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碎黑木耳的研究实验
黑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黑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二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2011级(2)班学生姓名刘晓静学号1110502229指导教师吴小勇2015 年 4 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黑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摘要】目的:比较多个文献中对黑木耳粗多糖的提取方法,锁定几个最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实验,最终找出最优的提取工艺。
方法:以粗多糖得率为指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得到黑木耳粗多糖,然后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34)正交实验探究影响黑木耳多糖提取时的因素并得出最优提取方案。
其中研9究的因素包括颗粒大小(目数)、料水比、搅拌时的转速、浸提温度以及提取时间,测定的方法为蒽酮-硫酸法测定法。
结果:单因素实验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35g/ml;搅拌速度150r/min;颗粒大小80目;浸提温度100℃;提取时间50min,而正交试验反映了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颗粒的大小,其次是搅拌速度和浸取时间,而料水比在此实验范围内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最小。
最后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颗粒大小80目、料水比1:35g/ml、提取时间70min、搅拌速度200r/min、温度100℃,且可以进行二次提取。
结论:通过验证实验显示,所得出的优选工艺条件稳定且合理。
【关键词】黑木耳;粗多糖;提取;蒽酮-硫酸法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processoptimization[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multiple documents on the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methods, the lock several experiments to explo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nd ultimately find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Methods: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yield index, using hot water extraction-ethanol precipitation method to get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s, and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L9(34) orthogonal to explore factors AAP was extracted and when the optimal extraction scheme. Which factors include particle size (mesh), water ratio, spee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of agitation, th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hrone-sulfuric acid assay. Results: Univariat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ater ratio 1:35g/ml; stirring speed 150r/min; 80 mesh particle siz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100℃; extraction time of 50min,while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flects the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process in the biggest factor affecting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followed by stirring speed and leaching time, the minimum ratio of material to water influence in this experimental range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Finally,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80 mesh particle size, water ratio 1:35g/ml, extraction time 70min,stirring speed 200r/min, the temperature of 100℃and can be re-extracted. Conclusion: valid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e results of the preferred process conditions stable and reasonable.[Keywords]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anthrone- sulfuric acid method目录1 前言 (1)1.1黑木耳的概述 (1)1.1.1黑木耳的历史 (1)1.1.2黑木耳的分布 (1)1.1.3黑木耳的各种药理作用 (1)1.2多糖的概述 (2)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主要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试剂 (3)2.2.1主要仪器设备 (3)2.2.2主要化学药品与试剂 (4)2.3溶液的配制 (4)2.3.1葡聚糖标准溶液的配制 (4)2.3.2蒽酮-硫酸试液的配制 (4)2.4 实验方法 (4)2.4.1 黑木耳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4)2.4.2 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5)2.5 实验数据处理 (9)3 结果与分析 (10)3.1 料水比对黑木耳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10)3.2 搅拌速度对黑木耳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10)3.3 颗粒大小对黑木耳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11)3.4 提取温度对黑木耳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11)3.5 浸提时间对黑木耳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12)3.6 黑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的研究结果 (12)3.7 验证试验 (13)3.8 提取次数对黑木耳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14)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前言1.1黑木耳的概述黑木耳,又名光木耳、云耳、木茸等,属于层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但是大家日常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是具有药用价值极高的药用菌,更是世界公认的保健品之一。
王小鹏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研究开题报告(2)

酶解温度41.88℃、pH4.61、提取时间160min,该提取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细胞壁破碎彻底、粗多糖溶出率高的优点。娄在祥等(2007)研究表明,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可显著提高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浸提时间2.5h,浸提温度80℃,超声波功率125W,超声波复合酶作用时间60min、作用温度50℃,纤维素酶用量390u/g,中性蛋白酶用量650u/g。
(6)2012年6月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刘大纹,李铁柱,孙永海.2007.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38(5)100-103
【2】王献友,陈培云,吴广臣,赵志磊2012黑木耳多糖提取及其药理沿I生的研究进展05.683
【3】包海花,高雪玲 ,祖国美.2005.一种改良的黑木耳多糖提取方法[J].中国林副特产,(4):29.
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5(4):470—472
【5】樊一桥 ,武谦虎,盛健惠.2009.黑木耳多糖抗血栓作用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30(6):410—412.
【6】韩春然 ,徐丽萍.2007.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7(1):54—58
【研究进展及具体安排】
(1)2013.3.15~2013.3.17选课题。
(2)2013.3.18~2013.3.27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
(3)2013.3.28~2013.5月上旬做实验。
(4)2013.5月15~20日论文起草。
(5)2013.5月21~31日论文修改与定稿,准备答辩。
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志2002,12(3)
目的对黑木耳多糖和红菇多糖进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方法给予大鼠高脂饲料1周,建立高脂血症大白鼠模型,用黑木耳多糖、红菇多糖对具高脂血 症的大白鼠进行股部肌肉注射1周,剂量为每日15mg/kg d,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结果注射红菇多糖后大鼠总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 45.2%,注射黑木耳多糖后大鼠的总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42.2%,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黑木耳多糖、红菇多糖有显著的降低胆固醇作用。
4.61。
2.3对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对比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在所做对比试验中,
惟有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酶解超微粉碎后的样品的
提取方法(试验4)所测得的黑木耳粗多糖溶出率远 远高于其他提取方法,说明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酶 解经超微粉碎强化后效果明显提高。
Tab.6
表6对比试验结果
ResuIt 0f cOmparison experiment
6.宁正祥 食品成分分析手册 1998 7.任露泉 试验优化设计 2001 8.张曼夫 生物化学 2002 9.何泽超 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学位论文]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张钟.高智谋.章战华 野生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及特性研究 2006
本文在对野生黑木耳与栽培黑木耳的蛋白质、脂肪、总糖等营养成分及多糖含量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野生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纯化、理化性质、单 糖组分等进行了研究,并对野生黑木耳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进行了实验观察。
参考文献
刘玉兰,汪学德,马传国,等.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苏]索柯罗大B 11.离心分离理论及设备[M].汪尜临,孙启才,陈文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袁志发,周挣节.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o(). 李少华,李树君,李子明,等.油料浸出湿粕脱溶技术的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6,37(8):214~217.
木耳含铁实验报告

木耳含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木耳中的铁元素含量。
实验原理: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食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铁元素。
本实验通过称量木耳样品的质量,然后经过处理和分析,确定其中铁元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新鲜木耳样品、磨粉研钵、电子天平、酸洗瓶等。
2. 将新鲜木耳样品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并将其分成小块。
3. 将处理后的木耳样品放入磨粉研钵中,使用研钵轻轻研磨,直至得到细粉末状的木耳样品。
4. 称取一定质量的木耳粉末样品,记录其质量。
5. 将木耳粉末样品转移到酸洗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溶液,将样品在酸洗瓶中加热。
6. 待样品完全溶解后,转移到锥形瓶中,并加入蒸馏水使体积稀释。
7. 将稀释后的溶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
8. 取一定量的过滤液样品,放入酸洗瓶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然后加入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滴定。
滴定过程中,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橘黄色,表示滴定终点。
9. 记录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
10. 将滴定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转换为所滴定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
11. 计算木耳中的铁元素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得到了以下数据:木耳样品质量为10g,经过滴定,滴定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体积为15mL,滴定所用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根据滴定方程Fe2+ + 5Fe3+ + 5C2O42- + 14H+ →2Fe(C2O4)33- +7H2O,可以得知1mol的硫酸亚铁溶液能够与3mol的铁离子反应。
由此可以计算出木耳样品中的铁元素含量:质量浓度= 滴定所用溶液的浓度×滴定所用溶液的体积/ 样品质量= 0.1mol/L ×15mL / 10g= 0.15mol/L由质量浓度可以得到铁元素的质量:铁元素质量= 质量浓度×样品质量= 0.15mol/L ×10g= 1.5g所以,木耳样品中的铁元素含量为1.5g。
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摘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糖具有抗肿瘤、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血脂等生物活性,因此对多糖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研究已成为继蛋白质、核酸之后探索生命奥秘的第三大里程碑。
黑木耳多糖作为一种天然保健品也为大家所接受,但现在工业化提取黑木耳多糖时多采用热水浸提,耗时长、产量低、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通过黑木耳多糖高产菌株的筛选和选育、优化多糖提取方法、改造天然多糖而增强原有活性、优化深层发酵生产黑木耳多糖工艺以及多糖药理机制、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等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保健品或药品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而研发出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经济效益高的黑木耳多糖深加工产品,对推动黑木耳多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Research Review on the Extractive Condition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Auricularia auricular Abstract: Lots of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saccharide has antitumour,anticoagulant,antithrombotic,fall blood sugar,blood fat,such as biological activity,so the research of polysaccharide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has become after the protein,nucleicacid,explore the mysteries of life in the third major milestone。
超声波协同碳酸钠或氯化钠法对黑木耳破壁的研究

Na 2 C O3 浓度为 0 . 0 5 ~0 . 5 , N a C 1 浓 度
为0 . 1 0 ~1 . O 0 . 试验方法按 1 . 3操 作 , 将 其 中的超 纯水 换成 相应 的盐 溶 液 , 在 1 . 3最 优 超 声 条 件下 进行 . 可溶 性 物 质 含量 ( ) 一( 干 重 ×5 — 1 0 0 mL溶 液 中 Na 2 C O 。或 Na C 1 重量) ×1 0 0 / 黑
1 . 2 试 验 仪 器
理. 超 声结 束后 , 冷却 至室 温. 在1 0 0 0 0 r p m 条 件 下离心 1 5 mi n . 上清液 转 移至 1 0 0 mL容量 瓶 中, 再 加入 超纯 水 清洗 沉 淀 二 次 , 合 并 上 清液 并 定 容 至刻度 . 将溶 液抽 滤后 , 吸取滤 液 2 0 mL, 8 0℃ 烘 干至恒 重. 以可 溶性 质 含 量 作 为 破壁 效果 的评 价 指标 , 计 算方 法 为 : 可 溶性 物质 含量 ( ) 一千重 ×
2 0 1 5年 第 3期 ( 总第 9 2期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Mu d a  ̄i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o. 3. 2 O1 5 To t a lN O 9 2
黑木 耳子实体 菌丝 细胞 壁 结构 复 杂 、 机 械 强度 高 , 人体 消化 吸收效果较 差[ 3 ~ , 黑木耳精 深加工 可 以进
一
黑木耳液流超高压超微粉碎的试验

沈 阳农业 大 学学报 ,0 6 1 ,76 :6 — 6 2 0 — 2 3 ()8 2 8 6
J un lo h n a g Ag iutrl Unv ri ,0 6 , o r a fS e y n r l a ie s y2 0 —1- c u t 2 二
于 5x 1m。
关 键 词 : 微 粉 碎 ; 木 耳 ; 艺 参 数 ; 验 研 究 超 黑 工 试 中图 分 类 号 :6 6 ¥4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7 0 2 0 ) 6 0 6 — 5 1 0 —10 (0 6 0 — 8 2 0
S p ri e Pu v rzn f Bl c a i t l i t a - ih Pr su e u e f l e ii g o a k Ag rc wih F u d Ulr 。 g e s r n h
L n el t n U iesy eln a gDaig 1 3 1,C ia ad R ca i nvri ,H i  ̄i qn 6 3 9 hn ma o t o n
Ab t a t B s d n h o eia a a y i o ifu n e f e h o o y a a tr o s p r n p le zn w t f i u ta h g s r c : a e o t e r t l n l ss f n e c o t c n l g p r mee s f u e f e u v r i g i l d l — ih c l i i h u r p e s r o p l e zn ef c, a e p r n o s c n o d r e r s in rh g n l oai n e in r su e n u v r i g f t n x e me t f e o d r e rg e s ot o o a r tt d s wa c r e o t t f i i e i o o g s a r d u wi l d i h u wok n p e s r , f i vs o i a d u v r i g i s s n u n e a tr n r t s r c o u v r e b a k g rc r m r i g r s u e l d i s y n p le zn t u c t i me a i e c fc o a d ai u f e f p le z d lc a ai f l f o a i o Ch n b i ag a mo n a n s r e o .Mah maia mo es e c b n e ain f p l e zn r e o a d e h o o p r me e s wee u ti a c tr n i i te t l c dl d s r i g r lt o u v r i g c tr n n tc n l g i o i i i y a a t r r e tb i e ,a d i a t o a a t r c mbn t n o p l e zn f c s a ay e .T r u h o t l d s n sa l h d n mp c f p r me e o i ai n u v r i g ef t wa n lz d h o g pi e i meh d h p i m s o i e ma g t o t e o t mu c mb n t n o h e h oo a a t r f s p r n uv r i g o lc g r a e e mi e o o k n r s u e P 1 7 o i ai f t e tc n lg p r me e o u e f e p le zn f b a k a a c w s d tr n d fr w r ig p e s r = 2 MP , o y s i i i - a p le zn i s n 3 n u d v s o i . 1 5 mmP ・ i ai u a e 7 7 g a d me n d a tr l s h n 5x uv r ig t i me = a d f i i st t 4 l c y/= a S w t r t s r c 1 9 mLk ~ n a imee e s t a 1m. h o f Ke r s u e f e p le zn ;b a k g r ;t c n l g aa tr y wo d :s p r n uv r i g l c a a c e h o o p rmee i i i y
超声波协同超微粉技术辅助酸法提取黑木耳果胶

黑木耳 ( 售 , 地 : 西 百 色 ) 氨水 ( R) 市 产 广 , A ,
9 % 的 乙醇 ( R) 盐 酸 ( R) 精密 p 5 A , A , H值 试纸 。
1 2 主要 仪器设 备 .
2 结 果 与讨 论
超 声 波 协 同超 微 粉 技 术 辅 助 酸 法 提 取 黑 木 耳 果 胶
韦汉昌 ,梁锦叶。 ,韦群 兰 ,李若华4
( .广西 大学 化 学化 工学 院 ,南 宁 1 5 0 0 ; .南宁 地 区教 育学 院 理工 系 ,南 宁 304 2 500 ; 30 1
3 .桂林理 工大 学 南 宁分校 ,南 宁
7 k 、液料 质量 比 0 1 0W/g 4 : 、温度 7 0℃ 、p H值 30 . 、提取 时 间 6 i 。在 此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 ,木耳果 胶得率 可 0 m m
达 3 . 5 ,与其他 方法 相 比 ,果胶得 率最 高 。 54 % 关键 词 :超声 波 ;超微粉 技术 ;黑木耳 果胶 ;提取 条件
进 行浸提 ; 热 减 压 过 滤 并 浓 缩 滤 液 至 胶 稠 状 , 趁 冷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主要材 料与 试剂 .
却 至常温 后用 氨水 调 p H值 至 4 ,加 1 体 积 9 % 倍 5 乙醇 ,搅 拌 后 静 置 2h ,离 心 分 离并 回 收 乙 醇 溶
500 ; . 30 1 4 广西 师范学 院 化 学系 ,南宁
500 ) 30 1
摘
要 :探讨 了超声 波协 同超微 粉技术 辅助 酸法 提取黑 木耳果 胶 的工 艺 条件 。分别 考察 了超 声 波辐 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微粉碎黑木耳,提高生物利用率
一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
超微粉碎是近十年来得到发展和应用的先进食品加工技术。
超微粉碎得到的粉体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大,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吸附性、溶解性,易于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因此在食品行业加工技术方面深受欢迎,中南大学李博士曾对黑木耳类保健食品进行超微粉碎,有效的提高其生物利用率.
二振动磨对超微粉碎黑木耳的实验研究
通过振动磨对植物性物料进行超微粉碎的工艺参数,在理论分析振动磨超微粉碎参数对粉碎效果影响的基础上,超微粉碎黑木耳试验研究了振动磨激振力对超微粉碎的影响。
以磨介质充填率、进料粒径、粉碎时间、球料比为试验因素,以粉碎后物料的颗粒粒径及其分布作为评价指标,对黑木耳超微粉碎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粉碎指标与试验因素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试验因素对超微粉碎指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趋势。
通过对黑木耳的优化计算和综合分析,确定了振动磨超微粉碎黑木耳的优化工艺参数为进料粒径为120目、粉碎时间1.75h、磨介质充填率53%、球料比4.5。
在此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下,得到的黑木耳超微粉平均粒径D50为4.6μm。
研究结果为利用振动磨进行黑木耳超微粉碎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