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对老年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比较
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

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作为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手术,以往经历过胃肠手术之后,都需要禁食一段时间,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胃肠手术后吻合口后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患者痊愈的两个重要原因是持续的鼻胃管减压和肠外营养。
一般来讲,人体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种营养是依靠进食,而如果患者不能够正常吃饭,那么就需要借助鼻饲管,保证营养液能够输送到胃肠道之内,这种做法也被称为肠内营养治疗。
同时,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也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能够首要选择的营养方案。
一、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概述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对于维持肠粘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使肠粘膜屏障得以保持,还能够防止细菌移位。
同时,还能够使门静脉循环得以改善,尽可能降低胃肠术后的并发症,从而增加病人的康复进程。
如果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不当,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腹泻、恶性和腹胀,还会牵涉到营养液的成分、用量、浓度或者流速等。
一般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如果在进行处理后,并未改善不良状况,那么就应当立刻停止营养支持。
针对胃肠术后应激期的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设代谢功能,也会导致一些组织损伤加重,不利于胃肠术后的后期恢复状况。
二、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需要关注的内一般来说,一些胃肠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应当开始于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
胃肠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开始时机应当结合病患的具体病情状况。
胃肠术后的营养护理能够使病患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还能够大大缩短病患的住院时间。
(一)营养液配置为了尽可能使营养液不受到污染,应当在输注的时候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最大限度内保证输液管道的替换,这样才能使营养液的新鲜程度得到保障。
(二)营养液的输入根据营养液输入的相关信息,适当的温度和输入姿势可以促进营养液的吸收,使肠道的功能增加。
营养液的温度应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通常以36 ℃-38℃的温度最为适宜。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法的选择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法的选择摘要】目的:通过选择合理肠内营养的方法,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满足机体需求。
方法:抽取我科危重并无法自主进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肠内营养液以输液泵匀速泵入,对照组肠内营养液灌注注入,对两组进食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在胃管堵塞、反流、误吸、腹泻、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患者肠内营养的吸收和病情的恢复。
结论:通过输液泵进行肠内营养鼻饲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关键词】老年;危重患者;输液泵鼻饲;普通灌注鼻饲;肠内营养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350-02危重患者由于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大,然而由于疾病原因,许多患者无法经口摄取营养或不能经口获取足够的营养。
临床上已有大量证据显示营养不良可增加疾病发生率,推迟呼吸机撤机以及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根据营养支持原则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之间,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而早期肠内营养也尤为重要,危重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
肠内营养(EN)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补充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
能通过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和胃肠蠕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EN的方法分为以下三种:(1)口服或鼻饲:其中鼻饲法最为广泛使用。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胃肠道状况良好,仅需改善代谢问题的老年危重患者。
(2)经鼻十二指肠/空肠置管或空肠造瘘:适用于胃内喂养有吸入危险或胃蠕动不佳的老年危重患者。
(3)胃造瘘:适用于长期昏迷、吮吸或吞咽功能不全、天性畸形(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及长期高代谢老年危重患者[1]。
老年危重患者较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引起此合并症的高危因素有:患者的意识不清、常平卧、胃管位置异常、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有神经性疾病、创伤、糖尿病、口腔卫生不良、护理人力不足等。
两种不同腹腔镜手术方案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Mar 32(6)卵巢囊肿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腹水及腹膜刺激等,常因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器健康[1,2]。
既往临床常采用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MPLS )治疗,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已成为目前治疗卵巢囊肿的最主要术式之一[3]。
但部分学者认为MPLS 微创治疗不够彻底,因此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SILS )应运而生,但目前临床关于两种术式的专项对比研究并不多[4]。
本研究旨在探讨MPLS 与无入路平台SILS 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1例)。
对照组年龄32~51(39.42±6.51)岁;体质量指数(BMI )19~24(21.65±1.07)kg/m 2;卵巢囊肿直径两种不同腹腔镜手术方案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康燕(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妇科,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目的比较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MPLS )与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SILS )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MPLS 治疗,观察组予以无入路平台SILS 治疗。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疼痛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术前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使用鼻肠管和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发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3.2鼻肠管和普通胃管的相同点进行这两种肠内营养的途径对于患者发生腹胀、腹泻的几率无明显影响。部分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后出现的吸收不良症状,经调整鼻饲量和鼻饲速度后均能得到改善。
由此可见,鼻肠管相对于普通胃管来说具有管径小、刺激性小的特点,使用它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营养液的吸收、不易引起并发症,很适合胃肠功能差、需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欧希龙,孙为豪,曹大中等.胃镜辅助放置鼻胃管和空肠营养管[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6):655-658.
[2]王冰,杨小林.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3:23-24.
[3]姜英俊,孔心涓,程广等.术前合理营养支持对胃癌及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 14: 1928-1932.
使用鼻肠管和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发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鼻肠管与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并发症的优缺点。方法:将89例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4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食物返流、误吸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所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食物返流、误吸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
【关键词】鼻肠管;普通胃管;肠内营养;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一、概念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一)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1。
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
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
2。
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
一般4-6次/天,250-500ml/次。
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3。
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的喂养方法。
适合病情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
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
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1.腹泻/腹痛/腹胀2.返流及误吸3.胃潴留4.并发症四、评估(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1。
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2。
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二)营养液类型(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五)胃肠道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2.有无胃潴留3。
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应该报告医生(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五、护理措施(一)患者体位床头抬高大于30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
(二)营养管的维护1.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该列入特殊管道给予加固,防止脱出。
三种不同鼻饲方式对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三种不同鼻饲方式对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影响摘要】目的比较ICU危重症患者采用三种不同鼻饲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时腹泻的发生情况。
方法将90例ICU危重症鼻饲肠内营养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24h泵入组;B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16h泵入余下8h为休息时间组;C组:常温营养液注射器间歇灌注组,每组30例,观察鼻饲期间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
结果三组腹泻人数A/C,B/C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5);A组腹泻发生率最低。
结论进行肠内营养鼻饲时采用营养泵持续24h泵入并配合使用加温器持续加热的方法能有效减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在低温条件下,有必要使用加热营养液。
【关键词】危重症鼻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133-01ICU的患者多处于严重感染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重度应激反应状态,从而导致代谢亢进以及营养状态的迅速恶化,迅速而有效的建立起肠内营养对患者的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1]。
在肠内营养支持中,腹泻是最多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在ICU病房的发生率为63%[2]。
严重的腹泻会限制胃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应用,使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断,并导致许多潜在并发症的发生,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
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90例经鼻置胃管患者采用3种方法鼻饲营养液,对比3组腹泻法生率,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男56例、女3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56岁。
脑梗死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18例,呼吸衰竭33例,肾功能衰竭23例,重症肌无力4例。
均经鼻置入16号一次性鼻胃管,置入深度为45~55cm。
鼻饲营养液均为瑞能。
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24h泵入组;B组:常温营养液16h泵入组;C 组:常温营养液注射器间歇灌注组各30例,3组性别、年龄、疾病、置管方式与深度、营养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聊一聊肠内营养的途径与并发症

聊一聊肠内营养的途径与并发症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存在营养风险或者不良的患者,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
1、肠内营养的途径1)鼻饲管鼻饲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用于短期进食障碍患者(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
鼻饲管经鼻腔植入导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
根据其位置不同,分为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和鼻空肠管。
鼻胃管喂养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患者,缺点是存在反流与误吸的危险。
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是指导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主要适用于胃或十二指肠连续性不完整(胃瘘、幽门不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等)和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的患者。
此法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营养液的反流或误吸。
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
聚氨酯或硅胶树脂制成的细芯导管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
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再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
置管操作可以在病患者床旁进行,也可在内镜或X线辅助下进行。
床旁放置肠内营养管可以先放鼻胃管,然后让其自行蠕动进入小肠。
置管前给予胃动力药有一定帮助。
导管位置可通过注射空气后听诊、抽取胃液或肠液、X线透视等方式加以确认。
内镜或X线辅助下放置鼻肠管的成功率可达85%~95%。
2)经消化道造口管饲经消化道造口管饲肠内营养避免了鼻腔刺激,而且可用于胃肠减压、pH监测、给药等。
适用于营养支持时间较长、消化道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或不耐受鼻饲管者。
比较肠内营养支持(EN)和肠外营养支持(P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比较肠内营养支持(EN)和肠外营养支持(P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临床恢复的影响发表时间:2015-08-13T16:30:58.1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淑伟[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胃癌的发病率与日俱增。
王淑伟(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病区河南三门峡 472000)【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肠内营养支持(EN)和肠外营养支持(PN)对患者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早期恢复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1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术后给予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EN),给予对照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PN),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为(52.2±5.2)h,对照组为(75.6±12.4)h,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2±5.8)d,而对照组为(24.7±9.3)d,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为16.36%,而对照组为41.8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其效果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可作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胃癌根治术【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134-0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胃癌的发病率与日俱增。
临床上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胃癌根治切除是主要的外科手术方法。
胃癌的根治术切除的范围较广,对患者机体的伤害较大,正常的饮食恢复较晚,因此术后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控制十分重要[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05月第05期 — 68 — 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对老年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比较沈 敏 毛洁敏 周 烨 高 燕 李琼颖(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上海 200060)【摘 要】目的: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对老年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影响。
方法: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各100例;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1.0喂养,保证两组患者日需量供给热量达到1500-2000 kcal,总量为1500-2000ml。
通过Hart 腹泻记分法观察喂养第3日起至第7日,两组腹泻的发生情况。
结果:结果:结果:鼻肠管腹泻发生率的比例明显高于鼻胃管组,P<0.05。
结结论:论:使用鼻胃管可减少肠内营养相关腹泻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胃肠术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鼻肠管;鼻胃管【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68-01由于疾病影响和器官功能的退化,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明显延长, 且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1-2],因此常需鼻饲肠内营养来维持疾病消耗及机体功能。
腹泻是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它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患者200例,通过使用两种鼻饲管路,比较腹泻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肠内营养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采用鼻饲肠内营养液者;抗生素应用≤7天者;研究对象或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患有炎性肠道疾病、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原有腹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经过护理人员沟通后拒绝合作参与研究者。
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疾病分期、胃肠手术及围手术期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鼻胃管组患者使用普通硅胶胃管(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进行肠内营养治疗;鼻肠管组患者采用进口复尔凯鼻空肠管(荷兰纽迪希亚Nutricia公司生产)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1.3 营养支持方案 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 1.0(荷兰纽迪希亚Nutricia 公司生产)喂养,保证两组患者日需量供给热量达到1500-2000 kcal。
喂养第1天输入日需量的1/4,第2天输入半量,第3天起输入全量。
1.4 操作方案 喂养速度以肠内营养泵控速至80ml/h 匀速鼻饲,统一加温5分钟后启动进入人体喂养,喂养总量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在1500-2000ml,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
观察喂养第3日起至第7日,两组腹泻发生的情况。
1.5 观察指标 使用Hart 腹泻记分法,腹泻判断标准[3]:对24H 内每次粪便评分的值相加,得到当天的总分值,总分≥12分即认为患者存在腹泻。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腹泻发生率进行X 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鼻胃管组发生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肠管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 表1 腹泻发生例数n(%) N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鼻胃管 100 30 (30) 25 (25) 20 (20) 14 (14) 9 (9)鼻肠管 100 54 (54) 46 (46) 34 (34) 26 (26) 21 (21)X 2 11.823 9.630 4.972 4.500 5.647 P 值 0.001 0.002 0.026 0.034 0.017 3.1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 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62%[4]。
由于腹泻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既影响患者原发疾病的恢复,又直接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是困扰肠内营养的主要问题。
根据循证护理查阅文献可知,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很多,包括[5]: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导致小肠吸收力下降;乳糖酶缺乏者使用含乳糖的肠内营养膳食;使用高渗性肠内营养液;细菌污染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温度过低及输注速度过快等。
老年患者消化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胃蛋白酶、胰脂酶等消化酶活性下降,小肠黏膜表面积减少,这些变化均降低其对营养的消化与吸收能力[6],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问题更为突出。
3.2 两种置管方式对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WHE LAN K 等[7]研究发现,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升结肠的水分和电解质分泌增加是导致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重要原因。
鼻胃管通常从鼻腔插入后留置于胃内,高渗营养液先进入胃内,经过胃液稀释后到达肠道,减少了肠道消化液的分泌,继而减少了对肠道的刺激,降低了发生腹泻的概率[8]。
而鼻肠管经鼻置管后留置于空肠内,当营养液经管路直接进入肠道时,溶液渗透压增高,肠道分泌的大量消化液稀释溶液浓度,导致肠蠕动增加,增加腹泻发生率。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可见,同一时间点鼻胃管组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均低于鼻肠管组,其数据结果与胃肠的生理变化相一致。
老年患者胃功能退化,胃液和小肠液在质量上均发生变化,对营养液的消化吸收都有所延缓,故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老年患者的腹泻发生率均高于梁炜[9]报道的ICU 危重患者28%的发生率。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提示鼻胃管组腹泻率明显低于鼻肠管组,但鼻胃管的管径粗、质地硬,更换频率高。
对于胃肠功能较差,且需要进行长期不间断肠内营养的老年患者也可考虑使用鼻肠管。
故在临床使用上两种置管皆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
参考文献: [1] 施云. 临床鼻饲治疗常见问题的护理干预[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21): 112. [2] 周晓瑛. 老年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201l, 9(2) : 77. [3] Hart G K, Dobb G J. Effect of a fecal bulking agent on diarrheaduring enteralfeeding in the critically ill[J].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1988, (15): 465-468. [4] Oh H, Suh Y, Hwang S, et al. Effects of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on Serum Sodium, Potassium and Glucose Levels[J]. J Nurs Scholarsh, 2005, 37(2): 141-147. [5] 邹华, 刘艳萍, 刘红敏. 营养泵在人工气道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5): 473.[6] 于康, 陈伟. 外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评定[J]. 营养学报, 1999, 21:212. [7] WHE LAN K, JUDD P A, TUOHY K M, et al. Fecal microbiota inpatients receiving enteral feeding are highly variable and may be altered in those who develop diarrhea [J] . Clin Nutr, 2009, 89(1): 240-247. [8] 张思源, 陈亭苑. 临床胃肠内营养[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 12: 112. [9] 梁炜. 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J]. 广西医学, 2009, 31(5): 682-684. 作者简介: 沈敏(1962-),女,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 上海市普陀区区科委课题(编号:RYK087R-02) 试论钦安卢氏医学对女性经期调摄的临床意义赵江滨(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 广西 南宁 530021)【摘 要】钦安卢氏医学继承了《内经》和仲景的重阳思想,明确提出了扶阳的理论和方法,这对养生治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钦安卢氏医学对女性经期调摄的临床意义,从一方面去展现钦安卢氏医学在理论及临床上的高度,并为探讨扶阳的临床意义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钦安卢氏医学;月经;阳气;冲任【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68-02钦安卢氏医学非常重视女性月经期间的调摄,在诊治包括月经病在内的各种女性疾病时,如值月经期,除了日常的防寒保暖、舒畅情志、忌生冷寒凉等措施之外,大部分情况下(特殊情况除外)均施以桂枝法加减温畅胞宫,使经血畅达。
笔者认为这种对女性月经的调摄方法,充分展现了钦安卢氏医学理论及临床上的高度,故就目前思考所及,试论其临床意义。
1 经调则阳气周流有度 1.1月经与机体阳气周流消长之关系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有称“月信”、“月事”、“月水”,以示月经有“月节律”的周期性。
作为女性最显著的生理特点,月经的周期与月周期是相应的,故《本草纲目》载“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
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
经者常也,有常轨也。
[1]” 对于在月周期中月亮的盈亏往复现象,知非氏在评注《医法圆通·女科门》时曾云:“夫太阴者,月也。
三五而盈,三五而缺。
盈者,阴进,为阳,主长;缺者,阳退,为阴,主消。
阳长阴消,以阳为运用。
[2]”可见月亮的盈亏往复现象亦是阳气周流消长的显现,所以在与月周期相应的女性月经周期中,亦存在着阳气周流消长的机制。
因此透过对女性月经情况的观察和了解,我们会对其身体状况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
故古人有“妇女首先问经期”之说,明代医家张景岳亦认为:“(妇人)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月经)。
[3]” 1.2月经调畅则机体阳气周流有度《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所以日月的运行不失其常,则四时昼夜就不失其常度;机体的阳气运行不失其常,则脏腑经脉的功能就能发挥正常,气血的运行亦不失其常度。
钦安卢氏医学第四代传人卢崇汉先生曾说:“阳气还是我们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经脉发挥正常功能,以及精、血、津液输布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