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电焊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研究

合集下载

电磁兼容设计能力调研报告

电磁兼容设计能力调研报告

电磁兼容设计能力调研报告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在电子设备与系统之间,能够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保证其正常工作的能力。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电磁兼容设计能力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电磁兼容设计能力进行调研,以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从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电磁兼容设计能力进行了调研。

在研究领域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两个方向。

电磁辐射研究主要包括电磁波传播和辐射特性分析,通过合理设计电磁屏蔽结构来降低辐射噪声。

电磁感应研究主要从电磁场的电磁感应原理出发,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来减少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方面,基于电磁场理论和电磁学原理,采用数值模拟、实验验证和工程应用三个层次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我们对电磁兼容设计能力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调研。

电磁兼容设计能力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

其中,电子产品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各类消费电子产品。

通信设备领域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卫星通信设备等。

工业控制系统领域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机械设备等。

这些领域对于电磁兼容设计能力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大规模连接和高速传输的环境下。

然后,我们对当前的电磁兼容设计能力进行了评价。

从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和工业界在电磁兼容设计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有关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的理论模型和设计方法已经被提出和应用于实践。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电磁兼容设计能力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以解决电磁干扰、辐射噪声等问题。

同时,电磁兼容设计能力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磁兼容设计能力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优化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优化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优化导言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不对周围其他设备产生干扰或受到干扰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力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智能化,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探讨。

一、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不仅仅是因为设备会受到干扰影响正常工作,更因为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理影响还没有被完全了解,因此保证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与影响电力设备的电磁辐射来自两个方面:辐射源和传导源。

辐射源包括电源的高频谐波、开关电路的开关电流和高频电磁场等;传导源则来自线缆、输电线路等导电部分。

这些电磁辐射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引起通信中断、数据错误等问题。

同时,电磁辐射也会引起电子设备的异常工作、故障或损坏。

三、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为了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现场测试和仿真模拟两种。

现场测试是通过实际环境场景下对设备进行测试,获得真实的电磁辐射和传导情况。

仿真模拟则是利用软件模拟和计算来预测设备的电磁辐射和传导情况。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以综合使用以提高分析精度。

1. 现场测试现场测试是一个直接获取真实数据的方法。

可以通过监测和记录电磁波、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分析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辐射特征。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确定设备的辐射源和传导源,找出干扰源和受干扰的设备,为后续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2. 仿真模拟仿真模拟是一个较为常用且经济高效的方法。

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可以在不同的电磁环境条件下对设备进行电磁辐射和传导分析。

通过仿真模拟,可以提前预测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兼容性问题,及时进行优化设计。

常用的仿真软件包括ANSYS、CST等。

四、电磁兼容性优化策略在识别和分析了设备的电磁波辐射和传导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兼容性。

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测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传统的“环境保护”的治理对象是“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四大污染源。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机械加工等工业中的普遍采用,清洁电网和电磁空间也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电磁污染”已经继“水、气、渣、声”之后被确定为第五大环境污染源。

电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

1989年欧共体颁布了89/336/EEC指令,明确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所有电子、电器产品须通过EMC检测方可进入欧洲市场;否则,将禁止其在欧共体市场销售。

该指令历经91/263/EEC、92/31/EEC、93/68/EEC、93/97/EEC四次修订,形成了1997年版本的“电磁兼容指令应用指南”,对欧共体各成员国和其它发达国家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2年欧盟又提出要对89/336/EEC指令做进一步修订,以进一步提高出口到欧洲市场的电气电子产品准入要求,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我国商务部也组织专家对欧盟指令修正案进行了评估,并于2004年4月派代表团出席欧盟会议,直接反映了我国意见。

自进入WTO以来,为了提高我国电气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也将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纳入到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明确规定自2005年5月1日起凡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不等生产、进口和销售,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由于技术原因和我国电焊机行业现状暂时未纳入强制认证产品目录。

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国家电焊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北京工业大学正在联合进行我国电焊机电磁兼容性水平摸底测试和国际电焊机电磁兼容性标准IEC 60974-10的国家标准转化工作,预计将在两年内出台我国的电焊机电磁兼容性检验标准。

本文就电焊机存在的主要电磁兼容性问题、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发展及标准的主要测试内容做一简要介绍。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电力设备在各行各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电力设备的频繁使用,我们也面临着电磁兼容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 电磁兼容问题的背景电磁兼容问题是指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抗扰能力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大量涌现,而它们的频率和功率也不断增加。

这导致电力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严重。

电磁兼容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力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二是电力设备对外部环境的干扰。

对于前者,例如当一个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这会对周围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甚至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

对于后者,例如当一个设备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时,也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2. 电磁兼容问题的影响电磁兼容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将对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错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其次,电磁兼容问题还会带来无线通信的中断和干扰。

在医疗领域,精确的电力设备往往关系到生命安全,如果出现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医疗设备无法正确工作,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目前,有一些方法可以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首先,合理设计电路板布局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

合理布局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区域的相互干扰。

合理地布置电源线、信号线和地线,使用合适的屏蔽措施,减少电磁辐射。

其次,使用合适的滤波器和隔离器也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有效方法。

滤波器可以滤除输入和输出端的电磁噪声,减少干扰。

隔离器可以隔离不同电源之间的电磁干扰。

此外,使用电磁兼容问题测试仪器也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试仪器的使用,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和评估,识别出电磁干扰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优化。

4. 电磁兼容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尽管已经有许多有效的方法用于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推进研究以应对新的挑战。

舰载雷达中频逆变电源电磁兼容性技术研究

舰载雷达中频逆变电源电磁兼容性技术研究

其母 线 电压利 用率 高 , 易于 数字 化实 现 , 算法灵 活便 于 实现 。软 开 关 技 术 可 大 幅度 减 小 功 率 器 件 的 开 关 损
耗, 消除 功率器 件 开关应 力 和 电路寄 生参 数 的影 响 , 从
f 一 一L —i ti R o { 【 d i ,
L AN ehu I Xu . i
( la er etteO c o a a yt o h hns P N v aj g, aj g20 0 ) Mitr Rpe nai f e fR d r s m eC i e ayi N n n N ni 10 3 iy s v i S e ft e n i n
A t d n tc n l g e fe e to g e i o ai i t f su y o e h o o i s o l cr ma n t c mp t l y o c b i I n e t r p we u p y f r s i b r e r d r F i v re o r s p l o h p o n a a s
/p 一 Z d
( 1 )


其中 ∞= 1 。电 频 , 2。T 厂 网 率 令交流侧 电压矢量在 由 轴上
相 旋转 坐标 系 o q转换 , 出三相 电压型 P d 得 WM 整流器 的数学 模 型 :
谐 波提取 与 补偿 ; 串联 型 三相 有 源 滤 波 器 采 用 脉 宽 调
制 ( us dhMo ua o ,P P l Wit e d l in WM) 流 技 术 , 键 技 t 整 关
第3
RA DAR & E M C
V0 . 2 No 2 13 .
21 0 2年 6月

逆变电焊机主电路EMC分析及解决方案_吴志威

逆变电焊机主电路EMC分析及解决方案_吴志威

!""!#$%"% ($"!+ ) ,&#""--./+ 文章编号:
#$%&’()( %$* +,(-&./)-$ -0 123 -$ /4, 5%)$ 6)+6.)/ -0 )$7,+/,+ 8,&*)$9 :-8,+ (.::&’
<= >?5@A50, #B!C DAEFG70, HI= J5K?LF2, M= NA4572 ();#LOOAPA LQ "GRA:5GO6 ST5A7TA G7U !7P57AA:57P, HG7K?LF =75V( LQ $AT?(, HG7K?LF 1’//+/, #?57G; 2($AT?75TGO N5V56L7 S?G7P?G5 %:AGR@GW @AOU57P XGT?57A #L(,HRU(, S?G7P?G5 2/00//, #?57G )
共模电感是将输入线及回线绕在同一磁芯上当电网或者主电路中自身某处产生的共模电流经过共模电感时由于共模电流的同向性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对共模电流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在输入线之间使用安规电容a则能滤除差模干扰信号在输入线与地之间使用的安规b电容c和cc可以消除共模干扰虽然差模电感也能消除差模信号干扰但同时增加了主电路电路阻抗逆变焊机输入电流一般达十几安到几十安使得能耗增加而共模电感对流过相反的电流不起作用故在电容能满足滤除差模信号的前提下很少使用差模电感共模电感的设计应在正常工作电流下磁芯不易饱和对干扰信号有足够大的阻抗而对工作电流有最小的阻抗一般逆变焊机的逆变开关工作频率d
图#

电动汽车用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知识分享

电动汽车用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知识分享

电动汽车用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电动汽车用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段瑞昌,徐国卿(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 200333)1 引言近年来,国内外电动汽车的研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低噪声,零排放,综合利用能源等突出的优点,成为当今汽车工业解决能源,环保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而车用逆变器则是其核心。

由于电动汽车运行环境的复杂性,逆变器处在大量的干扰之中。

因此,为使逆变器稳定工作,其电磁兼容性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先对车用逆变器所处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然后从控制电路和主电路两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对车用逆变器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

重点对吸收电路的设计进行了介绍。

对车用逆变器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之前,必须分析预期的电磁环境,并从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入手,找出其所处系统中存在的电磁骚扰。

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就可以消除或抑制电磁干扰。

逆变器所处电磁环境中存在的电磁骚扰源主要有:1)高频开关器件快速通断形成大脉冲电流而引起的电磁干扰;2)供电电源的负载突变;3)系统内部及其周围的强电元件造成的强电干扰;4)电机电枢传输线与其它传输线间的电容性耦合和电感性耦合引起的干扰;5)由连续波干扰源等造成的空间辐射干扰。

逆变器中各个电子部件、元器件都可能成为被干扰的敏感受扰设备。

当干扰信号电平低于系统门坎电平时,不会对系统造成危害。

但若高于低限门坎电平时,就可能导致电子器件的误触发,对系统产生干扰。

干扰信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从骚扰源耦合到敏感受扰设备上,主要有4种方式:1)传导耦合;2)公共阻抗耦合;3)感应耦合;4)辐射耦合。

在电机控制系统中,功率模块在开关过程中出现高压切换难以避免,同时电机定子电压呈脉冲状态,d u/d t的值很高,电机定子电流d u/d t在开关切换时也很大,因此,通过感应耦合和辐射耦合传输的干扰最为严重。

2 车用逆变器控制电路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车用逆变器的控制电路由控制板和驱动板组成。

IGBT逆变焊机电源抗电磁干扰设计

IGBT逆变焊机电源抗电磁干扰设计
干扰 作用 。
供 给各 个驱 动模 块 使用 ,这 样可 以有效 地 消除各 单 元 电路 间 的电源线 、地 线 间的耦 合干 扰 ;⑤ 在
控 制变 压器 和驱 动变 压器 的初 级绕组 和 次级 绕组
( ) 电流 电压 的滤 波 处理 在信 号 被送 至 主 4 控板 后 ,信号 的 硬件滤 波 处理是 必 不可 少 的 。本 系 统 采 用 阻 容 滤 波 电路 。 其 中 电 阻 R= 0 3 0Q, 电容 C 01 F,这 样 信 号 的采 集 将 有 R = 0 s =. C 3
n i n a a i c l a a t r , s l a u e i h f q e c os a s d b es t h n ci i e fp we e i e. os a d p r s ia r me e s a l ss p r g e u n yn i c u e y t wi i g a t t so o rd v c e t p we h r e h c vi S mer lv n a u e r k ni a d r n ot r , h s e t g cr u t t e p we o r e o i o to a e o ee a t me s r s we et e h r wa ea ds f a n wa e t ei p ci i i, h o rs u c f n n c man c n rl n l p a d s me o h rme s r sl e i s lt n a d e rb n e e d s u s d i ad a e d sg ,a d i o t a e d s n,s c n o t e a u e i n u a i n a t i g w r ic s e n h r w r e i n n n s fw r e i k o g uh me s r s a h ot r r p,d gtlf t r WDT a d e c. h b v a u e a r f rb y r s a n EMI O t a h a u e st e s f wa e t a i i i e , a l n t T e a o e me s r sc n p e e a l e t i r ,S h tt e i tr r s oo h re u p n n o l t n t eg i a lob o told i e t i tn a d. n e e e te q ime t d p l i t r c na s ec n r l nc r n s d r f t a u o oh d e a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电磁兼容性是机电设备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目前电焊机系统存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系统分析了焊机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电磁干扰,并在软硬件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相应的技术。

在硬件设计中主要讨论微控制系统、电源及电路板;在软件设计中主要讨论了软件冗余技术、软件陷阱技术、数字滤波和“看门狗”技术等。

实验证明,这些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焊机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磁兼容性;焊机;微控制器;软硬件中图分类号:TG434,TN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03穴2009雪12-0047-04电磁波,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也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电路板上的高速数字芯片和芯片之间的连线都是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

高速时钟、高频信号、信号线的传输以及接地不良等,都是构成高辐射电平和电磁敏感度超标的因素。

电路板的辐射来自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差模辐射是来源于板上的回路,通常是电流回路,电流从驱动器流过板上的连线到达接收器熏再从地线通路返回,这种通路就形成一个辐射电磁能量的回路天线。

这一回路由回路电流生成的磁场支配,其辐射能量与回路电流、回路面积和辐射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缩小回路面积和回路中信号的谐波含量,就可以降低辐射电平。

系统中偶然的电压降通常发生在电路板的地线上,会造成共模辐射电流。

当电缆与电路板相连时,共模电流也流过电缆。

共模电流在信号和接地导体上都以同样的方向流动,形成一个单极的辐射天线,其辐射能量与电流、电流通路的长度和辐射频率成正比。

由于单极天线是一个高阻抗源,因此电场便主导电磁辐射。

设计接地系统时,断点越少越有助于减少共模辐射,在电路板和连接电缆两个方面尽量缩短接地通路,就能减弱这种辐射源眼2演。

1.2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在设计符合EMC 技术条件的硬件电路时,应先考虑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和电路板会产生多少电磁辐射,以及设计方案所产生的能量是在哪一频率范围之内;其次要考虑设计电路对自身所产生电磁辐射以及其他来源电磁辐射的敏感性,下面从理论上分析微控制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穴1雪噪声源。

微控制器系统的主要干扰来源是静电放电、电源干扰、瞬变的高电压或大电流等;而来自微控制器自身的主要噪声源有:振荡器、系统时钟电路、输出数据的传输通道、数据/地址总线。

穴2雪干扰的传播。

电磁干扰可以由电磁波辐射、电磁导体以及感性或容性器件耦合传输引起。

显然,电磁波必须到达导体才能干扰部件。

这就意味着环状的、较长的和面积较大的信号线更容易被干扰,这也是印制电路板EMC 改进的主要目标。

穴3雪干扰的影响。

在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里,核心数据的处理过程本质上是有序的,而且必须依赖于有效的操作数据。

无EMC 监控的程序在被干扰的时间段是不能恢复正常操作的。

由电磁兼容性的观点来看,易被干扰的部分主要有:系统时钟;存储器单元,不仅仅是存储器模块,还有寄存器和支持处理器机器状态的存储器单元;复位、中断以及联络选通信号。

穴4雪电磁兼容性设计。

在系统设计中,采用浙江立德产品技术有限公司的测试设备穴EMI 接收机雪对系统进行测试截取的两个典型图形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数字地不接物理地下列方法可以改善EMC :a.电源对单片机的影响。

单片机对电源噪声很敏感,解决的方法是在电源线上使用滤波器。

电源线滤波器是一种低通高阻滤波器,能够衰减高频电磁能量,而对工频电流没有衰减。

本系统选用高频插入损耗较大的产品,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电源线上有较强的传导干扰而引起的辐射干扰。

b.在单片机I /O 口及电路板连接线等关键地方使用抗干扰元件,本系统使用铁氧体抑制材料,可显著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它的作用相当于低通滤波器,当干扰信号通过绕在抑制铁氧体上的导线时,会产生较大的衰减,利用这一特性达到抑制的目的。

c.时钟电路的布线,晶振与单片机引脚尽量靠近,用地线把时钟区隔离起来,晶振外壳固定接地,能有效地降低噪声的传播。

讨论︱︱弧焊设备EMC 及焊接环境EMF专题讨论第39卷图2数字地接物理地d.单片机和大功率器件的地线要单独接地,以减小相互干扰。

大功率器件尽可能放在电路板边缘。

e.隔离与屏蔽。

隔离与屏蔽是抑制干扰耦合的有效措施,隔离包括空间隔离与电位隔离。

隔离的典型方法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其他物理量,如光电隔离、隔离变压器等。

高频大功率的信号线、高噪声元件、易干扰器件要加屏蔽。

1.3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在微控制系统中,危害最严重的干扰来自电源噪声,电源干扰主要是由于过/欠电压或尖峰电压而引起的。

过/欠电压会使系统的直流供电电压偏离允许范围,而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对于尖峰电压,由于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不会损坏系统,但它对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破坏很大,会使逻辑功能紊乱,甚至破坏源程序。

本系统设计的电源具有过电压封锁保护、欠电压保护、过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等功能,可以有效改善EMC 。

当然也可以采用具有噪声抑制能力的交流电源调节器和稳压器。

1.4电磁兼容的印制电路板设计由于PCB 板上的电子器件密度越来越大,走线越来越窄,信号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对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PCB 设计中,EMC /EMI 主要分析布线网络本身的信号完整性,实际布线网络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以及电路板本身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并且依据设计者的要求提出布局和布线时抑制电磁辐射和干扰的规则,以此作为整个设计过程的指导原则。

根据设计需要,本系统PCB 选用多层板,其中的一层指定全部做地线,另有一层指定全部做电源,这种选择能形成良好的退耦电路,并加入了地线屏蔽效果。

本系统在设计PCB 时,采用下列方法:穴1雪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部分分开。

穴2雪尽量加粗接地线,并将接地线构成闭环路。

可以缩小电位差值,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穴3雪电路板所有的空余面积应该用附加的地线填满,以便产生电磁屏蔽的效果。

穴4雪合理布置印制电路板上的器件,遵循器件之间电气干扰小和易于散热的原则。

穴5雪合理划分电路板,模拟电路区、数字电路区和功率驱动区等要尽量分开,地线不能相混,要分别和电源端的地线相连。

穴6雪布线时尽量不要构成环路,特别要避免沿印制电路板周围构成环路,不能出现长段的窄线并行,旁路电容的引线不能太长;单元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应当用地线隔开;电源线和地线的走向尽量与数据的传输方向一致,并加宽宽度以提高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

穴7雪每个IC 都要加去耦电容,并靠近IC 的电源脚和接地脚。

穴8雪保持时钟线最短。

在设计的硬件电路中,采用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分开制板的原则,以降低控制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之间的电气干扰。

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电磁兼容性设计,逆变焊机的电磁兼容性将得到有效改善。

2基于电磁兼容性的软件系统设计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仅靠硬件抗干扰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采用适当的软件抗干扰措施。

微测控系统中,对软件方面的基本要求有:可维护性、可理解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可靠性设计是最重要的,要求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运行参数环境发生变化时穴如电压在规定范围内讨论︱︱弧焊设备EMC 及焊接环境EMF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w 出现较大波动雪,软件能可靠运行并得出正确的结果,也就是软件的自适应性;另一方面是在工作环境恶劣、干扰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软件必须保证可靠运行,这对测控软件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以上两方面的要求,就必须使用多种抗干扰技术。

软件抗干扰技术是当系统受干扰后,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或输入信号受干扰后去伪存真的一种辅助方法。

此技术属于一种被动抗干扰措施,但是由于软件抗干扰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所以软件抗干扰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眼3-7演。

本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穴1雪采取软件方法对叠加在模拟输入信号上的噪声进行抑制,以读取有用的信息,如数字滤波器。

穴2雪在程序受到干扰“跑飞”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使程序回到正常轨道,常见的抗干扰技术有:软件拦截技术穴软件陷阱等雪、输入口信号重复检测方法、输出口数据刷新、数字滤波等。

穴3雪程序具有自检功能。

2.1数据采集抗干扰措施对于实时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字滤波的方法来抗干扰。

数字滤波的方法主要有:程序判断滤波、中值滤波、算术平均值滤波法、加权平均滤波、一阶滞后滤波、复合滤波等。

数字滤波具有以下优点押穴1雪数字滤波是用程序实现的,不需要增加硬件设备,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穴2雪可以对频率很低的信号滤波,而模拟滤波器由于受电容容量的影响,频率不能太低。

穴3雪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或滤波参数,具有灵活、方便、功能强的特点。

结合本系统的特点,采用了算术平均值滤波法,对某一电流穴电压雪采样多次穴16次雪,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采样结果。

2.2程序运行状态抗干扰控制系统受到干扰后,会导致PC 值的改变熏造成程序运行异常。

常用的抗干扰方法有:穴1雪设置监视程序运行的定时器-看门狗穴WDT雪,防止程序“乱跑”。

所谓的看门狗就是一个定时周期恒定的定时器,在程序正常运行过程中,及时对看门狗定时器进行清除,因此WDT 不会发生溢出。

如果程序一旦跑飞,WDT 将会产生溢出中断,系统复位,从而有效防止程序进入死循环。

穴2雪在程序设计中,在对程序走向有重要作用的指令穴RET 等雪之前加入空指令,当失控的程序遇到该指令后得到调整,使接下来的程序得以正常执行,可以起到较好的抗干扰效果。

穴3雪在程序设计中设置软件陷阱,强迫系统返回初始状态。

所谓的软件陷阱就是一条转移指令,强行将捕获的程序引向对程序出错进行处理的程序。

具体的方法是:对于未使用的中断源因干扰而开放,从而直接影响软件的正常工作的中断源,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在对应的中断服务地址入口处设置软件陷阱,使其跳转到程序入口;未使用的EPROM 空间,可填充“FF ”,当“跑飞”的程序指针跳至无程序处,可以将其重新指向主程序入口,可以起到防“跑飞”的功能;输入口信号重复检测方法;输出端口数据刷新等。

2.3EMC 强化软件抗干扰下列方法可以改进EMC 的性能:穴1雪数据完整性的定期自检。

穴2雪围绕关键任务,数据的冗余和安全检验的执行,探测失控状态。

穴3雪建立一种程序自始至终要经过的中间站点。

穴4雪控制/数据寄存器的周期性更新,这对I /O 寄存器特别有用。

穴5雪每探测到一个失控状态必须引导初始化程序。

3结论本研究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焊机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在硬件设计中,对控制系统、电源、PCB 等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在软件抗干扰中,采用了数字滤波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EMC 。

参考文献:眼1演张瑞昌.焊接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穴EMC雪及其考核眼J演.电焊机,1998,28穴3雪:1-7.眼2演Mark I Montrose.电磁兼容与印制电路板理论、设计、布线眼M演.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眼3演王幸之,王雷.单片机应用抗干扰技术眼M演.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眼4演彭在灿.单片机控制的抗干扰技术眼J演.机电工程技术,2005穴1雪:77-78.眼5演谢晓晖,崔长利.“看门狗”技术在单片机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中的应用眼J演.电测与仪表,1996穴7雪:6-8.眼6演赖祖武.电磁干扰防护与电磁兼容眼M演.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3.眼7演吴瑞云,李严.焊接过程微机控制系统中线性隔离电路的研究眼J演.电焊机,1992,22穴5雪:15-17.讨论︱︱弧焊设备EMC 及焊接环境EMF专题讨论第39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