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12册数学知识点归类
小学数学十二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一、数的意义1、自然数、整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用来表示事物多少的叫基数。
例如“8棵树” 中的“8” 是基数;二是用来表示事物次序的叫序数。
例如“第10页” 中的“10” 是序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
1、分数与小数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1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人们在进行计算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候就需要用小数来表示。
把整数“1” 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如0.1、0.25、0.001…等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只是写法上有所不同。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自然数相除, 不能整除时, 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 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也就是: 被除数÷除数= 为零不能做除数, 所以,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零.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 但也有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 而分数是一个数.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纯小数, 如0.24、0.3、0.216都是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叫带小数, 如3.14、4.2等都是带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 从某一位起, 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这个小数叫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位数是无限的;②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
循环小数分两个类型:①循环节从小数部分左边第一位起的叫纯循环小数;②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起的叫混循环小数。
例如4.37是纯循环小数;4.037、3.12都是混循环小数。
小数的分类可以用下图表示:有限小数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小数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数位(1) 计数单位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来的数。
初二上册数学第12章知识点归纳.doc

初二上册数学第12章知识点总结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轴对称知识概念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角的特点: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是60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在建立在轴对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的图形进行分析鉴赏,亲身经历数学美,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的性质和判定,并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法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 提公共因式法2.运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这章内容知识点较多,表面看来零碎的概念和性质也较多,但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

BPAa【变式1】如图,在t R ABC △中,AB AC =,90BAC ∠=︒,过点A 的任一直线AN ,BD AN ⊥于D ,BD AN ⊥于E求证:DE BD CE =-NEDCBA【变式2】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求证:DE AD BE =+.EDCBA专题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知识点解析作三角形的三种类型:① 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作图依据------SAS ② 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作图依据------ASA ③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作图依据------SSS典型例题【例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 求作:线段AB ,使AB = a .【例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
求作:∠A’O’B’,使A’O’B’=∠AOB【例3】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如图,线段a,b,c.求作:△ABC,使AB = c,AC = b,BC = a.作法:【例4】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已知:如图,线段m,n, ∠α.求作:△ABC,使∠A=∠α,AB=m,AC=n.【例5】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如图,∠α,∠β,线段c .求作:△ABC,使∠A=∠α,∠B=∠β,AB=c.随堂练习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时,第一步骤应为()A.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作两条线段等于已知三角形的边,并使其夹角等于已知角D.先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或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时,实际上就是已知的条件是()A.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B.三角形的三条边C.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D.三角形的三个角4.已知三边作三角形时,用到所学知识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一个角使它等于已知角的一半C.在射线上取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专题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知识点解析一、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目的:变不可测距离为可测距离。
小学12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12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12册数学教材内容涵盖了整数、小数、分数、数形关系、图形的性质、长度、面积、容量、质量、时间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数学常识。
下面将针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总结。
一、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自然数是1、2、3、4...,负整数是-1、-2、-3、-4...小学阶段主要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整数比大小、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整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数轴和数线图,培养学生处理负数的能力。
通过整数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初步认识负数,为后续学习铺垫基础。
二、小数小学阶段小数的学习主要包括小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加减法、乘除法等多个知识点。
小数是数轴上整数与整数之间的数,相对于整数的运算可能更复杂,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方法。
小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分数小学阶段分数的学习主要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等多个知识点。
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分数的含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分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数形关系小学阶段数形关系的学习主要包括几何图形的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的分类等多个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边数、角度等基本概念,了解各种图形之间的数学关系,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
五、图形的性质小学阶段图形的性质的学习主要包括直线、线段、射线、角的概念、形状与位置的关系等多个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直线、线段、射线、角的性质,能够正确描述和绘制各种图形,了解图形之间的数学关系。
六、长度小学阶段长度的学习主要包括长度的认识、长度单位的换算、长度的加减乘除等多个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长度的大小比较、长度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长度的测量和计算。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注意: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6.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有公共角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有对顶角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2)在全等三角形中,最大边与最大边是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是对应角。
(3)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12.2全等形的判定1.已知:如图△ABC求作:△A´B´C´,使B´C´=BC、B´A´=BAC´A´=CA。
作法:(1)作线段B´C´=BC;(2)分别以点B´、C´为圆心,线段AB、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A´;(3)连接´A´B´、A´C´;则△A´B´C´为所求。
2.判定方法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3.尺规作图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册《图形与变换》课件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A
B
C
顺时针旋转900
•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即图形翻折),对折 后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图形沿一条直 线180度前后位置所成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作 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 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各部分均要用 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这两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第二个图形的制作采用了哪些技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小学阶段己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
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 离的过程,称作平移。决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 键两点: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 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作旋转。决定图形旋转 后的位置,关键是三点:一是固定的点,二是旋转 的方向,三是旋转的角度。
A
三角形AOB绕O点顺 时针旋转90度得到 , , 三角形0A B
B O B` A`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A
B
C
(1)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2)图形B如何变换得到图形C? (3)你还有什么办法将图形A变换到图形C?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A
B
向右平移8格
填空
A B
图形A向( 下 )平移( 3 )个格,得到图形B。
填空
A
O
B
图形A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度, 再向( 右 )平移( 1 )个格, 最后向( 下 )平移( 1 )个格,得到图形B。
将上面的图形向上平移3格,再向 左平移8格得到的图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时分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单元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专题方案(一)、第一要熟悉一到六年级整套教材的授课内容,才方便此后的授课及教研活动的睁开。
一、一年一册:1、数一数:这一节是认识数字1~102、比一比:这一节是1~10 以内的大小的比较,长短、高矮的比较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零4、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平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5、分类图形,长短,水果的分类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 6、 7、 8、 9、 10;连加连减7、 11~20 各数的认识8、认识钟表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 8、 7、 6 加几; 5、 4、 3、 2、加几;二、一年二册1、地址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地址(第几组第几个)2、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3、图形的拼组折纸、用小棒拼正方形4、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序次,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5、认识人民币6、 100 以内的加法和(一)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7、认识时间8、找规律:图形,颜色的规律9、统计:简单的统计三、二年一册1、长度单位2、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连加连减和加减混杂;加减法的估计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2~6 的乘法口诀5、观察物体:所站角度不相同,我们观察到的物体也不相同6、表内乘法(二):7~9 的乘法口诀7统计1、解决问题简单的认识应用题2、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3、图形与变换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4、表内除法(二)用 7~9 的乘法口诀求商;用除法解决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 以内数的认识;10000 以内数的认识;近似数整百、整千数加减法6、克和千克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统计:认识最多和最少9、找规律:图形;钟表、数、图案的规律五、三年一册1、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减法;加减法的验算3、四边形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4、有余数的除法5、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6、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7、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几分之几;分数的简单计算8、可能性六、三年二册1、地址与方向东、南、西、北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统计:简单的数据解析;平均数4、年月日:哪个月有31 天;闰年和平年;24 时计时法5、两位数乘两位数6、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7、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七、四年一册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2、角的胸襟直线、射线和角;用量角胸怀角度;角的分类;画角3、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笔算除法(除数是两位数)6、统计八、四年二册1、四则运算什么事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法规及运算序次2、地址与方向东、南、西、北的认识3、运算定律与简略运算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简略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略运算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的搬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5、三角形三角形的特色;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用三角形拼四边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统计:柱状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九、五年一册1、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连加、连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实行到小数2、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找规律;用小数解决问题3、观察物体:从不相同角度看到的物体4、简单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解简单方程解方程;未知数5、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饿面积6、统计与可能性:认识中位数十、五年二册1、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2、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因数与倍数; 2、 3、5 的倍数特色;质数与合数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大公因数;通分:最小公倍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杂运算6、统计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十一、六年一册1、地址:用坐标表示地址2、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应用题;倒数的认识3、分数除法:分数除法应用题;比和比的应用4、圆: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5、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折扣;纳税;利率;6、统计:扇形统计图十二、六年二册1、负数2、圆柱与圆锥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3、比率比率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率正比率和反比率的意义:成正比率的量;成反比率的量;比率的应用:比率尺图形的放大与减小;用比率解决问题4、统计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小学阶段一到六年级课程的全部内容,解析可知有些知识点有重复,但这不是单纯的重复,是在纵向的知识系统上的重复,教材这样的编排方法很好的将重点突出,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目,因此了方便授课我能够将整个的向系统分几个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和是4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4平方分米,圆锥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
1一个圆柱,直径是6cm,高是12cm,求表面积,体积?
4小林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30页,8天可以读完。小林想6天读完,那么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5
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1、鸽巣原理
2、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1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物体个数÷鸽巣个数=商……余数
至少个数=商+1
2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①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
物体数=颜色数×(至少数-1)+1
(3)应纳税额
(4)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利率
本金利息利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
八折==80﹪,
六折五===65﹪
一成==10﹪,
八成五===80﹪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1一个书包原价105.00元,打七折后,现价多少元?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数量
=数量
=时间
=工作时间
=单价
=单产量
=速度
=工作效率
1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能写几个?
2.解比例
0.8:4=x:8
3.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 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cm,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人教版第12册数学知识点归类
序号
知识点名称
相关定义定律计算公式或单位换算
练习题(出两道)
1
一负数
1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2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数轴
4比较两数的大小:
○
-○-
2
二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解决打折的问题
2、成数:解决成数的问题
(二)、税率和利率
1、税率
(1)纳税
(2)纳税的意义
2、圆锥的高
3、圆锥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
(2)侧面的特征:
(3)高的特征
4、圆柱的切割:
①横切:
②竖切(过顶点和直径直径):
5、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三、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1、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2、圆柱与圆锥等底等体积,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3、圆柱与圆锥等高等体积,圆锥的底面积(注意:是底面积而不是底面半径)是圆柱的3倍。
4、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Sh
圆柱:
底面积:S底=πr²
底面周长:C底=πd=2πr
侧面积:S侧=2πrh
表面积:S表=2S底+S侧=2πr²+2πrh
体积:V柱=πr²h
圆锥:
底面积:S底=πr²
底面周长:C底=πd=2πr
体积:V锥=πr²h
圆柱考试常见题型:
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
2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4dm,圆锥的高是多少?
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6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41.3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4
四比例
1、比的意义
1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17、用比例解决问题:
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k(一定)
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2.某汽车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个月增长3成。一月份出口汽车多少万辆?
3.王奶奶把5000元存入银行,三年后王奶奶能取出多少钱?(年利率是4.25%)
3
三圆柱和圆锥
一、圆柱
1、圆柱的形成:
2、圆柱
(3)高的特征
二、圆锥
1、圆锥的形成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③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
④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⑤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圆锥考试常见题型:
①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底面周长
②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底面积
2、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4、按比例分配:
5、比例的意义:
6、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
8、解比例
9、正比例
10、反比例
11、成正比例图像的特点
12、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
成反比例的方法:
13、比例尺:
14、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5、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步骤
②极端思想: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再无论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球,都能保证一定有两个球是同色的。
③公式:两种颜色:2+1=3(个)
三种颜色:3+1=4(个)
四种颜色:4+1=5(个)
把红黄绿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0哥,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种颜色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