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图集二)

合集下载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01•【字号】鲁政发[2007]81号•【施行日期】2007.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8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自2000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共投入资金约118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53亿元),开发整理复垦土地总面积49万公顷,增加农用地面积26万公顷,其中新增耕地面积20万公顷,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项目规模小,数量多,布局散;管理战线长,环节多,监管难度大;整理重点不够突出。

当前,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集约用地,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高效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一)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立足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土地开发整理新机制,不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1.坚持土地开发整理面向提高单产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面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面向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图集一)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图集一)

(无积水) (季节性积水) (常年性积水)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一九年十二月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济宁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远期 8
截至2030年底,济宁市累计塌陷75.92万亩, 已稳沉69.18万亩,新增塌陷10.39万亩。预计 远期济宁市塌陷面积为21.94万亩,其中轻度 塌陷10.15万亩,中度塌陷8.55万亩,重度塌 陷3.23万亩。

16. 枣庄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远期 17. 济南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图 18.济南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近期 19.菏泽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图 20.菏泽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近期 21.菏泽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中期 22.菏泽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远期 23.烟台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图 24.烟台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近期 25.烟台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中期 26.烟台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远期 27.德州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图 28.德州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近期 29.德州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中期 30.德州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远期
(无积水) (季节性积水) (常年性积水)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一九年十二月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 ——泰安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图
9
截至2018年底,泰安市累计形成采煤塌陷地 24.38万亩,累计完成治理15.70万亩。已治理 的历史遗留塌陷地7.42万亩,占历史遗留塌 陷总面积(14.11万亩)的52.60%。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一九年十二月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泰安市采煤塌陷地预测图近期 10
截至2020年底,泰安市累计塌陷24.55万亩, 已稳沉23.27万亩,新增塌陷0.52万亩。预计 近期泰安市塌陷面积为0.52万亩,其中轻度 塌陷0.51万亩,中度塌陷0.01万亩,无重度塌 陷。

基于塌陷地综合治理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探讨

基于塌陷地综合治理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探讨

基于塌陷地综合治理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探讨摘要:本文以肥城市老城街道孙庄村等九个村庄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塌陷地综合治理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立足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背景,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形成乡村地区一张蓝图,建立郊野单元(村级单元)层面的图则管控,通过村级单元的图则,将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的任务指标进一步分解明确到村级单元,图文双控。

关键字:塌陷地综合治理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一、规划背景在泰安市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背景下,肥城市结合自身实际—北煤中岩南石膏,提出建立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机制,使塌陷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土地整治取得明显效果。

同时明确在城市北部建设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构建包括保税物流在内的八大功能区,结合北部地区村庄整治,优化土地使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

二、基地概况孙庄村等九个村庄位于肥城市的北部区域,泰聊铁路以北,济兖路以西,牛山森林公园以南。

主要包括栾庄村、杨庄村、乔庄村、孙庄村、曹庄村、月庄村等六个村庄和老城、尚质、西关三个居委会,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村庄人口16273 人,城镇居民1万2千余人。

规划区是对接济南市的门户地区,交通便利。

范围内拥有一条省道,一条货运支线铁路和三座废弃煤矿,采煤塌陷区面积8.7 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45%。

现状产业以农林种植业为经济基础,工矿产业为支柱,第三产业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仍处于萌芽状态。

三、项目特点1、塌陷区综合治理背景下的国土生态修复根据土调结果和地勘论证报告,结合塌陷区实际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工程复垦为主、生物复垦为辅的综合治理方式;结合未来土地利用需求,划定实施充填、改造、生物复垦等治理方法的区域,提出削高填洼、挖深垫浅、上粮下渔等多种复垦措施;结合复垦利用方式,提出相应的复垦利用验收标准,保障用地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探索作为拉开肥城市国土生态修复的序幕。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图集二)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图集二)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图集二——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图一、山东省基本概况31.山东省地理区位分析32.山东省各市经济区位结构33.山东省生态格局保护结构34.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图35.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矿区分布图二、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图36.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分区37.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重点工程分布图38.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索引图39.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1#40.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2#41.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3#42.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4#43.泰安农光互补治理区规划索引图目录44.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1#45.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2#46.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3#47.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4#48.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5#49.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规划索引图50.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1#51.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2#52.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3#53.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规划索引图54.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1#55.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2#56.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3#57.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规划索引图58.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1#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8——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索引图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索引图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23——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规划索引图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27——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规划索引图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28——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1#。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能源局•【公布日期】2021.09.26•【字号】鲁财资环〔2021〕32号•【施行日期】2021.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局)、能源局,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局)、能源局:为进一步规范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研究制定了《山东省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能源局2021年9月2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算编制第三章预算执行第四章资金管理监督第五章附则山东省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山东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国土勘探和治理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用于开展国土勘探和治理相关项目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地质勘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利用和使用,基础测绘,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资源能力建设等支出。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管理。

省财政厅负责组织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对支出政策进行审核,牵头预算绩效管理,下达拨付资金等。

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具体执行,研究制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和任务清单,对资金支出进度、使用绩效以及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负责。

采煤塌陷区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研究

采煤塌陷区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研究

采煤塌陷区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研究摘要: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开采塌陷也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这与中国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有必要对煤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运用相关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使煤炭开采对环境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煤炭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研究1引言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总储量占世界第二。

多年来,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如:煤矿开采塌陷对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煤矿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利用相关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使塌陷区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基于此,本文对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2 采煤塌陷区概述地面塌陷是地表岩土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向下坠落,在地面上形成塌陷坑(洞)的地质现象。

煤矿开采塌陷是指:由于煤矿地下开采,使上覆岩层和地表发生沉降,从而引起大量地面沉降的现象。

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和影响。

塌陷区的形成也与自然因素有关。

当下伏岩石以砂岩和泥质岩为主时,遇到构造断层时,容易引起地层坍塌。

此外,人类的活动也对其起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高强度开采加剧了塌陷区的形成。

与此同时,人类的工程活动破坏了水系统的平衡,导致煤矿开采时地下水的严重流失。

根据稳定程度,煤矿开采塌陷区主要分为稳定塌陷区、不稳定塌陷区和待塌陷区。

其中,稳定塌陷区包括水稳定塌陷区、季节性水稳定塌陷区和无水稳定塌陷区。

不稳定塌陷区包括水不稳定塌陷区、季节性水不稳定塌陷区和无水塌陷区。

塌陷区是指煤田内即将坍塌但尚未坍塌的土地。

3 采煤塌陷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1)塌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

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

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

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2010-8-9)来源:山东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发布时间:2010-08-09鲁国土资发[2010]110号各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经省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现印发你们,请严格按照《指南》要求,尽快组织申报。

附件:《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经省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请各市按照《指南》要求,切实做好项目的选择和申报工作。

一、目标任务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订的《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协议》,从2010年起,重点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中央、省、市、县筹集资金100亿元,完成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66个,整治土地340万亩,其中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60万亩,新增耕地20万亩,提高粮食产能4亿斤。

二、指导原则(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增减挂钩有机结合,实行区域土地综合整治。

以整乡(镇)集中推进型、城镇中心社区聚集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型、重要交通沿线和重点旅游区环境改善型等四种类型为基础,按照集中连片、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强化设施配套、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科学确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实现耕地保护、村庄改造与农村社区建设同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互支持的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二)项目选定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合理安排生产、居住和生态用地,统筹新型社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交通、水利等各项建设,完善与土地整治相关的村内道路、绿化、给排水及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

山东省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表沉陷预测与综合治理研究

山东省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表沉陷预测与综合治理研究

山东省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表沉陷预测与综合治理研究隋建红【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7(033)003【摘要】黄河北煤炭矿区为鲁西煤炭基地最后一块整装后备资源,阳谷茌平煤田和黄河北煤田其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实际观测资料利用回归分析法获得的岩移参数,对山东省黄河北矿区内上组煤开采后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陷总面积达到3724.5 km2,最大下沉深度为5455 mm;其中,阳谷茌平煤田最大下沉深度为5455 mm,地表沉陷面积为1188.0 km2;黄河北煤田最大下沉深度为2976 mm,地表沉陷面积为2536.5 km2.地表沉陷预测结果与多年水位观测数据进行对照,煤炭开采会造成1091.5 km2季节性积水区和62.3 km2的常年积水区.地表沉陷对地面、地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危害,其中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地表沉陷形成的塌陷裂缝、不同坡度耕地、大型塌陷坑等可分别采取黄土填堵、大型设备平整、退耕还林、煤矸石充填、修复为鱼塘等治理措施.该文对下一步黄河北矿区开发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的规划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总页数】5页(P59-63)【作者】隋建红【作者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济南 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相关文献】1.煤矿地表沉陷综合治理研究 [J], 庞乃勇2.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测及综合治理研究 [J], 张兰3.矿区地表沉陷控制与沉陷地表土治理措施 [J], 张小刚;王策;孙玉亮;侯建国;白云虎4.潞城市煤炭开采区地表沉陷治理研究 [J], 寇路建5.矿区地表沉陷预测的KPCA-LSSVM模型 [J], 刘福臻;耿波涛;刘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
图集二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图
一、山东省基本概况
31.山东省地理区位分析
32.山东省各市经济区位结构
33.山东省生态格局保护结构
34.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图
35.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矿区分布图
二、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图
36.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分区
37.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重点工程分布图
38.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索引图
39.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1#
40.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2#
41.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3#
42.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4#
43.泰安农光互补治理区规划索引图目录
44.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1#
45.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2#
46.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3#
47.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4#
48.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5#
49.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规划索引图
50.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1#
51.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2#
52.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3#
53.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规划索引图
54.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1#
55.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2#
56.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3#
57.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规划索引图
58.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1#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8
——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索引图
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索引图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23
——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
规划索引图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27
——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规划索引图
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28
——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