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作业1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8-3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8-3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为了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现用醋酸钠进行实验,表明它在水解时是吸热的,其中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将CH3COONa·3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B.醋酸钠水溶液的pH大于7C.醋酸钠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加热后颜色变深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解析]A项CH3COONa·3H2O晶体溶解也伴随能量变化;B项与能量无关;C项加热后颜色变深说明温度升高可以使水解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D项说明CH3COOH是弱酸,与水解无关。

[答案]C2.为了配制NH+4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HCl②适量NaCl③适量氨水④适量NaOHA.①②B.③C.③④D.④[解析]在NH4Cl溶液中,由于NH+4的水解,使得c(NH+4)<c(Cl-),要满足题目要求,需适当增大c(NH+4),且不影响c(Cl-),①②会导致c(Cl-)增大,④则导致c(NH+4)减少,所以只有③满足要求。

[答案]B3.用一价离子组成四种盐:AC、BD、AD、BC,将它们配制成1 mol·L -1的溶液,在室温下,AC和BD溶液的pH=7,AD溶液pH>7,BC溶液pH<7则()子,D-为弱酸根离子;同理B+为弱碱离子,C-为强酸根离子;AC、BD 溶液pH=7,那么AC为强酸强碱盐,与以上推断不矛盾,BD为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水解,但溶液呈中性。

因此,碱性AOH>BOH,酸性HC>HD。

[答案]A4.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一元酸溶液和一种c(OH-)=1×10-3mol/L的一元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生成的盐是() A.强酸强碱盐B.强酸弱碱盐C.强碱弱酸盐D.上述三种盐均可能[解析]当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的浓度相等时,谁“弱”谁只有部分电离,谁才能保证是过量的,因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故应为弱碱与强酸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所以选B。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11-2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11-2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用药品和干燥剂都正确的是()2反应制HCl,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C错;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P2O5干燥。

[答案]A2.如图所示,挤压软塑瓶壁,向装有固体B的锥形瓶中加入溶液A,同时往燃烧管中通入气体C并点燃,可看到明显的燃烧现象(金属网用以防止气体混合爆炸)。

用此装置模拟工业合成盐酸,则关于试剂选择正确的是(填序号)[解析]根据试题的要求,首先考虑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助燃气体浓度不宜过大,所以此时C应该是可燃性气体H2,A和B产生助燃气体,由于考虑在不加热的时候制取Cl2,所以选D。

[答案]D3.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解析]浓硝酸与Cu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氮,其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气体时,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这样有利于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

[答案]C4.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可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的是()①黑色固体:FeO、Fe(粉)、CuO、C②无色溶液:(NH4)2SO4、NH4Cl、Na2SO4、NaCl③无色溶液:AgNO3、KNO3、Na2CO3④无色液体:苯、四氯化碳、无水乙醇、己烯A.全部B.只有①②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④[解析]①用稀盐酸(稀硫酸),得到浅绿色溶液的是FeO,得到蓝色溶液的是CuO,产生气泡的是Fe,不反应的是C,①对;②用Ba(OH)2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并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NH4)2SO4,只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NH4Cl,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SO4,剩下的是NaCl,②对,③用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产生气泡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KNO3,③对;④用溴水,橙色在上层的为苯,在下层的为四氯化碳,变成无色的为己烯,剩下的为无水乙醇,④对。

故选A。

[答案]A5.某地污水中含有Zn2+、Hg2+、Fe3+和Cu2+。

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望奎一中高三化学月考试卷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定条件下,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经隔绝空气发酵可产生沼气B .药物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可能对机体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 .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二氧化碳至饱和,再通入氨气后可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2.氯磺酸(HSO 3C1)是一种易与水反应的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 3=HSO 3Cl 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SO 3Cl 具有强腐蚀性B .HSO 3Cl 也可以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得C .HSO 3Cl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产物只有NaSO 3ClD .氯磺酸属于混合物3.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mol 2NO 与2H 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A N B .标准状况下,11.2LCHCl 3所含分子数为0.5A N C .常温常压下,14.5g 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5A N D .0.1mol 癸烷分子中,共价键数为3A N4.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发生反应:434233O =FeSO Fe O S 2S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41L0.1mol L FeSO -⋅溶液含2Fe +数为A 0.1NB .标准状况下,344.8LSO 含分子数为A 2NC .445.6gFeSO 按上述反应完全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A 0.2ND .常温常压下,21molSO 通入足量的水形成的溶液中23SO -数为A N5.已知含硫元素的几种物质间具有如图转化关系。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3.2gS 充分燃烧后生成2.24L 2SOB .N A 个2SO 分子与足量氧气经反应①可以制得N A 个3SO 分子C .反应①中若转移2N A 个电子,生成1.5molSD .只要氧气过量,硫可以一步转化为3SO 6.下列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 溶液:2Cl -+2H +电解Cl 2↑+H 2↑B .向FeI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2I -+Cl 2=I 2+2Cl -C .0.1mol/LNa 2CO 3溶液pH>7:CO 23-+H 2O=H 2CO 3+2OH -D .向CaCO 3中滴加稀醋酸,产生气体:CaCO 3+2H +=Ca 2++CO 2↑+H 2O 7.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K +、Na +、MnO -4、2-4SO B .在酸性溶液中:Mg 2+、Na +、2-4SO 、Cl ﹣C .能使pH 试纸变蓝色的溶液:Cl ﹣、-3HCO 、2-4SO 、+4NHD .碱性溶液中:K +、Cl ﹣、-3NO 、Cu 2+8.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3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3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化学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常涉及化学知识。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咀嚼米饭时,越嚼越甜,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了麦芽糖B .向食盐浓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因为食盐能使蛋白质变性C .铁锅用水清洗后,出现铁锈,因为潮湿环境中铁锅会发生电化学腐蚀D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因为减小压强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2.硒代半胱氨酸(含C 、H 、N 、O 、34Se 5种元素)是一种氨基酸,其分子空间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e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A 族B .图中最大的球代表SeC .硒代半胱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手性碳原子D .硒代半胱氨酸难溶于水,易溶于苯 3.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可添加试剂,可重复使用)不合理...的是( )A .盛放NaOH 溶液,选用③B .用4NH Cl 和2Ca(OH)固体制备氨,选用②C .配制-1100 mL 1.00 m ol L NaCl 溶液,选用⑤D .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2CO 并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用①④ 4.下列指定微粒或化学键的个数比为1:2的是( )A .126C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 B .22Na O 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C .2SiO 晶体中的硅原子和共价键D .2FeCl 溶液中的2+Fe 和-Cl5.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将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223SO +Ba +H OBaSO +2H ↓B .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2+33222HCO +Ca CaCO +H O+CO ↓↑C .将氯化铜溶液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2+2--2424Cu H O (aq)+4Cl (aq)CuCl (aq)+4H O(l)ΔH>0⎡⎤⎣⎦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22Cl +2OH Cl +ClO +H O6.关于下列4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64 g Cu ②32 g S ③218 g H O ④2546 g C H OH A .①的晶体为共价晶体B .①与②完全反应时,转移2 mol 电子C .室温时,②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D .③和④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数不同7.3-O 咖啡酰奎尼酸是金银花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10-1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10-1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不同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反应键①断裂B.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C.和浓H2SO4共热140℃时,键①②断裂,170℃时键②⑤断裂D.和氢溴酸反应键①断裂[解析]和金属钠反应时氢氧键即①断裂,故A正确;催化氧化时,断裂氢氧键和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的碳氢键即①③,故B正确;在140℃时,①②断裂生成乙醚,在170℃时,②⑤断裂生成乙烯,故C正确;和氢溴酸发生反应时,碳氧键断裂,即②断裂,故D不正确。

[答案]D2.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解析]铜灼烧后生成的CuO,能与硝酸、盐酸、无水乙醇反应,但与无水乙醇反应质量不变。

[答案]B3.乙醇、甘油和苯酚所具有的共同点是()A.都易溶于水B.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羟基D.都属于醇类化合物[解析]乙醇、甘油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只有当温度高于65℃时才能与水互溶;苯酚虽然也含羟基,但属于酚类。

[答案]C4.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解析]往溶液中通入CO2,不论CO2是否过量均生成NaHCO3,而不是Na2CO3。

[答案]A5.能证明苯酚酸性很弱的实验是()A.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B.能跟NaOH溶液反应C.遇FeCl3溶液呈紫色D.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解析]苯酚属于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大小与溶解度无关,A项错误;能与NaOH溶液反应只能说明苯酚具有酸性,但无法证明酸性的强弱,B项错误;苯酚遇FeCl3溶液变紫色,是由于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与酸性无关,C项错误;电离出H+的能力,因而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是发生了反应:CO2+H2O+―→+NaHCO3,H2CO3是弱酸,根据“由强到弱”规律即可证明的酸性很弱。

高三有机化学综合练习题1(附答案)

高三有机化学综合练习题1(附答案)

高三有机化学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5种B.苯的四氯取代物有3种C.分子式为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的有8种D.的一溴取代物有4种2.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辛烯和3-甲基-1-丁烯B.苯和乙烯C.1-氯丙院和2-氯丙院D.甲基环己烷和乙烯3.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法国、英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分获,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研究方面的成就。

三蝶烯是分子机器的常见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Ⅰ、Ⅱ、Ⅲ均为烃B.三蝶烯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C.化合物Ⅱ生成化合物Ⅲ为取代反应D.苯炔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4.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的饱和烃是,该烯烃可能的结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5.分子式为C10H14的有机物,其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6种C.9种D.12种6.R是一种香精的调香剂,其水解反应的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的分子式为C H O B.R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11122C.N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含N)D.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以区分M和N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和()34C CH 是同一种物质B.2H 和2D 互为同位素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8.烷烃单烯烃和H 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 可能的结构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9.生活中使用的塑料食品盒、水杯等通常由聚苯乙烯制成,其结构简式为,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 A.聚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B.聚苯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聚苯乙烯可由苯乙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D.聚苯乙烯单体的分子式为C 8H 810.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2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2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ΔH <0、ΔS >0的是( )A .2SO 3 △2SO 2+O 2B .2C 2H 6(g)+7O 2(g)===4CO 2(g)+6H 2O(g)C .NH 4NO 3(s)===NH +4(aq)+NO -3(aq)D .Cl 2===2Cl[解析]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数量增加,所以该反应过程中,ΔH <0、ΔS >0。

[答案]B2.下列对熵(S )、熵变(ΔS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熵变B .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熵变C .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D .化学反应的ΔS 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解析]要注意区分熵变、焓变的差异。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焓变。

[答案]A3.(2011·大纲全国卷,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 2和8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B .10%C .15%D .20%[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N 2 + 3H 2 2NH 3起始(mol) 2 8 0变化(mol) 2/3 2 4/3平衡(mol) 4/3 6 4/3氨气的体积分数为4/3mol÷(4/3+6+4/3)mol =2/13≈15%[答案]C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g)+S(s) H 2S(g) K 1S(s)+O 2(g) SO 2(g) K 2则反应H 2+SO 2 O 2+H 2S 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B .K 1-K 2C .K 1×K 2D .K 1/K 2[解析]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 1=c (H 2S )c (H 2),K 2=c (SO 2)c (O 2),反应H 2+SO 2 O 2+H 2S 的平衡常数K =c (O 2)·c (H 2S )c (H 2)·c (SO 2),可知K =K 1/K 2。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3-1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3-1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重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①CO2②盐酸③NaOH溶液④水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解析]镁能与CO2反应而铝不能,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

[答案]C2.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下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很快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水柱右端上升。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溶液中取出的铝箔上附有少量液态汞B.“白毛”的快速形成,可能是铝箔表面形成原电池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解析]铝、铝置换出的汞与盐溶液一起构成原电池,而铝在通常情况下与氧气反应很慢,A、B项对;红墨水水柱右端上升,说明铝与氧气反应放热,C项对;汞是不活泼金属,常温下难与O2反应,D项错。

[答案]D3.(2009·上海)实验室将9 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

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 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A.Fe2O3和MnO2B.MnO2和V2O5C.Cr2O3和V2O5D.Fe3O4和FeO[解析]9 g铝粉可以提供1 mol电子,则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每得到1 mol电子对应的质量就应该是18 g。

三价Fe得到1 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8.7 g,四价Mn得到1 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3.8 g,故A项正确。

五价V得到1 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0.2 g,三价Cr 得到1 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17.3 g, B、C两项即使9 g铝粉全部反应,所得金属单质的质量也不到18 g,故都错误。

Fe3O4中的铁元素得到1 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21 g,二价Fe得到1 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28 g,当铝粉过量时,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作业1
1.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
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
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 g氢气
C.配制200 mL 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L
2.(2010·龙岩模拟)某溶液中(假定不考虑水解因素)仅含有K+、Mg2+、SO42-、NO3-四种离子,其中K+与Mg2+的个数之比为4∶5,则NO3-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不是()
A.8∶3B.3∶2C.1∶3D.2∶3
3.在标准状况下,用盛满HCl和N2的混合气体的烧瓶进行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所得烧瓶内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45 mol/L B.0.45 mol/L C.0.5 mol/L D.无法计算
4.(2010·南京模拟)要把12 mol/L的盐酸(密度1.19 g/cm3)50 mL稀释成6 mol/L的盐酸(密度1.10 g/cm3),需加水()
A.50 mL B.50.5 mL C.55 mL D.59.5 mL
5.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 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 0 mol。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__________。

6.下图是配制50 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如果用按照图示操作所配制的溶液进行实验,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