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1h CT
3h MRI T2WI
3h DWI
5d CT 弥散加权像诊断超早期脑梗死
星形细胞瘤囊变区 扩散呈低信号
DWI用于肿瘤鉴别诊断
脑脓肿扩散呈高信号
rCBV↓ 脑PWI示左侧基底节区中心梗塞形成
(局部血容量下降)
脑功能成像(BOLD—fMRI)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
皮质脊髓束走行
1 动眼神经 2 滑车神经 3 三叉神经眼支 4 三叉神经上颌支 5 展神经 6 颈内动脉 7 垂体 8 视交叉
海绵窦结构
脑膜解剖
脑有三层被膜:从外到里即硬脑膜、蛛网膜和软 脑膜
1 硬脑膜:分为两层,内层衬于颅骨表面,既骨 膜,外层深入大脑表面,形成大脑镰、小脑幕。 两层硬膜之间可形成静脉窦系统。硬脑膜与蛛网 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脑正常影像解剖
概论: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 包括大脑(端脑) 、间脑、小脑、脑干、岛叶、
边缘系统 脑室池系统: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诸
脑池 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静脉窦:上矢状窦、直窦、横窦、窦汇、乙
状窦、颈内静脉
一 大脑
大脑(端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大脑半球由浅到深分为:皮质、髓质和基
小脑上蚓
小脑下蚓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 小脑下蚓部
齿状核
小脑MRI表现
小脑上、中脚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前上动脉
椎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血供
四 脑干

医学影像学:中枢系统

医学影像学:中枢系统

【中枢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正常脑CT表现。

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CT在该系统的价值。

3.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的CT诊断(脑瘤、脑血管疾病、脑外伤)。

思考题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CT表现?2.脑膜瘤CT表现?3.脑血管性疾病CT表现?第一节概述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一)X线检查1.X线平片(plain film):头颅正侧位,简单经济无痛苦*价值与限度:发现疾病,不能确诊,明确病变的位置及性质,临床表现明显但无异常发现(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1、分为动脉DSA(intraarterial 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 DSA;IVDSA)2、适应症: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动脉闭塞、颅内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染色(三)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1、平扫(plain scan)2、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d scan)3、CTA4、CT灌注(四)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二、正常影像学表现(一)颅骨平片External capsule:外囊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内囊前肢Genu of corpus callosum:胼胝体膝Anterior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侧脑室前角Head/caput of caudate nucleus:尾状核头Genu of internal capsule:内囊膝lenticular nucleus:豆状核thalamus:丘脑trigon of lateral ventricle:侧脑室三角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内囊后肢Calcification of pineal body:钙化的松果体(二)脑DSA(三)脑CT层面解剖结构CT图像基线颅底层面眼眶蝶窦中颅窝底枕骨及枕大孔10mm枕大池层面眼眶上部蝶窦颞叶底面岩骨小脑半球枕大池20mm蝶鞍层面蝶鞍(垂体)四脑室桥小脑角池岩锥与内耳道前中后颅窝脑组织30mm鞍上池层面鞍上池结构(六角星或五角星)后方中脑或桥脑两侧环池增强脑底动脉环40mm三脑室前部层面侧脑室前角三脑室前部侧裂池上丘50mm三脑室后部层面内囊基底节丘脑三脑室后部松果体区【中心层面】60mm侧脑室体层面侧脑室体部三角区和后角70mm侧脑室顶层面侧脑室顶部大脑纵裂脑皮髓质80-100mm大脑皮层层面脑皮髓质脑沟大脑纵裂(四)脑MRI三、异常影像学表现(一)异常CT表现1、脑质密度改变(Change of density):高密度(hyperdensity):钙化,颅内出血低密度(hypodensity):脑肿瘤,囊肿,脑梗死,脑水肿等密度(isodensity):亚急性出血,脑肿瘤混杂密度:颅咽管瘤,恶性胶质瘤,畸胎瘤2、增强(Enhancement):(1)不强化(no enhancement);(2)强化:a、均匀(omogeneous enhancement)b、不均匀(inhomogeneous enhancement)c、环状强化(annular enhancement)3、结构形态的改变(Morphology change):注意病灶的部位、大小、数量、有无出血坏死囊变钙化,病灶周围有无水肿、周围脑室脑池及中线结构有无受压移位、有无脑萎缩积水、周围颅骨结构的改变note:location,size,number,border,middle structure,surrounding tissue,bone structure.(二)异常X线表现①头颅大小异常②颅骨骨质异常: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颅骨骨折和骨缝分离③颅压增高④蝶鞍的吸收、增大和变形⑤病理性钙化第二节中枢系统常见疾病Tumor of CNS..primary:glioma(神经胶质瘤),meningioma(脑膜瘤),pituitary adenoma(垂体腺瘤),craniopharyngioma(颅咽管瘤),acoustic neuroma(听神经瘤),pinealoma(松果体瘤)..secondary:metastatic tumor(转移性肿瘤)Glioma(the commonest intracranial tumor):①astrocytoma星形细胞瘤(commonest)②oligodendroglioma少突胶质细胞③ependymoma室管膜瘤④medulloblastoma髓母细胞瘤一、星形细胞瘤(astrocytic tumors):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45%(一)分级——I-IV级:①低级别/良性low grade or benign——I,II级②退行性anaplastic——III级③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IV级(二)特点:1、位置:白质——成人(大脑半球---幕上)儿童(小脑幕下---)2、CT表现:具有多样性,肿瘤的级别不同表现不一(1)I,II级——平扫:①低密度病灶(18-24HU):可伴坏死、囊肿形成、出血、钙化②水肿(罕见)③轻微占位效应增强CT:I级无或轻度强化;II级可类似I级不强化或III/IV级高度不均匀强化(2)III/IV级——平扫:①混合密度:囊肿形成,坏死,出血钙化②病灶周围水肿③明显占位效应(mass effect)增强CT:明显不均匀强化2.MRI表现: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二、脑膜瘤:(meningioma)*重点【好发部位】Parasagittal region,falx,convexity矢状窦旁,脑凸面,大脑镰旁【CT表现】1)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可发生囊变2)宽基底与颅骨或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相连3)瘤周有或无水肿4)周围颅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5)邻近结构的受压:灰质的移位,塌陷6)肿瘤明显均匀强化【MRI表现】①等T1等T2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与脑皮层相比)②显著均一强化③脑膜尾征CT平扫CT增强MRI【不典型影像学表现(自学内容)】①多个散在病灶②与脑内肿瘤相似③不均匀密度④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⑤整体低密度伴不均匀强化⑥肿瘤骨化⑦肿瘤内部出血⑧环形强化⑨肿瘤内壁表面结节三、转移性脑肿瘤(metastatic tumor of brain)【影像学表现——CT】①皮层或皮层下及灰白质交界处多发环形或结样不同密度/信号影,其内易见坏死、囊变或出血②灶周水肿十分明显——形成小病灶、大水肿表现③占位表现④环形或结节样强化平扫增强四、脑外伤(cerebral trauma)【概述】占急诊扫描的78%,CT用于诊断及预后评价效果最佳。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三、垂体腺瘤
(一)临床与病理 1 、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2、 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楚。可向上生长突破鞍隔。 3、 较大肿瘤可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
可钙化。 4、临床有压迫症状和内分泌亢进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 ,鞍底下陷。 2、CT:
平扫CT 5 软组织窗
平扫CT 6 软组织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增强 ①脑实质 ②血管 ③颅内其他结构
(1)内外板、气体 T1WI低或无,T2WI 低或无 。
(2)脑血管 T1WI和T2WI均呈低 信号。
T2W (3)脑脊液T1WI低 T2WI 高I 信号
2、CT平扫显示鞍区囊性病变,可有钙 化。肿瘤囊壁及实性部分可强化。
六、转移瘤
(一)临床与病理
1、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 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 状腺癌。
2、幕上多见,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3、肿瘤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常发生坏死、
囊变和出血,少数发生钙化。 4、小病灶大水肿。 5、肿瘤血供丰富。 6、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水
2、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中年人。 (2)桥小脑角综合征。 (3)高颅压。
(二)影像学表现
1、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耳道为中心,类圆形或 半圆形。
2、常伴有内耳道扩大。 3、CT上多为等密度,也可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 杂密度。
4、肿瘤较大时,有占位征象。 5、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听神经瘤CT
3
学习难点
1.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2.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2)冠状面:基线与OML线垂直,主要用于检查鞍区疾
病。
增强CT:静脉内注入碘制剂后再扫描,观察病变组织 的血供情况,以鉴别性质。
脑池造影CT:将非离子碘剂或空气注入蛛网膜下腔, 检查CPA、鞍上池的微小病变。
三维CT:
动态增强CT扫描:
18
19
CT平扫与增强
20
21
CTA显示脑底动脉瘤
22
58
蝶鞍层面 颅中窝前面是蝶骨小翼后缘,向
内后方延伸出前床突,鞍结节 前邻视交叉沟,后和鞍背间是 垂体窝;颅后窝显示脑干、四 脑室和小脑。
59
鞍上池层面 额叶被大脑纵裂分开。鞍上池呈星形,前角通
大脑纵裂池,前外侧角通大脑侧裂池,后 外侧角连环池。如后方为桥脑则呈“五角” 形,如后方为脚间池则呈“六角”形。鞍 上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垂体柄、颈内动 脉、基底动脉等。
医学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
.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适应症、 检查前准备和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变异 (重点为断层影像)。
(3)熟悉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如颅脑先天畸
64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大脑镰前后贯穿中线,在大脑
镰旁可显示扣带回、中央旁 小叶、楔前叶、顶枕沟、楔 叶。
65
正常颅脑MRI表现
T1WI T2WI PDWI Gd-DTPA增强扫描
66
脑皮质含水量较髓质多,含脂量较髓质 少,所以脑皮质的T1和T2值均长于脑髓 质。
脑脊液成分主要为水,在T1WI及T2WI上 分别为均匀低信号及高信号。

医学影像学重点中枢神经系统总结

医学影像学重点中枢神经系统总结

一、颅脑正常影像解剖1.头颅CT、MR的正常解剖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分界:大脑镰、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小脑(小脑半球、蚓部、小脑扁桃体) 小脑与大脑间:小脑幕脑干(中脑、桥脑、延脑)脑室系统:侧脑室(额角、枕角、颞角、体部、三角区)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硬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脑池、脑脊液循环脑脊液循环: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主要是侧脑室,其次是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很少)-----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血液循环大脑镰:硬脑膜内层自颅顶正中线折叠并伸入两大脑半球间形成。

CT:正中部前后走行线状高密度区MRI:中等信号影小脑幕:水平位于大脑半球与小脑之间。

信号与大脑镰相似。

硬脑膜:增强时明显强化。

蛛网膜:正常时不强化,在脑膜炎或有肿瘤浸润时则可强化。

硬脑膜下腔: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较大腔隙,充满脑脊液。

CT:水样密度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2、大脑大脑半球被覆皮质,深部为髓质和神经核团;CT: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T1WI上,皮质为灰黑信号,髓质为灰白信号T2WI上,皮质为灰白信号,髓质为灰黑信号基底节,丘脑,内、外囊CT:基底节和丘脑为皮质密度,内、外囊为髓质密度MRI:T1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黑信号,内、外囊为灰白信号T2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白信号,内、外囊为灰黑信号脑干由中脑、脑桥与延髓构成CT表现:脑干,其周围脑池为低密度MRI表现:T1WI:神经核团为灰黑信号,白质纤维为灰白信号T2WI:神经核团为灰白信号,白质纤维为灰黑信号小脑(天幕分界)CT表现:双侧小脑半球可分皮质髓质、小脑蚓部和小脑扁桃体密度较高MRI表现:小脑皮、髓质和神经核团的信号与大脑信号相似3. 重要的几个区:基底节区(内囊、外囊、屏状核、脑岛) 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鞍上池、桥小脑角。

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案教案标题: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3. 学会通过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

教学内容与方法:1.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教师讲授)- 大脑皮层和脑髓核的解剖结构-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理生理学2.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教师讲授、案例分析)- 脑血管病变(脑卒中、脑血管畸形)- 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 脑感染(脑炎、脑脓肿)- 脑外伤(颅骨骨折、脑震荡)- 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 先天性异常(脑裂隙、脑积水)3. 医学影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诊断中的应用(教师讲授、举例演示)-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4. 临床实际案例讨论和解剖标本展示(小组讨论、实物展示)-提供真实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资料-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展示相关的解剖标本,加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解5. 学生自学任务(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医学图书、期刊和互联网查找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资料,并撰写小组报告。

-小组讨论和互相评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课堂测验(选择题、判断题):考察学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评估学生自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报告的质量。

3. 临床实际案例讨论和解剖标本展示表现:评估学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表现和解剖结构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医学图书、期刊和互联网资源2.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图像3. 解剖标本展示物备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学生基础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颅骨病变:骨折、炎症和肿瘤 颅内病变:蝶鞍、内耳道和颈静脉孔扩大,协助定性、定位
26
基本病变表现-CT、MRI
27
疾病影像表现
28
胶质瘤
组织类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分级:I级星形细胞瘤、II级成星形细胞瘤、III、IV级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影像表现:
平片:颅高压、肿瘤定位征 脑血管造影:现少用 CT、MRI:
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少数脑室内
组织类型:合体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
型、成血管细胞型
影像表现:
CT、MRI:CT平扫或T1W呈等或略高密度/信
号,T2W等或高信号,常有钙化,与脑膜广基相连, 界清,有占位效应,瘤周水肿无或轻,均匀明显强 化,MRI可见“脑膜尾征”,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
14
正常表现-MRI
15
16
17
基本病变表现-平片
颅高压征:颅内占位病及继
发脑水肿或脑积水 儿童:
头颅增大、囱门增宽、颅板变 薄、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增多
成人:蝶鞍改变
鞍背和鞍底骨质模糊或消失
18
基本病变表现-平片
脑瘤定位征:
局限性颅骨变化:破坏(恶性肿瘤)、增生(脑膜瘤) 蝶鞍改变:增大(鞍内型)、扁平(鞍上型)、双鞍底
MRI:T1W稍低信号,T2W等或高信号
33
垂体瘤
C+-
C+
T1W
34 C+
垂体瘤
T1W
T2W
C+
T2W
T1W
35
听神经鞘瘤
影像表现:
CT、MRI:桥脑小脑角池内CT平扫或T1W等、低或高,
CTA:静脉团注水溶性碘剂后,当对比剂流经脑血管时,进行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基本病变(277页)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基本病变(277页)

额叶 vs 颞叶
Moeller TB, Reif E. Sectional Anatomy, Thieme
横轴位各脑叶的分布
基底节区 vs 具体核团
脑室的正常变异
颅脑大血管的影像
表现
DSA影像
后前位左侧颈内动脉系统造影
侧位椎基底动脉系统造影
CTA
矢状位重建影像
脑组织的信号异常
强化方式的差异
脑水肿-血管源性水肿
• 脑水肿是由于脑组织中液体过多贮积而形成的
脑水肿-细胞毒性水肿
T2WI
DWI
ADC图
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
与脑脊液渗透压力有关
脑积水-非交通性
脑室内通路阻塞引起的脑积水
脑积水-正常颅压性
Evan指数大于0.3
脑积水 vs 老年性脑改变
CNS的影像学方法
• X线摄影时代(1895~)
诊断信息少,检查有创
• CT的时代(1971~)
对CNS疾病的诊断具有里程碑意义
• MRI的时代(1985~)
没有离子辐射,最佳软组织对比 划时代意义
• 超声
囟门未闭的小儿
经颅多普勒检查
• 核医学
SPECT:灌注 PET:代谢
鞍区占位病变
垂体微小病灶的检出
鞍区增强表现
视N III IV V2 海绵窦 蝶窦 VI
颈内A
V1
Anne G. Osborn, Brain, 2004
MRI对脑神经的显示
额叶 vs 顶叶
Moeller TB, Reif E. Sectional Anatomy, Thieme
脑叶/脑回的分界
颅骨的溶骨破坏
转移瘤所导致的骨质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脑室出口以上任何部 位发生阻塞所致。
阻塞以上部分脑室 扩大,阻塞以下脑 室正常或变小。
交通性脑积水
第四脑室出口以后的脑脊液通路 受阻或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
脑室系统普遍扩大,脑 沟正常或消失。
脑萎缩(brain atrophy)
脑组织体积缩小 脑室脑池扩大 脑沟增宽 >5mm
T2WI
76岁女性,侧脑室后角轻度扩张, 三脑室形态正常,中脑导水管无扩张
脑组织嵌入颅脑内的分隔和颅骨孔道。包括: 扣带回疝, 小脑天幕疝,小脑扁桃体疝。
钙化(calcification) -颅内钙盐沉积
• 颅脑的正常影像解剖 • 颅脑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 脑血管疾病
• 颅脑外伤 • 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
• 高血压脑出血 • 脑梗死
一、颅内脑血管的正常X线、 MRA及DSA表现
灰黑
灰白
内、外 囊
灰白
脑脊液 黑
脑膜 黑
灰黑


CT/MR正常解剖
颅底层面
.
延髓
CT/MR正常解剖
• 蝶鞍层面
桥小脑角
颞叶
垂体窝
岩尖 小脑中脚
小脑
桥脑
第四脑室
CT/MR正常解剖
• 鞍上池层面
鞍上池 鞍上池
桥脑
中脑
CT/MR正常解剖
• 基底节层面
•基底节区(内囊、外囊、 屏状核、脑岛)
尾状核
豆状核
T1WI
T2WI
颅内血肿
T1WI
T2WI
小脑蚓部出血
T1WI
T2WI
硬膜下出血
CT/MRI检查的异常表现
病灶强化类型: 均匀强化:脑膜瘤、动脉瘤、肉芽肿 环形强化:脑脓肿、转移瘤、星形细胞瘤 不均匀强化:血管畸形、胶质瘤
MR增强 脑转移瘤(环形强化)
MR增强
CT增强
MR增强
脑膜瘤(均匀强化)
胶质瘤(不均匀强化)
• Plain film(平片):用于显示颅骨骨折、 颅骨转移
•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 Angiography(血管造影):诊断和治疗脑
血管病变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
• 脑的构成
• 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被 覆皮质(灰质),深部 为髓质(白质)和神经核团。
脑肿瘤 转移瘤 脑梗塞 脑软化
T1WI
T2WI
脑肿瘤
T1WI
T质信号异常 - T1WI 、T2WI低信号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钙化 骨化
T2WI
动静脉畸形
T1WI
脑动脉瘤
MRI检查的异常表现
脑实质信号异常 - T1WI 、T2WI高信号
亚急性晚期出血 肿瘤出血 脂肪性病变
扣带回 胼胝体
视交叉
垂体
视交叉 垂体
重要的几个区:
• 基底节区(内囊、外囊、屏状核、 脑岛) • 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 • 鞍上池、桥小脑角。 • 视交叉、垂体
• 颅脑的正常影像解剖
• 颅脑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 脑血管疾病 • 颅脑外伤 • 脑肿瘤
CT/MRI检查异常表现
• CT 脑密度的异常:高、等、低、混杂密度
FLAIR
T1WI 桥、小脑萎缩
坏死与囊变 -脑组织液化、坏死而形成的病变。
• CT低密度 • MR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占位征(Mass effect)
-由于颅内病变导致的颅内正常结构离开原有位置的现象。
• 侧脑室变形、移位、扩大 • 中线结构移位 • 脑沟、脑池变窄或狭窄
脑疝:升高的颅内压使脑组织移位,脑室变形,部分
异常CT/MRI图像分析要点:
(首先要熟悉正常解剖)
病灶密度/信号强度 病灶周围水肿 病灶强化 邻近组织改变
颅脑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 脑积水 • 脑萎缩 • 坏死与囊变 • 占位征 • 脑疝 • 钙化
脑积水(hydrocephalus):
-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不均衡造成的脑室扩大。
梗阻性脑积水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 颅脑的正常影像解剖
• 颅脑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 脑血管疾病 • 颅脑外伤 • 脑肿瘤
Review 颅脑CT/MRI影像相关解剖
The brain
1. 大脑半球 2. 脑室系统 3. 脑膜 4. 脑动脉 5. 脑静脉
大脑半球
中央沟
额叶
顶叶
外侧裂
颞叶
扣带回 胼胝体
顶枕沟
枕叶
脑 干 桥脑 和 小 脑
中脑
小脑
延髓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
第四脑室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前角
侧脑室体 后角
第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 第四脑室
下角
脑池、脑脊液循环
鞍上池 脚间池 桥前池
四叠体池 小脑延髓池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硬脑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软脑膜
大脑镰
脑膜
大脑镰
小脑幕
影像检查方法
• MRI 脑实质信号强度的异常: 高、等、低、混杂密度
• CT/MRI增强扫描
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
CT检查的异常表现
脑密度异常: • 高密度:钙化、出血
• 等密度:亚急性出血、脑肿瘤 • 低密度:脑肿瘤、囊肿、脑梗死、脑水肿 • 混杂密度:畸胎瘤、颅咽管瘤
脑出血
CT检查的异常表现
脑密度异常:
• 高密度:钙化、出血 • 等密度:亚急性出血、脑肿瘤
• 低密度:脑肿瘤、囊肿、脑梗 死、脑水肿
• 混杂密度:畸胎瘤、 颅咽管瘤
cerebral infarct
CT检查的异常表现
脑密度异常:
• 高密度:钙化、出血
• 等密度:亚急性出血、脑肿瘤
• 低密度:脑肿瘤、囊肿、脑梗死、脑水肿 • 混杂密度:畸胎瘤、颅咽管瘤
MRI检查的异常表现
脑实质信号异常 -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丘脑
尾状核 豆状核
内囊 丘脑
CT/MR正常解剖
• 第三脑室后部层面
基底节- 松果体-丘脑
CT/MR正常解剖
• 侧脑室层面
侧脑室
CT/MR正常解剖
• 侧脑室上部层面
额叶
额叶和顶叶
放射冠
CT/MR正常解剖
• 半卵圆中心层面 • 半卵圆中心
半卵圆中心
半卵圆中心 额-顶叶
正中矢状位 MRI
扣带回 胼胝体
• 基底节: 髓质深部的灰质核团称基 底节。
• CT: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
• 脑干:由中脑、脑桥、延髓构成。 • CT:灰白影(相对于脑池)
• 小脑:由两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 小脑扁桃体组成。
• CT:小脑扁桃体和蚓部密度较高
正常脑灰白质MR
T1WI T2WI
脑白质 灰白 灰黑
脑灰质 灰黑 灰白
基底节 、丘脑
两套血管供应脑部: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供应大 脑半球前2/3和部分 间脑。
颅内主要分支: 1. 眼动脉 2. 后交通动脉 3. 脉络丛前动脉 4. 大脑前动脉 5. 大脑中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