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1
2023年高三语文新高考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模拟练一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新高考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模拟练一一、语言文字运用I(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本题共2小题,7分)一日三餐,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筷子。
我们的祖先一开始是用小木棍儿拨食食物中的野菜、树叶,慢慢地,① ,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把杠杆原理运用得① 。
在烹调过程里,筷子可以用来检查、搅拌、品尝食物,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不怕高热,不怕冰冻,手指不便做的事,它也能做。
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筷子一头方、一头圆。
筷尾方,便于持执;筷头圆,便于使用。
从寓意上讲,有方有圆,也象征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方,就是方方正正,面对原则问题,做到“肃若秋霜”,① 。
圆,就是圆润周全,处理问题能注意方法,灵活机动,不拘泥呆板。
“持方行圆”,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若相反,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①(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现如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是如影随形。
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① 。
“手机病”的门诊病例中,问诊最多的是骨科。
手机拿久了,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在问诊中是最多的。
相对于骨科,① ,且是“重灾区”。
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经过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使患者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
眼底黄斑病又称“眼睛癌症”,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手机病”中,心理层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高中语文2023语言文字运用汇总练习(共13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汇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影片《长津湖》点燃观影热潮,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成为2021年国庆档__________的“爆款”。
重温血与火中的战争洗礼,追寻光与影中的红色记忆,强劲票房号召力的背后,激荡着无限深沉、无比炽热的家国情怀。
()。
《长津湖》自国庆档预热开始,预售成绩__________,呈现“爆款”走势。
观众对《长津湖》上映的热盼清楚地表明,爱国情怀、红色基因已深植于民族血脉。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向来是观众__________的国庆档影片。
长津湖之战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用冰与血凝聚成__________的英雄赞歌。
影片《长津湖》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气势恢宏的画面,生动塑造了广大志愿军战士勇于胜利、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精神世界,张扬着直抵人心的昂扬主旋律和磅礴正能量,激荡起观众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对革命英烈和英雄精神的无限崇敬之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交口称赞超尘拔俗情有独钟惊心动魄B.有口皆碑一骑绝尘情有独钟荡气回肠C.有口皆碑一骑绝尘一往情深惊心动魄D.交口称赞超尘拔俗一往情深荡气回肠2.填入中文中括号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也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B.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和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C.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和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D.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从来没有忘记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影片《长津湖》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画面气势恢宏,生动刻画出广大志愿军战士勇于胜利、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精神世界B.影片《长津湖》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生动塑造出广大志愿军战士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世界C.影片《长津湖》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生动展现出广大志愿军战士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世界D.影片《长津湖》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生动刻画出广大志愿军战士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世界(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 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含详细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①处,根据“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可知,此处是指生活优裕的人更不愿轻率的旅游,所以可填“轻举妄动”。
轻举妄动: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①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意思是驾驭着风而行,轻妙飘然而且美好。
联系前可知,这是说神仙的旅游方式,此空说的是神仙的旅游生活,所以可填“游山玩水”。
游山玩水:指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其中是否含着有多少苦恼的成分呢?”两个问句连用更能增强问句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对“旅游”是否是乐事的思考。
①引发读者对问句中“旅游”“乐事”“苦恼的成分”的思索,承接前文旅游及时行乐的内容,引出下文旅游出门带行李的苦恼,引发读者对旅游带行李的苦恼的共鸣。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本题的仿写形式是连用两个“我们要……,但并不想……”,前后构成对比,突出实地旅游的乐趣和旅游带来的心灵感悟。
作答时可按照原文先写出旅游的形式,“我们要看翻滚的浪涛”“我们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后再用转折词“但”写出心灵感悟“但并不想在平静的水面游来游去”“但并不想在陷入困窘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关闭”。
二、(2023下·四川南充·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樱花是美的寄托,日本人爱樱花,爱其绽放时轰轰烈烈、凋零时利落决断、宁静时素洁不染。
1972年,终其一生追求美的川端康成,也将自己活得如樱花般。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四年,便随着花季的结束而(A),将他的美学贯彻到了生命的终点。
一般人看来,川端康成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奖的作家,是从高中时期就热爱旅行,又毕业于东京大学这样的名门,有美满的家庭,又有崇高的名誉。
可以说他是极其成功的,再无不满了。
但其实,① 。
名作《古都》中的一句话,已经含蓄地流露了他的思想,“也许幸运是短暂的,而孤单却是长久的”。
高中语文2023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共四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年新高考1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
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
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
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
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B ,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
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
“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______的时代变迁。
词语也同样存在_____的现象,一些词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
本次修订就删除了一些过时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以及个别见词明义、查阅价值不大的词语。
如单放机、八进制、夯机、打柴等。
这样的词汇更新,自汉语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只是速度时快时慢。
就像一条河流,不断有新溪流汇入,也一直有水分蒸发。
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______。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更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
权威辞书的与时俱进,背后是汉语言词汇系统及表达的更新,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小题。
最近,刘畊宏火爆全网,凭借健身操直播,收获了一大群追随者——“刘畊宏女孩”。
很多人都是为了减肥跟着刘畊宏跳操,不少网友高呼“瘦了5斤”“腰围缩小了2cm”,但也有人说“吃不消”“没效果”。
那么,刘畊宏的健身操,①?其实长期健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刘畊宏的操是科学的有氧健身操。
所以这个操减肥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重点问题是:你能跳吗?你现在能跳吗?如果你是真的很喜欢刘畊宏的健身操,想练起来,那么我给你几个建议。
首先,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
不管做哪项运动,热身必不可少,再忙也得五分钟热身。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 (1)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______________),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2.文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3.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C.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家,接触到惊艳的中国画后,都称赞这种特殊的绘画形式。
D.走进奇妙旅程“云上博物馆”,让你足不出户就接触到文明之光和艺术之美。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的父亲曾是一位篾匠,凭借精湛的手艺而深受乡邻敬重。
当举家搬离农村时,父亲虔诚地取下他的那把挂在墙壁上的篾刀,还执意到灶房外的土里起出那块他磨了几十年刀的石头,用报纸①地包裹了,放进我车的后备厢。
进城后,父亲的篾刀和父亲一样,不再威风,沦落为只配砍骨头的家伙。
再后来,父亲终于找到钢筋水泥的一处软肋。
那块磨刀石在小区花坛的一个角落,②地立了起来,像它依然默默站在故乡的土里一样。
我一直在想:父亲固执地将坚硬的磨刀石插入柔软的泥土,是否也算在坚硬的都市生活中固执地留存了温柔的乡土记忆?这么多年,父亲日常磨刀的场景至今依然③。
磨刀时,父亲来回推拉,额头沁出汗珠。
父亲的汗水,和着石与刀的汗和血,磨成了石浆。
石浆从磨刀石上一股一股往下流,流成一条条灰褐的蚯蚓。
磨一阵,父亲直起佝偻着的腰,眯起一只眼,对着光看刀刃。
刀终于磨好了,我仔细观察父亲的那把篾刀,刃正,不偏不卷。
我的拇指在刀刃上横向轻轻滑过,有强烈而细密的颗粒感。
至此,父亲的篾刀又一次洗心革面,火中凤凰一样涅槃,成就了全新而锃亮的自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以“我”的视角来审视父亲的磨刀过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一般而言,失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入睡困难,即从上床到正常入睡的时间过长;另一种叫睡眠维持障碍,简单理解就是能睡着,但是夜间会多次醒来,有效睡眠不足。
青年群体的失眠症状大多是入睡困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不断退化,①,睡眠的片段化情况增加。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题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练习一含解析

天天练25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练习(一)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时代可能存在不少问题,但向前行进是主流,是大势,作家应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桴鼓相应....,只有这样,我们的写作才有意义。
②学术批评少见,前沿探索稀缺,前瞻对策难有,这样的论文有多少学术价值?再加之文风晦涩,真让人不忍卒读....。
③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换来海晏河清....。
④方案明确,教育行政部门是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牵头单位,负责对学生欺凌治理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这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可谓纲举目张....。
⑤因为生活的内容决定作品的内容,精神的高度决定创作的高度,一旦暌隔生活主潮、疏离人民大众,所谓创作也就只能是涸辙之鲋....。
⑥书中的五百多幅高品质实拍图片,全方位呈现自然世界,摒弃毛举细故....,为我们再现地球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壮丽时刻。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 D.②⑤⑥答案:D解析:①桴鼓相应: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紧密配合。
使用正确。
②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不合语境。
③海晏河清:形容天下太平。
使用正确。
④纲举目张: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的环节。
也形容文章条理分明。
使用正确。
⑤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使用对象有误。
⑥毛举细故:烦琐地列举细小的事情。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前世界经济回暖,有望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但其深层次矛盾能否解决,关键在于全球合力,推进包容性增长。
B.电影《二十二》上映后,“慰安妇”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也以一种新的方式让抗日战争的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
C.岛上的古渔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这里景色幽美,民风淳朴,水产丰富,被誉为“苍洱第一村”,其原住民的籍贯都是白族。
D.民警将伤人恶犬扑杀的行为,不仅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也保护了公共安全,还考虑到了“手枪射击容易跳弹伤人”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经历过许多变迁、磨难和不幸之后,格调对国人来说还是个问题吗?这个问题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
注,甚至学术界也卷入其中,焦点在于:这是国人的真问题,还是伪问题?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获得确切答案。
一方面,粗俗仍然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蔓延,所有八十年代的社会等级符号在今天依然泛滥,爬到财富顶端的人正花样百出地炫富,而且形式更为。
另一方面,由于财富分配不公,社会生活的重心正在向追求转化。
中国的改变太快,()。
然而,不管生活正在变得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更得体,生活更有趣,精神更高贵。
根深蒂固的这种倾向,哪管生活压力多么强大也无法销毁。
所以道理并没有改变: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自己。
格调影响了社会,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正好对应中国社会隐秘多变的价值取向。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争论极致公平正直与众不同
B.辩论极致公平正直和而不同
C.争论极端公平正义与众不同
D.辩论极端公平正义和而不同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B.以至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
C.以至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D.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倾向这般根深蒂固,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是无法摧毁。
B.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无法摧毁。
C.倾向这般根深蒂固,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都无法拔除。
D.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都无法拔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人和动物为什么要睡眠呢?①:一是能量耗竭假说。
觉醒时神经元消耗大量能量,需要转入睡眠状态进行休整;二是神经可塑性假说。
觉醒时神经元形成大量新的突触,(2),睡眠过程中,这些多余的突触会发生退缩。
三是免疫防御假说。
觉醒状态下机体容易出现免疫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睡眠,使机体远离嘈杂环境、减少伤害性刺激。
每个假说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3)。
占人类一生1/3时间的睡眠,很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最终表现为稳定的睡眠周期。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5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2亿元增至2017 年的6万亿元左右,增长约600倍;2017年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是1978年69.2亿元的247.1倍。
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
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至目前的70%。
机械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3400项发展到当前的1.72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80%以上。
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基本改变了20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答案】17.C(第一空:语境是学术界激烈的讨论,与“焦点”搭配,宜用“争论”。
第二空:与主语“形式”搭
配,“极端”为妥;“极致”一般在动词之后。
第三空:前句“分配不公”,有“公平”之意;“正直”多描述人,“正义”有“利民”之意,故“公平正义”更合语境。
第四空:语境含“因格调而非财富,与人不同”,宜用“与众不同”;“和而不同”在语境中无提示。
)
18.D(“以至于” “以致于”均用于陈述引发的结果,但“以致于”多引导出不良结果。
这里的“少有东
西能长时间留存”就属于消极后果,所以用“以致于”;“和”连接并列概念,“习俗”意为“习惯和风俗”,不能与“习惯”并列。
)
19.B(语境:人们在“生活、言行和精神”方面,都形成了较稳定的观念,用“这种”指代并衔接,语意
更顺当。
“任由”“无论”在句中可视作等值表述。
“摧毁”指“用强大力量破坏”,与“根深蒂固的倾向”搭配更妥;而“拔出”指“拔掉、除去”,和“这种倾向”搭配不当。
)
20.①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②其中有些突触多余③但也都不全面(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1.关键信息: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②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③产业体系不断完善;④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⑤基本改变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5分)
(解答此类题,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出来。
如文段指出时间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其内容则围绕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展开,可筛选概括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改变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作答时要注意字数限制,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