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分析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井:

是一种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生产能力、物理参数,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2、特种识别曲线:

特种识别曲线:在某一情形或某一流动阶段在某种坐标系(半对数坐标系或直角坐标系)下的独特的曲线,称为“特种识别曲线”。

3、叠加原理:

如果某一线性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是线性的,并且它们都可以分解成若干部分,即分解成若干个定解问题,而这几个定解问题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相应的线性组合,正好是原来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那么,这几个定解问题的解相应的线性组合就是原来定解问题的解。4、井筒储集系数:

用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靠释放井筒中压缩原油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原油的能力。

5、无限导流性垂直裂缝:

具有一条裂缝,裂缝宽度为0,沿着裂缝没有压力损失。

无量纲量:不具有量纲的量。

井筒储集系数:用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靠释放井筒中压缩原油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原油的能力。

干扰试井:是一种多井试井,是在一口井上改变工作制度,以使油层中压力发生变化,在另一口井加入高度压力计测量压力变化的试井方法。

6、表皮效应:在井筒周围有一个很小的环状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其渗透率与油层不相同,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时,在这里产生一个附加压降,这种现象称为表皮效应。

37、产能试井: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或测试层)的产能方程、无阻流量、井底流入动态曲线和合理产量等的方法。

38、常规试井解释方法:以Horner方法为代表的,利用压力特征曲线的直线段斜率或截距反求地层参数的试井方法。

简答题

1、说明使用早期资料画成的特种识别曲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如何纠正?

答:在记录开(关)井时间时有误差,导致使用早期资料画成的特种识别曲线不通过原点。

纠正办法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Δp-t关系曲线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就是时间误差的大小,将直线平移到通过原点,就能将时间误差校正。

2、简述使用无量纲的优点并写出P D、t D、C D的表达式

答:1、由于若干有关的因子已经包含在无因次量的定义之中,所以往往使得关系式变得很简单,因而易于推导、记忆和应用。

2、由于使用的是无因次量,所以导出的公式不受单位制的影响和限制,因而使用更为方便。

3、可以使得某种前提下的讨论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说,使得讨论的结果可以适用于满足该前提的任何实际场合即解释图版成为可能。

B q p kh p D μ310842.1-⨯∆= 22w t D hr

C C C πφ=

26.3w t D r C kt t φμ=

3、写出无限导流性垂直裂缝模型的基本假设及流动阶段

答:基本假设条件:1.只压开一条裂缝,这条裂缝与井筒对称;2.裂缝具有无限大的渗透率,故整条裂缝中压力相同,沿着裂缝没有压力降;3.裂缝宽度为0;

4.如果压裂井位于长方形封闭油藏的中央,裂缝方向与该油藏的一条不渗透边界平行。可区分为早期的线性流动和后来的径向流动阶段。

4.简述井筒储集效应。

答:开井情形,当油井一打开,从井口采出原油(产量q )完全靠充满井筒的压缩原油的膨胀而采出,还没有原油从地层流入井筒,这是,井底产量q2=0,地面产量q1=q ,然后,随着井筒中原油弹性能量的释放,井底产量逐渐增加,过渡到与地面产量相等,即q1=q2=q 。关井情形,当油井一关闭,地面产量q1立即有q 变为0,但在井底,原油仍然源源不断地由地层流入井筒,使井筒压力逐渐增加,直到最后与井筒周围地层压力达到平衡,此时井底产量才变为0,即q1=q2=q ,真正实现井底关井。

简述表皮效应在井筒周围有一个很小的环形区域,由于种种原因,如钻井液的侵入、射开不完善、酸化、压裂见效等,使得这个小环形区域的渗透率与油层不相同,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时,在这里产生一个附加压力降,这种现象叫做表皮效应。

5、简述试井的分类。

试井可分为:产能试井(包括稳定试井和等时试井)和不稳定试井。

试井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试井资料的测取(即现场测试)和运用(即试井解释)。

6.试井解释理论模型

(1)试井解释理论模型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① 基本模型(1分)

即油(气)藏的基本特性。分为两大类:均质油气藏和非均质油气藏。(1分)

② 内边界条件(1分)

指井筒及其附近的情况。通常考虑的因素有井筒储集效应、表皮效应和裂缝切割井筒。

(至少写出其中两个因素给2分)

③外边界条件(1分)

即油气藏外缘情况。常见的有:无限大地层、不渗透边界、恒压边界和封闭系统。

(至少写出其中两种给2分)

(2)构成的一个理论模型(2分)

以下仅列出了可构成的理论模型的少数的几种。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中各种情形的任一组合,都可构成一个理论模型,都是对的。

例:理论模型1

①基本模型:均质油气藏;

②内边界条件:具有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

③外边界条件:地层无限大地层。

例:理论模型2

①基本模型:均质油气藏;

②内边界条件:具有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

③外边界条件:不渗透边界。

例:理论模型3

①基本模型:均质油气藏;

②内边界条件:裂缝切割井筒;

③外边界条件:恒压边界。

例:理论模型4

①基本模型:非均质油气藏;

②内边界条件:具有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

③外边界条件:不渗透边界。

例:理论模型5

①基本模型:非均质油气藏;

②内边界条件:裂缝切割井筒;

③外边界条件:封闭系统。

例:理论模型6

①基本模型:非均质油气藏;

②内边界条件:裂缝切割井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