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满分写作指导九:情感真切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讲解—感情真挚技巧全文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讲解—感情真挚技巧全文

策略解密
结尾作者再次叙写了替父亲擦背的感人一幕:“我 泪眼汪汪地望着父亲,认真了说:‘爸爸,我想为您擦 一次背……’‘好吧,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父 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下来,我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 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将父子之情推 向了极致,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策略解密 ②抓住切入点,写景寓情。 借助描写景物,将自己的感情寄寓在客观物象之中 ,通过客观景物的触发,唤醒作者或作品人物藏在心中 的某种感情,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从中收到撼人心 魄的艺术效果。但考生在借助物象时,一定要注意所借 的物象在本质上或特征上要与寄寓的感情相似、相通, 不能牵强附会。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将所寄寓的情感细 致入微地描绘出来,才能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
策略解密
③感情夸饰失度。有的考生对某事虽有深刻强烈的 情感体验,但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抒情技巧,出现了 小题大做、大词小用等情况,从而削弱了文章的表达 效果。如将数目不大的拾金不昧夸饰成具有“见财不 贪”的高尚品质,将极其寻常的助人为乐夸大成“勇 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等,让人一看便知文章情感 夸饰不当。
①感情平淡乏味。这种作文主要表现为手法单一。比 如文章一叙到底,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精辟的议论、 真挚热切的抒情,读来味同嚼蜡。
策略解密
②感情虚假失真。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 不深,所以考场上很多同学都难以写出真情。不管话题 多么宽泛,都必须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于是他们只好 “为文造情”,致使虚情假意泛滥成灾。
策略解密
如在众多能够表现父爱的事物中,朱自清先生选取 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描绘,黑 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肖像,“探、穿、 爬、攀、缩、微倾”的动作,那艰难而努力的样子,像 一道情感的闪电,瞬间击中了“我”的心灵,“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将至真至深 的父子之爱表现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也成了中国文 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片段。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中考作文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思维表达能力。

此外,考场上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中考作文有多种形式,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但无论什么形式,都应该具备情感真切的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以帮助考生提高情感真切的表达能力。

一、选择恰当的主题情感真切的作文应该有一个恰当的主题,这个主题需要与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相关。

学生在写作前应该做好主题的选择和定位,选择一个真实而且自己亲身经历的主题。

比如,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一次旅行、一场雨、一本书、一张照片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一个恰当的主题。

二、选择适当的文体和表现方式情感真切的作文应该选择适当的文体和表现方式。

在选择文体时要根据主题和表述方式来作出选择,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其中,记叙文是表现情感最为直接、最能引起共鸣的文体之一。

在写作时,需要注意描写细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产生共鸣。

另外,选择适当的表现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我们所表达的情感。

三、注重情感交流情感真切的作文中,注重情感交流。

作者需要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读者感同身受。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描写细节、用词恰当、措辞准确等方式讲述自己的思想和感知,将自己与读者联系在一起。

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作文更加流畅自然,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领悟。

四、用一个动人的结尾情感真切的作文需要一段动人的结尾。

一个动人的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你所表达的情感。

写作结尾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体味、思考等内容,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深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创造悬念、用比喻等方式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五、提高写作素养情感真切的作文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写作素养。

要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需要多读、多写,并注意一些基本写作技巧,如如何描写细节、如何使用形容词、如何排布语言,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情感真挚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全国通用)

情感真挚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全国通用)
分析: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策略解密
③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 ,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 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 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 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 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 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 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 、经过、结果等。
策略解密
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 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 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 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 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策略解密
一、情感真挚的基本要求
二、写作中情感真挚的技巧
策略解密 一、情感真挚的基本要求:
《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 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 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 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 云,也不是无病呻吟。“ 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 的升华。
策略解密
⑤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 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 心理活动。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 ,不经意袒露出来。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 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 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 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 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中考作文是考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应该具有情感真切的特点,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以下是对中考作文的一些建议,以帮助考生在情感表达方面取得突破。

一、切实体验真实感情写作中,考生应该通过亲身经历或者观察他人的真实经历,找到这些经历中那些触动自己内心,展现真实情感的点。

写作时要注意充分体验这些真实感情,将其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当考生想写一些感人的事情,可以先去阅读、观看一些相关的真实故事,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故事的细节,再自己构思。

这样,就能更忠实地展现真实情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用细节渲染情感写作中,细节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适当的细节描述,能够让读者更加感受到情感的真实和强烈。

在描述事物或人物时,可以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动作和语言来渲染,以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要注意运用五感来描写细节,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情感的真切。

三、巧妙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比喻和象征是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能够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在写作中,可以运用适当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到情感的真切。

在描述某个人物时,可以把他比喻成阳光般温暖的存在,这样读者就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温暖。

四、语言精炼,情感深处要使作文的情感更加真切,语言的精炼非常重要。

通过简短有力的语言表达,能够更好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在写作中,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词语,要力求简练明了。

要注意用词的精准性,选择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以增强作文的情感表现力。

五、情感表达要真实自然在写作中,要保持情感表达的真实和自然。

不要人为地渲染情感,也不要刻意追求煽情效果,以免让读者产生厌恶感。

情感的真实和自然是让人感动和共鸣的根本,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够打动人心。

在写作时要保持真实的情感表达,不要把自己的情感设置得太过夸张或人为。

中考语文作文精讲 第五讲 情感真切,融情入文

中考语文作文精讲 第五讲 情感真切,融情入文

第五讲情感真切,融情入文【概念阐释】感情是文章的生命。

《周易·文言》上说“修辞立其诚”,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以饱满的情感叩击读者心扉,文章才显得具有内在的魅力。

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作基础,无论怎样的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把情感融入材料,把真情表达出来,方可打动别人;否则,再好的材料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试想,你写作时仿佛在用平淡的语气述说别人的故事,何来感人的力量?这也应了庄子的一句话:“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应“表达真情实感”,并且“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已成为作文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

在这里,情感包含了“真切”,即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细致,真切的情感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包含了“真挚”,即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不夸饰。

感情的抒发要注意尺度和自然,既符合生活的真,又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妙语导入】1.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张爱玲《秋雨》2.那一方阳光铺在我家门口,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中考作文满分攻略九:情感真切

中考作文满分攻略九:情感真切

中考作文满分攻略九:情感真切情感真切充沛有两层含义:一是情感要真,不能为情造文,更不能无病呻吟;二是情感要饱满充实,做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要做到情感真切充沛,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有的同学在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可是写出来的作文却不感人,主要原因是叙述的事件不够真实。

只有真实的事件,才能有感而发,才能引起读者共鸣。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所写的蔡芸芝老师就是实有其人,文中所叙述的七件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因此,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才能不时被这些事所感染。

叙述 第一件事“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后,作者写道:“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这种学生爱老 师,老师爱学生的感情就显得非常真实。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写记叙文或小小说的时候,也可以虚构,但这种虚构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即生活中这样的事确实存在过或将来会发 生),也非凭空编造。

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即是如此。

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迫这些地方的学校改学德语,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二、抓住细节,精心雕琢朱自清的《背影》何以如此动人?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父亲几次“背影”的细节,尤其是为“我”买橘子过铁道时的细节,作了细致的描绘。

如:“我看 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对父亲外貌和动作的细节描写,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拳拳之心,和父亲不顾年迈亲自为儿子买橘子的深沉的爱。

生活中每个人的 外貌和动作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抓住这些细节作精心描绘,你的情感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

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与景总是不可分割的。

有时候我们只要把景物描绘出来,情感和心情也就表现出来了。

如鲁迅的《故乡》开头:“时候既然是深 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020中考满分作文五大技巧

2020中考满分作文五大技巧

2020中考满分作文五大技巧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那么,中考高分作文记叙文写作技巧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整理出作文技巧,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

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

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

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

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

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

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

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

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技巧二:详略得当,内容充实选材要鲜活。

即选构要真实、新颖、典型,从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深刻、最难忘、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炼,或者放大细节,或者定格镜头,必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和超级感染力的佳作来。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如作文《一张贺卡》,作者以“贺卡”为线,围绕一个穷学生给老师“送贺卡”这件事展开生动描述,把“买贺卡”“送贺卡”“卖贺卡”三个场面一线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但在处理素材的详略时,却略写“送贺卡”,而把自己“买贺卡”前的思想斗争、老师“卖贺卡”后的感动心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就突出了一个正直、慈爱、善良的老师形象。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情感真切
中考作文是学生们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考官会关注文章的情感真切性以及语言的流畅性。

下面给出一些中考作文的指导,帮助你在情感真切方面进行表达。

一、情感真切的表达方法
1. 切身体验:如果可以,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写作文,将自己真实的感受与观点融入到文章中,这样读者就能更容易地感受到作文中的情感。

2. 细节刻画:通过具体、鲜活的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例如描述人物的表情、动作或者事物的形状、颜色等,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将自己代入到文章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你的情感。

3. 情感表达:使用情感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动词以及修辞手法,例如使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通过描写内心的矛盾、纠结或者感激来表达情感。

二、中考作文中常见的情感题材
1. 友情:可以以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经历为素材,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感激、理解等情感。

1.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使用丰富的形容词、动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注意语言的节奏和节奏变化:运用长短不一的句子,交替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复杂句和感叹句等不同句式,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读起来更有感染力。

3. 多使用叙事手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让读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你的情感。

同时也要注意故事的起承转合,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4. 注意语言的真实性:切忌使用过于华丽或做作的语言,要力求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作文满分写作指导九:情感真切
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
有的同学在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不过写出来的作文却不感人,主要原因是叙述的事件不够真实。

只有真实的事件,才能有感而发,才能引起读者共鸣。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所写的蔡芸芝老师就是实有其人,文中所叙述的七件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所以,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才能不时被这些事所感染。

叙述第一件事“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后,作者写道:“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个点啊。

”这种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的感情就显得非常真实。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写记叙文或小小说的时候,也能够虚构,但这种虚构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即生活中这样的事确实存有过或将来会发生),也非凭空编造。

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即是如此。

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迫这些地方的学校改学德语,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有的。

二、抓住细节,精心雕琢
朱自清的《背影》何以如此动人?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父亲几次“背影”的细节,尤其是为“我”买橘子过铁道时的细节,作了细致的描绘。

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对父亲外貌和动作的细节描写,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拳拳之心,和父亲不顾年迈亲自为儿子买橘子的深沉的爱。

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动作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抓住这些细节作精心描绘,你的情感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

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与景总是不可分割的。

有时候我们只要
把景物描绘出来,情感和心情也就表现出来了。

如鲁迅的《故乡》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几句深冬荒凉景色的描写,就将“我”悲凉
的心情融入了其中。

此外,还能够融情于事,即在事件的叙述中,不动声色地融入自
己的情感。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闲”;“能够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
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有悠然,有豁达,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琴茗书画,吟咏歌舞,静思
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火……皆为“风光”。

生活体悟,万千种种。

请以“闲对风光独自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很多于600字;(2)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地名;(4)请认真书写。

试题解读
此题是一道提供材料的全命题作文。

文题分为三个元素,即
“闲”“风光”“独自游”。

从第一段材料能够看出,“闲”和“独自”是相呼应的,因为
“独自一人”,所以“清闲”;因为“心境恬淡”,所以“悠然自得”。

第二段材料提示了文章的主体——“风光”,能够是自然景色,能够
是人文意象,也能够是心之所爱。

就整个文题来说,意即闲时(或褒或贬,能够是主动“清闲”,也
能够是被动“寂寞”)沉浸于一种风光(可取各种意象),自得其乐。

文章主题能够写寂寞不可怕,一个人也能够享受某种风光的快乐;
或是保持恬淡宁静的心态,有利于充分感受一件事物的美等。

本题的题眼为一个“闲”字,文章中要充分体现这个字,如果只
写了“感受××的美”“我从××中获得快乐”,或者干脆写了一篇
单纯的游记,那就偏题了。

记叙文大致能够这样写:前面写有一次和旅行团出游,跟着导游跑,走马观花,只忙着拍照,回来后一直有遗憾。

然后写某次有机会,自己一个人故地重游,优哉游哉,方全身心投入美景中,感觉这才是
真正的旅行,才真正感受到了美。

文章要着重前后对比。

这是最原始的模板,能够对其实行改造,主要就是写“闲”与
“不闲”对风光(意象)的不同感受,强调要“闲对风光”。

也能够直
接写以闲适的心态做什么事都能感受到快乐的过程,全篇胜在描写细腻,文笔要好。

满分作文
闲对风光独自游
我们有过美好的回忆,仅仅让泪水浸得模糊了;我们有过清高尖锐
的灵魂,仅仅让时间磨平了棱角,在城市里浑浑噩噩,终日彷徨。

——题记
那一年,我的父母因为工作需要,把我丢在了老家。

在城市生活的我,还是不习惯再去住那有些年头的大宅子的。


有网络,没有娱乐设备,没有我熟悉的朋友,只有年老的奶奶和几个
不甚熟悉的堂兄妹,还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稻海和异常明澈的夜空。

有个晚上,我偷偷爬上了屋顶,我看到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风景。

在这里,城市的喧嚣被蝉鸣取代;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塘里的
青蛙自觉奏响了夏日的交响曲;霓虹灯的颜色被月光取代,月光清冷地
像一层纱覆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

抬头,无数的星星在夜空这块绛紫
色的幕布上交相辉映,通过电线的缝隙,我看到了远方的山,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盘旋的龙。

我简直看痴了。

不经意间又回想起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

我那
么歇斯底里地闹着要走,奶奶劝着,哄着,似乎是她倦了,不知道为
什么,她转过身去的那个佝偻的背影和我记忆中那个意气风发的女人
逐渐交织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现在想来,真后悔。

是啊,城市哪里好?城市人一个个你挤着我,
我挤着你,灵魂被挤成纤细的薄纸片儿,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地终日
飘浮在城市上空。

他们也有过清高、尖锐、血肉饱满的灵魂,只不过
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喧嚣、物质、浮华、现实的城市生活磨平了
棱角。

也许只有在这乡村的夜晚爬上层顶赏月时,才能静悟那一份蝉鸣、蛙声、星光、山的影子,才能让心由内而外地归于平静,才能修
补我们这些城市人因为太过用力、太过麻木而支离破碎的灵魂吧。

远方的天逐步露出了鱼肚白,睁开惺忪的睡眼,电脑屏幕上“下
一关”的字眼刺入眼中。

昨天爸妈又为了工作没有回家,我又在电脑
前睡着了,仅仅比平常多做了个梦。

是时候回老家看看了。

名师点评
为了降低难度,命题者对“风光”作了详细解读,善意地提醒考
生要拓宽选材范围。

“独自游”引导考生注重自己的人生体验、审美
体验,旨在希望考生更多地写出自己的个性体悟来。

对于在书山题海
中艰难跋涉的考生来说,这个题目颇具挑战性。

文章写小作者在城市回望农村生活,反思城市的喧嚣,向往童年
时农村生活的悠闲自得,与命题者的思路暗合。

文笔优美,画面感强。

且行文时空集中,记叙文文体特征鲜明,结尾以梦醒作结,颇有深意。

文题练习
请以“有________才有真正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横线上能够填的词语有:
志气、宽容、付出、自信、真诚、善良的心、无私的爱……
要求:(1)文体自定;(2)很多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可谓司空见惯,但题目给出的部分中,
“真正的美丽”限定了作文内容只能是对美的事物的正面描写与欣赏。

能够表现自然景物之美,如“有雪的冬天才有真正的美丽”等;能够表
现人情之美,如“有诚实才有真正的美丽”“有和睦才有真正的美丽”等。

我们能够写一写为什么有这些才有真正的美丽,回答这个问题,
是文章的重点。

当然,我们也能够写叙事性的文章,通过事例来点明
主题,可填“信念”,可填“生命”,可填“梦想”。

作文能够随意
一些,不要生搬硬凑,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真情实感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