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五步口诀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太极拳的八门五步一、太极八门太极拳的的八门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掤、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捋、按、采、挒四手为化解手,即捋破掤、按破挤、采破肘,挒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
其歌诀如下:揽雀尾式是精华,掤挤肘靠进攻法。
捋按采挒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坤、离、坎、震、艮、兑、巽,其卦象符号是:(三) () ()()()()()()其歌诀如下: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覆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对乾、挒对坤、捋对离、掤对坎、挤对震,肘对艮,按对兑,靠对巽。
其歌诀如下: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覆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一、采求乾三连(三)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

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的基本,便是八法五步。
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八法五步》太极拳套路名称及动作分解要点学习内容2020.11.9

《八法五步》太极拳套路名称及动作分解要点学习内容2020.11.9一:简介《八法五步》太极拳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推广、普及、宣传太极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着科学化、规范化、简易化的原则,在现有的24式简化太极拳以后国家推出的又一个更加简单的,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这套太极拳是从各流派太极拳中共性的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棚、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步进行了系统提炼和整理,从而形成一套具有文化性、健身性、和简易性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适合广大民众强身健体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二:套路名称及动作分解;一>起势; 1、左脚开步与肩同宽2、双手前平举 3、屈膝下蹲双手下按。
二>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垵势、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 1、左棚势;腰右转双手右抱球,腰左转左手从下向前棚出,右手向后下拉向右跨旁。
2、右捋势;左转腰双手向左画弧伸出翻掌左手心向下,右手心向上,右转腰双手向右后捋。
3、左挤势;左转腰搭手,双手向胸前挤按。
4、双按式势;右手摸左手背双手分开向后移重心双手心斜相对收至胸前下按至腹然后翻掌向胸前按出。
5、右採势;双手握拳左手心向下右手心向上右转腰向右后下採。
6、左挒势;左转腰双手打开変掌,掌心斜向前带掌挒向胸前。
7、左肘势;左转腰左手握拳以背顶肘向前击出,右手扶在左肘处。
8、右靠势;右转腰右手握拳拳心斜向内,用右臂向右前靠,左手扶于右上臂。
三>右棚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左採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
<方法同二,方向相反>四>进步左右棚势、退步左右捋势。
1、进步左右棚势;腰右转左抱球,继续右转撇右脚右抱球,左转腰左脚向左前上步,左弓步左手棚至胸前,右手后拉右胯旁。
左转腰移重心撇左脚,收右脚左抱球,右转体右脚向右前上步,右弓步右棚手。
八法五步十三式

八法五步十三式八法五步十三势18-09-13 三乐四为... 关注献花(0) 收藏 原文: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即济。
先知四手得来真,採挒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
释义:八法五步十三势是太极拳行气走架和搭手运用的总要领和法则,是拳功意气神形运动的八个方位和五个方向。
从有方位到无方位,从角到圆,从圆到点,从全身九个大关节球形的旋转到周身一家的太极球的螺旋缠绕,从大圈到小圈,从有圈到无圈(外形无圈而内气有圈),而形成随意所行、随心所发、随势所用,混元一体而力发一点,点点透骨无坚不摧之穿透劲。
即“功”为本,“拳”为母,练功和练拳结合,以武演道,拳道合一。
一、外八门掤、捋、挤、按即四正,采、挒、肘、靠即四隅。
四正四隅即八门八卦也。
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为五步。
三、内八劲(一)顺劲掤、捋、挤、按四正劲,棚劲为诸劲之总劲。
掤劲贯穿于整个八法八劲中。
虚领顶劲是领起中气,使精神贯注,是神气的虚掤,挤按是向前掤,按劲是向下掤,劲是左右向后掤。
挤、按的实质是:用意气向前上方的发动之谓掤劲,意气平向前方发动之谓挤劲,意气向左或右后方发动之谓劲,意气向下的发动之谓按劲。
1、何为棚劲?掤劲为八卦坎,在北方,北方壬癸水,意如流水、浮力。
人身上有命门穴,在两肾中间,属心经。
由下丹田起行至上丹田随手臂而上掤。
此为《胃经》“抽坎填离”,可使心肾二经之气相通,水火既济。
周身均可棚。
用掤劲时,手上不用多大力气,只要注意自己的命门穴,眼神看对方眉毛(眉攒、眉梢)就行了,掤劲属水,水见缝就钻。
2、何为捋劲?捋劲为八卦离,说火势之空灵,正南方,丙午丁,火能化万物,太极拳中叫手。
人体玄关窍,属心经。
两手臂由前伸回收或左右向后收为。
是舒展的意思,好比有褶子的地方,给它划拉开。
在棚劲先行的基础下,向后、向外的劲,是顺着的,也可以叫顺劲。
周身均可捋。
总的来说,与对方力量小于45度的劲都是捋劲。
在平面上,最多到人体中心线。
逢中必变,如果不变必然受制于人。
八法五步教学口令

八法五步教学口令一、引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口令,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中,“八法五步教学口令”是一种有效的指导教学口令,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八法五步教学口令的具体内容及应用。
二、八法教学口令1. 积极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参与互动,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2. 简明扼要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要简明扼要地表达,避免冗长的叙述。
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3. 重点突出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通过强调重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要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 连贯性强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连接,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
通过连贯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5. 重复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复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通过反复讲解和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6. 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7. 激发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8. 充分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充分的评价和反思。
通过评价和反思,能够总结教学经验,发现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五步教学口令1. 激发兴趣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通过引入新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激发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2. 导入知识教师要通过提问或讲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通过导入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点和概念。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之欧阳学文创编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欧阳学文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集中力于肘部,包括挤,撞,点,压等法。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
摘要:
1.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概述
2.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组成部分
3.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应用
4.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优点和局限性
正文: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概述】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是一种常见的武术竞赛套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武术。
这一套路以其独特的八种方法和五个步骤而得名,其目的是为了帮助选手在比赛中获得优势。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组成部分】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主要包括八种方法和五个步骤。
八种方法包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这八种方法涵盖了武术中的主要攻击和防御技巧。
五个步骤则是指比赛的五个阶段:开篇、发展、高潮、结尾和收场。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应用】
在实际的武术比赛中,选手需要根据比赛情况灵活运用八法五步竞赛套路。
比如,在比赛开始阶段,选手可以利用掤、捋等方法来控制对手,为自己争取主动权。
在比赛发展阶段,选手可以通过挤、按等方法来进攻对手,获取分数。
在比赛高潮阶段,选手可以运用采、挒等方法来进行有效的防守。
在比赛结尾和收场阶段,选手可以通过肘、靠等方法来稳固自己的优势。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优点和局限性】
八法五步竞赛套路的优点在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
这一套路涵盖了武术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可以帮助选手在比赛中做出有效的应对。
然而,八法五步竞赛套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这一套路的步骤和方法都是固定的,选手在比赛中可能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
“八法五步”太极拳动图全解,特别适合阳康后练习!

“八法五步”太极拳动图全解,特别适合阳康后练习!国家体育总局'八法五步'视频教学“八法五步”太极拳将常见太极拳招式进行上下肢拆分,“八法”为八种太极拳上肢动作,“五步”为五个方向的下肢动作,化繁为简,有利于初学者及阳康后恢复练习。
视频学不会?看动图全解▼准备:开步,与肩同宽起势:两手平举,屈膝下按左掤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右转,抱球,左转,转正,前掤。
左转,翻掌,捋,向左转,转正,搭腕,挤,微微向右转,下按,转正,按。
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握拳,左手顺採,微微向右转,採,微微向右转,由拳变掌,挒,左手握拳,拳眼向上,拳心向里,肘,由拳变掌,靠。
右掤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向左转,抱球,转正,右手掤,向右转,翻掌,捋,搭腕,挤,微微向左转,按。
左採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两手握拳,右手顺採,採,由拳变掌,向右转,挒,右手握拳,拳眼向上,拳心向里,肘,由拳变掌,由掌变拳,靠。
进步左右掤势:摆右脚,抱球,收左脚,上左脚,左弓步,前棚。
摆左脚,上右步,右弓步,前掤。
退步左右捋势:微微向左转,捋,撤右脚,向右捋。
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撤左脚,搭腕,并步,挤,开,出左脚,跟步,推。
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碾右脚,扣左脚,搭腕,撤右脚,开,合,出右脚,跟左脚,推。
退步左右採势:碾左脚,扣右脚,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撤左脚,左手顺採,撤右脚,右手顺採。
进步左右挒势:活步,左挒,上右步,右挒。
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跟左脚,右手握拳,出右脚,扣右脚,立足,震脚,出右脚,靠。
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摆,扣右脚,摆左脚,左手收腰间,扣左脚,并步,跟,出左脚,靠。
中定左右独立势:扣左脚,右手收于右胯,提左膝,落下,提右膝,落下。
十字手收势:两手搭腕,分掌。
起身,按掌。
收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精要八法五步:八法就是八种技法: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五步:前进、
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这些都是在学太极拳过程中需要反复记忆消化的。
现在太极拳主要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等五个派系不过,殊途同归,其太极
精要都离不开八法五步。
八法如下:棚,用于主动进攻。
其招式后手五指附在前手腕内,用于两臂撑圆助力。
捋,两
掌以感觉探知对方虚实,因势利导化开对方进攻。
挤,捋开对方门户后用挤来进攻。
按、採、挒、肘、靠都是进攻的手段,充分身体的各个部位击打对方。
五步: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配合太极的进攻要靠步法的辗转腾挪,这些步法同
太极一样也是讲究混元如意,如此才能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