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 机箱的分类

合集下载

0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及进程表(45+33课时)

0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及进程表(45+33课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81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48 课时,实验课时为33 课时,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XHKC-ZY-004课程性质:基础课先修课程:《计算机操作基础》、《Office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英语》教材: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出版社:新华研究院ISBN: 无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我院新华—电脑动漫艺术设计师等专业必修课程。

采用教师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教学(投影、电子分屏)同时借助实验课以增加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了解、掌握和应用。

要注重每一个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相关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时注意课程的系统性,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要开展启发性的教学,注重以学员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学学员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员如何去学习,达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相关知识,而且对软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都得心应手。

二、课程的考核方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为课程考试必考课程,采用理论考试方法,即在课程结束后以在线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 %。

课程学完后学员可参加硬件工程师认证考证。

三、课程的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做好实验,对电脑的拆装及出现故障进行分析、排除进行分析,同时也是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四、教学内容第1章计算机概述[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 3 课时,其中理论课为 3 课时,实验课为0 课时。

计算机组装 选购机箱

计算机组装  选购机箱

计算机组装选购机箱
一款优质的机箱能够使计算机免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使计算机更加稳定、可靠的运行。

因此机箱的选购极其重要,而怎样才能购买到一款合适的机箱,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机箱的外观、用料
外观和用料是机箱最基本的特性,外观直接决定了一款机箱能否被用户所接受,而用料的好坏则关系着机箱屏蔽电磁辐射的能力。

2.可扩展性
机箱的扩展能力也是选购机箱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当机箱内拥有较宽阔的空间时,不仅易于安装各种扩展卡,还可在日后为计算机的升级带来很大便利。

3.散热能力
机箱的散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运行时的稳定性。

按照机箱的散热标准,机箱面板及后背板的适当位置都应留有机箱风扇的安装位置,而其他部位也应留有适量的散热孔。

4.防尘性
机箱的防尘性能是很多用户在购买机箱时容易忽视的问题,该性能主要考察散热孔的防尘性能和扩展槽挡板的防尘能力。

只有上述两个部位的防尘性能都比较优良时,才能长时间保证机箱的清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题一、选择题。

1.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送到内存的速率,它分为内部和外部传输率,其内部传输率是指(D)。

A.硬盘的高速缓存到内存 B. CPU到CacheC.内存到CPU D.硬盘的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2.下列设备中既属于输入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硬盘 B.显示器 C.打印机 D.键盘3.下列存储器中,属于高速缓存的是(B)。

A.EPROMB.CacheC.DRAMD.CD-ROM4.用硬盘Cache的目的是(B)。

A.增加硬盘容量B.提高硬盘读写信息的速度C.实现动态信息存储D.实现静态信息存储5.倍频系数是CPU和(A)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A.外频B.主频C.时钟频率D.都不对6.存放在(D)中的数据不能够被改写,断电以后数据也不会丢失。

A.随机存储器B.内部存储器C.外部存储器D.只读存储器7.计算机的容量一般用(D)来表示。

A.位B.字C.字长D.字节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现在常用的文件系统。

(B)A.FATB.DOSC.FAT32D.NTFS9.(B)决定了计算机可以支持的内存数量.种类.引脚数目。

A.南桥芯片组B.北桥芯片组C.内存芯片D.内存颗粒10.关于DMA传输方式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数据传输需要使用总线B.DMA方式指高速外设与内存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C.数据从外设读到CPU,再从CPU把数据送到内存D.在DMA期间总线使用权是交给DMA控制器的11.显示卡上的显示存储器是( A )。

A.随机读写RAM且暂时存储要显示的内容B.只读ROMC.将要显示的内容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接受的信号D.字符发生器12.关于中断请求信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中断请求信号是自动产生的B.中断请求信号有时是由CPU发起的C.中断请求信号是由CPU和输入/输出设备同时发起的D.中断请求信号总是由输入/输出设备发起的二、判断题。

计算机组装 机箱的分类

计算机组装  机箱的分类

计算机组装机箱的分类机箱一般由外壳、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部分组成。

外壳用钢板和塑料结合而成,特点是硬度高;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电源和各种驱动器。

根据机箱设计方式的不同,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法对机箱类别进行划分。

1.按结构分类按机箱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机箱分为AT、ATX、Micro ATX以及BTX机箱等多种类型。

●AT机箱AT结构的全称为Baby-AT,主要应用于早期采用AT主板的计算机,如之前的386、486使用的都是AT结构机箱。

●ATX机箱相比之下,ATX机箱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机箱种类,属于扩展型AT机箱(AT extended)。

与AT结构相比,ATX的布局做了相当大的变化,首先是从卧式改为立式,并将I/O接口统一由主板窄的一边(24.4cm)转移至宽的一边(30.5cm)。

其次,ATX还规定了CPU散热器的热空气必须被外排,在加强散热之余,也减少了机箱内的积尘,如图2-31所示。

图2-31 ATX机箱●Micro ATX机箱Micro ATX机箱在ATX机箱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由于进一步节省了桌面空间,因此比ATX机箱的体积要小一些。

●BTX机箱BTX机箱是基于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标准的机箱产品。

BTX是Intel定义并引导的桌面计算平台新规范,特点是可支持下一代计算机系统的新外形,使机箱能够在散热管理、系统尺寸和形状,以及噪音方面取得最佳平衡。

注意由于BTX机箱的构造不同于ATX机箱,因此部分计算机配件必须另外安装特殊附件后才能够安装在BTX机箱内。

BTX机箱和ATX机箱最明显的区别是,BTX机箱将以往只在左侧开启的侧面板,改到了右侧,并将I/O接口也改到了右侧。

BTX机箱重点在散热方面有了改进,CPU的位置完全被移动到了机箱的前板,而不是ATX机箱的后部位置,这样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散热设备,提升机箱内各个设备的散热效能,如图2-32所示。

服务器机箱结构

服务器机箱结构

服务器机箱结构服务器机箱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服务器组件的外壳。

它的结构设计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保护硬件安全以及方便维护。

本文将重点讨论服务器机箱的结构,包括机箱的材料、尺寸、散热系统和拓展性。

一、材料服务器机箱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如钢铁和铝合金。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机箱弯曲或变形。

此外,金属材料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散发热量,有利于服务器散热。

二、尺寸服务器机箱的尺寸一般较大,以便容纳各种服务器组件。

标准的机箱尺寸是根据机箱所能容纳的主板尺寸来设计的。

常见的服务器机箱尺寸有ATX、EATX和BTX等。

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是一种常见的服务器主板尺寸,尺寸为305mm×244mm。

而EATX(Extended ATX)则比ATX稍大,尺寸为330mm×305mm。

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是英特尔推出的一种新型主板尺寸标准,尺寸与ATX相近,但布局有所不同。

三、散热系统服务器机箱的散热系统非常重要,因为服务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会产生大量热量。

散热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硬件温度,以确保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散热片和散热管等。

风扇通常被安装在机箱正面或背面,用于排出热空气或吸入新鲜空气。

散热片则位于服务器主板和其他高发热组件上,能够迅速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散热管有助于将热量从热源传导到散热片或风扇。

四、拓展性服务器机箱的拓展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服务器通常需要与各种硬件设备进行连接,如硬盘、电源、网卡等。

因此,机箱应该提供足够的扩展槽和接口,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常见的扩展槽包括PCI、PCIe和DIMM等。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一种传统的扩展槽,用于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种新型的扩展槽,具有更高的带宽和速度。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本知识点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本知识点

一、接口的练习: 1.PC:个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2.DIY:Do it yourself!自助的3.兼容机和品牌机的区分:品牌机在设计组装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测试环节,以使各个部件到达较好的兼容性,而兼容机则没有经过整机环节的测试,各个部件之间的兼容性、协作性全凭阅历。

4.PS/2 接口是一种6 针圆形接口,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

PC99 标准规定紫色为键盘接口,绿色为鼠标接口。

B:通用串行总线。

特点: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可连接多个设备。

它已成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主要接口之一。

6.光纤接口一般用于连接音频输出,也用于网络接口。

7.VGA 接口是一个 15 针D 形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信号线,通常为蓝色。

8.音频接口一般有 3 个,MIC 输入接口,用于连接麦克风进展录音或音频谈天,通常为粉红色;Line-out 接口,用于连接耳机和有源音箱〔扬声器〕进展声音的播放,通常为草绿色;Line-in 接口,用于连接外部音源等进展录音,通常为浅蓝色。

9.目前计算机网络连接主要使用双绞线,这种接口为RJ-45 接口。

10.CPU 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需通过接口来完成。

11.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承受MBps 或 Mbps,分别写出其含义:MBps 兆字节每秒,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Mbps 兆比特每秒,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

12.计算机并行接口的数据传输率只有 1Mbps,USB1.1 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 12Mbps,USB2.0 为480Mbps。

13.Mini-USB 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及移动硬盘等设备。

14.Type A 一般用于计算机端,Type B 一般用于USB 设备端。

15.IEEE1394 接口:也称 Fire wire 火线接口,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串行标准。

IEEE1394 分为两种传输方式 Backplane 和 Cable。

Backplane 的传输速度分别为 12.5Mbps,25Mbps 和50Mbps;Cable 的传输速度分别为 100Mbps,200Mbps 和400Mbps。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课程性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对计算机硬件知识和软件维护的最基本的介绍,要求学生能自己动手组装维护计算机。

该门课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煅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较好平台。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了计算机常用配件的工作原理与典型故障及维护方法,介绍了整机配件的安装与系统的安装。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A、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各部件的基本参数、整机的维护技术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B、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选择、购买并组装一台适合于不同应用的计算机及其配件,并能独立完成常见的系统故障的处理;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要,本课程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又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硬件的组装、维修,具有一定难度;D、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在飞速发展,掌握维护与维修的方法、原则,然后在这些方法与原则指导下进行自学,并能迅速接受新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等任务是本课程的教学建议;所以,积累非富的经验显得十分重要。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模块一认识电脑(1)授课内容①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及其意义;②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法:按功能、按用途、按处理对象;③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及其异同;④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两个特点及基于本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及其对应硬件;⑤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2)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3)教学建议1、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2、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3、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4、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模块二中央处理器(1)授课内容①CPU的概念、CPU的内部功能结构: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②CPU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几种主流CPU:Intel的P4,C4,CD。

机箱产品知识与销售技巧

机箱产品知识与销售技巧
(深抽成型工艺:采用了成方成圆的抽压设计,改变了长久 以来主板托盘为平面钢板的制造工艺)
路漫漫其悠远
四、机箱必须要介绍的卖点
机箱必须要介绍的4个卖点
★优质镀锌钢板 ★深抽成型工艺铸造 ★专用EMI触点设计 ★“绿色”散热
路漫漫其悠远ຫໍສະໝຸດ 4.2、各个卖点FABE详细介绍
优质镀锌钢板 F:优质镀锌钢板 A:经过冷锻处理的优质进口镀锌钢板 B:具有防静电、硬度大、强度高、耐腐蚀,不易生锈等特
4、服务器机箱:针对网络主机专门设计的一种机箱,可装 功能强大点的9.6’’×12’’ 的大板,一般会拥有多个 CD-ROM与多个硬盘的槽位。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AT机箱架构
ATX机箱架构
路漫漫其悠远
上图为:MICROATX机箱架构
4个扩展槽位设计
路漫漫其悠远
多个硬盘 槽位设计
上图为:服务器机箱架构
路漫漫其悠远
扩充性
机箱的扩充性也是衡量机箱优劣的一个重要 指标,不同的机箱在这方面的区别也是比较大的 。一般机箱的扩充性是和它的体积相关的,体积 越大的机箱所能提供的扩展卡槽位、驱动器槽位 也越多。良好的扩充性为日后的机器升级带来很 大的方便。
路漫漫其悠远
电磁兼容性
符合电磁兼容性设计标准(EMI)的机箱应 该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在机箱与主板的接触处应 该导电性能良好。一些机箱在主板接口与机箱后 背板的接触处专门设计有接触簧片,以防电磁泄 漏。同样,在各个大缺口处也应该加装金属挡板 。
计,有效地促进机箱内、外气流在侧面板导风管和低 速风扇的辅助下能够更加高效地交换,最终达到低噪 指标和散热指标 B:1、明显降低了CPU温度;
2、有效的避免了过大的噪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装机箱的分类
机箱一般由外壳、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部分组成。

外壳用钢板和塑料结合而成,特点是硬度高;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电源和各种驱动器。

根据机箱设计方式的不同,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法对机箱类别进行划分。

1.按结构分类
按机箱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机箱分为AT、ATX、Micro ATX以及BTX机箱等多种类型。

●AT机箱
AT结构的全称为Baby-AT,主要应用于早期采用AT主板的计算机,如之前的386、486使用的都是AT结构机箱。

●ATX机箱
相比之下,ATX机箱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机箱种类,属于扩展型AT机箱(AT extended)。

与AT结构相比,ATX的布局做了相当大的变化,首先是从卧式改为立式,并将I/O接口统一由主板窄的一边(24.4cm)转移至宽的一边(30.5cm)。

其次,ATX还规定了CPU散热器的热空气必须被外排,在加强散热之余,也减少了机箱内的积尘,如图2-31所示。

图2-31 ATX机箱
●Micro ATX机箱
Micro ATX机箱在ATX机箱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由于进一步节省了桌面空间,因此比ATX机箱的体积要小一些。

●BTX机箱
BTX机箱是基于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标准的机箱产品。

BTX是Intel定义并引导的桌面计算平台新规范,特点是可支持下一代计算机系统的新外形,使机箱能够在散热管理、系统尺寸和形状,以及噪音方面取得最佳平衡。

注意
由于BTX机箱的构造不同于ATX机箱,因此部分计算机配件必须另外安装特殊附件后才能够安装在BTX机箱内。

BTX机箱和ATX机箱最明显的区别是,BTX机箱将以往只在左侧开启的侧面板,改到了右侧,并将I/O接口也改到了右侧。

BTX机箱重点在散热方面有了改进,CPU的位置完全被
移动到了机箱的前板,而不是ATX机箱的后部位置,这样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散热设备,提升机箱内各个设备的散热效能,如图2-32所示。

图2-32 BTX结构的机箱
2.按尺寸划分机箱类别
按照机箱的尺寸划分,可以将机箱分为超薄、半高、3/4高和全高机箱。

超薄机箱主要是指拥有一个3.5英寸软驱槽和2个5.25英寸驱动器槽的AT机箱;半高机箱则是拥有2~3个5.25英寸驱动器槽的Micro ATX或Micro BTX机箱;3/4高和全高机箱则拥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5.25英寸驱动器槽和两个3.5英寸软驱槽,如图2-33所示。

图2-33 全高机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