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林业》2010年第8卷总目次(1-6期)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对策和措施_0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对策和措施自从上个世纪到目前为止,生态危机不断的加重,具体体现为人数不断的变多,不合理的使用资源,能源紧缺,污染剧烈等等的一些不利现象,虽说它们是整个世纪要一起分析的事项,不过在不一样的区域其具有不一样的体现。
由于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等的发展,此时人和全部的生物依靠的生态开展出现变化。
人数不断的增多,可种植的土地减少,环境变差等,这些要素的存在都严重的干扰到生态的发展。
城市是人类最为聚集的场所,要设置人和生态有机共处的体系,要想实现这个要素,就要做好园林建设工作。
此时的环境恶化不断加剧,而且干扰到群体的健康,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标签:城市林业;建设发展;存在问题;解决措施1 关于城市林业出现的背景分析我们在分析一个区域的现代化能力的时候,就会关注它的城市化能力,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而城市林业最初的时候出现在国外,它的出现是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分析。
它出现的背景是因为城市化不断的进步,城市的氛围开始变差,群众不断的追求美学意义等。
2 关于城市林业相关的定义和范围2.1 定义它是一个高速发展,有着优秀的发展态势的科学。
其由很多个要素组合得到,比如林学以及生态学等等。
它的要素非常多,不过最关键的是城市林业的培育以及管控。
此处讲到的城市森林具体的说是在城市和它的附近区域之中存在的植被的具体称谓。
由于分析内容的层次不一样,其可以分成两方面。
狭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它是研究培育和管理那些对城市生态和经济具有世纪或潜在效益的森林、树木及有关植物,其任务实综合设计和管理城市树木及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等。
广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培育、管理森林、树木和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繁荣城市经济,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2.2 关于其范围城市林业是“以服务城市为主旨的林业”,它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林业;市城郊一体化,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林业。
基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业用 地不 仅仅 是林 地 ,还包 含 园地和 绿地 “;
城市化 发 展阶段 的共 同特 征 , 何保 障 以生态 如 为 主 的城 市 林 业 建 设 与 经 济 社会 协 调可 持 续 发展 , 已成 为各部 门的共 同责任 。为此 ,必 须 探索 新 的城市林 业用 地保 护 与利用 模式 ,建立 必要 的机 制 , 把城 市 林业建 设纳 入土 地利 用 总 体规划 和城 市建 设 总体规 划之 中,把绿化 、园 林等各 部 门和林 业 部 门纳 入统 一 的管理 平 台 , 确 定林业 用地 的各 类属 性 , 建立 现代 城市 林 对 业 空 间 发 展模 型和 保 护 利 用 的管 理 机 制 具 有
2 3划分原 则 .
城 市 林业 用地 属性 划 分原则 如 下 : ( )城 乡一 体化 原 则 :一 方 面打 破城 乡 1
界 限,覆盖全 部 范 围,包 含所 有 成分 ,另 一方
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利用土地利用总体
规 划 和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中所 确 定 的各 类 土 地 属 性 ,参考 生 态 区位 的重 要性 ,落 实现 状林 地 的 属 性 ;二是利 用 土地 利用 规 划 中所确 定 的生态 空 间 ,形成 林业 用地 规划 控 制线 ,布 局林 地增 长 空 间 。 过优 化规 划体 系 , 通 实现 “ 三规 ”( 土 地 利用 总体 规划 、 市 总体 规划 和林 地保 护利 城 用 规划 )有 序 衔接 。 22关键 技术环 节 .
21 0 2年 3月
_
‘ 东森林 经理 华
M a . 01 t2 2
《世界林业研究》2007年第20卷总目次(1~6期)

森林 生态 系 统管理 研究 概述 …… …… …… …… …… …… …… …… … 林
群
张守攻 嘉
江泽平 , ( ) 等 1 宋维 明 (O 1) 侯元 兆 (6 1)
社 区林业 与妇 女参 与研究 进 展 … …… …… …… …… …… …… …… …… ……… … 刘 晶岚 世界 范 围 内流 域服 务市 场发 展现状 及对 策 …… …… ……… … ……… … ・ …… ・王 …・
森林 动 态计算 机模 拟模 型研究 … ……… …… …… …… …… ……… …… 刘
国外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发展趋势 ………………………… 邱尔发 王 成 贾宝全 , (0 等 4) 平 马履 一 段 劫 (5 4)
纳米压痕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 ………………………………… 吴 燕 周定 国 王思群 , (1 等 5) 澳 大利 亚 的森 林经 营及其 对我 国的启 示 …… …… …… ……… …… …… ……… …… ……… 高均凯 (6 5)
第 3期
土壤 一 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 漆 良华
张旭东
孙启祥 , 1 等( )
维普资讯
7 6
世
界
林
业
研
究
第2 O卷
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进展 ……………………………………… 褚建 民 卢
基 于遥感 技术 的植被 分类 研究现 状与 发展趋 势 …… …… ……… …… …… ……… 郭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会计特殊性研究 ……………………………………………… 王
森林认 证 的动力 机制 与相 关推 动政策 和 措施 … …… ……… … …… 张 岩 徐 斌
城市林业1-概论

城市林业旳起源
• 城市林业(urban forestry)大约是20世纪下 半叶在西方兴起,是指要发展为城市服务 旳林业。
• 主要特点是突破了过去长久以来以城市市 区绿化、美化为目旳旳狭义旳林业体系。
• 因为西方迅速当代城市化旳后果是市区高 空建筑密集,绿化空间狭小,其成果是只 能在钢筋水泥建筑区中形成斑点、小块状 点缀旳绿化点或者园林小景点。
• 城市林业旳发呈现状
伴随人口旳增长,工业化旳迅速发展,城 市环境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并对人们旳身 心健康构成了严重旳威胁,引起了人们旳 极大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城市 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旳主要手段。充 分利用森林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整气 候、降低噪音、美化环境旳特殊功能是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旳主要途径
• 有理论以为城市森林能够以小汽车从市内出发,当日到 达并能够返回旳距离旳森林都属于城市森林,有些要求 距城市30公里等不一。
• 城市森林旳生态效益:
1.美国林业协会评估,城市森林经过遮阴、 吸水蒸腾及调整空气、降低空调耗能一项 每年就为美国节省20亿美元,因为森林能 降低气温,为建筑物遮挡夏日骄阳,阻挡 冬天寒风,从而降低建筑物旳能耗,最终 还降低电厂旳排污量。
德国Flack(1996)提出了广义旳城市森林旳概念,即“城 市森林涉及城市周围与市内旳全部森林。”
• 台湾高清教授以为城市森林研究旳范围涉 及:“庭园树旳建造,行道树旳建造,城
市绿化旳造林与城市风景林、水源涵养林 旳营造。”
• 刘殿芳以为城市森林是具有一定规模、以 林木为主体,涉及多种类型(乔、灌、藤、 竹、层外植物、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旳 森林植物、栽培植物和生活在其间旳动物 (禽、兽、昆虫等)、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 存旳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原因旳总称。城市 旳园林(人文古迹和园林建筑除外)、水体、 草坪以及凡生长植物旳其他开放地域均应
201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1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摘要)国家林业局2009年,全国林业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林业政策,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稳步发展林业产业,着力建设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林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林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效。
1.造林规模继续扩大,国土绿化成效显著2009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造林补助标准的提高以及中央扩大内需林业任务增加的影响,全国造林面积继续保持增长。
2009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26.2 3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16.97%。
其中,人工造林415.63万公顷,增长12.81%,飞播造林22.63万公顷,增长46.91%,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87.97万公顷,增长24.04%。
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2153.78万公顷。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义务植树蔚然成风,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得到加强,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有12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63.3亿株。
2.全国防沙治沙扎实推进,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2009年,《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经国务院批准下发,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履约与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据统计,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53万公顷。
2009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同意河北坝上闪电河等62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湿地公园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湿地保护面积达到1795万公顷,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49.6%,湿地保护率比2008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重点物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着力完善濒危物种保护制度,加强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667个,总面积为8462. 39万公顷。
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2 009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458处,总面积1652.50万公顷。
城市林业参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20分)1.城市: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有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形式,并具有一定边界和管辖范围的行政单位。
从经济学观点看:城市是一个经济单位,劳动分工是城市经济组织基础,可把城市看作是一种有机体,看作是一种心理——物理过程。
从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一种生态系统,他具有一般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最基本性征,即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有生命部分-人、动物、植物、微生物。
无生命部分-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环境条件,在他们间进行着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有两种形式A城市数目的增多B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
3.生物圈: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物组成的总体。
又指生物可以自然生存的部分。
4.生物多样性: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5.可吸入颗粒物:大气中直径小于10μm 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作用。
6.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7.择伐:森林主伐方式之一。
在预定的森林面积上定期地、重复地采伐成熟的林木和树群。
8.皆伐:在一个采伐季节内,将伐区上的林木全部伐除的森林主伐方式。
9.渐伐:在较长期限内(一般不超过一个龄级)分次伐掉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的森林主伐方式。
又称遮荫木法或伞伐法。
10.温室效应:大气通过对辐射的选择吸收而使地面温度上升的效应。
产生该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11.森林演替:在一定地段上,一个森林群落所替代,称为森林演替,或森林树种更替。
12.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13.天然更新:利用林木自身繁殖能力形成新一代幼林的过程。
城 市 林 业

1城市林业的产生和发展 1.1城市林业的产生 1.1城市林业的产生
• 据联合国“人与自然圈”统计,20世纪末世界人口已达60 据联合国“人与自然圈”统计,20世纪末世界人口已达60 世纪末世界人口已达 而其中城市人口已高达30 30亿 占总人口的50%。城市 50%。 亿,而其中城市人口已高达30亿,占总人口的50%。城市 化发展给社会带来了长足进步, 化发展给社会带来了长足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始于对自然 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60年代开始 世界人口爆炸、 年代开始, 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自6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爆炸、能源 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城市首当其冲。粉尘、 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城市首当其冲。粉尘、有害 气体、噪音等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患有气管炎、肺癌、 气体、噪音等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患有气管炎、肺癌、高血 压等“城市病,已成为人们深感忧虑的社会性问题。 压等“城市病,已成为人们深感忧虑的社会性问题。从森 林中走出来的人类终于在大自然的惩罚下,认识到“ 林中走出来的人类终于在大自然的惩罚下,认识到“城市 发展必然与自然共存” 把森林引入城市, 发展必然与自然共存”,“把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建在森 林中”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于是, 20世纪60年代中 世纪60 林中”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 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把林业的研究重点转向城市, 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把林业的研究重点转向城市,并逐 步形成了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的专门分支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 步形成了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的专门分支城市林业。
•
城市林业
是指在城市及其周围生长的以乔灌木
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 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
• 狭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
《中国城市林业》2020年第18卷总目次(1~6期)

景观叙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林婧颖
基于城市公园空间满意度的绿视率调查研究
郑凌予 杨淑梅 蒲海霞 刘 洁
三坊七巷小黄楼庭院空间的气候适应性模拟
张芳芳 王得祥 ( 1 )
福州高架桥下植物景观空间微气候舒适度价
刘燕珍 陈 琳 许志敏 林 涛 陈安丽 何 侃 丁国昌 (46)
基于多源数据的上海城市公园使用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 刘 颂 杨 莹 贾 虎 马小艳 (51)
福州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 吴涌平 林钰珺 吴姝婷 郑艺琦 林开泰 兰思仁 (57)
基于 MaxEnt 模型的北京浅山区珍稀植物适生区预测及管理 邹天娇 倪 畅 郑 曦 (17)
基于 POE 的徐州城市公园使用满意度评价 孙艳芝 张同升 刘 雷 (23)
基于混沌论的绿地系统布局多情景优化模拟 金云峰 李 涛 王淳淳 周晓霞 (29)
基于 CiteSpace 的国内森林康养研究进展
郝 亮 林 涛 陈 琳 何 侃 李霄鹤 丁国昌 (72)
基于地方依恋的三峡库区移民城镇社区公共空间研究路径 罗 丹 罗融融 (78)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段思嘉 王静文 (8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张云路 高 宇 李 雄 吴 雪 ( 8 )
城市社区生活圈视角下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控制 金云峰 邹可人 陈栋菲 周晓霞 (13)
基于城市结构视角的中国城区人口与公园绿地异速生长关系
刘志强 翟遇陈 王俊帝 邵大伟 (19)
第4期
以防疫为导向的居住区绿地优化途径 鲍梦涵 曾慧子 赵 鸣 ( 1 )
平原造林对北京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李 利 (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D
曹 显 军 等
“ ¨
赤 峰 市 森林 城 市 建设 理 念 赤峰 市 城 市 森 林 建 设 资 源 潜 力 分 析 赤峰 市 绿 化 树 种 的选 择 及 应 用 城 市 特 色森 林 建 设 思 考 与 实 践 四 川 大 学 望 江 校 区 校 园 植 物 配 置
刘 翠 玲
6 3
他 山
之
石
关 于 旱 柳 是 东 北 地 区 乡 土 树 种 观 点 的 辨 析 山西 太 宽 河 自然 保 护 区 野 生 观 赏植 物 多样 性 研 究 城 市 彩 叶 树 种
第3 期
张若晨
陆庆轩 陈莲芸 何小 弟
曹 伟 (7 5) 王 良 民 (O 6) 王 阳 (3 6)
刘 颂 唐晓 岚
慧 汤 静
韩晶晶 魏蕴 然
周景 嵩
潘霞洁 张 碧
周 磊 杰 周 景 嵩
黄成林
许 成 林 等
节 约 型 生态 驳 岸 设 计 与 构 建 南 海 全 民健 身 体 育 公 园设 计 特 点 佛 山市 农村 生态 风 景 林 改 造 佛 山市 顺 德 区 政 府 在 林 分 改 造 中的 推 动 作 用 千 岛湖 城 镇 森 林 生 态 经 营 探 析 龙 井 市 林 业 后 续 产 业 发 展 状 况 与 改 革 措 施
第2 期
尹
华
邵 安 领 等 田淑 萍
丁 蕴 一
谈 谈 森 林 城 市 和 低碳 城 市
n 广 泛 宣 传 动 员 迅 速 部 署 行 动 扎 实推 进 国家 森 林 城 市 创 建 D D 赤峰 市 森 林 城 市 建 设 总 体 规 划 似
蒋 有绪 张 炜 银 王 中 和
杨 静怡
宜 居 城 市 绿 化 概 述 重 盐 碱 低 洼 地 段 台 田植 树 效 果 好
刘 颂 邵 琴 马 履一 贾 忠 奎
李 杨 王 继 涛 张 凯 云
基于 自然伦理支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泗 县 滨 水 景 现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上 海 中 央 公 园 特 大 银 杏 树 白 蚁 防 治探 讨
城 市 住 区 景 观 环 境 质 量 使 用 后 评 价 体 系 的 研 究 和 应 用 功 能 与 形 式 的 统 一
— —
贾宝全 丽 等 于海 蛟 范 义 荣 白 洁 许 卫 良
徐 文辉 杨建欣 张一奇
解 读 上 海 大 连 路 防 灾 避 险 绿 地
J U N L FC N S R A F R S R 2 1 ・ 6 O R A O HI EU B N O E T Y 0 0 8I ) E
2 1 年 年 8 鼍 且 次 ( --期 ) O O 卷 1- 6
第1 期
林 农 复 合种 植 模 式在 城 市 绿 地 中的 应 用
祝遵 凌 宋丽华 伺巧 莹
刘 娟 娟 陈 永 生
赵 文 方
沈 惠 国
林下 草坪 管理 措施 洛 阳 牡 丹 园 向 规模 化 发 展 刍议 萧 山 区 “ 园 式 单 位 ” 创 建 花 基 于 森 林 生 态 美 学理 论 的城 市 森林 建 设 与 管理 董 莹莹 邵 安领
刘 红 凡 等 金 久宏
张学平 田雪 琴 周春生 徐国荣
殷爱华 何育桥 李建能 徐高福
胡 羡 聪 等 李 渭 源 等 李 渭 源 等 邵美娟 等
梁 运 江 储 纪 芳 李 佩 萍
杜文波
上海市城市绿地 土壤 特点与改良对策 城 市 土 壤 特 性 及 其 改 良
生理 干 旱 对 北 方 地 区 城 市 森 林 中针 叶 树 生 长 的 影 响 三 种 绿 化 树 种 固 碳 释 氧 和 降 温 增 湿 效 益 比较 山西 洪 洞 大 槐 树 与 明 朝 移 民 银 杏 的 文 化 意 蕴 及 其 在 城 市绿 化 中 的 应 用 三 门 峡 市 河 西林 场 林 木种 质资 源 调 查 与保 护
王国 良
刘亚 亮 宋永 艳 范 义荣
李 芳 肖文远
几种 乔 木绿 化 树 种 抗 寒 性 比较 丽 水 市 云 和 镇 绿 化 特 色 分 析
旧 城 改 造 中 街头 绿地 建设 临 泽县 县城 绿 化 实践
生态园林城市 建设途径
苏 州胥 王 山农 业 生 态 旅 游 景 区 标 识 设 计 马鞍 山市 听 源 郊 野 公 园规 划 研 究 蝴 蝶 泉 公 园生 态 环 境 修 复 与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刘
沈
冬
发展城市森林 是促进城市 低碳 的战略选择 国外绿道研 究现 状与我 国珠三 角地 区的实践 城市生态廊道构 建理念及关键技术 杭州市 绿道规划建设 的探索与实践
低 碳 型 社 区绿 化 技 术 分 析 及 展 望 关 于北 京 市 推 广 节 水 抗 旱 型 草 坪 植 被 调 查 泰 州 防空 林 建 设 规 划 研 究 城 市 人 工 湿 地 规 划 设 计 分 析 与 整 合 合 肥 市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防 灾 避 险 规划 青 岛大 河 东 森 林 公 园 规 划 设 计 公 路 沿 线 森 林 景 观 评 价 及 更 新 方法 l%铝锌 合 金 钢 丝 石 笼 在 郁 宅 港 生 态 廊 道 修 复 中 应 用 0 化 冰 盐 对 长 沙市 主 干 道绿 化植 物 的持 续 危 害 紫 金 山 森林 固碳 释 氧 量 的研 究 我 国 湿 地公 园建 设 管 理 现 状 与 展 望 广 东 省珍 稀 濒 危 植 物 现 状 调 查 植 物造 景为 主 体 的南 京 莫 愁 湖 公 园湿 地 景 观 改 造 以 美 国城 市 生 态 廊 道 建 设 及 其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深 圳 梅 林 山 公 园 自然 景观 资源 及评 价 陆庆 轩
宁 祝 华
马维虎
赵
肖 邵
王 晓峰 等 费 青
张
莹
孙 延军 刘红 凡
刚 姜 卫 兵 姚 冠 忠 等 徐 向 明 王 晓 明 等
张玉君 魏志义 王 继涛
雄 株杨 及 繁殖 技 术
“ 样 锦” 牡丹 嫁接 方法 什 留 住 敦 煌 月 牙 泉 丹 佛— — 美 丽 的草 原 森林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