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需要朗读

语感培养需要朗读
语感培养需要朗读

语感培养需要朗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语感的强弱。所以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感有多条途径,朗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中的优秀作品的语言去强化学生的输入性语感,并借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朗读的活动正和输入型语感相适应,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朗读的作用。

一、语感的直觉性提高,需要朗读

语感的直觉性指对言语的顿悟。它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具体环节。目前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词义的落实、逻辑的严密等,这固然有其科学性,但却忽略了人们在实际运用语言时,是很少完全依据词句的理性含义或是一些语法规则的。试想,有哪一个人说话前会想一想自己的话是否合乎语法规范呢?所以,实际运用语言时主要还是凭语感。说得更确切一些,是凭语感的直觉性。

二、培养语感的整体性,需要朗读

语感的整体性指主体舍弃了语言、词汇、语义、语法等具体的条分缕析,而对言语现象的全方位把握。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字、词、句、段、篇、章法等对文章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使学生失去了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形式的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段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较差,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文言文学习更是如此。

三、培养语感的情感性,需要朗读

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即主体对言语内容的是非真伪和

言语形式的美丑所表现的情感震荡。而朗读则易于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

我曾指导学生阅读《背影》,先让学生“看”课文,结果学生对文章并没有什么感触,甚至有的学生对“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的描写感到好笑。于是再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对关于父亲背影的一段描写,反复诵读,反复体会:“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读着读着,学生的脸色庄重了,声音低沉了,文章中的父子深情打动了每一位学生。深情打动了每一位学生。有些学生因此想到了炎热的夏夜,祖母为“自己”摇扇使我入睡;有些学生想到了每个冬晨,母亲为“我”准备早餐……一直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此刻才体会到其间饱含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可见,经常选择精彩的语段让学生朗读,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丰富起来。在朗读中,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语言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所以,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读,多念念,自己从朗读中去体会,去领悟。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言能力。

鄯善县二中殷秀云

2010年1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