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压力源调查及护理对策3 (2)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诊科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
急诊科护士作为急救和护理的重要一环,在应对工作压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对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压力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研究目的:1. 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2. 探究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方式,了解不同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3. 提出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新方法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确保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2. 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包括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两个方面的问题。
访谈则以半结构化形式进行,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深入访谈,以获取更加详细和个性化的信息。
3. 数据分析: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如频数分布、卡方检验等;定性分析则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整理和归纳来分析护士对工作压力的感受以及应对方式的不同。
方案实施情况:1. 选取多个急诊科作为研究场所,联系相关负责人,征得合作意向,并解释研究目的和过程,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2. 设计并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两个部分。
经过专家评审后,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在每个研究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向护士们发放问卷,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
联系部分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以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
4. 收集到的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编辑,形成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
5. 使用合适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归类、总结和对比,揭示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6. 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新方法和建议,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管理者。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诊医疗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急诊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需要面对各种工作压力。
本文将从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以及相关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1.病患高强度急诊科作为医疗系统的前沿,收治的病患往往是病情比较危急的情况,如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疾病复杂等。
这就需要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护理操作,如病情观察、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等,而这些操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
这就使得急诊护士承担了高强度的医疗工作,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和状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及时救治。
2.沟通困难急诊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与病患、家属、医生等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内容包括症状描述、医疗方案解释等。
然而,病患或家属由于情绪激动或其他原因,可能无法有效地表达症状,这就给护士提供了很大的挑战。
而且由于不同人的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急诊护士在沟通中需要兼顾各种因素,这也增大了沟通的难度。
3.时间紧迫急诊科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如严重病患的抢救、诊断治疗等。
这种高强度工作需要急诊护士保持专注和高效,而且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各项工作可以在有序的时间内完成。
4.职责繁重急诊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护理人员的重要成员,需要承担医疗护理、病人安全、文书管理等多项工作。
这就使得急诊护士的职责非常繁重,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并且需要同时管控多个病人的护理问题,工作难度很大。
5.心理压力急诊护士经常需要面对生死存亡的情况,这就使得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面对患者生命危急的情况时,护士需要保持冷静和专业,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给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高压力的工作往往会给急诊护士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其身心健康。
二、相关因素分析1.工作环境急诊科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紧张,繁忙和高压,这就给急诊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急诊科是医疗机构中承担急救服务的重要部门,其工作环境特殊、工作任务繁重,因此急诊科护士常常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源头以及应对方式,并提出可供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观点。
一、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现有的应对方式,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2.研究对象选取多个医疗机构的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样本,确保代表性。
3.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包括急诊科护士的个人信息、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等方面内容。
(2)访谈调查:深入采访急诊科护士,了解其真实的工作情况和心理感受。
4.数据分析方法(1)问卷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例如频数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2)访谈数据采用质性分析方法,进行内容分析和主题提炼。
二、方案实施情况1.问卷调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中,向急诊科护士分发问卷。
鼓励他们在工作休息时间填写,并明确保证问卷的匿名性。
2.访谈调查选择几位经验丰富的急诊科护士,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
记录访谈内容,保证准确性。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1.问卷数据采集收集问卷调查数据,确保涵盖不同医疗机构和护士的个人信息、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等核心内容。
2.问卷数据分析将问卷数据录入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通过频数统计,了解工作压力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主要的工作压力维度;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3.访谈数据采集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收集急诊科护士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4.访谈数据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关键词汇和主题,总结出急诊科护士的共性问题和关注点。
四、结论经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工作量大、工作时间不固定、患者病情危急等方面。
2.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积极心态、团队合作和适当调剂。
如何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

如何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2023年,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向来是医疗工作者较为繁忙的岗位之一。
急诊科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效的应变能力。
这些工作特性使得急诊科护理工作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这种压力成为急诊科护理工作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认识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来源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医疗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以及自我期望等等。
急诊科护理工作繁忙,常常需要面对从各个方面不断传递来的压力,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些压力的来源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医疗责任是主要的压力来源之一。
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完成病人入院的初步检查和诊断,还需要对急救、溺水和其他严重的医疗状况作出合理及时的处理。
因此,护理人员显然需要承担着更高的医疗责任。
其次,社会责任也是一大压力源。
急诊科护理人员是医院中第一批看到病人的医务人员,医疗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社会公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承担着相应的压力。
此外,家庭责任也是一大压力源。
像所有人一样,急诊科护理工作者也有自己的家庭。
不过,与职业机会和工作质量相比,维护家庭关系和家庭幸福感对护理工作者来说已经远不如以往那么容易。
最后,自我期望也是源源不断的压力源。
护理工作者常常会感到自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以不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和质量。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压力和疲劳。
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期望和压力,不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还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正确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在认识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来源之后,正确应对这种压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的方法。
1. 工作期间调节情绪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情绪的稳定和平静非常重要。
浅谈急诊科护士压力的原因与应对

浅谈急诊科护士压力的原因与应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是琐碎的、高风险的、高强度的,每一天的工作都要在动手的同时不断的动脑,为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每天躯体和心理需要面对存在各种疾病的特殊人群,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护士在急诊科作为承受着巨大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的群体,其躯体和心理压力都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常常在死亡、伤残、疾病和悲伤等应激情境,家属和患者绝望、愤怒、痛苦等负面情绪反复刺激医护工作者的神经,时常有患者和家属对疾病预后期望较高,会给医护人员无理施压。
对于急诊科护士而言,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越了纯粹的医学领域。
急诊科护理工作节奏紧张,所涉及疾病多样化复杂化,急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抢救过程中产生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从而使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压力也随之加大。
压力也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所造成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状态。
心理压力的紧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
1.影响急诊科护士工作的压力因素1.1超负荷工作压力工作难度大,工作量饱和,严重的护士缺编,加上“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打乱了护士的生活节奏。
夜班使工作人员生物钟紊乱,长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又常缺乏安静的休息环境,造成人体生理机能失调,引起身心疲劳对人的神经行为造成严重的影响。
1.2个性特征决定每个人所承受压力不同,有的人能够轻松面对压力,有的人面对压力难以承受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障碍。
这些说明医护人员被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健康,其个性特征、神经应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个体的应对方式成为神经应激反应重要的组成部分。
急诊科护理人员对应激事件的认知,在临床工作中反映在自己的躯体或情感反应中,心理调节功能就是改变自己的情绪与应对方式。
对于熟悉的情境与事物,就会有较为平缓的躯体或情感反应。
个性特征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通过工作中各相关主体相互作用,最终成为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要素之一。
浅析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判 断标 准 , 计算 出每项 总人 数 的百 分 E ( 1。 L表 )
表 1 护 士 常 见 压 力 源 及 构 成 比
疗服 务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为 一名 急诊 科 护士 , 做 接诊
是 工 作 场 所 交 流 的 延 续 。只 要 有 可 能 , 作 之 外 遇 见 老 年 工
士 体态 语 言 的准 确运 用 , 向病人 传 递积 极 的信 息 , 决病 解
人 所需 , 够很 好 地促 进 护 患 的沟 通 , 老 年病 人 的 护理 能 使
质 量得 到提 高 。
病 人时 , 给予 更 多 的 时间 聊 天或 问候 , 应 这会 使他 们 更 感
理 杂 志 , 0 8, 6(2) 9 7 9 8. 20 1 1 :4—4
种朝 气 和活 力 。带 着尊 敬地 表 情 和喜悦 的 目光 , 以适 当 可 上下 打量 老人 , 以赞 叹老 人 的健 康 。根据 老 人 的性格 选 择
交流 的距 离 , 一般 08一lm为宜 。告 别 时 以挥手 示 意 比握 . 手更 显得 轻松 。护 士 的体态 语 言 营造 出轻 松 、 悦 的交 流 愉
[ 朱 丽 叶 斯 ・ 斯 特 . 态 语 言 [ . 京 : 游 教 育 出版 4] 法 体 M]北 旅
社 , 9 9: . 1 8 1
情境 , 以使 老人 感 到振 奋 , 生 活充 满 热爱 。 可 对
总 之 , 老 年 病 人 护 理 工 作 中 , 过 老 人 的 目光 、 在 通 表
文 章 编 号 : 0 5 69 2 1 ) 5 0 0 — 2 10 — 1X( 0 0 0 — 4 2 0
急诊护生的压力源及干预措施

急诊护生的压力源及干预措施急诊室是一个综合性临床科室,接诊的多为危、重、急患者,病情的变化快,患者或其家属就诊时急躁、冲动。
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最多,风险高,责任重,要求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身心极度疲惫,所以忙碌紧张的工作环境都给实习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减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急诊实习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又可以降低心理压力,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进而减少医疗纠纷。
1压力源分析1.1急诊工作环境的压力急诊人流量多,周转率快,抢救仪器多而复杂,工作节奏快,任何操作都要患者家属的注视下进行。
护生护理临床经验不足,护理技术不成熟,无法熟练掌握抢救仪器,处理紧急护理问题的能力低,使其心生恐惧感,降低其信心。
急诊室许多工作非常繁琐,职业任务很重,任务模糊、角色不清,而个人应对能力较差,从而导致急诊护生的压力过大。
1.2患者及家属的压力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法治制度不断健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致使急诊室处于高敏感地带和医患纠纷的多发区,而急诊接受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难以预测,护生薄弱的专室知识与生疏的技术操作无法满足快节奏的抢救效率。
明确实习身份后许多患者及家属拒绝实习生进行操作,不被尊重与信任使得护生工作无成就感这也是一种压力。
1.3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护生要与各室临床医师、带教老师、患者及家属接触,医师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因无法熟练配合而迁怒于护生,带教老师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有时会忽略带教工作,甚至不能让实习生进行抢救操作。
而学生有的操作不熟练、速度慢,易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心理或生理的不良影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尽管他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解释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及反感。
护理工作中小小的不当都能引起患者的不满甚至投诉,导致护生产生自卑、压抑、失望等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尤为不利。
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

3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3.1来自心理紧张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各种突发意外频发,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长时间处于思想高度紧张的状态。
与其他科室的护士相比,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更大,不仅需要适应轮班制的调换,还要亲眼见证死亡的发生。
因此,急诊科护士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工作要比在普通病房里承受更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随着近几年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对护士这一职业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对护士的在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又进一步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3.2来自患者家人的压力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矛盾也随之产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据此,护士如何在工作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急诊科接诊的患者都有急、危、重的特点,病人及其家属对突发的意外情况不知所措,情绪处于高度的恐惧和焦虑的状态,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和情况的恶化,治疗效果难以达到病人及其家属的期望值,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将不良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
3.3工作量问题随着医疗行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在心理、生理和病理上都需要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无疑增加了护士额外的工作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护士编制严重不足,导致急诊科护士常年处于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的状态。
3.4工作的突然性由于急诊科接诊的病人有急、危、重的特点,所以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常年实行轮流倒班的制度。
频繁地更换时间倒班和周末节假日的轮流值班严重扰乱了护士本身的生物钟和工作情绪,护士需要在忙碌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随时切换,给护士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势必会带来一些家庭矛盾。
因此,频繁倒班值班也是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3.5护士职业方面职业暴露是所有医疗工作者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人群以及具有传染可能的血液、体液或其他传染媒介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调查及护理对策目录一,前言 (3)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5)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8)(一)一般资料 (8)(二)入选对象 (8)(三)排除标准 (8)(四)研究方法 (8)(五)统计学方法 (9)四,结果 (10)(一)急诊科护士的基本情况记录: (10)(二)李小妹压力量表记录: (13)(三)由表三可以得知急诊科护士在应对压力时抱有的态度: (13)五,讨论 (14)(一)研究结果 (14)(二)压力源确定 (14)(三)护理对策 (15)六.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21)摘要:目的:根据研究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制定相关的急诊科护士的护理对策。
方法:以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选取某市四所三级及以上医院的急诊科护士120名,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她们的压力源种类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一,基本资料调查,包括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工作时间等状况调查。
二,探究记录护士压力源采用李小妹护士压力计量表记录。
三,采用解亚宁的简单对应压力表记录进行记录分析。
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医患关系的紧张,护理环境的相关问题,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医院福利制度不完善,行业的竞争和学历的压力等。
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日趋增大,形势不容乐观;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相应的压力源深入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逐一解决压力源,且落到实处。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压力调查;护理对策;心态Abstract: objective: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pressure source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four grade 3 or above hospitals in a certain city were selected in the form of random sampling survey.The research methods were as follows: 1. Basic information survey, including the working years, education level and working hours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Second, the pressure sources of the nurses were recorded with the pressure meter of nurse li xiaomei. Third, the simple corresponding pressure gauge records of yannin solution were used for recording analysis.Results: the pressure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mainly comes from the tens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related problems of nursing environment, high-intensity working mode, imperfect hospital welfare system,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pressure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Conclusion: the pressure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Hospital management personnel should mak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pressure source, make targeted solutions, and take a one-to-one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essure source,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Stress survey;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State of mind一,前言对于急诊科护士来说一个“急”字足以说明了他们的快节奏的工作模式。
而工作压力也必然随之产生。
对于压力的含义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不同解释,现在流行最广且被大众所接受的解释是;由于人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对人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负面影响,可以理解为人体机能下降,精神恍惚,是人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1]。
而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是指,由于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上与相应的工作需要不契合所导致的,生理功能下降和心理障碍频发;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的状态[2]。
当下的护理人员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与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造成了对现有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过度榨取的窘境,而且由于医疗技术的科技革命,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更加精细化,复杂化;护士现有的护理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护理需求,急需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并加以应用;然而对于护士的这个群体来说,大多数学历有限,对于一些复杂且晦涩难懂的护理技能或者护理知识的掌握更是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与护理有相关性质的工作都具有工作时间长,节假日无休的现实问题。
对于护理群体来说,女性占绝大多数,然而女性在大多数家庭中都扮演了多重复杂的角色,在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要背负来自家庭的压力,可以看出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是双重的且难以调和的。
压力源对护士是否能产生压力,取决于自身拥有和外界需求的平衡关系。
当需求大于自身拥有,就会让人产生危机感,严重了会让人精神奔溃,衰弱。
对护士的正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有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较大的压力会让护士产生生理,行动力,自我意识正常水平下降。
在工作方面导致护士的业绩下降,或者精神恍惚工作失误遭到病患的投诉,急诊应急能变差,行动迟缓,社会挫败感增强,情绪波动加大,主动辞职,导致家庭关系恶化,记忆力下降以及高血压,血糖,焦虑不安等健康隐患[3]。
放眼整个卫生部门,急诊科护士的病假人数常年高居不下,而腰椎,颈椎,关节痛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当下疾病朝着多样,复杂,难治愈,传染率增加的方向发展;导致了三级及以上的医院急诊人数逐年增长,且没有止步的趋势;面对急诊病患,需要医生和护士拥有快速准确的应急能力,对病患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评估,合理规划治疗流程。
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另外对于急诊的以外,患者及其家属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对急诊的期待和现实结果产生巨大落差,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极大不满,护士或者医生就会遭到物理的谩骂甚至殴打等不礼貌行为[4],这时就需要护士依靠熟练的运用理论知识作出解释,同时也需要临危不乱的心态,沉着应对,化解问题;这些问题长时间在护士的工作中存在对护士的生理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急诊科的严肃的环境,病患的哀嚎声,病患的生死离别,急诊场面的血腥压力,各式病人的痛苦形状,急诊警报的吵杂不绝,一切都让急诊护士不堪忍受。
而对于患有传染类疾病的患者如艾滋病,肺结核;更是让护士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减轻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本研究通过相应的调查记录,明晰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压力的严重程度;根据所得的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应对方式。
为医院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减压方案作出一定的参考,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国内的与急诊科护士研究的相关报道指出急诊科护士具有以下工作特性:工作繁琐复杂,工作劳累常常节假日上班,值夜班是工作必须,心理容易出现障碍压力骤大[5]的情况。
在一些医疗发展处于搞水平的发达国家如美国,韩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对护士的职业压力与护士的心理健康的关系都有相关的深入研究[6]。
由于长期处于压力的工作环境中,一些护士出现了心理的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7]的情况。
由于护士的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介于医生和病患之间。
由此就注定了其巨大的职业压力属性。
这些压力贯穿于护士的整个工作过程,如与患者家属和患者以及医生之间的冲突;被其他人的不理解和职业歧视;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以及由于倒夜班引起的睡眠不足,工作效率下降导致业绩评分较低,经常面对病人及家属的生离死别,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惨不忍睹的病患,以及对病患和家属的安慰[8]使护士产生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也会使护士的身体机能过度透支,健康水准得不到保障阻碍工作的正常进行[9]。
根据相应的职业病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6%的护士相对于其他的职业工作者来说,在巨大的职业压力的影响下更容易患上抑郁,焦虑的精神类疾病;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这一概率仅为13.5% ~18%,通过数据表明护士的健康系数普遍较低,死亡百分比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通过统计调查看出护士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整个群体的平均寿命为73岁,仅仅比工作危险的开采矿工多2年[10],外科医疗护理人员的病假在整个医疗行业中也是较高的大约有5%左右,由于医疗服务人员疾病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多达18亿美元左右,且还有增长的趋势[11]。
护士的工作排班百分比占71%比一般的企业员工大约多30个百分点,但同时工作的缺勤率也较高大约为5.32%。
由于护士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重的角色,因此巨大的工作压力对于护士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被伤害的几率也是极高的,王玉莲[12]对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由调查结果显示,98.0%的护士在工作时由于不同的原因都曾经被手术工具刺伤过。
Wastong[13]等人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的研究显示急诊科护理病房,以及手术室中的医疗设备的噪音和病人疼痛的呻吟声也是护士的职业压力得主要来源。
Woonhwa[14]等人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肿瘤科护士职业压力评估分数的高低与护士的年龄段,婚姻状况,工作能力的强弱以及经验的丰富程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