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陕西煤化工业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短期难以改变,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合理清洁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弥补我国原油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丰富化工原料来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在低油价下竞争力较弱,受环境制约较大和用水矛盾突出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一、现代煤化工面临的问题1.水资源制约。

煤化工产业对水资源的消耗比较严重,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部分煤化工产品耗水量,我国煤炭赋存具有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但是,水资源分布确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煤水存在逆向分布的特征。

在我国确定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除了云贵及两淮地区水资源丰富外,其余11个地区均不同程度上缺水。

2.煤制气技术对原煤要求较高。

煤制气技术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重要部分,其中固化床煤制气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它对煤体本身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块煤,同时对煤体的热稳定性及机械强度有较高要求,目前的煤气化技术尚不能消耗水分、灰分较大的褐煤,使得大量的劣质煤在长期不能得到较好的消耗。

褐煤的灰分、挥发分、水分均较高,热值及熔点较低,我国的褐煤储量达到了I 303亿t,约占国内煤炭储量的13%,目前已探明的的区域中,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褐煤占到已探明储量的3/4,西南地区的云南褐煤储量占到已探明储量的1/5。

除去褐煤以外,灰分较高、含硫较高的煤炭气化也是空白区,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增加,优质的煤炭资源储量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大量劣质煤炭产量日益增加,因此,加大对劣质煤综合利用的研究十分必要。

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矿井综采设备得到了普遍使用,原煤中块煤所占比例越来越低,粉煤占到比例可以达到70%以上,10 mm以下的煤粉、劣煤产量不断的增加,因此,如何高效的使用这些水分、灰分等指标较高的劣质煤炭,实现煤炭资源的全方位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方向。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环境污染问题。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煤化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二、能源资源消耗问题。

煤化工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原料,煤炭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开采和消耗会加剧煤炭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对环境的破坏。

煤化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

三、技术创新不足问题。

我国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煤化工生产技术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工艺水平,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煤化工行业的环境监管,建立完善的排污标准和处罚机制,加强对煤化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废水、废气和固废的处理达到规定的标准。

鼓励煤化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的污染。

二、节能减排措施。

鼓励煤化工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的消耗。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煤化工生产装置和工艺,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煤化工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

加强能源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利用各种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煤化工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升煤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

促进煤化工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的交流和合作。

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优化煤化工的产业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发展新型煤化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强煤化工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我国煤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推动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陕西省煤炭行业产能状况调查

陕西省煤炭行业产能状况调查

03 高 发 热 量 特 性 的 环 保 动 力 优 持 环 境保 护 的个 体 、 营小 煤 矿 、 私 煤 榆 林市 煤 矿 库 存 在20 年 超 过 其
煤, 同时 , 兼有 煤 层 厚 、 埋藏 浅 、 层 窑 在 被 有关 部 门整 治 之前 ,会 加 合 理库 存 ,直 供 电厂 的库 存 与直
维普资讯
陕西省煤炭行 业
■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申建文

陕西煤炭生产基本情况
高 位 运 行 。近 年来 受 煤 炭需 求 拉 有 未登 记 的小 煤 矿20 0 多个 , 计 估 动 , 炭 价 格持 续 上 涨 , 煤 企业 经 济 产 量 全年 为 30 余 万 吨 ,相 当于 00
年底 , 累计 预 测 储量 3 0 亿 吨 , 17 已 加 大 生 产 规 模 ,
表一 陕 西 与 全 国 煤 炭 生 产 对 比表
单 位 : 吨 万
探 明 的 保 有 储 量 达 13 .亿 吨 。 煤 炭产 量 快速 增 695 陕 西 煤 炭 资 源 分 布 地 区较 广 , 约 长 ,0 5 全 省 20 年
1陕 西煤炭 资 源概 述 .
陕西 是 我 国仅 次 于 山西 、 效 益 提 高 ,企 业 扩大 产 能 的积 极 该 市全 年 持 有 煤 炭许 可 证 的煤 矿 内
蒙 古 的第 三煤 炭 资 源 大省 。20 性 高涨 。 00 一方 面 , 国有 和私 营矿 井 产量 的1 3 /。

煤 较 等 九 大矿 区 , 及各 地 ( ) 县 的 高 。另一 方 面 , 煤矿 、 窑难 以 本 得 到平 衡 , 炭 需 求 平稳 , 长 以 市 、 小 煤 地 方 国有 煤矿 和 乡镇煤 矿 。陕 西 在 相 关 统 计 数 据 中反 映 出 来 , 使 时 期 内不 会 出现 大起 大 落 现 象 。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煤化工行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原料,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制备、合成工艺等技术,生产合成气体、合成油、合成油品和化学原料等产品的工业部门。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而煤化工作为煤炭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领域,在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煤化工产品是能源、化工、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尤其是在石油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煤化工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 技术水平:我国煤化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煤炭气化和合成油技术等方面。

尽管煤炭气化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在合成油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政策支持:煤化工产业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发展趋势分析1. 提升技术水平:我国煤化工行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并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以提高煤化工技术的水平。

2. 加强资源整合: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不均,煤化工企业应通过与煤炭企业的深度合作,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3. 产业链延伸:煤化工行业应发展多元化产品,拓展产业链。

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新材料等产品,增加行业的利润空间,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4. 绿色化发展:煤化工行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煤化工技术的绿色化发展。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等措施,实现煤化工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5. 国际市场拓展:煤化工行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寻找合作机会,通过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

四、政策建议1. 完善产业政策: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推动煤化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出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业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发展规模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为了以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为主要技术路线的煤化工产业体系。

2022年,中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占全国化工行业总产值的XX%。

2. 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以煤炭气化技术为例,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气化技术,如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浆气化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市场前景煤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产品在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估计未来几年,煤化工产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 提高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例如,加强煤炭气化技术的研究,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加强煤制油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加强煤制气技术的创新,提高气体利用率和能源效益。

2. 推动产业升级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例如,与石油化工产业合作,发展煤炭与石油的协同加工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合作,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3. 加强环境保护煤化工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从多个角度说,煤化工产业都事关我国能源安全,难以回避。

记者近期赴新疆、山东、内蒙古、陕西四地调查了解煤化工发展情况。

前言记者调研发现,因水资源消耗大、能耗高和污染重等问题,煤化工产业受到争议较多,在舆论上有被“彻底妖魔化”的倾向。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石油价格的波动,决定了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程度。

现阶段,该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必须避免以GDP为指向的盲目规划。

调查表明,需要向聚甲氧基二甲醚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着力,同时打破行业垄断,确定合理的定价机制并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以合营和混合所有制方式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

极易被“妖魔化”的煤化工记者近期在新疆、内蒙古、山东等地调研时发现,煤化工产业近年来既有整体发展较为顺利的一面,也有部分项目受规划、污染和技术路径问题的困扰,争议较大,乃至有被“妖魔化”的一面。

受访业界人士和专家认为,需要科学分析问题,非理性地夸大某些问题和不足,并全面否定煤化工本身这一战略性选择,是不可取的。

只要科学规划,严格环保治理,可不必“谈煤(化工)色变”。

一、规划布局不科学导致部分项目失败煤化工近年仍备受争议。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些失败典型。

比如,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旗煤制气项目,自2009年开工起即屡屡停产。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原副总经理张金阳归纳了该项目失败的五个原因:一是电力企业搞化工隔行如隔山;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三是煤质不适用;四是公司管理运作不规范;五是生产流程不顺畅,简单地用电力企业思维运营化工企业。

其中,煤质是关键问题。

张金阳说,如果大唐当初选址鄂尔多斯或榆林,使用烟煤而不是现在的褐煤(粉煤),那就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克旗所在的锡林格勒盟地区煤炭产业并不发达,对煤炭利用的研究不足。

他指出,“只有前期对煤质进行充分研究,才能保证煤化工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可作为对比的是,新疆庆华能源集团在新疆伊宁的煤制气项目,选择的是块煤,采用鲁奇炉工艺,能源转换率、单位水耗、单位产品能耗均优于“十二五”煤制气示范项目的指标。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煤化工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之一煤化工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之一。

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之一,煤炭资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特点,因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煤化工作为将煤炭资源转化为化工产品的产业,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还可以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煤化工产业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可以说煤化工是我国能源化工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煤化工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我国煤化工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煤炭资源过度利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采掘和利用量不断增加,导致大气、水域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煤化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存在着生产效率低、能耗高、排放量大等问题,亟需提升技术水平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煤化工产品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传统产品,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

煤化工产业链条不完善,存在着上下游衔接不畅、协同发展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煤化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普遍存在,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煤化工清洁生产水平,加强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煤化工产业链条,加强企业管理,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煤炭资源过度利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煤炭资源过度利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我国煤化工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和利用,造成大量的尾矿和废水排放,致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

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引发雾霾天气,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陕西煤炭发展现状

陕西煤炭发展现状

陕西煤炭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西煤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陕西的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

然而,由于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煤炭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陕西煤炭产量逐渐下降。

受到限产政策的影响,陕西煤炭产量在近年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由于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安全生产标准,许多小煤矿关闭或整顿,导致煤炭供应减少。

其次,陕西煤炭企业面临着环保压力。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陕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煤炭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

许多企业被迫进行环保设备更新和升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另外,陕西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

为了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陕西政府大力推进煤炭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然而,陕西煤炭发展也存在一些机遇。

陕西煤田的资源丰富,原煤质量好,对于煤电联营、煤化工等相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同时,随着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煤炭也可供应给周边省市,成为区域能源的重要支撑。

为了促进陕西煤炭发展,应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型煤炭开发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动煤炭产业
转型升级。

总体而言,陕西煤炭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有着一定的机遇。

在煤炭资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陕西煤炭行业需要全面推进绿色煤炭开发,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陕西煤化工业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陕西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为掌握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能源资源消费情况,了解影响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近期陕西省统计局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煤化工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快速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企业主要产品产能、生产情况和主要成本运营指标以及景气预期等。

调查时期为2012 年至2015 年6 月部分资料。

本次调查由陕西省统计局统一部署,相关市及省属调查队具体实施。

调查区域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汉中、榆林6 个市,共抽取了40 户煤化工企业,重点对榆林煤化工企业进行调查,总体能够代表全省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生产情况看,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样,包括纯碱、氯化铵、合成氨、尿素、甲醇、碳化钙、电石、烯烃等,但主要以尿素、甲醇、电石和烯烃为主。

从生产有关产品的企业数量看,生产电石的企业数量最多,为16 家,占调查对象总量的40%;其次是生产甲醇的企业11 家,占27.5%;生产尿素的企
业4 家,占10%;生产合成氨、碳化钙和烯烃的企业各3 家,占7.5%。

从设计产能看,尿素、甲醇、电石和烯烃占煤化工产品总产能的比重超过七成。

其中,甲醇的设计产能最大,为492 万吨,占总量的30.7%;其次是
烯烃、尿素和电石,分别为290 万吨、212 万吨和141.7 万吨,分别占总量的18.1%、13.2%和8.8%。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企业主要产品产量2012 年以来逐步增加,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