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茶文化的图片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茶与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对茶的描写,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都有 大量关于饮茶、茶道、茶具的描述,展现了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茶习俗,还体现了人们对自 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茶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现代茶 文化更加注重个性化、时尚化和多元化,各种新型的饮茶方式和茶文化活动不 断涌现。
文化艺术灵感 茶文化对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 无数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茶的种类与分布
绿茶
以鲜叶为原料,未经发酵,色 泽鲜绿,是中国茶的主要类型 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
、湖北等地。
红茶
以新鲜茶叶为原料,经过发酵 ,色泽红润,味道醇厚。主要 分布在福建、安徽、湖北等地 。
乌龙茶
半发酵茶,色泽乌润,滋味醇 和,香气浓郁。主要分布在福 建、台湾、湖南等地。
黑茶
以老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 色泽黑褐,滋味醇厚回甘。主 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浙江等
地。
02
茶的制法与品鉴
茶叶的制作过程
晾青
将采摘后的茶叶摊放在阴凉通 风处,使其自然萎凋。
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成条状,促 进茶汁液的挤出和均匀分布。
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各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 和地区开始学习和传承中国茶文化,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促进了各国之间的 文化交流和友谊。
05
中国各地茶俗
福建闽南地区的功夫茶
总结词
福建闽南地区的功夫茶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注重茶具的精致和泡茶的技 艺。
历代茶画集锦,以茶入画,以画释茶!

历代茶画集锦,以茶入画,以画释茶!明文征明《惠山茶会图》所谓“宾主设礼,非茶不交”。
以茶待客,是历代中国人社交的首选。
《撵茶图》局部喝着茶的中国人,进一步是繁器重礼的大唐权贵,退一步则是隐遁散叶间的明清道僧。
在此之间,便是《撵茶图》中那同坐松月下、对饮花鸟间的群贤雅士,又或是《清明上河图》中那一肆一馆里斗茶寻欢的一介黎民。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茶画的兴起,既是经济繁荣的物质表征,亦体现了文人雅士闲情逸致的格物情怀。
它将水墨与茶情茶意完美结合,再现了历朝的茶饮风尚,更以此记录了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变迁。
观茶画,仿佛能听到那茶水涓涓作响,嗅到那沸腾的氤氲茶雾在空气中飘香。
【唐】史上第一幅茶画——《萧翼赚兰亭图》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中国画史上第一幅茶画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萧翼赚兰亭图》,其描绘的是一场关于茶的“鸿门宴”。
仇英(款) 兰亭雅集图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画名里的“赚”字,就猜得半分了。
东晋永和九年,微醉的王羲之在山阴兰亭一气呵成《兰亭集序》。
作为传世之宝,被王羲之第七代孙、僧人智永所藏,智永年近百岁之际又传给了弟子辩才。
细心而谨慎的辩才在自己卧室的大梁上镂凿了一个暗格,将《兰亭集序》藏于其中,绝不轻易示人。
唐冯承素摹《冯摹兰亭序》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偏偏,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墨迹,花了大把的银两,誓要收尽天下王羲之的墨宝,可《兰亭集序》一直没有出现,几经打听方知藏于辩才手中。
唐太宗派御史萧翼去访辩才和尚,乔装打扮的萧翼带着王羲之父子的杂帖去见辩才和尚,两人一见如故。
萧翼故意激将,夸称自己随身所带的帖子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辩才则不以为然地说:贫僧藏一绝品《兰亭序》。
最终,萧翼用三寸不烂之舌取得辩才信任,骗走了这一作品。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阎立本是一位有着“丹青神手”之誉的旷世奇才,尤其擅长人物肖像及人物故事绘画。
《萧翼赚兰亭图》中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江苏苏州的绿茶文化
01
02
03
绿茶产地
江苏苏州地区是中国绿茶 的重要产地之一,其茶叶 品质优良,口感鲜爽。
茶馆文化
苏州的茶馆文化十分发达 ,这些茶馆不仅是品茗的 好去处,还是人们休闲、 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
文化内涵
苏州的绿茶文化蕴含着江 南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柔 美、细腻、清雅的文化内 涵。
安徽的黄梅戏茶文化
饮茶时间
适宜在早餐后、午餐后和 晚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饮 茶,有助于消化,提神醒 脑。
注意事项
不宜空腹饮茶,避免饮用 浓茶和隔夜茶,孕妇和哺 乳期妇女应适量饮茶。
茶叶的保存与选购技巧
保存方法
茶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 味污染。
选购技巧
选购茶叶时应选择包装完整、标签清晰的产品,注意查看产 品的产地和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可以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 、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等方法来鉴别茶叶的品质。
02
茶道与茶艺
茶道的精神内涵
茶道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内涵,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和谐。茶道的精神 内涵包括“和、敬、清、寂”四个方面,其中“和”指的是和谐,是茶道的核心;“敬”指的是尊敬,是茶道的精神基础; “清”指的是清洁,是茶道的外在表现;“寂”指的是静寂,是茶道的最终目标。
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与节日
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各地每年都会举办国际茶文化节 ,吸引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参加。
国际茶文化交流会议
世界茶道大会
全球茶道、茶艺表演和学术交流的平 台,促进世界各地茶文化的传播与发 展。
各国茶文化组织举办交流会议,促进 各国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各地的茶道与茶艺表演
中国茶叶博物馆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陈列大楼
陈列大楼设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5个展厅,分别为 “茶的历史”、“饮茶风俗”、“茶具艺术”、“名茶荟萃”、 “茶健康”等5个专题。细致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丰 富多彩的茶文化和中国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历史轨迹。风味茶楼 又称“研露漱香庐”,内设6个不同的茶室,供参观者休息品 茗。近年来中国茶叶博物馆又新辟可供游人参与的田间采茶、 作坊制茶,以及品茶、斗茶、购茶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茶事厅
茶事厅 茶,自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以来,在中国历史
上已吟咏了几千年之久."开门七件事,柴米油 盐酱醋茶。"这句古老的俗语,道出了茶与中 国人民的不解之缘。 关于茶事, 历代茶人进行了无数次探索和尝 试。自陆羽《茶经》问世,茶事方大行其道。 古往今来,茶之种、之制、之器、之藏、之 饮、之用各有其术,各有其道,各有其情。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Documents\Tencent Files\527693832\FileRecv\MobileFile\I mage\P~J4@%[T%5{KCZJ[RO%657 B.png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品茗之道的精神内涵
• 精神内涵:品茗之道不仅仅是一 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沟 通。在品茗过程中,人们可以品 味出人生的苦与乐、得与失,从 而启迪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 值。同时,品茗之道也倡导清静 、淡泊的人生境界,以及儒雅、 和谐的人文精神。
利尿消肿
茶叶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 、小便不利等症状。
祛痰止咳
茶叶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 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06
中国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影 响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 流与合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增进 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 作。
国际化
现代中国茶文化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成为世界了解中 国的一张名片。
交流
中国茶文化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增进友谊方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
02
中国茶叶种类与制作
绿茶
制作工艺
绿茶采用嫩芽、嫩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 干燥等工艺制成。
特点
绿茶具有清汤绿叶、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幽持 久等特点。
代表品种
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适宜人群
02
03
饮茶方式
茶叶适合大部分人群饮用,但孕 妇、哺乳期妇女、失眠患者等人 群应适量饮用或避免饮用。
茶叶可单独饮用,也可与红枣、 枸杞等食材一起泡饮,增加营养 价值和口感。
茶叶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
清热解毒
茶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性 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消食止渴
图解中国茶道全典

图解中国茶道全典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茶文化形式之一,体现了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图解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中国茶道的全貌,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
一、起源和发展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传茶源自中国西南地区。
起初,茶叶仅被当作药物使用,在唐代开始逐渐成为饮品。
茶道起源于唐朝,当时贵族人士为了追求生活品味,将饮茶过程中的礼仪、艺术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茶道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
二、茶道的种类中国的茶道有多种流派和风格,其中以禅宗茶道、佛教茶道、道教茶道和民间茶道最为著名。
每种茶道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传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茶的敬重和对人生的思考。
禅宗茶道注重内心的静谧与舒适;佛教茶道强调涵养和持重;道教茶道强调自然和与自然的和谐;民间茶道则更注重社交和互动。
三、茶道的艺术形式茶道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茶艺表演、品茶、观赏茶具、赏析茶艺书画等。
茶艺表演是茶道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独特的茶具和动作,表达茶道师傅对茶的敬重与热爱。
品茶则是茶道的核心环节,通过品味茶叶的香气、味道和口感,体验茶的千变万化。
观赏茶具和赏析茶艺书画则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道文化的重要方式。
四、茶道的礼仪茶道非常注重礼仪,每个细节都有其特定的规矩。
比如在品茶过程中,人们要先向主人行茶礼,接茶的人则要双手接过茶具,表示敬意。
品茶时,要注意倾听主人关于茶叶的介绍,并适时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茶道还要求人们在品茶时保持沉静的心境,通过茶香和茶味的感知,体悟茶的文化内涵。
五、茶文化与人生哲学中国茶文化中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学,传达了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思考。
茶叶在高温水中逐渐舒展开来,象征着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茶道还教人们懂得尊重、感恩和分享,通过分享茶与他人,表达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总结词
全发酵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
详细描述
红茶是中国的另一大茶类,经过全发酵过程,茶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红茶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其中发酵是形成红茶特有品质的关键环节。
半发酵茶,色泽青黄,口感清香。
总结词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其色泽青黄,口感清香持久。乌龙茶制作工艺包括晒干、晾青、揉捻、杀青、复揉和干燥等步骤,其中晒干和晾青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重要环节。
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主动为客人送行,并邀请客人下次再来。客人也要向主人道别,并表示感谢。
在茶馆中,人们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打闹。同时也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或破坏环境。
在茶馆中,人们还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不要进行违法活动或扰乱社会治安。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财物安全和茶,色泽黑褐,口感醇和。
详细描述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类,经过长时间的陈放和发酵,茶叶色泽黑褐,口感醇和。黑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等步骤,其中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环节。
轻度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厚。
黄茶属于轻度发酵茶类,其色泽黄绿,口感醇厚鲜美。黄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闷黄、干燥等步骤,其中闷黄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环节。
泡茶流程
02
泡茶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温壶温杯、置茶、注水、闷香、倒茶、分茶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泡茶者熟练掌握。
泡茶技巧
03
泡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注水方式、闷香时间等。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茶技巧,泡茶者需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气。
茶文化的特点包括饮茶环境的美学追求、泡茶技艺的精湛、茶具的精美绝伦等,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中国风茶文化茶道中国名茶介绍教学PPT课件

药物作用
抗癌 降血压 明目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 涟漪。 草木是 绿的、 山水是 绿的、 棋格般 划分的 田野更 是绿了 ,绿得 干净, 绿得出 奇。漫 山遍野 都是荡 漾着春 意的绿 ,悄悄 地用这 般蓬勃 的绿染 到了我 的心间 。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 涟漪。 草木是 绿的、 山水是 绿的、 棋格般 划分的 田野更 是绿了 ,绿得 干净, 绿得出 奇。漫 山遍野 都是荡 漾着春 意的绿 ,悄悄 地用这 般蓬勃 的绿染 到了我 的心间 。
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 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 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 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涟漪。草木是绿的、山水是绿的、棋格般划分的田野更是绿了,绿得干净,绿得出奇。漫山遍野都是荡漾着春意的绿,悄悄地用这般蓬勃的绿染到了我的心间。 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 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 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 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 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 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 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黄山毛峰茶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嫩叶采自黄山之巅; 作为我国的礼品茶;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 涟漪。 草木是 绿的、 山水是 绿的、 棋格般 划分的 田野更 是绿了 ,绿得 干净, 绿得出 奇。漫 山遍野 都是荡 漾着春 意的绿 ,悄悄 地用这 般蓬勃 的绿染 到了我 的心间 。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 涟漪。 草木是 绿的、 山水是 绿的、 棋格般 划分的 田野更 是绿了 ,绿得 干净, 绿得出 奇。漫 山遍野 都是荡 漾着春 意的绿 ,悄悄 地用这 般蓬勃 的绿染 到了我 的心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风茶文化的图片
一、茶叶,一种茶叶一世情,每一种茶叶都有着她自己曲折离奇的身世故事,“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庐山云雾茶”、“冻顶乌龙茶”、“祁红茶”、“苏州茉莉花茶”等风行世
界的名茶,每—种茶都写出它们的一世传奇!
二、茶与生活,将水煮开,置茶入壶,注汤入壶,将茶汤入杯……这一道道泡茶程序看似简单却蕴涵了如何取水、浇水、置茶
的量、冲水的急慢多寡等等,都在细微中引动着茶香和滋味。
三、茶器。
佳茗必有好器相配,才能相得益彰。
中国历代经典茶器中,有不少出自名窑,或在宫廷之内、或在文人雅士之间流传把玩,亦成为令人收藏主题。
本系列将以中国茶器为经,以时代为纬,系统地探究每一时代品茗风格与茶器的一段不解之缘。
我国历代历朝的文人士子,对茶多有著述,以至茶文化成为与诗书礼乐绘画等文化艺术息息相通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有代表性的两
部分著作,即唐代《茶经》和清代《续茶经》。
远古时代:人们从野生大茶树上砍下枝叶,采集嫩梢,生嚼鲜叶。
后来加水煮成羹汤饮用,这就是最早的原始粥茶法。
南北朝:统治阶级嗜茶成风,皇帝多在皇宫举行茶宴,作为对群臣的一种恩施,气氛肃穆庄重,礼节严格。
丈人与僧侣则多选择在
古柏参天的禅林寺院坐禅饮茶。
唐代:陆羽《茶经》之前,人们把茶饼研成细末,再加上葱、姜、橘等调料倒入罐中煎煮来饮。
后陆羽提倡自然煮茶法,去掉调料,
人们开始对水品、火品、饮茶技艺非常讲究。
宋元时代:将团茶碾成细末,置入盏内,冲入少许沸水,搅拌调匀,再注入更多的沸水,并以茶筅搅打至稠滑状态即饮。
这是当时
最受推崇的研膏团茶点茶法。
普及民间的另一大特色茶事,“斗茶”,这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括水、具、火候、注汤时机和调
汤动作等系列内容。
明清时代:茶叶由紧压茶改为条形散茶,於是,人们不再将茶碾成粉末,而是直接将散茶加入壶或盏中沏泡饮用。
这种保留了茶叶
的清香味,推崇小壶缓啜的“工夫茶”冲泡方法标志着炒制散茶的
盛行,并一直流传至今。
英国与中国同为饮茶大国,各具独特的茶文化,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饮茶风格。
然而,历史上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中
国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品饮方式,以内涵丰富、形式优
雅的“英式下午茶”享誉天下。
如今,无论英式红茶、香草茶还是
水果茶,世界各地的人们皆对其兴趣盎然。
“英式下午茶”已成为
英式典雅生活方式的象征。
下午四点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恭候英
国人喝完了下午茶再说,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一首英国民谣就是
这样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
英国人每天“Tea,time”非常多,使外来者感觉英国人三分之一的人生都消耗在饮茶之中了。
清早刚一睁眼,即靠在床头享受一杯“床前茶”;早餐时再来一杯“早餐茶”;上午公务再繁忙,也得停
顿20分钟啜口“工休茶”;下午下班前又到了喝茶吃甜点的法定时刻;回家后晚餐前再来一次“High,tea”(下午五六点之间、有肉食
冷盘的正式茶点);就寝前还少不了“告别茶”。
真正是以茶开始每
一天,以茶结束每一天。
英国人每天一丝不苟地重复着茶来茶去的
作息规律并乐此不疲。
此外,英国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Tea-Party)、花园茶会(Tea,in,garden)以及周末郊游的野餐茶会(Picnic-Tea),
真是花样百出。
土耳其,地处亚洲小亚细亚和欧洲巴尔干岛东南。
茶是当地人生活的必需品,早晨起床,未曾刷牙用餐,先得喝杯茶。
在全国,无
论是大中城市,或是小城镇,到处都有茶馆,甚至点心店、小吃店
也兼卖茶。
别有情趣的是,凡在城市工作的人,只吹一吹口哨,附
近茶馆的服务员,随即手托一个精致的茶盘,上放一杯热茶,给你
送上。
所以,在城市,不但茶馆星罗棋布,而且到处都可以看到有
串街走巷,挨门挨户送茶的服务员。
至于车船码头,还有专门卖茶
的人,口中不断地喊着“刚煮的茶”来回卖茶给过往客人。
在机关、公司、厂矿时,都有专人负责煮茶、卖茶和送茶。
在学校教师办公
室里,还专门按有一个电铃,教师若要喝茶,只要一按电铃,就会
有传人提着茶盘和杯子,将茶送去。
就连学生,在课间也可去学校专
门开设的茶室里喝茶。
总之,茶已渗透到土耳其的每个角落,各个
阶层,成为土耳其一道颇具特色的生活景观。
地处北非的摩洛哥人有一个独特的生活习惯,即一日三餐不离茶。
摩洛哥人一日不吃饭行,但一日不喝茶不行。
摩洛哥人爱喝绿茶,
从清晨起来,就开始喝,一般要先喝完茶才开始吃早餐。
中餐和晚
餐也要喝煮好的清茶,饭后有时还要喝三道茶,而且喝茶的量很大。
摩洛哥人饮茶的习惯至今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
一直以来摩洛哥
人的食物以牛羊肉和牛奶为主,喝绿茶,可以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因此喝茶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为社会习俗。
摩洛哥人在招待亲
朋好友时,会精心制作一杯飘着薄荷香味的清茶。
摩洛哥人把这看
作是招待来客的很高的礼节。
在节日宴会和社交活动时等正式场合
这种薄荷茶还可以可以代酒。
制作一杯薄荷甜茶的方法十分讲究。
需要把绿茶和新鲜的薄荷叶放在特制的铁壶里煮,直到汁水煮浓,
再加入糖,一杯清香四溢的薄荷甜茶就制成了。
香气扑鼻,沁人心肺。
薄荷茶在摩洛哥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沙漠中的绿洲还是
海边小镇,雪山餐馆还是城市街角,只要你留心,都可以看见翠绿
的身影,闻见迷人的清香。
摩洛哥风景如画,在这样的背景下,两
杯摩洛哥翠绿的薄荷茶立时成为视觉图案的一部分,感官体验的点
睛之笔。
法国如今是欧洲第四大饮茶国家,仅次于爱尔兰和英国,和德国差不多。
二十多年前法国人饮茶不太普遍,年输入茶叶约八千吨。
近一二十年来茶叶消费量逐年上升,目前年增长约3%,年进口达14000吨。
人均消费约0.25公斤。
当前法国人对茶的认同程度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高。
茶,正在法国逐渐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