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史话汇总

诺贝尔化学奖史话汇总
诺贝尔化学奖史话汇总

诺贝尔化学奖史话

通识班级:2014级通识研讨129班

姓名:刘明先

学号:20142175

专业:软件工程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十本相关书籍

1.《在炼金术之后》

作者:全俊编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1

内容简介:

《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时间为主线,在对历届获奖者生平、理论创立过程、科学发明进行介绍的同时,拓展至相关领域、学科以及人物及其观点,以大量图释解读化学百年发展历程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化学成就所产生的影响等,展现了物质变化背后的“隐藏世界”,以此再现化学大师们的科学成就与人格魅力。

2.《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

李雨民,陈洪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753年01月01日

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生命科学诺贝尔奖50年评介与思考》在总结50年来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及有关生命科学的化学奖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奖项内容及奖项之间的联系,并就其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的关系、获奖的科学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奖项的定量研究、有关学科的交叉,以及在我国自己国土上取得的科研成果尚未得奖的原因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有必要将诺贝尔奖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使其成为一门学科。

3.《探索科学之路(百年诺贝尔化学奖钩沉1901-2011》

基本信息:

发行人: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1日

内容简介:

《探索科学之路(百年诺贝尔化学奖钩沉1901-2011》以纪实的方式全面介绍了“炸药大王”、诺贝尔奖创始人艾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的生平事迹,讲述了有关诺贝尔奖的设立、评选与颁奖,特别是百年诺贝尔奖的奇闻轶事。记载了诺贝尔化学奖111年的发展历程,161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生平事迹、研究成果与思想。

这既是一部史料,又是一本化学学科的科普读物。

4.《走近诺贝尔奖丛书·走近92位诺贝尔化学奖精英:原子的捕手》

编者王子安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走近诺贝尔奖丛书·走近92位诺贝尔化学奖精英:原子的捕手》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当然这种解剖,既是对其人生历程、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一种铺陈。具体而言,在叙述每个人物时,我们尽量做到一一将人物那种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执着的工作态度,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他们个人的素质、修养、性格、经历等元素,均给予呈现,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他们那种背后的执着爱。

5.《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

李雨民,陈洪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753年01月01日

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生命科学诺贝尔奖50年评介与思考》在总结50年来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及有关生命科学的化学奖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奖项内容及奖项之间的联系,并就其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的关系、获奖的科学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奖项的定量研究、有关学科的交叉,以及在我国自己国土上取得的科研成果尚未得奖的原因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有必要将诺贝尔奖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使其成为一门学科。

6.《青少年科普阅读丛书?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

内容简介:

《青少年科普阅读丛书·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生命科学诺贝尔奖50年评介与思考(第2版》在总结50年来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及有关生命科学的化学奖)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奖项内容及奖项之间的联系,并就其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的关系、获奖的科学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奖项的定量研究、有关学科的交叉,以及在

我国自己国土上取得的科研成果尚未得奖的原因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有必要将诺贝尔奖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使其成为一门学科。

基本信息:

作者 :李雨民陈洪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诺贝尔奖中的科学(化学奖卷》

作者:沢科学事务所(Yazawa Science Office,

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是这个时代最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学奖项了。获得这一无上荣誉的科学家们,有的原本默默无闻,获奖之后便声名鹊起、妇孺皆知,有的本来就是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知名学者,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仰慕追随。他们的成长、性格、人生经历不一而同,最终却都得到了诺贝尔奖的青睐。为什么是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意味着什么?《从最近3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当中甄选出15位“科学巨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探索之旅、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看看那些公众注意力之外的故事和情节……本书适合广大青少年、科研工作者、关注科学最高奖项诺贝尔奖的人们,以及所有热爱科学的读者阅读。

8.《真该早些惹怒你(关于科学科学家和人性的随笔/诺贝尔奖得主科学丛书》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出版日期 :2011年12月1日

内容简介:

本书是l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佩鲁茨的科学随笔集。佩鲁茨通过随笔、书评等形式,不仅对自己漫长而独特的生涯作了引人入胜的回顾,他还通过自己的视角,对20世纪的一些科学巨人进行了描述,这

些巨人包括被诺贝尔奖遗忘的女核物理学家迈特纳、注册并获得原子弹专利的西拉德、从原子弹的设计者变为反对者的萨哈罗夫、获得诺贝尔奖的战争英雄雅各布、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威望超过拿破仑的巴斯德等。佩鲁茨不仅在本书中引领你走近众多的著名科学家,还和你一起在科学世界里做了一次奇妙的旅行,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那些对我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像德国人为什么没有制造出原子弹、肺结核疫苗的发现过程、人类与疟疾的斗争经历、可怕的基因缺陷疾病、口服避孕药和堕胎药的发现过程及引起的社会轰动、对核能造成的环境效应的思考与求证等。

9.《百年诺贝尔奖青少年阅读丛书:化学卷》

内容简介:

《百年诺贝尔奖青少年阅读丛书:化学卷》主要内容:如果你问孩子:“你的理想是什么?”很多孩子都会回答:“科学家!”是的,作为一个群体来说,科学家确实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他们的发现与发明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世界乃至我们的生活面貌。他们用勤奋和汗水写就的不仅是一部科学史,更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历史。

基本信息:

作者 :田战省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1日

10.《诺贝尔化学奖明星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诺贝尔化学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奖项之一,旨在奖励那些在人类化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无数化学家在化学发展的进程中作出了傲人的成绩。《诺贝尔化学奖明星故事》所记录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正是他们当中的饺佼者,拉姆塞、卢瑟福、奥斯特瓦尔德、尤里、鲍林,每个闪光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基本信息:

发行人: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1日

● 十五篇学术论文

[1]林国强《 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评介手性催化合成--一个追

求像酶一样催化反应的梦》

《科学:上海》, 2002, 54(1

摘要:长期以来,将一个化学反应变得像酶催化一样地进行,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人类孜孜不倦地朝这个方向努力着,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是对人们这种努力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与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教授(合占1/2和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占1/2,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在20世纪有机化学的发展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的研究成功.本文对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的基本原理、应用与进展及3位杰出科学家的贡献做了简明扼要介绍.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给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夏普莱斯和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合成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这一工作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进行化学合成时总是得到外消旋体的困惑,而且随着研究深入,研究范围的扩大,很快应用到生产上,为制药、农药、香料等工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本文简介了与之有关的内容.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 不对称催化反应/ 手性

[2]何春《化学与环境污染》

摘要:环境污染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绿色化学的产生,改变了人们旧有的改善环境的思想和观念。作者从绿色化学的最原始

污染的预防上对消除污染更有效的观点展开讨论,认为绿色化学才是消除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今时代,化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最有用的科学。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另一方面,化学化工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改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和物质基础,但同时又造成了很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人类对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加剧、能源的匮乏和资源的减少日益关注。人们逐渐发现,仅依靠开发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对改善环境是很有限的,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原始污染的预防上则对消除污染更有效。“绿色化学”的出现,为人类最终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3] 张梦军,廖春阳,兰玉坤,李声时《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重大

贡献——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教育》, 2002, 23(1:5-13

摘要: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与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教授(合占1/2和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占1/2,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在20世纪有机化学的发展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的研究成功.本文对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的基本原理、应用与进展及3位杰出科学家的贡献做了简明扼要介绍.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占1/2)及诺尔斯博士与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教授(合

1/2),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催化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本文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基本概念及技术与三位杰出科学家的贡献作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 不对称合成/ 催化合成/ 手性药

物/ 手性分子/ 2001年

[4]冉思毅《生活中的绿色化学》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32:68-68

摘要: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这是“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而一些看似平常的事却与“绿色化学”息息相关,只是被我们不经意就忽略了. 生活中的“甲醛”。依据绿色化学使用化学药品的原则,就如何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寻找替代品、推行微型实验、发展封闭式实验、发展串联实验、开发模拟实验、回收利用实验产物是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依据绿色化学使用化学药品的原则,就如何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寻找替代品、推行微型实验、发展封闭式实验、发展串联实验、开发模拟实验、回收利用实验产物是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途径。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32:68-68

关键词:绿色化学/ 生活中/ 环境保护/ 亚硝酸盐/ 人体健康/ 社区安全/ 零排放/ 利用资源/ 利用率/ 原料

[5] 崔志芳,邹玉红,季爱云《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三个里程碑——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自然杂志》, 2008, 30(6:324-328

摘要:2008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查尔非以及钱永健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以及改造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发光是一个很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早期的生物研究大多涉及分类、形成和生态方面,后来重点转移到生态、生化的研究,目前已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从不同生物体内提取的荧光蛋白的结构、性质不尽相同.迄今,腔肠动物门多管水母属的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ea vietoria的发光蛋白系统研究得较为深入笔者拟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历程以及应用领域做一些粗浅介绍。瑞

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2008年10月8日宣布,将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

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正荧光蛋

白发出的生物光,照亮了生命体的活细胞,使科学家获得21世纪的"神眼"。三位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沙尔菲和钱永健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6] 郝春明,赫荣乔《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机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部分工作介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 31(11:975-978

摘要:和选择性降解蛋白质是细胞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泛素蛋白酶体需能降解途径的发现 ,揭示了蛋白质在细胞内选择性降解的普遍方式。20 0 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 3位发现细胞是如何摧毁蛋白质的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本文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重点介绍了泛素调节下蛋白质降解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及其机理。对于需要清除的蛋白质 ,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侧链ε 氨基连接多聚泛素链 (降解标签 ,继而在蛋白酶体中被

降解 .这种选择性降解机制对于维持蛋白质在细胞内含量的动态平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泛素/ 蛋白酶体/ 蛋白质降解

[7]谢伟《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

摘要:关于中国的得诺贝尔奖的一些思考,可以从中国的人文历史和传统的文化,还有中国的教育制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中国为什么没有

的诺贝尔奖的一些思考。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2008年10月8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以及分析国外得诺贝尔奖的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最后对未来中国的

要想得诺贝尔奖的一些要进行改革的各种培养人才的措施的改进。

[关键词] 中国诺贝尔奖; 教育制度; 诺贝尔简介

[8] 赵敏《谈谈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使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目前化学科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一切技术领域。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知识,化学课本也常涉及生活。本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谈谈生活中的化学。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化学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人类对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加剧、能源的匮乏和资源的减少日益关注。人们逐渐发现,仅依靠开发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对改善环境是很有限的,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原始污染的预防上则对消除污染更有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生活应用

[9] 张肖静高健磊《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及研究进展》

的研究进展。目前,反硝化除磷技术已从基础性研究发展到了工程应用阶段。实践表明它对城市污水,特别是C/N值较小的污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反硝化除磷工艺首先要考虑DPB的富集,因此,在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改进反硝化除磷工艺和开发更合理的数学模型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如何更稳定和有效地处理污水及协调好处理过程中各菌种间的矛盾也是今后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原理,研究进展

[10] 景苏,忻新泉《低热固相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

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2003

摘要:本文利用XRD、<'31>P NMR研究了纳米粒子(NH<,4><,3>PMo<,12>O<,40>·4H<,2>O的固相合成反应,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手套箱中,20℃将分析纯的(NH<,4><,6>Mo<,7>O<,24>·4H<,2>O和P<,2>O<,5>以物质的量比Mo:P=12:1混合研磨.固态混合物的颜色逐步地从白色转变成浅黄色,再变为亮黄色,此过程约30min,将反应混合物在80℃加热24h.反应完成后,用蒸镏水洗涤,至洗涤液的pH=7~8,再用己醇洗涤两次,在室温空气中自然干燥.所得产物进行<'31>P MAS NMR研究. 本文研究了低热固相合成过渡金属磷酸盐及其有机合成催化活性。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了过渡金属磷酸盐(包括天然磷酸盐、人工合成磷酸盐的研究现状及在有机催化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Knoevenagel缩合、Michael加成、乙酸丁酯合成等反应的反应原理以及催化剂研究的新进展,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意义。第二章:运用低热固相合成方法,成功合成出了磷酸锌钠、磷酸锌钾、磷酸锌氢钠、磷酸氢铁铵、水合磷酸铁铵、磷酸锌铵等六种化合物。通过XRD粉末衍射确定了他们的化学式,并进一步用SEM、TG—DTA、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更多

关键词:低热固相合成/ 化学反应机理/ 无机固相化学反

应/ 晶体结构

[11] 朱少萍《具有热色性的有机水合物、无机配合物功能材料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摘要:该文首次合成了两种具有热色性的有机水合物,对它们的结构和变色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席夫碱及其络合物的热色性材料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但作为热色性材料,它们还有些不足,如变色温度偏低等.该文利用液相和室温/低热固相反应合成出变色温度较高的具有良好热色性的双席夫碱及其配合物;过渡金属离子具有d轨道,其配合物容易引起d-d跃迁或荷移跃迁,因而它们具有丰富的颜色.该文用液相合成法首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热邑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1.利用液相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热色性新的有机水合物,X 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这两种水合物的结构,利用UV、IR、原位升... 展开该文首次合成了两种具有热色性的有机水合物,对它们的结构和变色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席夫碱及其络合物的热色性材料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但作为热色性材料,它们还有些不足,如变色温度偏低等.该文利用液相和室温/低热固相反应合成出变色温度较高的具有良好热色性的双席夫碱及其配合物;过渡金属离子具有d轨道,其配合物容易引起d-d跃迁或荷移跃迁,因而它们具有丰富的颜色.该文用液相合成法首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热邑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1.利用液相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热色性新的有机水合物,X 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这两种水合物的结构,利用UV、IR、原位升温红外、原位升温紫外、TG-DSC探讨了它们的变色机理.它们的热致变色是由于失水和水合导致的,它们都具有可逆的热色性.2.研究了对氨基苯乙酮、盐酸氨基脲缩水扬醛、三水合对硝基苯胺以及对氨基乙酞苯胺等有机物作配体形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热色性.利用红外、远红外、TG-DSC、元素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配合物的变色机理.3、通过室温/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双席夫碱联苯胺缩二水扬醛以及该双席夫碱与NiCl<,2>·6H<,2>O的配合物.通过红外、TG-DSC、远红外等法研究了它们的热色性.一般认为邻羟基基团的存在对于热致变色的产生是关键的和必要的.在热色性的两个互变异构体中发生了分子内的氢迁移.文中的配合物就是其中之一,中心离子是与C- N双键

的N原子以及苯环上邻位的羟基的氧原子同时进行配位的.

更多

关键词:有机水合物/ 热色性/ 过渡金属配合物/ 席夫碱/ 功能材料

[12] 臧丽坤,路丽英,李新学,车平,闫红亮提高化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浅议化学与社会课程建设

《化工高等教育》, 2010, 27(4:44-46

摘要:化学与社会课程能够提高文管类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作者进一步地探讨了化学与社会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该课程不仅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还要与文管类专业相结合,与实践联系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从改革考核形式等多个方面完善课程建设。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观念要更新,而且角色要转变。下面就化学教师如何提高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本文结合南京市中专化学教研会的工作,谈谈通过教研会工作提高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是关键.南京市中专化学教研会自成立起就把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化学与社会/ 课程建设/ 创新能力

[13] 郑旭煦,方明建,傅敏,胥江河,王星敏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化学与社会》教学改革与创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5:148-150

摘要

坚持文化素质教育重在"精神育人"和"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创新《化学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团队教学模式,分主题教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的独特教学理念和方法,已为其它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借鉴与示范经验。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化学与社会》课程中突出团队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各教师的专业特长与优势,以实现共同的教学远景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从整体上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文章阐述了素质教育选修课"化学与社会"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从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形式的改革、教学大纲的修订、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课程网络平台建设、课程改革的成效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的过程与效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化学与社会》/ 课程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团队建设/ 教学理念/ 学习积极性。

[14] 李合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6, 22(6:10-13

摘要:为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专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综合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已逐步建立了从法律、法规、条例到国家标准的多层次管理体系。2002年3月15日颁布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出了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分别从这六个环节分析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现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解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问题作出贡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时刻存在的特有属性,因其安全防范应当贯穿其整个流通的过程,包括生产、储运、废弃。目前在这个三个主要的环节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要解决危险品的安全问题就需要从制度、规范、技术、系统管理上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危险品的安全系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存储、运输、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高度重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将主要围绕危险化

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展开论述。

更多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安全问题/ 对策

[15] 罗莉,周建英《化学反应飞秒相干动力学与激光相干控制——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物理》, 2004, 29(3:0-0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哈默德.泽维尔(Ahmed.H.Zewail教授的获奖工作--用飞秒技术和飞秒光谱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飞秒相干动力学,叙述了它们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其获奖背景、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及应用展望. 正 1997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Stephen Chu教授、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的克洛德·科恩-塔诺季(Claude Cohen-Tannoudji教授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院的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Phillips博士,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方面所作的贡献。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研究,是当代物理学的热门课题,十几年来成果不断涌现,前景激动人心,形成了分子和原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操纵和控制孤立的原子一直是物理学家追求的目标。固体和液体中的原子处于密集状态之中。

关键词:飞秒化学/ 飞秒相干动力学/ 激光相干控制

[16] 宋心琦《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与导电聚合物》

《百科知识》, 2001(2:6-7

摘要:正 20世纪的最后一个诺贝尔化学奖于2000年10月颁给了三位在导电聚合物的研究中获得杰出成就的化学家:美国的黑格、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的白川英树。共享这个荣誉的三位化学家不仅私交甚好,而且在这个领域的开拓初期曾经共同工作过。讨论了神奇材料——导电聚合物又称“合成金属”的发现与 2 0 0 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关系 ,介绍了导电聚合物的广泛应用及其前景 ,说明了这一伟大发明是科学家通力合作研究的结晶 ,对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Alan Jay Heeger,1 936 -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Alan

Graham Mac Diarmid,1 92 7-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 (Shirakawa Hideki,1 936 -授予 2 0 0 0年诺贝尔化学奖 ,也是对从事导电聚合物研究领域内所有科学家研究成果的肯定与认可 ,这一领域将是未来十分活跃的新材料研究领域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 年诺贝尔化学奖/ 聚乙炔/ 电导率/ 聚苯胺/ 聚合物发光器件/ 导电有机聚合物/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白川英树/ 世纪

诺贝尔奖史话

《诺贝尔奖史话》结课作业 一、请描述一项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并说明其意义。 二、现阶段诺贝尔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意义之我见。 一、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光景 当下的科技日新月异,但是能源缺仍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所以人们需要十分关注能源方面的科技进展。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一个关于太阳能利用方面的新成就——新型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基本介绍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2015年9月24日宣布,开发出了耐热性大幅提高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OPV)。相关论文已刊登在学术杂志《Nature》的在线版

“ScientificReports”上。OPV比硅类太阳能电池等耐用性差,这是其迟迟得不到实用化的原因之一。虽然降低耐用性的紫外线、水及氧气等因素可通过封装材料等解决,但对于耐热性却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此次开发的技术大幅提高了耐热性,有可能成为加快OPV实用化的重要一步。此次试制的OPV元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为9.0%,在研究所的试制实例中是比较高的。开发出这项技术的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发特性科学研究中心创发分子功能研发组高级研究员尾坂格等人。提高耐热性的关键是作为p型半导体材料采用了新开发的高分子材料“PTzNTz(thiophene and thiazolothiazole)”。尾坂等人采用这种PTzNTz 和n型半导体材料——富勒烯诱导体,作为活性层材料,试制出了OPV元件。为评估其耐热性,将OPV元件放在摄氏85度的氮气中保存了500个小时。原来采用p型半导体材料的OPV元件在同样的耐热性评估中,能源效率会降至初期值的大约40%,而此次经过500小时后,能源效率为初期值的大约90%,耐热性大幅提高。另外,此次将OPV元件的正极与活性层之间的空穴运输层(HTL)的材料由钼氧化物(MoOx)换成钨氧化物(WOx),进行了相同的试验,结果发现能源效率为8.3%,基本没有降低这种OPV元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值为9.0%,此时的开路电压(VOC)为0.84V,短路电流(JSC)为16.0mA,填充因子(FF)为0.67。 个人看法 太阳能是整个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但是我们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极低。一方面是由于太阳辐射出的能量虽然很大,但是能量密度缺很低,我们难以将其集中利用,另一方面就是当代的技术还不够先进到将太阳能达到一个合理的利用效率。我们能够利用的太阳能一般是利用它辐射出的热能或者利用其来发电。而根据我们的需求,我们也制造出了需要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品——太阳能电池。首先从经济上来讲,一旦我们发明的材料可以得到普及的利用,今后我们的电池运用将远远比当下的电池利用要高,太阳能电池相较于一般的锂电池有相当高的实用性,充电方便,而且不会像锂电池那样对环境造成如此大的污染。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太阳能电池都有很明显的优势。但是,以往的太阳能电池大多为硅电池板,这种电池虽然耐热性比较好,但是使用起来所占空间大,且不易便携。所以,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就应运而生。之前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耐热性极低,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这类电池的实用性,而如今通过发现新型高分子材料“PTzNTz”,这样就在之前的技术困难上前进了一大步。虽然这项技术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但是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上亘古不变的话题,只要在这方面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斩获诺贝尔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51】 GlennT.Seaborg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51】GlennT.Seaborg Facts name: GlennT.Seaborg Ishpeming, MI, USA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Prize motivation: "for their discoveries in the chemistry of the transuranium elements." Prize share: 1/2 Life Work The heaviest element existing in nature is uranium, which has an atomic number of 92. All of the heavier elements are radioactive and quickly decay. It has become apparent, however, that they can be created by bombarding atoms with particles and atomic nuclei. After initial contributions by Edwin McMillan, Glenn Seaborg succeeded in 1940 in creating an element with an atomic number of 94, which was named plutonium. This new substance became significant for both nuclear weapons and nuclear energy. Glenn Seaborg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additional heavy elements and their isotopes. The heaviest element existing in nature is uranium, which has an atomic number of 92. All of the heavier elements are radioactive and quickly decay. It has become apparent, however, that they can be created by bombarding atoms with particles and atomic nuclei. After initial contributions by Edwin McMillan, Glenn Seaborg succeeded in 1940 in creating an element with an atomic number of 94, which was named plutonium. This new substance became significant for both nuclear weapons and nuclear energy. Glenn Seaborg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additional heavy elements and their isotopes.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史话汇总

诺贝尔化学奖史话 通识班级:2014级通识研讨129班 姓名:刘明先 学号:20142175 专业:软件工程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十本相关书籍 1.《在炼金术之后》 作者:全俊编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1 内容简介: 《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时间为主线,在对历届获奖者生平、理论创立过程、科学发明进行介绍的同时,拓展至相关领域、学科以及人物及其观点,以大量图释解读化学百年发展历程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化学成就所产生的影响等,展现了物质变化背后的“隐藏世界”,以此再现化学大师们的科学成就与人格魅力。 2.《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 李雨民,陈洪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753年01月01日

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生命科学诺贝尔奖50年评介与思考》在总结50年来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及有关生命科学的化学奖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奖项内容及奖项之间的联系,并就其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的关系、获奖的科学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奖项的定量研究、有关学科的交叉,以及在我国自己国土上取得的科研成果尚未得奖的原因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有必要将诺贝尔奖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使其成为一门学科。 3.《探索科学之路(百年诺贝尔化学奖钩沉1901-2011》 基本信息: 发行人: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1日 内容简介: 《探索科学之路(百年诺贝尔化学奖钩沉1901-2011》以纪实的方式全面介绍了“炸药大王”、诺贝尔奖创始人艾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的生平事迹,讲述了有关诺贝尔奖的设立、评选与颁奖,特别是百年诺贝尔奖的奇闻轶事。记载了诺贝尔化学奖111年的发展历程,161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生平事迹、研究成果与思想。 这既是一部史料,又是一本化学学科的科普读物。 4.《走近诺贝尔奖丛书·走近92位诺贝尔化学奖精英:原子的捕手》 编者王子安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6)(DOC)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化学史大事记与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史大事记 约50万年前 “北京人”已知用火。 公元前8000至前6000年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人已开始制作陶器。公元前2000多年 在我国齐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红铜器表明,当时已会铸铜。 公元前17世纪前后 中国人已开始冶铸青铜。 公元前1400年左右 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已掌握冶铁技术。 公元前16至11世纪 中国的黄金加工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中国人发明了石灰釉,出现釉陶,随后又有了原始青瓷。公元前10世纪埃及人已会制作玻璃器具。 公元前7至6世纪 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万物之源是水。 公元前6世纪前后 中国人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 公元前6至5世纪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之源是火”的主张。 公元前5世纪 春秋末年的《墨子》中提出物质最小单位是“端”的观点。 公元前4世纪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水、火、土、气的四元素说,并认为万物主要有干、冷、湿、热四性,元素是四性结合之表现。 公元前140—87年 西汉劳动人民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1世纪初 罗马人普里尼提出了分离金银的“烤钵法”。 105年 东汉蔡伦监造出良纸,经推广于各地通行造纸,这时还发明用树皮纤维造纸。 533—544年 贾思勰《齐民要术》问世,书中有许多关于染色、酿酒、造纸、制作漆器等技术知识。 659年 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行的药典《唐本草》问世,并颁行于全国。 8世纪 阿拉伯炼金家贾伯提出金属可相互转变的见解及四元素相克的理论。 751年 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这是造纸术西传的开始。 10世纪 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编著了《医典》。

1092年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成书,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有不少化学史料。 13世纪 英国炼金家罗哲·培根著《炼金术原理》一书。 16世纪初 瑞典医生帕拉塞斯提出万物是由“盐、硫、汞”三元素以不同比例构成的“三元素说”。 1556年 阿格里柯拉的《论金属出版》,这是16世纪欧洲有关采矿、冶金的重要著作。 1596年 明代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是一部药物学巨著。 16至17世纪 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作了“柳树试验”,提出水是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1661年 波义耳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一书出版,在此书中,他为化学元素作了科学定义,并提出了他对燃烧现象的见解。 1669年 贝歇尔在其著作《土质物理中》,提出物质成分的三“土质”说,可以说是燃素之说的开始。 波兰特从尿中首次提取出了白磷。 17世纪 药剂师勒梅里发明了“钟罩法”制硫酸。 1703年 施塔尔系统地阐述了燃素说。 1755年 布拉克指出了“固定空气”(碳酸气)的存在,研究了它的性质,并揭示了碱的苛性本质。 1760年 布拉克测定了冰的熔化热和水的汽化热,随后提出了“热质说”。 1766年 卡文迪什发表了题为《人造空气的实验》报告,报告了他对氢气性质的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1769年 自这一年至1785年,席勒离析了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尿酸、草酸等多种有机酸。 1772年 卢塞福发现了氮气,并试验了它的性质,但他不承认它是空气的一种成分,而认为是“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他称之为“浊气”。 舍勒制得了氮气,并确认它是空气的一种成分。 1773年 舍勒分解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制得了氧气。 1774年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70】 LuisLeloir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70】LuisLeloir Facts name: LuisLeloir Paris, France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Institute for Biochemical Research, Buenos Aires, Argentina Prize motivation: "for his discovery of sugar nucleotid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carbohydrates." Prize share: 1/1 Life Work Carbohydrates, including sugars and starches,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life processes of organisms. Luis Leloir demonstrated that nucleotides - molecules that also constitut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DNA molecules - are crucial when carbohydrates are generated and converted. In 1949 Luis Leloir discovered that one type of sugar's conversion to another depends on a molecule that consists of a nucleotide and a type of sugar. He later showed that the generation of carbohydrates is not an inversion of metabolism, as had been assumed previously, but processes with other steps. Carbohydrates, including sugars and starches,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life processes of organisms. Luis Leloir demonstrated that nucleotides - molecules that also constitut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DNA molecules - are crucial when carbohydrates are generated and converted. In 1949 Luis Leloir discovered that one type of sugar's conversion to another depends on a molecule that consists of a nucleotide and a type of sugar. He later showed that the generation of carbohydrates is not an inversion of metabolism, as had been assumed previously, but processes with other steps.

【2019年整理】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范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 1912年维克多·梅林尼亚(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维尔纳(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1】 RichardR.Ernst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1】RichardR.Ernst Facts name: RichardR.Ernst Winterthur, Switzerland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Switzerland Prize motivation: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high resolu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Prize share: 1/1 Life Work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the atomic nucleus behave like small spinning magnets. Accordingly, atoms and molecules assume a certain orientation in a magnetic field. This can be dislodged, however, by radio waves of certain frequenci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for different atoms. Known as resonance frequencies, these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atoms' chemical surroundings. As a result, the phenomenon can be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various molecules. To accomplish this, Richard Ernst developed highly sensitive and high resolution method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the atomic nucleus behave like small spinning magnets. Accordingly, atoms and molecules assume a certain orientation in a magnetic field. This can be dislodged, however, by radio waves of certain frequenci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for different atoms. Known as resonance frequencies, these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atoms' chemical surroundings. As a result, the phenomenon can be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various molecules. To accomplish this, Richard Ernst developed highly sensitive and high resolution method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5】 MarioJ.Molina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1995】MarioJ.Molina Facts name: MarioJ.Molina Mexico City, Mexico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Cambridge, MA, USA Prize motivation: "for their work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ozone." Prize share: 1/3 Life Mario Molina was born in Mexico City and wanted to be a chemist from childhood. He attended a boarding school in Switzerland from age 11, since it was considered important for a chemist to understand German. He later studied to become a chemical engineer in Mexico before continuing his work in Europe and in Berkeley, California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 time at Berkeley was stimulating, and it was there he discovered how freons damage the ozone layer. Mario Molina currently works in San Diego, Californ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Mexico. He is married to Guadalupe Alvarez and has a son, Felipe, with former wife Luisa Molina.]]>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原文及翻译

1. Phase-Switching Catalysis By simply adding 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chemists in Scotland devised a neat trick for reversibly shuttling a homogeneous catalyst between the organic and aqueous phases in a biphasic solvent system (C&EN, Jan. 26, page 11;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1472). The phase-switchable catalyst designed by Simon L. Desset and David J. Cole-Hamilton of 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adds flexibility to the often complicated techniques required to isolate products and recycle catalysts during homogeneous reactions. The secret to the switchability is a weakly basic amidine group, –N=C(CH 3)N(CH 3)2, that the researchers added to the phenyl rings of triphenylphosphine. The rhodium catalyst made with the modified phosphine ligand is soluble in organic solvent. On bubbling CO 2 into an aqueous-organic reaction system containing the catalyst, the CO 2 reacts with water to form carbonic acid (H 2CO 3). The transient acid protonates the amidine groups and renders the catalyst water-soluble. Subsequently bubbling N 2 into the biphasic system drives off CO 2 and shifts the equilibrium of the catalyst-carbonic acid complex, leading the catalyst to deprotonate and making it water-insoluble again. After a reaction is completed in either organic solvent or water, the researchers separate the product and catalyst into different phases, remove the product, and then shuttle the catalyst back into the original phase for the next reaction cycle. Building switchability into basic chemicals in this manner could facilitate greener and less-energy-intensive industrial chemical processes. 能够转相的催化反应 通过简单的添加或除去二氧化碳,苏格兰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在两相系统中来回转运匀相催化剂的灵巧的把戏。St. Andrews 大学的Simon L. Desset and David J. Cole-Hamilton 发明的这种可以转相的催化剂使得通常需要复杂的技术来分离产品和重复利 Angew. Chem. Int. Ed. Switchphos Bubbling CO 2 and then N 2 into a reaction tube modifies the rhodium catalyst’s phosphine ligands, switching the catalyst (yellow) from the organic reaction phase to the aqueous phase while the organic product is removed, and then back to a fresh organic phase.

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由于提出有机合成理论及方法而获奖。他创立了“逆合成分析原理”,并率先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方法,使有机合成化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分子模拟”,得以模拟生产许多复杂的天然产品。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R Ernst)(瑞士),1933年生于瑞士联邦的温吐尔,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因对开发制造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技术的贡献而获奖。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Rudolph?Arthur?Marcus)(美国)1923 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因为确立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奖。该理论对于生命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美国)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与创立寡聚核苷酸导向定位突变法的迈克尔?史密斯(Michaei Smith,1932年出生的加拿大籍英国人)分享当年的化学奖。 1994年乔治?奥拉(George A.Olah)(美国),1927年生于匈牙利,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因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奖。他发现了用超强酸使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对发现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推动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保罗?克鲁森(Paul Crutzn,生于1933年,荷兰)、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生于1943年,墨西哥)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生于1927年,美国)三人由于在大气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有关臭氧层形成和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奖。 1996年小罗伯特?柯尔(Robert F.Curl,Jr,美国,生于1933年)、哈罗德?克罗托(Sir Harlod W.Kroto,生于1939年,英国)和理查德?斯莫斯(Richard E.Smalley,生于1943年,美国)等三人由于发现球状碳分子即富勒烯C60而共同获奖。 1997年一半奖金由保罗?博伊尔(Paul D.Boyer,生于1918年,美国)和约翰?约克(John E.Walker,生于1914年,英国)分享,是因其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在体内形成的生物催化原理;另一半由丹麦的延斯?斯科(Jens C.Skou,生于1918年)获得,他发现了钠、钾离子三三磷酸腺苷酶。 1998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量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瓦尔特?柯恩(Walter Kohn)和约翰?波普尔(John A Pople Kohn,美国),1923年生于匈牙利维也纳,在美国加州大学工作;PoPle(英国),1925年生于英国,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这俩位科学家各自率先创新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咳对分子的性质及其参与的化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 1999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埃及裔美国人艾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为飞秒光谱学(femtosecond spectroscopy,1飞秒=10-15秒)研究所作的贡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便于研究和预测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伦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冯·拜尔(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维克多·格林尼亚(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保罗·萨巴捷(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1914年西奥多·理查兹(美)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德)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未发奖 1917年未发奖 1918年弗里茨·哈伯(德)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未发奖 1920年沃尔特·能斯特(德)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英)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发奖 1925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奥地利)对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的证明,确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的基础 1926年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瑞典)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德)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1928年阿道夫·温道斯(德)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年阿瑟·哈登(英)汉斯·奥伊勒-克尔平(瑞典)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菲舍尔(德)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特别是血红素的合成 1931年卡尔·博施(德)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德)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1932年兰格缪尔(美)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赫伯特 查尔斯 布朗

赫伯特·布朗——不断追求的化学家 赫伯特·查尔斯·布朗,美国化学家,1979年因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而与格奥尔格·维蒂希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黑色童年努力向上 1912年5月22日,赫伯特·查尔斯·布朗出生在英国伦敦。他的爸爸是犹太人,原本生活在乌克兰,但当时为了避免受到德国沙皇的迫害,带着全家人来到了英国。两年后,父亲又带着全家人来到了美国,因为长年四处逃难,家里的积蓄早就用光了,他们只能生活在芝加哥的贫民窟里。 为了生计,布朗的爸爸勉强用剩下的不多的钱开了一家五金店。因为父亲思想比较传统,觉得孩子还是要学习知识,所以尽管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依然把家里的孩子们送去学校学习。 布朗是在贫民窟里和黑人小孩子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非常的好。上了学以后,布朗很用功的学习。因为家里太穷了没有钱,晚上没有灯可以让他看书,于是他就坐在路边的路灯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们非常喜欢这个又聪明有刻苦学习的孩子,尤其是布朗的女数学老师。 这个时代,美国存在着很严重的种族歧视。美国白人们看不起黑人,也看不起犹太人。布朗学习的学校里面有很多白人的富家小孩子,他们非常看不起穷人,虽然布朗的成绩非常的好,但依然得不到他们的尊重。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她点了好几个学习好的富家子弟来答题,但是都没人回答的上来。后来老师叫了布朗,布朗站了起来,走到讲台上,把正确答案写在了黑板上。老师在课堂上当众表扬了布朗并且借此机会教育了一下那些富家子弟们。 那些富人家的小孩子对此感到非常的不满,在当天放学后,他们一堆人围住了布朗,一边骂布朗一边打他,并且威胁他让他不要再到这个学校里来上课。经过这件事后,布朗没有办法再在这里上学了。父亲把布朗转到了一个贫民学校,虽然这个学校教学水平有些差,但都是贫民小孩,大家彼此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布朗在这里开心多了,当然他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学习劲头,成绩还是非常的好。 失去亲人肩负重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