2
3.0
8.5



3
水 A-3
3.1
9.2



4
水 B-1
3.2
8.2



5
水 B-2
8.5
7.9



6
水 B-3
4.5
9.4



7
水 C-1
9.8
8



8
水 C-2
3.5
7.4



9
水 C-3
9.0
8.1
观景塔
曹妃甸工业区 垃圾填埋场
湿地 公寓
湿地小镇 湿地生态餐厅
4
图 4 规划总平面图 - 舟岛格局 图 5 鸟岛景观 图 6 鲜花浮岛景观
5
6
(2)水域面积较大,多处水深已达 2m,而大多数植物在水 深达到 1. 2m 以上时已不适宜生长;水质含盐高总体偏碱性, 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限制性和选择性,将造成植物景观单一、生 物种群稀少的局面。
1. 2 基地现状
基地原为自然湿地,现状人工建造痕迹明显,如图 2 所示: 主要为鱼塘、水库、苇塘和工矿作业区,其中工矿企业包括造纸 厂和油田作业区等,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现状整体景观比较单 一,旅游资源较少,现状植被相对匮乏且长势不佳。水域面积占总 体规划面积 45%以上,主要为鱼塘、水库和苇塘,且具有水体较 深、岸线多垂直、水质污染较重、盐碱度较高 PH 值基本在 8 以 上等不利特点;基地临海,土壤呈典型的滨海粘土性状,盐碱度
8
3. 1 地形塑造
分析基地现状条件不难发现,垂直坝梗和大水域面积是地 形的主要改造对象。在实际规划设计中,我们提出通过营造浅 滩和设置舟岛的工程措施,来实现生物多样的地形要求。
(1)营造浅滩 面对大面积的人工垂直堤坝,如何改造使其既满足生物栖 息要求又可减少工程造价,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垂直堤坝切 断了生物的生长带,使基地缺少了生境丰富的过渡空间,因此 规划提出削缓人工堤坝,将土方填入深水区,营建利于动植物
园林与景观生态
!
Garden and Ladscape Ecology
曹妃甸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营建
Restoration Construction of Wetland Biodiversity of Caofeidian
王寒冰
Wang Han-bing
(大连六环建筑环境设计研究院,大连 116021) (Dalian six Central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Institute, Dalian 116021)
湿地公园入口
观光塔
工艺坊
民俗戏院
水下观鱼 科普馆
冒险岛
中国北方滨海 湿地植物园 花港观鱼
昆虫馆 客船码头
天鹅湖
竞技码头
渔人码头
停车场
栈道幽步
婚庆园
观鸟墙
国际汽车 露营地
野外体验
写生廊 沼泽竞技
观景塔 精灵小看
童话屋 精灵岛
天籁之旅
水上迷宫
唐式渔村 湿地垂钓
冀东油田 油气分离站
误入仙境 芦苇荡舟
观景塔
(3)基地现状土壤为滨海粘土,含盐量高,碱性较大,同样 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选择性,进而造成植物及生物种群的丰富度 受到限制。
3 多样生境的恢复营建
现状多样生境的缺失是限制生物多样性实现的关键因素, 本项目建设的关键就是实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元化,因此寻 求适宜的解决对策也就成为问题的核心。项目组经调研分析, 从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入手,对地形、水质、土质、植物、动物等 层面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造营建,以期由较少的经济投入获得较 好的景观效果和实现多样丰富的生态系统。
在规划中,当局部点植不耐盐碱但观赏效果好的植物时, 采用局部抬高种植槽、更换腐殖土的措施,如图 8 示意;淡水淋 土的措施可结合水体降盐进行,建议不独立进行;基地土壤降 盐的长期有效措施即是化学改良法,利用微酸性肥料的长期施 入,改变土壤性状,降低盐分含量。规划建议先期以物理改良、 水利改良为主,可满足见效快的需求;同时结合化学改良措施, 进行短长期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最终实现降盐目的。
摘 要:湿地作为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其生态价值不断下降,曹妃甸湿地即是 一例。要想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就必须首先完成湿地生境的恢复。项目组经调研分析,从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入 手,对湿地进行多层面改造,以期实现湿地生境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再现。 关键词:曹妃甸;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生境;恢复营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