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苏教版
金属及其化合物钠镁及其化合物课件-苏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1)U形管内的玻璃珠并不参与反应,其所起的作用除防 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走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 (2)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 (3)注射器1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 于50 mL,其原因除可能仍含CO2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1)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和蓝色沉淀,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两步写):______, 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甲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选择盐酸作 为检测试剂,请你写出乙同学选择盐酸的原因: _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验证甲同学观点是否正确的实验过程中, 意外发现生成的蓝色沉淀中混有少量的黑色CuO。 已知:Cu(OH)2==△ ==CuO+H2O。请指出生成CuO的原因: 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丙同学 称取2.3 g Na,与足量CuSO4溶液反应后收集产生的气体, 点燃该气体,产生________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干冷的烧杯,实验现象为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
(4)为了让CO2反应完,可把注射器2中的CO2气体再推入 U形管中,反复数次。
(5)可利用O2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 证明。
【解析】(1)玻璃珠还可起到增大Na2O2与CO2接触面积, 使之反应完全的作用。 (2)U形管中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故U形管内 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 (3)由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00 mL CO 理论 上应产生50 mL O2,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的原因除 部分CO2没反应外,还可能是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四)——金属及其化合物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钠:(自然界中无钠单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保存于煤油中。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白色)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淡黄色)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实质:钠与水中的H+反应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熔点低、放热);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嘶嘶响声(放出气体—H2);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产生碱性物质—NaOH)钠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去油污、制玻璃、造纸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注意事项:Na2CO3溶液与盐酸作用时,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可能会有所不同,产生的CO2的量也可能不同(1)把Na2CO3溶液逐滴滴到盐酸中,开始时盐酸相对过量,则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即一滴加就有CO2气体产生。
(2)把盐酸逐滴滴到Na2CO3中,开始时Na2CO3相对过量,则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CO2↑,继续滴加盐酸时,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即一开始没有CO2气体,后来才有气体放出。
二、铝及其化合物性质(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
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
4Al+3O2==2Al2O3。
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
(2Al+6H+=2Al3++3H2↑)③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第1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课时分层训练苏教版

钠、镁及其化合物A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37742050]A.切开的金属Na眾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而逐渐变暗,发生的反应为4Na+O:=2Na:OB. 4.6 g Na与0:完全反应,生成7 g产物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 2 molC.Na与H: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H:0=Na' +0H +& tD.将少量Na投入到CuSOi溶液中,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C [C 项,没有配平,应为2Na+2HoO=2Na* + 2OH +比t。
]2.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立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O或KO颗粒的装宜,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0:的叙述正确的是()A.Na:0: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NaOH白色固体B.Na:0:分别与水及C0:反应产生相同量的0:时,需要水和C0:的质量相等C.Na:0:分别与水及C0:反应产生相同虽的0: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O的漂白原理与S0:的漂白原理相同C [A项,NaOH在空气中吸收C0:,最终生成Na=C0,: B项,H:0和C0:所需质疑不相等:D项,NaO漂白原理是其强氧化性而S0:漂白原理是化合漂白。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进行②的操作需用到堆堀、珀塀钳、玻碉棒、酒精灯B.步骤⑥电解MgCl:时,阴极产生比C.步骤⑤应将晶体置于HC1气体氛用中脱水D.上述工艺流程中的反应均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A项,结晶不用划祸,而应用蒸发皿;B项,阴极应该是、『放电生成Mg; D项, 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Li、Na、K、Rb的单质密度依次增大B.Li与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分别为Li=0和NaOC.LiOH、NaOH、KOH的碱性依次增强D.Na、Mg着火时不能用CO:和比0灭火A [钾的密度反常,小于钠的密度。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2 钠、镁及其化合物4-苏教版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化学1苏教版)教材分析:通过本专题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溴、碘单质,氯、溴、碘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安排学生学习从海水中得到的金属钠和金属镁,通过实验探究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在了解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后,再了解典型的金属元素,这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2》中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物质的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2.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词不达意。
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用合作—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如何让学生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组织学生讨论,根据推理得出结论(假设);3.指导学生实验探究(验证),学会科学地透过实验现象分析本质 ;4.以实验事实为据,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教学思维导图: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节目,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棉”(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七 钠、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钠、镁及其化合物(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①MgSO4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浓CaCl2溶液⑤CuSO4溶液⑥饱和NaCl溶液A.①②⑤B.①④⑥C.①④⑤D.①⑤⑥【解析】选B。
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水的量减少。
①中MgSO4+2NaOHMg(OH)2↓+Na2SO4;④中CaCl2+2NaOH Ca(OH)2↓+2Na Cl;⑤中生成的是蓝色的Cu(OH)2沉淀,不合题意要求;⑥中水减少,有NaCl析出。
2.(双选)(2020·济南模拟改编)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生产Na2CO3的主要流程可表示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气体是NH3,B是CO2B.通入B后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 NaHCO3↓+NC.③中生成的CO2可循环使用,它可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D.溶液Q的成分是NH4Cl,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使其析出【解析】选A、B。
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CO2,先将溶液氨化后,吸收CO2的效果更好,A正确;因有一部分CO2转化到Na2CO3中,C错误;溶液Q中还存在没有转化的NaCl,D错误。
3.下列操作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方程式)正确的是( )A.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Ba2++SBaSO4↓B.钠投入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产生无色气体与红褐色沉淀:6Na+2Fe3++6H2O2Fe(OH)3↓+6Na++3H2↑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Ca2++2OH-CaCO3↓+C+2H2O【解析】选B。
Na2CO3与Ba(OH)2也反应,且还会引入OH-,A错误; 钠投入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先与H2O反应:①2Na+2H2O2NaOH+H2↑,生成无色气体,NaOH与FeCl3反应:②3NaOH+FeCl3Fe(OH)3↓+3NaCl,生成红褐色沉淀,将①②联立得离子方程式:6Na+2Fe3++6H2O2Fe(OH)3↓+6Na++3H2↑,B正确;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水,生成NaOH,C 错误;澄清石灰水过量,则C不可能以离子形式存在,D错误。
【苏教版】2018届高考一轮:4.1《钠、镁及其化合物》ppt76张课件(含答案)

-21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 (2)Na2O2与水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
(1)× (2)×
关闭
答案
-22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考查角度一 Na2O2与H2O、CO2的反应 关闭 例1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项 ,Na 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O2,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小于 A.44 g CO 2与过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44 g 44 B.1 g,错误 ;C 选项 ,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mol Na 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叫碱性氧化物 ,而 Na2O2 与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除生成盐和 C.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Na2O2是碱性氧化物 水外 ,还有氧气生成 ,错误;E 选项 ,1 mol Na2O2 与 CO2 反应转移 1 D.Na O 能与 CO 反应产生 O , 可用作高空飞行或潜水时的供氧 2 2 2 2 mol 电子 , 所以 3.9 g(0.05 mol)Na 2O2 转移 0.05 mol 电子,错误;F 选 剂 项,E.3.9 假设 g NaHCO 2NaHCO3 3 为 2 mol,首先发生 Na2O2吸收足量的 CO2时转移的电子数约是 6.02×1022 Na2 CO H2和 O,NaHCO 首先考虑 Na2O2 3+CO2↑+H2O,生成 1 mol CO2、1 mol F.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等物质的量的 Na2O 固体混 2 3 与 CO 发生反应 ,1 mol CO 与 1 mol Na O 发生反应生成 1 mol 2 2 合物,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NaOH 、Na2CO3 2 2 Na2CO3,1 mol H2O 再与余下的 1 mol Na2O2 发生反应生成 2 mol 关闭 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1 mol Na2O2和2 mol NaHCO3固体混合 NaOH, 正确;结合 F 选项可知 G 选项错误。 BDF 物,残留的固体物质是NaOH、Na2CO3
高考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钠、镁及其化合物

【高考目标】【基础自主梳理】一、钠的结构与性质1.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很活泼,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2)晶体结构:钠晶体中存在金属键,属于金属晶体。
但由于钠只有1个价电子,且半径较大,因此钠的金属键较弱,故钠的溶、沸点较低,密度较小。
2.钠的物理性质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
金属钠的硬度小,柔软,可用小刀切割,钠的熔点是97.8℃,沸点是882.9℃。
3.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因此,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4Na + O2 = 2Na2O 2Na + O2 === Na2O2钠与硫化合时研磨会发生爆炸点燃2Na + Cl2 == 2NaCl点燃2Na + S== Na2S点燃(2)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及解释: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四处游动:生成气体;酚酞变红:生成碱。
钠由于此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中羟基氢活泼性依次减弱,因此钠跟其反应时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4.钠的保存、制取和用途(1)保存: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H2O 等反应,所以金属钠要保存于煤油或石蜡油中。
(2)制取: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2NaCl === 2Na + Cl 2↑(3)用途a.制取过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b .钠、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c .作强还原剂,可以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d .可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2Na + 2H 2O = 2NaOH + H 2↑电解熔融TiCl 4 + 4Na == 4NaCl + Ti熔融二、钠的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氢氧化钠有很强的 腐蚀 性,易 潮解 (用作 干燥剂 ),溶于水时会 放热 , 受热 不(易?不?)分解,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高考化学备考课件(苏教)2.4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氢钠 HCO-3+H+ === CO2↑+ H2O HCO-3+OH- === 2- H2O+ CO NaHCO 3
3
Al3++3HCO3- ===
• 二、镁的提取、性质及应用 • 1.镁的结构与性质 • (1)镁的原子结构
•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
,
• 离子结构示意图:
。
• ②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 容易 失去 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 8e- 还原 的稳定结构,表现强 性。 • (2)镁的物理性质 金属 光 泽 , • 金属镁为 银白 色的有色 金属,有 小 熔点低、硬度小、密度 。
• • • • •
• ②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2MgO+C 2Mg + CO ===== • 。 2 • ③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H ↑ Mg + 2H 2 • 。 • ④与盐 ( 如 CuSO4 溶液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Mg+Cu2+===Mg2++Cu 程式为: • 。
名称
• 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名称 碳酸钠 化学式 Na2CO3 纯碱 苏打 俗名 或 白 粉末 颜 色 易溶色 状 状 态பைடு நூலகம்水 于水 主 溶 要 性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
溶
结晶
小 色
状
△ 2NaHCO3 ===== Na2CO3+CO2↑+H2O
于水(但比 Na2CO3的溶解 度 )
名称 碳酸钠 与 CO2-3+2H+ 酸 === CO2↑+ 反 H2O 应 主 与 要 碱 性 反 Na2CO3 质 应 与 Ca2++CO2- 盐
• • • • •
(3)提取MgCl2 Mg(OH)2+2HCl===MgCl2+2H2O, 化学方程式为: +===Mg2++2H O Mg(OH) + 2H 2 2 离子方程式为: 。 (4)电解熔融氯化镁 通电 Mg+Cl ↑ MgCl2 =====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试要求 a
c b c a c
练出高分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来自1知识梳理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密度:ρ(H2O) > ρ(Na) > ρ(煤油); 熔点: 低于 100 ℃;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答案
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Na
O—2、—C—l2—、-—He-2—O—、—H→+等Na+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7 89
题组二 钠与水反应的理解与应用
5.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下列钠的性质无关的是( C )
A.熔点低
B.密度小
C.硬度小
D.有强还原性
答案
1 2 3 4 5 67 89
6.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
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C )
解析答案
易错警示
1.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因为它们能与钠反应,如 第1题D项。 2.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氧气量多少无关,只与反应条件有关,常温生 成Na2O,燃烧生成Na2O2,如第2题B、C项和第3题。 3.钠与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与参加反应的钠量的多少有关,与反应 产物无关,如第4题。 4.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的反应。如第8题。
钠的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生成了强碱NaOH
(3)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2。Na+2H+===2Na++H2↑
答案
3.钠的制取及保存 (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2NaCl(熔。融)
=通==电==2Na+Cl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 石蜡油或煤油 中。
答案
4.钠的用途 (1)制取Na2O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 4Na+TiCl4=熔==融==4NaCl+Ti 。
减轻的是( D )
A.HCl
B .NaOH
C .K2SO4
D.CuSO4
答案
1 2 3 4 5 67 89
8.钠与下列物质反应,产生H2最快的是( C )
A.蒸馏水
B.乙醇
C.0.1 mol·L-1H2SO4 D.煤油 解析 C项溶液中H+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7 89
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解析 钠是银白色的固体,硬度小,密度也小,熔点很低,分析各选项, 只有B正确。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7 89
3.将钠放入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生成Na2O还是Na2O2是由下列哪项 因素所决定的( A ) A.反应温度 B.空气的量 C.钠粒的大小 D.钠的状态(s、l) 解析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反应温度 不同,其产物不同。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
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
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
答案
1 2 3 4 5 67 89
7.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7 89
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 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解析 本题只涉及钠与氧气的反应。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不 加热则生成氧化钠,产物中的钠元素都显+1价;钠与氧气反应随温度 不同产物不同,等质量的钠被氧化时失去相同数目的电子,等质量的钠 生成过氧化钠时结合的氧多,产物质量大。
答案
2
解题探究
1 2 3 4 5 67 89
题组一 识记钠的物理性质,理解钠与氧气的反应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 B.钠是一种灰色的固体 C.钠可以保存在煤油或CCl4中 D.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土扑灭
答案
1 2 3 4 5 67 89
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 ,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
(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
常温: 4Na+O2===2Na2O
O2点燃:
2Na+O2
点燃 =====
Na2O2
Cl2:_2_N_a_+__C__l2_=_点=_=_燃=_=_2_N__a_C_l_。
答案
(2)与水反应 ①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9.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该反应的演示方法 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水槽中, 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恢复到室温时,NaOH溶液的浓度增大 d.恢复到室温时,溶液中Na+数目减少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考试标准
知识条目 1.钠、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钠、镁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
考试标准氧化物的反应)
3.钠、镁的生产原理 4.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5.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6.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
必考要求 a
b a b a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7 89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 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 的关系是___b_____。 ①用铝箔包住钠 ②用铜箔包住钠 a.二者收集气体一样多 b.①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c.②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解析 Na和H2O反应产生H2的同时产生NaOH,NaOH可以和Al发生反 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用铝箔包住Na时产生 的H2的体积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