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检索表

合集下载

平行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1.具多胚现象——————21.不具多胚现象——————32.叶针型——————苏铁Cacadopsida2.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3.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3无叶舌和叶耳———44.单子叶——————百合liliaceae4.双子叶——————55.有壳斗——————壳斗科Fagaceae5.无壳斗——————66.聚合果——————木兰科Magnoliaceae6.其他果——————7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定距检索表1.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1.叶非扇型2.具多胚现象———苏铁Cacadopsida2.不具多胚现象3.根鳞茎———百合liliaceae3.根无鳞茎4.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4.无叶舌和叶耳5.果为聚合果————木兰Magnoliaceae5.果为其他果6.果有壳斗包裹——壳斗科Fagaceae6.果无壳斗包裹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含羞草科Mimosaceae特征:木本,稀草。

叶1-2回羽状复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雄蕊多数。

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G 1:1:1-云实科Caesalpiniaceae特征:木本。

叶1-2回羽状复叶或单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上升覆瓦状排列,5瓣分离;雄蕊10枚;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10 G 1:1:1-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特征:木本、藤本或草本。

单叶、3小叶或1-2回羽状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最上1瓣为旗瓣,两侧各为翼瓣,最下2瓣联合成龙骨瓣;雄蕊为二体雄蕊,即9+1。

心皮1个,荚果。

花称式:↑K(5)C5A(9)+1 G 1:1:1- 百合科Liliaceae特征:草本,有根状茎、鳞茎、球茎;叶基生或茎生。

检索表辅导

检索表辅导

• • • • • • • • • • • •
A1小枝顶芽发达,叶形较宽,花序下垂,风媒传粉 B1长枝之叶背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绒毛,芽有柔毛,叶不裂,老叶背面毛渐脱 落…………………………………………………………毛白杨 B2叶背无毛或仅有短柔毛,或幼叶背面幼稀疏毛,芽无毛 C1叶柄扁形 D1树冠宽大,叶较大,叶缘有睫毛,叶基有二腺体………………………加杨 D2树冠园柱形,叶较小,叶缘无睫毛,叶基无腺体 E1叶宽大于长,树皮粗糙,纵裂,灰褐色………………………………钻天杨 E2叶长大于宽,树皮光滑,灰白色………………………………………箭杆杨 C2叶柄园柱形 D1小枝有角棱,叶菱状倒卵形………………………………………………叶杨 D2小枝圆或幼时有棱,叶卵形,芽有粘胶………………………………青杨 A2小枝无顶芽,叶形狭长,花序直立,虫媒传• • • • • • • • • • • • • • • • • A1 形成球果,种子无肉质假种皮 B1每种鳞具有一种子……………………… ………… [1]南洋杉 B2每种鳞具2粒、1-多粒种子 C1种鳞与苞鳞离生,每种鳞具2粒种子 D1叶针形,通常2、3或5针一束 E1针叶3针一束,叶鞘早落………………………[2]白皮松 E2针叶2针一束,叶鞘宿存………………………[3]黑松 D2叶针形,不成束,枝二型,叶在长枝上螺旋状着生,在短枝上簇 生……………………………………………………………[4]雪松 C2种鳞与苞鳞合生,每种鳞具2-9或1-多粒种子 D1叶条形或钻形;落叶性;每种鳞具2-9种子 E1叶钻形,在枝上螺旋状互生………………………[5]池杉 E2叶条形,对生……………… ………………………[6水杉 D2叶鳞片状或刺状,交叉对生或轮生;常绿;每种鳞具1-多粒种子 E1种鳞成熟时木质……………… ………………………[7]侧柏 E2种鳞成熟时肉质 F1叶鳞叶、刺叶二型,小枝直立或斜生………………………[8]桧柏 F2叶几乎全为鳞形叶,小枝游龙抱柱状………………………[9]龙柏 A2雌球花发育为单粒种子,不形成球果;种子核果状,有肉质的假果皮或假种皮 B1叶羽状深裂,茎通常不分枝…………………………………[10]苏铁 B 2单叶、茎有分枝 C1 叶扇形、叶脉二叉状;………………………………………[11]银杏 C2叶条形;种子着生于膨大的肉质种托上…………………….[12]罗汉松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1. 任务背景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提取信息。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详细介绍这两种数据结构的转化过程。

2. 定距检索表的定义和特点2.1 定距检索表的定义定距检索表是一种按照固定距离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适用于数据的快速检索和访问。

它由多个数据项组成,每个数据项占用相同的空间,相邻数据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2.2 定距检索表的特点•存储结构简单,数据项之间的距离固定,便于数据的访问和检索。

•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数据项的移动和调整。

•适用于静态数据,不适用于动态数据。

3. 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和特点3.1 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平行检索表是一种按照数据项的关键字进行存储的数据结构,适用于根据关键字进行数据的快速检索和排序。

它由多个数据项组成,每个数据项包含一个关键字和对应的数据。

3.2 平行检索表的特点•存储结构复杂,需要根据关键字进行数据项的排序和组织。

•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调整数据项的位置和关键字的排序。

•适用于动态数据,能够处理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4. 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有着不同的存储原理和特点,但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下面将介绍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过程。

4.1 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步骤1.确定关键字:根据定距检索表中的数据项,选择其中与检索相关的字段作为关键字。

2.提取数据:遍历定距检索表,将每个数据项的关键字和对应的数据提取出来。

3.排序关键字:对提取出来的关键字进行排序,得到有序的关键字序列。

4.构建平行检索表:根据排序后的关键字序列,将关键字和对应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存储结构进行组织,构建平行检索表。

4.2 定距检索表到平行检索表的转化示例假设有一个定距检索表,其中每个数据项包含学生的姓名和学号,数据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现在需要将这个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

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转化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检索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其中,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是两种常见的检索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或将平行检索表转化为定距检索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转化方法。

二、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定义及特点1. 定距检索表定距检索表是一种按照固定间隔划分关键词区间的方式建立的分类号码系统。

其特点是分类号码长度固定,且每个级别上所有关键词之间的间隔相等。

2. 平行检索表平行检索表是一种按照主题内容建立的分类号码系统。

其特点是分类号码长度不固定,且每个级别上关键词之间没有固定间隔。

三、将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的方法1. 确认主题内容将定距分类号码中各级别对应的主题内容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根据主题内容建立平行分类号码。

2. 建立平行分类号码按照确定好的主题内容建立相应的平行分类号码,每个级别上的关键词之间没有固定间隔,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

3. 转移文献将原来按照定距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转移到按照平行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库中。

四、将平行检索表转化为定距检索表的方法1. 确认关键词间隔根据平行分类号码中各级别上关键词之间的实际间隔确定好每个级别上关键词之间的间隔。

2. 确认关键词数量确定每个级别上需要包含多少个关键词,以及每个关键词应该包含多少位字符。

3. 建立定距分类号码按照确定好的关键词间隔和数量建立相应的定距分类号码,每个级别上所有关键词之间的间隔相等。

4. 转移文献将原来按照平行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转移到按照定距分类号码编制的文献库中。

五、总结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定距检索表转化为平行检索表或将平行检索表转化为定距检索表。

本文介绍了这两种转化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各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常见15个植物检索表

常见15个植物检索表

常见15个植物检索表摘要:1.引言2.植物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3.植物检索表的类型3.1 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3.2 平行式检索表3.3 连续平行式检索表4.常见植物检索表示例4.1 木本植物检索表4.2 草本植物检索表4.3 花卉植物检索表4.4 果树植物检索表4.5 观赏植物检索表5.植物检索表的应用场景6.结语正文:一、引言植物检索表是一种帮助人们识别和分类植物的工具,它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以及生长环境等信息,将植物进行归类。

对于植物学研究者、园艺工作者以及自然爱好者来说,植物检索表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介绍植物检索表的定义、类型和常见植物检索表示例,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参考。

二、植物检索表的定义和作用植物检索表是一种根据植物的特征信息编制的表格,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类植物。

植物检索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植物学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分类特征和演化关系。

2.为园艺工作者提供实用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培育植物品种。

3.为自然爱好者提供识别指南,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识别和了解自然界中的植物。

三、植物检索表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特征和需求,植物检索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

这种检索表结构清晰,便于查阅,但制作过程较为繁琐。

2.平行式检索表:将不同特征的对比项目排列在同一行,通过对比各项目的描述,帮助使用者逐步缩小植物的范围。

这种检索表简洁明了,但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结合定距式和平行式的优点,将特征分组排列,每个分组的特征之间保持平行关系。

这种检索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适用于多种植物的分类和识别。

四、常见植物检索表示例本文以木本、草本、花卉、果树和观赏植物为例,简要介绍这几类植物的检索表:1.木本植物检索表:根据植物的乔木或灌木特性、叶子类型、花序、果实等特征,将木本植物分为不同的科、属和种。

平行检索表范例

平行检索表范例

平行检索表范例摘要:一、平行检索表概述1.平行检索表的定义2.平行检索表的作用3.平行检索表的范例二、平行检索表的编制方法1.确定检索表的范畴2.选择适当的分类单位3.制定分类标准4.编写检索条目三、平行检索表的应用领域1.图书馆编目2.信息检索3.科学研究4.其他领域四、平行检索表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检索表2.智能检索表3.跨领域检索表4.展望正文:平行检索表是一种用于查找、检索信息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编目、信息检索、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通过对信息的有序组织,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行检索表的概述、编制方法、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一、平行检索表概述平行检索表,又称对比检索表,是一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具有相同检索项目的检索工具。

它将多个检索表的内容整合到一个表中,方便用户在多个检索表间进行快速查找。

二、平行检索表的编制方法1.确定检索表的范畴:首先要明确检索表所涉及的主题范围,确保所收录的检索项目与主题紧密相关。

2.选择适当的分类单位:根据检索表的范畴,选取适当的分类单位,如按照学科、功能、类型等进行分类。

3.制定分类标准:为保证检索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使得检索项目能够有序地排列。

4.编写检索条目: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编写具体的检索条目,包括条目标题、分类号、参见号等。

三、平行检索表的应用领域1.图书馆编目:平行检索表可以用于图书馆编目,便于馆员快速、准确地为图书、文献分类,提高编目效率。

2.信息检索:在信息检索领域,平行检索表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相关资料,提高检索效果。

3.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平行检索表可以辅助研究人员查找相关文献、数据,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4.其他领域:平行检索表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调查等。

四、平行检索表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检索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索表开始采用数字化形式,方便用户在线查询、更新。

植物分类检索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植物检索表示例一、定距检索表1.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雌性生殖器为单细胞(极少数例外),合子不形成胚,直接萌发为植物体…………………………………………………(一)低等植物2.植物体不为菌、藻共生体。

3.植物体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活方式为自养………………………1.藻类4.植物体的细胞无真正的核……………………………………………(1)蓝藻门4.植物体的细胞有真正的核。

5.植物体为单细胞,无细胞壁,常具1根鞭毛,能游动…………(2)眼虫藻门5.植物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群体。

6.植物体为单细胞时,如无细胞壁则常具2根鞭毛;或有细胞壁则由具花纹的甲片相连成而具2根鞭毛;或细胞壁由2瓣套合而成;则不具鞭毛;或为多细胞的群体,细胞横壁位于中间,整个细胞壁呈“H”形;或整个植物体无细胞横壁隔开,多核,呈非细胞结构状。

7.植物体的细胞壁不为具花纹的甲片相连而成………………(3)金藻门7.植物体的细胞壁常为具花纹的甲片相连而成,有2条槽,一条环绕细胞的中部,另一条在一侧直生,具2鞭毛……………………(4)甲藻门6.植物体为多细胞的群体,或为多细胞,均有细胞壁。

如为单细胞则壁不为二瓣套合或甲片相连而成。

8.植物体含有与高等植物相同的叶绿素a、b,叶黄素与胡萝卜素,呈绿色;储藏的养料一般是淀粉…………………………………(5)绿藻门8.植物体含的色素与高等植物不同,储藏的养料不是真正的淀粉。

9.植物体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墨角藻黄素,故呈褐色;储藏的养料主要是褐藻淀粉………………………………………(6)褐藻门9.植物体含叶绿素和叶黄素外,还含有藻红素,故呈红或紫色;储藏的养料是近似淀粉的糖…………………………………………(7)红藻门3.植物体无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极少数例外),生活方式为异养……2.菌类10.植物体的细胞无真正的核……………………………………………(8)细菌门10.植物体的细胞有真正的核11.植物体的细胞在营养体时期无细胞壁,是一团变形虫状裸露的原生质体,能移动和吞食固体食物………………………………………(9)粘菌门11.植物体的细胞有细胞壁…………………………………………(10)真菌门2.植物体为菌、藻共生体……………………………………………………(11)地衣门 1.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束(苔藓例外),雌性生殖器由多个细胞构成,有颈卵器,合子形成胚,然后再萌发为植物体………………………………(二)高等植物12.植物体无维管束,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12)苔藓植物门12.植物体有维管束,孢子体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植物分类检索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
检索表是植物分类中识别和鉴定植物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根据法国拉马(Lamarck,1744-1829)二歧分类原则,把原来一群动植物相对的特征、特性分成对应的两个分支。

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的性状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到科、属或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

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或符号应是相同的。

植物检索表的格式通常有三种。

等距检索表又称立距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是把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的号码,且在左边同等距离处开始,如此下去,叙述的文字越来越短,最后终止于各类群的需称。

平行检索表又称二岐检索表,特点是左边的字码都平头写(平行)。

连续平行检索表,这种检索表编写的方式与平行检索表相似,将每对显著的对立特征的号码写在前面,并用两个号码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检索表
1.具多胚现象——————2
1.不具多胚现象——————3
2.叶针型——————苏铁Cacadopsida
2.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
3.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
3无叶舌和叶耳———4
4.单子叶——————百合liliaceae
4.双子叶——————5
5.有壳斗——————壳斗科Fagaceae
5.无壳斗——————6
6.聚合果——————木兰科Magnoliaceae
6.其他果——————7
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
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
定距检索表
1.叶扇型———银杏Ginkgopsida
1.叶非扇型
2.具多胚现象———苏铁Cacadopsida
2.不具多胚现象
3.根鳞茎———百合liliaceae
3.根无鳞茎
4.有叶舌和叶耳———禾本科Gramineae
4.无叶舌和叶耳
5.果为聚合果————木兰Magnoliaceae
5.果为其他果
6.果有壳斗包裹——壳斗科Fagaceae
6.果无壳斗包裹
7.花蝶型———蝶形科Papilionaceae
7.头状花絮——菊科Compositae
含羞草科Mimosaceae特征:木本,稀草。

叶1-2回羽状复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雄蕊多数。

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G 1:1:1-
云实科Caesalpiniaceae特征:木本。

叶1-2回羽状复叶或单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上升覆瓦状排列,5瓣分离;雄蕊10枚;子房上位;心皮1个,荚果。

花程式:↑K(5)C5A10 G 1:1:1-
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特征:木本、藤本或草本。

单叶、3小叶或1-2回羽状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萼与花瓣均5,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最上1瓣为旗瓣,两侧各为翼瓣,最下2瓣联合成龙骨瓣;雄蕊为二体雄蕊,即9+1。

心皮1个,荚果。

花称式:↑K(5)C5A(9)+1 G 1:1:1- 百合科Liliaceae特征:草本,有根状茎、鳞茎、球茎;叶基生或茎生。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花瓣状,裂片6枚;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蒴果。

花程式:P3+3 A3+3G(3:3:2-∞)
天南星科Araceae特征:草本,有根状茎、球茎;叶基生或茎生。

花序为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