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培优之热学、气体

合集下载

自主招生—热学

自主招生—热学
复旦大学2009自主招生
热15答案
• 153【选B】 • 绝热过程Q=0,气体向真空膨胀W=0,由热力学第 一定律内能不变,是等温过程,PV=常数,体积翻 倍,则压强减半
• 157【选A】
• 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等,这就叫作热平衡。温度 相同,并不是出现热平衡现象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热16
热17
热18
(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热10
•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各是什么?什么是 第一类与第二类永动机?它们能否实现? 为什么?
(2007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
热10答案
• 解答:热力学第一定律为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热力 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是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 物体自动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外界的变化。 • 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 种机器叫第一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 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这种热机称为第二 类永动机。 • 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 定律。
(2013年北约)
• • • •
热1答案

热2
(2012年北约)
热2答案
热3
(2010年北约)
热3答案
热4
• 五、(10分)自行车胎打足气后骑着很轻快。 由于慢撒气——缓慢漏气,车胎内气压下降 了四分之一。求漏掉气体占原来气体的比 例η。假设漏气过程是绝热的,一定质量的 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其压强p和体积v满足 关系pvγ=常量,式中参数γ是与胎内气体有 关的常数。
热19
热20
热21
热22
热23
热24
热25

2009-2013五年高校自主招生试题物理精选分类解析 专题12 气体 Word版含解析

2009-2013五年高校自主招生试题物理精选分类解析 专题12 气体 Word版含解析

一.2013年1.(2013北约自主招生)在一个绝热的竖直气缸里面放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的活塞原来是固定的。

现拆去销钉(图中未画出),气体因膨胀把活塞及重物举高后如图所示。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 A.压强不变,温度升高B.压强不变,温度降低C.压强减小,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2、(10分) (2013年华约自主招生)自行车胎打足气后骑着很轻快。

当一车胎经历了慢撒气(缓慢漏气)过程后,车胎内气体压强下降了四分之一。

求漏掉气体占原来气体的比例η。

已知漏气过程是绝热的,不考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其压强p和体积V满足关系pVγ=常量,式中参数γ是与胎内气体有关的常数。

二.2012年1.(2012年华约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绝热容器的气体被()A.A气体压强增加,体积增大,温度不变B.B 气体的温度升高,B中分子运动加剧C.B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D.A气体的内能变化量等于B气体的内能变化量3.(2012卓越自主招生)在两端开口竖直放置的U形管内,两段水银封闭着长度为L的空气柱,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现保持温度不变,则A.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B.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不变C.若再向右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D.若两管同时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4.(2012清华保送生测试)理想气体无法通过相变变成液体,这是因为A.气体分子之间无作用力B.理想气体没有分子势能C.理想气体放在体积很小D.理想气体分子没有碰撞5.(2012清华保送生测试)如图所示,,AB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绝热线,当它以图示A→B→E→A过程变化时,下列关于气体吸热、放热的表述正确的是E.始终吸热F.始终放热G.有时吸热,有时放热,但吸热等于放热H.有时吸热,有时放热,但吸热大于放热I.有时吸热,有时放热,但吸热小于放热6.(2012清华保送生测试)一个气泡从湖底升至水面,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则湖水深约为m。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之热学及答案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之热学及答案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之热学及答案1、(2010合肥168第6题3分)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

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

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2、(2011合肥168第7题4分)冬天,搓手能使手感到暖和,这是用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电水壶给水加热,这是利用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细心的同学发现,电热水壶的电热丝总是设置在靠近壶底位置上,这是因为水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形成。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要将一壶初温为20℃容量为2L的水烧开,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J.3、(2012合肥168第5题2分)将一质量为m1,温度为0℃的冰放入初温为t0质量m0的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发现剩余冰的质量为m2,则这块冰完全熔化共吸收的热量为,(已知水的比热容记为c).4、(2012合肥168第12题3分)阿牛在洗碗时发现水面漂有一层油膜。

他突发奇想,一滴水滴入水面究竟能扩散多大面积?他找来一只胶头滴管,滴一滴到足够大的水面(100滴油约1ml),请你帮阿牛估算一下这滴油扩散的最大面积(分子一个挨一个,不重叠排列)约为()A.10-2m2B.1 m2C.102 m2D.104 m25、(2013合肥168第2题4分)如果不考虑散热的影响,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变,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aB、bC、cD、d6、(2007合肥一中第3题5分)两只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的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升的高度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升的高度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示数相同7、(2008合肥一中第2题6分)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同种液体甲、乙同时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了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对它们的质量大小进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B.乙的质量大C.甲、乙的质量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2009合肥一中第1题5分)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过一会白雾又消失,这其中发生的物态是()A、干冰升华,再液化,后又汽化B、干冰升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再汽化C、干冰汽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再汽化D、干冰液化,再汽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再汽化9、(2010合肥一中第9题3分)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是3:1,则它们的比热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分别是下列四种情况,可能满足题设条件的是()①1:1,3:4;②2:1,1:3;③1:2,3:2;④1:3,9:4.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10、(2010合肥一中第11题8分)温度计越精确,则其玻璃泡的容积与细管的容积相(填“大”或“小”),这是因为 11、(2011合肥一中第15题4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

高考 热学 气体

高考 热学 气体

气体一. 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度1. 状态参量(1)温度:从宏观上,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的高低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对应。

温度要用温标来表示。

常用的温标有两种: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T K t=+273式中T表示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t表示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体积:体积是一个几何参量,由于气体分子可以自由移动,因而气体总要充满整个容器。

气体的体积也就等于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容积。

(3)压强:压强是一个力学参量,在一个容器中,气体对器壁有压力,这是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由于气体分子碰撞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的分子的速度及分子的数密度有关,而温度的高低标志着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的大小决定了气体分子数密度,所以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2. 气体的状态气体的状态用温度、压强和体积三个状态参量来描述。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来说, 温度、压强和体积分别等于多大,就表示气体处于什么状态之中,温度、压强和体积若不发生变化,说明气体状态不变,若其中有任何一个量发生变化,另外两个量至少有一个发生变化,说明气体状态发生了变化,同时也说明了三个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例1】如图所示,U形管封闭端内有一部分气体被水银封柱,已知大气压为p0,则被封部分气体的压强p为:(以汞柱为单位)A. p0+h2B. p0-h1C. p0-(h1+h2)D. p0+h2-h1二. 气体分子运动特点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1.气体分子运动特点气体分子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相距较远,除了相互碰撞或者碰撞器壁外,它们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能够充满它所能达到的空间。

频繁的碰撞使每个分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频繁地发生改变,造成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清北学堂自主招生理科精英热学篇

清北学堂自主招生理科精英热学篇

第一节 气体性质例1(09清华)一根截面均勻、不变形的U 型细塑料管,两臂长分别为l 0= 20. 0 cm 和h 0 =180. 0 cm,竖直放置,图示,管内灌有水银,长管上端开口;短管上端封闭,管内封着长l=10.0cm 的空气柱。

长管及横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分别为h = 60.0 cm 和x = 10. 0 cm ,大气压强p 0 = 76.0cmHg 。

现将此管绕通过长管拐角点A 且与塑料管所在平面相垂直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180°然后将长管的开口端迅速截去50.0cm,求与管内封闭的空气相接触的水银面最后位置。

练习1(09华约)图示,外界大气压强p 0=76cmHg,初始温度27℃。

缓慢加热,当水银全部溢出时,空气柱温度为多少?例2(15竞赛)截面积S 密闭容器中,质量M 活塞把容器隔成Ⅰ、Ⅱ两室,Ⅰ为饱和水蒸气,Ⅱ质量m 氮气。

活塞可无摩擦滑动。

原来,容器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活塞平衡时,气温均为0T = 373K ,压强同为0p 。

将整个容器缓慢转到直立,温度仍是0T ,少量水蒸气液化成水。

水的汽化热L ,水和氮气摩尔质量分别为21μμ和。

求在整个过程中,Ⅰ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氮气水蒸气图复15 - 4 - 1图复15 - 4 -2ⅠⅡⅡⅠ练习2(9预赛)图示,在一内径均匀绝热的环形管内,有三个薄金属片制成的活塞将管隔成三部分,活塞的导热性和封闭性良好,且可无摩擦地在圆环内运动。

三部分中盛有同一种理想气体。

容器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起始时,Ⅰ、Ⅱ、Ⅲ三部分气体的压强都是p 0,温度分别是t 1=-3℃,t 2=47℃,t 3=27℃,。

夹角α1=90°,α2=120°,α3=150°。

(1)平衡时,三个活塞到圆环连线的夹角各是多少 (2)平衡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

例3(26预赛)L 2是轻质刚性细杆,连结导热活塞M 1和绝热活塞M 2,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不漏气, M 2的截面积是M 1的2倍。

高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热-学专题

高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热-学专题

高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热 学专题一、知识网络或概要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注意分子体积和分子所占据空间的区别)对于分子(单原子分子)间距的计算,气体和液体可直接用 3 分子占据的空间,对固体,则与分子的空间排列(晶体的点阵)有关。

2、物质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a 、偶然无序(杂乱无章)和统计有序;b 、剧烈程度和温度相关。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注意分子斥力和气体分子碰撞作用力的区别),而且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宏观上感受到的是其合效果。

分子力是保守力,分子间距改变时,分子力做的 功可以用分子势能的变化表示,分子势能 E P 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分子势能和动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4、平衡态、状态参量a 、凡是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均称为热现象,热学是研究热现象的科学。

热学研究的对象都是有大量分子组成的宏观物体, 通称为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当系统的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 变化时,这样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b 、系统处于平衡态时,所有宏观量都具有确定的值,这些确定的值称为状态参量(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就是 P 、V 和 T )。

5、温度a 、温度即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数值表示法称为温标。

典型的温标有摄氏温标 t 、华氏温标 F (F = 9 t + 32)和热力学温标 T (T = t + 273.15)。

5b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

6、热力学过程a 、热传递。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b 、热膨胀。

线膨胀 Δ l = α l 0Δ tc 、系统由一个平衡态变化到另一个平衡态,即构成一个热力学过程。

特殊的热力学过程有等压过程、等温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和自由膨胀等。

准静态过程:如果变化过程相对缓慢,则过程的每一个状态可视为平衡态,这样的过程也称为准静态过程。

d 、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 和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 Q 之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Δ E ,即 Δ E = Q + W 。

热学气体试题及答案高中

热学气体试题及答案高中

热学气体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A. 碰撞次数B. 碰撞力C. 碰撞频率D. 碰撞次数和碰撞力答案:D2.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微观意义是()A. 分子的动能B. 分子的势能C. 分子的总能量D. 分子的平均动能答案:D3.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气体的()成正比。

A. 压强B. 体积C. 温度D. 质量答案:C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R是()A. 气体常数B. 温度C. 体积D. 压强答案:A5.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与气体的()无关。

A. 压强B. 体积C. 温度D. 质量答案:D二、填空题1. 气体分子在容器内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______运动。

答案:热2.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是指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自由飞行的______。

答案:平均距离3.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______。

答案:反比4. 气体分子的碰撞是______碰撞,即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答案:弹性5.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__。

答案:增大三、简答题1. 简述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答案:气体分子运动具有以下特点:(1)分子在空间内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碰撞;(3)分子运动速度与气体温度有关;(4)分子运动速度分布遵循麦克斯韦分布。

2. 为什么气体可以轻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则不能?答案:气体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轻易地被压缩,改变其体积。

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强,因此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四、计算题1. 一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速度为v,求该分子在碰撞时对容器壁的平均冲击力。

答案:设分子与容器壁碰撞后速度反向,则碰撞前后动量变化为2mv。

设碰撞时间为t,则平均冲击力F=Δp/Δt=2mv/t。

2. 已知理想气体的压强P、体积V和温度T,求气体的摩尔数n。

初中物理热学之理想气体的解析

初中物理热学之理想气体的解析

初中物理热学之理想气体的解析理想气体是热学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体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气体模型。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理想气体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本文将对理想气体的解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想气体的特点理想气体是以某种物质的气体状态作为研究对象,它具有以下特点:1. 分子无相互作用: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吸引力或斥力,它们相互之间不进行任何相互作用。

2. 分子运动规律:理想气体中的分子具有良好的分子运动规律,分子做直线运动,碰撞时是弹性碰撞。

3. 分子间距离可以忽略:理想气体中分子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4. 温度会影响分子运动状态:理想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在绝对温度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PV = nRT其中,P是气体的压强,V是气体的体积,n是气体的物质量,R是气体常量,T是绝对温度。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我们可以推导出相应的热力学定律,如等压热容、等容热容等等。

三、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状态方程PV = nRT,我们可以得到等温过程中的一些性质。

1. 等温过程中的压强变化:当气体体积缩小时,压强增加;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

2. 等温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当气体的压强增加时,体积减小;当气体的压强减小时,体积增大。

3. 等温过程中的功: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对外界做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W = -nRTln(V2/V1)其中,W表示对外界所做的功,n为气体的物质量,V1和V2分别为气体初始和末态的体积。

四、理想气体的等压过程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

根据状态方程PV = nRT,我们可以得到等压过程中的一些性质。

1. 等压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当气体的温度增加时,体积增加;当气体的温度减小时,体积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气体一、基本概念比热、内能、温标1. (2010南京大学)由四个物体,其中三个物体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以A 表示;另一个物体用B 表示。

若把一个A 和B 放在一起时,经过充分的热量交换,A 和B 组成的系统的温度比B 的温度高了5℃。

再把一个A 和A+B 系统放在一起时,经过充分的热量交换,A+A+B 组成的系统的温度比A+B 的温度高了3℃。

若把第三个A 和A+A+B 系统放在一起时,经过充分的热量交换,系统的温度比A+A+B 的温度高了 ℃。

(不考虑系统与外界的热量交换)。

2、(2012北约自主招生真题)相同材料制成的一个圆环A 和一个圆盘B ,厚度相同,且两者起始温度和质量也相同,把它们都竖立在水平地面上, 现给它们相同的热量, 假设它们不与任何其他物体进行热交换,则升温后的圆环A 的温度t A 与圆盘B 的温度t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 t A >t B B .t A <t B C .t A =t B D .无法确定3、道尔顿提出一种定压温标,在此温标下,压强为一恒定值,理想气体体积与温度τ的关系为τA V V=0ln,其中A 为待定系数,0V 为0=t 时该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体积。

现将1atm 下水的冰点定为道尔顿温度的零度;水的沸点定为道尔顿温度的100 度。

试导出道尔顿温度τ与摄氏温度t 的关系。

分析: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PV =,压强一定时:TVT V =00,所以273373)100273(2730000V V T T V V =+==,所以1000C 时该气体体积2733730V V = 而:τA V V =0ln ,即100ln⨯=A V V,所以100273373ln 100ln==V V A所以:)2371ln(273ln 373ln 100273273ln 1ln 10tt A V V A +-=+==τ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理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RT MmnRT pV ==或111T V P = 222T V P(摩尔气体恒量R=8.31K J ⋅mol /)推论:111T P ρ = 222T Pρ,此结论成功地突破了“质量一定”的条件约束,对解某些特殊问题非常有效。

2、d 、道尔顿分压定律:当有n 种混合气体混合在一个容器中时,它们产生的压强等于每一种气体单独充在这个容器中时所产生的压强之和。

即 P = P 1 + P 2 + P 3 + … + P n 推论:气体混合(或分开)时,111T V P + 222T VP + … + n nn T V P ⇔TPV,这个推论很容易由克拉珀龙方程导出。

4、(2010复旦自主招生)一圆柱形绝热容器中间有一无摩擦的活塞把容器分为体积相等的两部分。

先把活塞固定,左边充入氢气,右边充入氧气,它们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然后将活塞放松,则活塞将________。

A .向左运动 B .向右移动 C .不动 D .在原位置左右振动5、(2009清华大学)如图,图中数据单位为cm ,玻璃管中液体为水银,外界大气压强p 0=76cmHg ,,初始温度27摄氏度。

缓慢加热,当水银全部溢出时,空气柱温度为______。

6、(2009浙江大学)氧气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p 0就会有害人体,潜水员位于水下50m 处,使用He 与氧气的混合氧气瓶,求He 与氧气的合适质量比。

分析:水下50m 深处压强为6P 0,氧气的压强小于等于P 0,则氦气的压强大于等于5 P 0, 混合时同温度同体积,所以,物质量之比:5:1≤氦氧:n n ,所以它们的质量之比:5:820:32=≤氦氧:m m7、图6-9是一种测量低温用的气体温度计,它的下端是测温泡A ,上端是压力计B ,两者通过绝热毛细管相连,毛细管容积不计。

操作时先把测温计在室温T 0下充气至大气压P 0 ,然后加以密封,再将A 浸入待测液体中,当A 和待测液体达到热平衡后,B 的读数为P ,已知A 和B 的容积分别为V A 和V B ,试求待测液体的温度。

解说】本题是“推论2”的直接应用0B A 0T )V V (P + = A A T PV + 0B T PV【答案】T A = B B A 00A PV )V V (P T PV -+8、(交大08)在一体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装有2克氢气和少量的水,容器内压强Pa 101750⨯=p 。

然后加热容器,使容器内的压强变为Pa 102651⨯=p ,此时有部分水汽化。

已知水蒸汽的摩尔质量为kg/mol 10183-⨯=M ,水的饱和蒸汽压t p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方块点是实验数据,曲线是这些数据的拟合线);试求水的初始温度0T 和末温度1T ,并估算水的质量变化量。

(摩尔气体恒量R=8.31K J ⋅mol /)分析:对于容器中的氢气,物质的量为1mol ,体积一定,则它的压强和温度关系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T RT MVmV nRT p 310155.4⨯===在图中作出氢气等容曲线,如图中直线所示。

据道尔顿分压定理,容器中气体压强为氢气单独存在时压强和水蒸汽的饱和气压之和。

故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温度图像为两图像叠加结果,如图中上部曲线所示。

据混合气体始末状态压强,在上拟合图像中可得到始末状态对于的温度分别为:K T 3800= K T 4421=始末状态水蒸气的压强分别为:Pa p 50104.1⨯= Pa p 50108⨯=对于水蒸气,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000RT Mm V p =, 111RT Mm V p =可得:kg T P T P R MV m m m 3011011025.6)(-⨯=-=-=∆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P —V 图像气体做功:准静态过程理想气体的功W 总是对应P-V 图象中的“面积”。

这个面积的理解分三层意思—— ①如果体积是缩小的,外界对气体做功,面积计为正; ②如果体积是增大的,气体对外界做功,面积计为负; ③如果体积参量变化不是单调的(例如循环过程),则面积应计相应的差值。

如图6-3所示。

顺时针循环,系统对外做正功,逆时针循环,外界对系统做正功。

9、(2013北约自主招生)在一个绝热的竖直气缸里面放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的活塞原来是固定的。

现拆去销钉(图中未画出),气体因膨胀把活塞及重物举高后如图所示。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D )A .压强不变,温度升高B .压强不变,温度降低C .压强减小,温度升高D .压强减小,温度降低10、如图所示,下面曲线31→为绝热线,理想气体经历321→→,其内能变化为E ∆,温度变化为T ∆,体系对外做工W 和吸收热量Q 是( A )A 、0<∆T ,0<∆E ,W>0,Q>0B 、0<∆T ,0<∆E ,W>0,Q<0C 、0>∆T ,0>∆E ,W>0,Q>0D 、0>∆T ,0>∆E ,W<0,Q<0 分析:若经历绝热线从31→,则体积增加,对外做功,所以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0<∆E ,0<∆T 而从321→→,则体积也增加,也对外做功,W>0。

若从1321→→→,则内能不变。

而该顺时针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做正功(1到3对外做的功比3到1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少),且3到1为绝热过程,则1经2到3比吸热,即Q>0。

所以选A 。

11、(2012清华保送生测试)如图所示,,AB 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绝热线,当它以图示A →B →E →A 过程变化时,下列关于气体吸热、放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始终吸热 B 、始终放热 C 、有时吸热,有时放热,但吸热等于放热 D 、有时吸热,有时放热,但吸热大于放热 E 、有时吸热,有时放热,但吸热小于放热12.(2010北京大学)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图中AB 、BC 、CA 状态变化后回到A 状态,其中AB 为等温变化,BC 为等压变化,CA 为等体积变化,求:(1)三个过程中哪个过程气体对外做功的绝对值最大?(2)哪个过程气体内能增加,哪个过程减少?(3)哪个过程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的绝对值最大?哪个过程最小?四、热学综合应用 13.(2012卓越自主招生)在两端开口竖直放置的U 形管内,两段水银封闭着长度为L 的空气柱,a 、b 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现保持温度不变,则 A .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B .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不变 C .若再向右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D .若两管同时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14、(10分) (2013年华约自主招生)自行车胎打足气后骑着很轻快。

当一车胎经历了慢撒气(缓慢漏气)过程后,车胎内气体压强下降了四分之一。

求漏掉气体占原来气体的比例η。

已知漏气过程是绝热的,不考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其压强p 和体积V 满足关系pV γ=常量,式中参数γ是与胎内气体有关的常数。

15、(2009清华大学)如图,一根截面均匀、不变形的U形细管,两臂长分别为:L0=20.0cm,h0=180cm,竖直放置。

长臂上端开口,短臂上端封闭,管内盛有水银,使短臂内封有长度为L=10.0cm的空气柱。

已知长臂内水银柱长度为h=60.0cm,横管内水银柱长度为x=10.0cm。

外界大气压强p0=76cmHg。

现将此管绕通过长臂拐角点且与该管所在平面相垂直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缓慢倒转至180°使管口向下,并迅速截去管口处的50cm长的一段管。

求与管内封闭的空气柱相接触的水银面的最后位置。

分析:①管内气体初状态体积为sv10=,初状态压强[]cmHgllhpp126)(=--+=管内水银柱总长度cmHS80=②倒置后水银和气体状态不确定,设如图a所示状态,管内气体体积s lv'=1,此时左管内水银长为:l'-20,则右管内水银长为:ll'+='--50)20(70则管内气体压强[]llpllpp'-='+-='--'+-=246)230()20(501)(由玻意耳定律:11vppv=,即:ss ll1260)246(=''-此方程无解,所以这种假设状态不成立,则左管内不可能有水银③水银在中管中距离左端为a处,则:sav)(+=202,压强[]aap-=---=6)10(80762设由玻意耳定律:22vppv=,即:ssaa1260)6)(20(=-+此方程无解,所以这种假设状态不成立,则中管内不可能有水银设水银全部到达右管中,则管内气体压强为cmHg4-80-76=,这种状态也不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