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课_唐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
岳麓初中历史七下《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word教案

第5课唐代的中外关系教案【学习目标】课标内容: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自主学习】一、特点:唐朝的对外交往盛况空前二、原因:1、唐朝实行的对外政策。
在广州设管辖对外贸易。
2、唐朝先进的有巨大的吸引力。
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三、交往史实1、唐朝与日本、大食、天竺等多个国家有往来。
2、日本次派来。
学习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发展。
3、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4、西游天竺取经,著《》,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四、意义:有利于和平往来和加强友谊,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和各国的发展,鉴真、玄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合作探究】【达标检测】1、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
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A.阿备仲麻吕B.玄奘C.吉备真备D.鉴真2、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
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3、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A.鉴真B.玄奘C.晁衡D.郑和4、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课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要紧国家,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作出重大奉献的人物;明白得对外文化交流进展的缘故;2.能力方面:通过概述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培育学生的归纳能力、归纳能力;通过阅读教材插图,培育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重难点】(2)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二、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进展的缘故【教学进程及重点知识】知识梳理一、遣唐使来华一、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
日本官方前后十多次派_________来华,随行的还有_______和________等。
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日本僧人空海在中国住了20年,回国后,借鉴汉字草书,创制了日文的草书字母,即_________。
3、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在唐朝考中进士,取汉名_________,并与闻名诗人王维、李白交往紧密。
二、鉴真东渡一、唐朝高僧_________应日本友人之邀,不畏艰巨,六次东渡,到日本教学佛学,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
增进了日本_________、_________、建筑和________水平的提高,他还设计和主持修建了_______________,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重。
三、玄奘西行一、印度半岛古称_________,是_______教的发源地。
唐朝高僧________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奉献。
他是我国古代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佛经翻译家。
著有_《大唐西域记》。
四、本课小结----唐朝对外文化交流进展的重大史实:两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大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五个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探: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进展的缘故有哪些?【当堂检测】一、有关遣唐使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日本政府调派到唐朝进行普遍交流的使者B.要紧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经济文化C.了解中国,为后来入侵中国做预备D.极大地增进了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进展(3)唐朝时期,被评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A.鉴真僧人B.玄奘C.阿倍仲麻吕D.空海3、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的最大特点是()A.以佛教为纽带B.使臣彼此通好C.进行技术交流D.民间贸易往来4、日本官方曾十多次调派使节到唐朝访问的全然目的是()A.成立外交关系B.援助中国C.征服中国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五、“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赞美的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张骞通西域D.文成公主入藏六、以下各项,能够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的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日本遣唐使来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以下人物,为日本文字“平化名”创制作出了重要奉献的是( )A.空海B.鉴真C.阿倍仲麻吕D.吉备真备八、鉴真之因此受到中日人民的尊重,是因为他( )①不畏艰巨,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奉献②博学多才,人品高贵③远程跋涉,求取佛经④传播中国文化,增进日本进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九、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鉴真B.玄奘C.空海D.晁衡10、“唐玄奘西天取经”,那个地址的“西天”是指那时的( )A.波斯B.日本C.新罗D.天竺1一、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图二别离是谁?一起生活在哪一朝代?(2)图一人物在日本要紧传播哪些知识?(3)假想一下,图二人物回国时,背负的图一主若是哪类书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二他西行的要紧意义。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玄奘取经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取经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玄《奘大取唐经西域记》
玄奘取经
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
玄奘取经
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
咸海
唐朝疆域图 贝加尔湖、叶尼塞河
日本海
日南
五、唐朝的疆域(P25)
贝加尔湖、叶尼塞河
咸海
日本海
日南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鉴 真
日 新本
罗
天竺 玄 奘
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隋唐时候和中国通商往来的主要国家。
2.在图中用红色笔标出唐朝有频繁外贸活动的四个城市。
3.认别A、图B,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他们到达的国家。 4.填出下列各国在今天的名称:新罗今 朝鲜半岛 ,天竺 今 印度半。岛
比一比:
《唐朝中外交通》与汉代时的 《丝绸之路》图相比,唐朝的 对外交通路线有什么变化?请 分析变化的原因?
1
东——朝鲜、日本 西——沿丝绸之路,波斯、大食、东罗马 海——波斯湾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日本 茶道
日本 服装
日本
运动
动脑筋
下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 的钱币,有什么 相同之处?你还能 举出日本受中国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中华书局版七下)

唐朝的对外交往
政治 经济 文化
政治清明、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先后出现筒车
硕果累累:唐诗、书法、绘画、雕刻、音乐 等熠熠生辉。 名家辈出:李白、杜甫、白居易、颜真卿, 欧阳询,柳公权、展子虔,吴道子 等等
科技 独有的造纸术 雕版印刷术 火药
唐朝的对外交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 唐太宗
唐朝的对外交往
一 中外交流
1 交流的道路
四通八达
2 交流的国家和地区 五湖四海
3 交流的原因
繁荣 开放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
唐朝的对外交往
拂拂
波斯
林林
大大
食食
曲女城
曲 女 城
狮子国
敦煌
幽州
长安
◎
新 罗
日 本
◎
扬州
广州
◎
文单城
唐朝的对外交往
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况
国大新波天日百高拂狮 家食罗斯竺本济丽菻子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
玄奘取经:
1、唐朝与天竺的交流主要是围绕什么? 2、玄奘取经的目的地? 3、玄奘取经的路线? 4、玄奘取经的贡献及影响?
经历百般艰险后, 玄奘到达天竺。在 天竺的17年里,他 遍访名师,最终成 为最有名的高僧。
影响?
3、唐朝与日本的交往情况?遣唐使对日本社会产生什 么影响?
遣
唐
使
吉
士
长
丹
遣唐使印
遣唐使船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
建筑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等带回日本。
唐朝兴庆宫
日本凤凰堂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唐朝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 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 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二、鉴真东渡
1、鉴真东渡的目的地? 2、当时的皇帝是谁? 3、鉴真东渡的经过(过程)? 4、鉴真东渡做出的贡献? 5、鉴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
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讲经处
玄奘西行图
2、《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回长 安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的。书中 记载了玄奘亲历的110国、传闻 的28国的情况,包括今新疆以及 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 家和地区的方位、疆域、城市、 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 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等。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⒈知识识记⑴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⑵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⒉能力培养:⑴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⑵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⒊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⑴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⑵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⑶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重点、难点突破措施:⒈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⒉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阅读教材,提高自学能力、概括能力。
⒊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明确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
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五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就会给你答案。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二、学生认定目标⒈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⒉了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⒊对图片等内容进行观察、想象,用语言叙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1页)

阿倍仲麻吕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
玄奘
唐朝著名的三藏 法师,汉传佛教 历史上最伟大的 译师。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历尽 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历时17年, 博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携带回许 多经籍。
他的事迹被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写 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下册
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永胜县光华一贯制学校
高亚婷
看一看,猜一猜
西瓜——原产于非洲; 莴苣——原产于西亚; 菠菜——原产于波斯。
《 职 贡 图 》 局 部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对外来文明保持着开放、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大唐帝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的同时,也将 灿烂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深深的影响着其他国家 的文明……
(1)国家的安定统一 (2)繁荣的经济文化 (3)海陆交通的发达 (4)开放的对外政策
相辅相成
促进
思维 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拓展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
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
1、强盛立国,一个国家强大是赢得尊重仰 慕的根本。
2、兼容并蓄、开放为兴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
3、倡导交流与合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交换土特产 D.科技交流
4、请你回答玄奘西行的路线是怎样的?
从长安出发,经过新疆、中 亚,然后到达天竺(印度)
1、唐朝的疆域 咸 海
贝加尔湖
日本 海
日 南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世界各地发掘出的唐朝文物之——唐三彩、丝织品
唐三彩骆驼俑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002)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对外交流的两个国家(天竺和日本)和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玄奘和鉴真),掌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2.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唐朝对外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2、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自主学习:1、唐与日本的交往: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来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2、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3、玄奘西行:中国称古代印度为“天竺”,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4、唐朝对外开放的影响和原因:唐朝开放的社会,带来了社会进步;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国家统一,政权稳固;阅读课文,完成填空(一)遣唐使来华1.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
日本官方先后十多次派来华,随行的还有僧人和留学生等。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空海、和。
2.日本僧人在中国住了20年,回国后,借鉴汉字草书,创制了日文的草书字母,即“平假名”。
3.日本人在唐朝考中进士,并与著名诗人王维、李白交往密切。
(二)鉴真东渡唐朝高僧应日本友人之邀,不畏艰难,六次东渡,到日本讲授佛学,促进了日本、、建筑和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三)玄奘西行1.印度半岛古称天竺,是教的发源地。
唐朝高僧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2.《西游记》中唐僧这一人物原型是唐朝僧人。
合作探究:(一)遣唐使来华1、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数、代表人物、作用。
2、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二)鉴真东渡1、鉴真除佛学理论外还传播了哪些中国文化?2、比较鉴真和玄奘。
(三)玄奘西行1、玄奘的主要贡献。
2、唐朝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练习反馈:a1.下列人物,为日本文字“平假名”创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空海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很活跃,与周边国家友好的往来比较频繁
掌握唐与新罗、日本、印度的交往
启发学生思索从古至今对外开放政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
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让学生了解唐朝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国家,培养学生自豪感【教学重点】
唐朝的对外交往,其中以与日本和天竺国的交往为重点
【教学难点】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这是为什么?世界上有很多大城市都有“唐人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就找到答案了
二、自学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日本的遣唐使来我国学习与交流,对新罗、
日本有什么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
3.玄奘取经对中印有什么影响及贡献
4.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三、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情况
1.隋唐时期与亚洲、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
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与新罗的交往,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新罗向中国派出
大量使节和留学生。
所有留学生中新罗留学的人数最多,他们
的天文、历法、医学、艺术等受到影响。
3.隋唐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多次,还有大批留学生、留
学僧。
他们的制度、经济、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深受中国
唐朝文化的影响。
4.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建筑技术,
雕塑艺术,医药等知识,鉴真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
术明珠。
5.玄奘取经唐太宗时期,玄奘从长安出发,途径西域中亚访问
天竺等南亚国家,在那烂陀寺研习佛经,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在天竺各地讲学,深受当地人的尊敬,后来返回长安带回大量
的佛经,回来,他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大唐西域记》成为
研究西域、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风俗的重要文献。
6.唐文化通过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把中国
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药技术,瓷器等传到世界
各地。
【作业】
P2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