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云梦与云梦泽的变迁

云梦的范围
《吕氏春秋· 有始览》: “楚之云梦”。 《史记· 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东有云 梦之饶”。 《河渠书》:“于楚,则西方通渠汉水云梦之 野”,(意指从郢都凿渠东通汉水,中间经过云 梦,说明云梦在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其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 的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 缘大江。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法系 刘运动
云梦与云梦泽的变迁
云梦与云梦泽的区别 先秦时期的云梦与云梦泽 秦汉时期的云梦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梦泽
云梦与云梦泽的区别
云梦的范围
云 梦
北西东南 :::: 大宜大江 洪昌别水 山以山
云梦与云梦泽的区别
云梦泽的范围
云 梦 泽
范围:荆洲以东, 江汉之间,南部 以江水 为限 形成原因:第四 纪强烈下沉的陆 洼地.
结束语
• 云梦泽变迁的主要趋势:水体减缩,陆地 扩展. • 消失的主要原因:长江和汉江带来的泥沙 沉积量大于新构造运动下沉量,江汉陆地 三角洲不断扩展.
作业:
题目:分析云梦泽消失的弊与利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 2、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言之成理
长江中游沉降河床
长江从宜昌脱离山峡之后,水面落差减小,水流缓慢,江面 宽阔(2000~650米不等),河道分叉曲折,摆荡不定,构 成典型的陆上三角洲地貌景观。 下 荆 江 石 首 河 弯 段 泥 沙 冲 淤
云梦与云梦泽的区别
云 是梦 指 楚 王 的 狩 猎 区 : , 云 梦 泽 : 只 是 云 梦 中 的 一 个 湖 泊 云梦泽 云 梦
先秦时期的云梦与云梦泽
荆江三 角洲
长江西侧 泛滥平原
汉江三 角洲
古代云梦的解释

古代云梦的解释
云梦的释义是:
1.亦作“ 云瞢”。
古薮泽名。
汉魏之前所指云梦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才将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广,把洞庭湖都包括在内。
《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藪曰云瞢。
” 郑玄注:“ 衡山在湘南,云瞢在华容。
” 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韩信》:“ 淮阴总汉兵,燕齐擅远声……所悲云梦泽,空伤狡兔情。
” 唐李频《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洞庭,苍苍云梦,控西南之险,当江汉之衝。
”
2.借指古代楚地。
唐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一朝云梦围兵至,胸陷锋鋩脑涂地。
”。
古代云梦泽的范围

古代云梦泽的范围
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是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
其范围大致为:东部在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长江江岸一带,西部至今宜昌、宜都一线以东,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县一带,北面大致到了随州、钟祥、京山一带,南面以长江为界。
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
洞庭湖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县的青树嘴镇东,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 其面积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
水文特征
洞庭湖自古为五湖之首,是中国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洞 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至1949年,减至4350平方公里;至1983年,据湖南省水电勘测设 计院量算测绘的《洞庭湖高程、面积、容积曲线图》计算,已减至2691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 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 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面积多于鄱阳湖近400平方 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1998年洪水期间,以城陵矶(莲花塘)实际水位35米,洞庭湖容积则多达228.77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 230亿立方米。河道容积50亿立方米;年均入湖径流量3018亿立方米,是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在岳阳水 位(黄海基面)33.50米时,湖泊容积167亿立方米,湖体水域面积2691平方公里,洪道面积1300平方公里,总计 3991平方公里。 )。它的具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无论是调蓄面积还是调蓄水量,仍然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是国内第一大淡水湖。1978年后,有人称它为 国内第二大淡水湖,值得商榷。
西洞庭湖,在益阳市、常德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诸湖泊,到20世纪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资料显示还有半 边湖、大连湖),湖泊面积443.9平方公里。 有澧水流经西北,沅水流经西南,松滋河、虎渡河及藕池河西支诸 水自北注入,现有通外江湖的河湖面积约520平方公里,环湖的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津市市、桃源 县、临澧县、武陵区的平原区称为西洞庭湖区,有吴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积6285平方公里。西洞庭湖早 期系赤沙湖的一部分。经历代治理,西洞庭湖区的天然湖泊面积已缩减至520平方公里,能与东、南洞庭湖通流 的湖泊,仅剩余目平湖、七里湖。
云梦城建置沿革研究

云梦城建置沿革研究作者:熊婷婷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4期摘要:历史上的云梦是一个极具梦幻色彩的地方,先秦时期的“云梦”一般都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大致包括整个江汉平原。
今天云梦,虽为百里小县,但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因此,探讨云梦的演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云梦;安陆;变迁古之云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与楚国的繁荣、兴哀休戚与共。
《吕氏春秋》有云:“何为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华阳,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渚,齐之海隔,赵之巨鹿,燕之大昭。
”而据《战国策·宋卫》记载,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
墨子在回话时说“荆有云梦,犀兕麇鹿盈之。
”更为云梦添加了富饶之色。
早在新石器时期云梦县境内就已有人类活动,1984年在云梦好石桥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期的炭化稻谷壳。
按《禹贡》之九州区域划分,云梦在夏商时代属荆州,凤凰台的遗址则表明商公曾在此建立过军事据点,以此为基地进攻其他部落。
云梦城区西周时期的属于郧子国,春秋时,周边的楚国日益强大,不断蚕食周边小国以扩充势力,陨子国便联合其他小国共同抗楚,《左传》桓公十一年春:“陨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
”这次蒲骚交战,陨子国为楚国所败。
郧子国入楚后为陨县,自此,云梦归楚国管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下楚之郢都后设立南郡,《睡虎地秦简·编年纪》云:“廿九年(公元前278年),攻安陆”。
此战,秦国占领了安陆以及楚国的大片土地,自此,云梦隶属于秦之南郡,并修有专供皇帝巡游使用的驰道。
秦始皇一生共有五次巡游,《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载:“[廿八]年,今过安陆。
”正是指的是秦始皇第二次巡游。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则指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治所在今云梦。
冬十月,有人告韩信谋反,《史记·高祖本记》:“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
云梦楚王城遗址

云梦楚王城遗址云梦楚王城遗址楚王城遗址位于云梦县城东郊。
春秋时期吴楚征战,楚平王令子昭王筑此城。
城郭总面积3.7平方公里,周长7700米,现残存的部分土城墙高于地表2.7米,还有城门址、护城河、排水道和台地。
护城河宽43.6米,古城总体呈东西长、南北宽不规则长方形,中间一道南北向城垣(即中城垣),将该城一分为二。
据初步考察,古城门按东西南北开设,东城门设在丁字口(又名金子口),面朝曲阳湖,另外三门各有一坡斜对城门,分别为珍珠坡、季堵坡(即现在的睡虎地)、黄土坡。
古城内分布有新石器时期到汉代以后的居住遗迹,城外四周分布着东周至秦汉各个不同时期的古墓葬区。
并且从1米以内的文化层中,出土了从商代到秦汉时期文物,如东周的陶井、秦代的竹简、漆器等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00余件。
2004年10月6日一行3人到此一游。
文物普查陆续发现和搜集到大量文物。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商周时期的陶鼎足、陶殷残片、印纹硬陶片,战国时期楚贝(又称蚁鼻钱,俗称鬼脸钱,是楚国货币),汉代的陶下水管道、陶豆、绳纹陶片、简瓦残片及五铢钱等。
还有六朝及宋代墓葬中随葬的瓷碗、瓷壶、瓷粉盆、陶罐等,尤其是其中的两只虎皮釉花瓶,堪称国家一级文物珍品。
云梦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有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其中位于县城区的楚王城为春秋时期吴师入郢,楚昭王避难时所建,后逐渐成为楚东部的一座区域型政治经济城市。
自50年代以来,云梦相继出土文物1万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级文物一干余种,秦代竹简、漆器、卧鹿立鸟、东汉陶楼等文物闻闻名遐尔。
自1958年以来,曾先后多次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在城内距地表一米左右的文化层中,采集到新石器至汉代各时期的遗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铲、砺石,商代的锥形鬲、大口尊,春秋时期的平裆鬲、灰陶豆,战国秦汉时期的双系罐、小口瓮等生活用具,板瓦、筒瓦、卷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
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对楚王城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发现了陶井、夯土台基、直径54公分的红砂石柱础、排列整齐的陶下水道等重要的遗迹遗物,初步确定了该城的形状与规模,城门、排水道、夯土台基和文化堆积的分布状况及城垣的建筑形式与年代,找到了秦汉继续沿用部分东周城的依据。
云梦县名的由来

云梦县名的由来云梦县之名为“云梦”,有多方面的根源,我们现在就从有关云梦的历史文献和云梦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方面来进行考察和研究。
云梦县及其周边地区在古代有云梦泽。
关于古代的云梦泽,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地理位置和大小有完全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个很著名的说法是,云梦泽在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安陆县南、云梦县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云梦和安陆本是一体,紧密相连。
从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木牍家信及其他历史文献可以看出:从秦到东晋,安陆县县治一直在今云梦城区。
东晋末,安陆县治才移至今安陆。
正因为安陆、云梦联系紧密,所以古代一些史地著作常将安陆、云梦连在一起说。
《左传·宣公四年》“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
”西晋杜预注:“梦,泽名。
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
”把云梦泽和云梦城紧密联系在一起。
《后汉书·和殇帝纪》记和帝于永元15年9月“进幸云梦”,唐李贤注:“云梦,今安州县也,即在云梦泽中。
”确指云梦县在云梦泽中。
李白到安陆后《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所说“见乡人(司马)相如大夸云梦之事……遂来观焉”,即是指的这个云梦泽。
唐《元和郡县志·卷27》在“安陆县”和“云梦县”条下记得更为具体,说云梦泽在安陆“县南50里,云梦县西7里”。
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132》安陆县“云梦泽”条云:“在县东南,阔数十里,南接荆湘。
”北宋中期的《元丰九域志·卷6》“安陆县”条说:“云梦一镇,有……云梦泽。
”云梦在北宋曾撤县为镇,故这里称云梦为“镇”。
《资治通鉴·卷282》记五代时后晋马全节败南唐李承裕军于安州城南,李“掠安州,南走”,晋将安审晖率军追击,“败唐兵于云梦泽中,……唐将张建崇据云梦桥拒战,审晖乃退。
”就是说这里不仅有云梦泽,还有“云梦桥”。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云梦泽”条说:“云梦,楚泽薮也……今为县,隶德安(府)。
”这也是确指云梦泽在云梦县。
古泽云梦邑中八景

古泽云梦邑中八景曲阳湖,位于云梦东南,具体位置不详!深秋时节,芦花高擎,风送芦絮,水天皆白,空朦一色。
晨起东望,日照芦苇,红装素裹,地披银纱,空中碎玉,疑似身临雪景,便有诗曰:一夜北风紧,晓添三尺雪。
偶遇湖上观,犹认芦花色。
~~曲湖晓雪罗陂湖,位于云梦南部,具体位置不详,古文献不足,仅有诗曰:湖光浸重碧,澄怀缅清旷。
蛙鸣绿水隈,月出茅亭上。
~~罗陂春晓石羊湖,位于沙河境内,距罗陂湖不远,具体位置不详,亦仅有诗曰:野火烧残陇,林昏日已西。
萧萧白杨树,处处鸟规啼。
~石羊千阜高岗铺,坐落倒店乡内,清代为云梦七铺之一,亦为八景之一,素有高岗梧雨之称,便有诗曰:高岗秋不老,郁郁尽梧桐。
听得潇潇雨,飞耒密叶中。
~~高岗桐雨。
北河口,位于俯河云梦段西侧,有名白鹤口,诗曰:何处识归舟,斜阳古渡头。
桃花新涨满,停望两悠悠。
隔蒲潭,顾名便知位于隔蒲境内,其隔蒲风帆闻名天下,诗曰:风回波上烟,月挂云中树。
长堤不见人,布帆自东去。
~~隔蒲风帆碧潭秋月,仅为一景,位于何方,不详,乾隆间一举人有诗曰:日暮余霞散满天,朝阳不及夕阳鲜。
逢人莫道槡榆晚,还结三生不了缘。
最后一景为河堤烟柳,因云梦三面环水,损水,漳河连汉江达长江,此景便不得而知身在何方,仅有记载,夏春时节,花引蝶,蜂采蜜,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咏之声不绝于耳,有诗描绘其景,曰:蜿蜒长堤柳曲旋,半拖江水半拖烟。
纵饶青缕垂千丈,不挽乘风万里船。
~~河堤烟柳此八景早已不负当年美名,云梦人知此亦是甚少,今王某人查阅古书方才得知,往日之美景早已绝于世间,却今之人必了其根本,留古泽之印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产 异 常丰 富 的巨湖 大泽 。此赋 深 受汉武 帝的赞 赏,汉 武 帝读
了 子虚赋》后说: “ 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8 后来他召
见 司马相 如 ,并 因此赐 给 他一 个官 职 。从 此 ,云 梦泽横 跨长 江 南北 、囊括 江汉 平原 和洞 庭湖 平原 的说 法,就 广 泛流 传 了,直 至今 天还 有 巨大 的影 响。 Ⅸ 虚赋 》里 所说 的 “ 梦” 东部应 当指 今 武汉 以东 的大 子 云
别 山麓 以至江 滨一 带 ;西部 的涌 泉清 池, 当指 沮漳 水下 游 的一 些湖 泊;北部 的高 山丛林 ,当指今 锺祥 、 山一带 的大洪 山 区; 京
南部 的平 原广 泽, 当指 分布 在郢 都 附近 以至江 汉之 间 的平原 湖 沼地 带, 平原 之西 限 以广义 的巫 山 即鄂西 山地 的边 缘, 广泽 之 南则 缘 以下荆 江部 分 的大江 。谭 其骧 先生 认为 这才 是 “ 云梦 ” 中 的泽薮 部分 ,其 中 的广泽 才是 《 周礼》 、 尔雅 》等 列为 九 薮十 薮之 一 的 “ 梦泽 ” 。 云 《 中国历 史大 辞典 》 “ 云梦 ”条 ,释 义为 : “ 据今 人考 证, 古籍 中 的 ‘ 梦 ’并 不专 指以 ‘ 梦 ’为名 的泽 薮, 一般 都泛 云 云 指春 秋战 国时 楚王 的 游猎 区。 此 区大致 包括 整个 江汉 平原 ,南 则春 秋时 兼有 郢都 以 南的 江南地 , 战 国时改 为限 于江 北。 在这 个 区域 内,也不 全属 于 ‘ 云梦 ’ 杂 着许 多已经 开垦 了的邑居 ,错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3 的千古绝句 。鬼谷子屯兵云梦 山,
众 剑客 聚会 云梦 宫 . 乎也 与 “ 梦”息 息相 关 。 似 云 不过 值得 我 们思 考 的是, 对于 云梦 ,历 来都 有不 同说 法 。 认 为江 汉平原 湖 泊众 多, “ 梦泽 ”只 是特 指其 中几 个 同一 历 云 史 时期 江汉 平原 往往 有不 止一 个云 梦 泽异地 并存 ,但 其 中只 有 个最 著称 。而 不 同时期 ,最 有 名的那 个云 梦泽 , 又常不 在 一 个地 方 。 Ⅸ 诗鉴 赏辞 典》中记载 : “ 唐 云梦 :水泽 名。古 代云 梦 二泽 , 长 江之 南为梦 泽 ,长 江之北 为 云泽 ,后淤 积 为陆 地, 并称 为 云
文 史 艺 术
C A MlG C 梦 的地 理 位 置
◎ 陈 宇
( j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甘肃 兰州 西 E 707 ) 3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 K 0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2 ( 0 0 7 0 4 0 919 6 3 0 9 2 1 )0 — 7 — 2 摘 要 :云 梦 以 其 神 奇 的意 境 千 百 年 来 给 人 以美 好 的遐 想 ,许 多 文 学作 品更 是 将 云梦 作 为创 作 的素 材 。早 在 春 秋 战 国时 期 就 有 了 关 于 云 梦的记载 。可是历 史上关 于云梦 的地理位置 却有着 不同的说法。在众说纷纭中哪一种观点更为可信呢 ?史学家们都有着各 自的看法。 关键 词 : 云梦 ;地 理 位 置
一
聚 落 。 [] ” 9
如我 们所 知, 郢都 在今 湖北 江 陵县 ,也就 是说 “ 云梦 ”也 许 曾经横 跨长 江南 北 。 云梦 到底是 哪里 呢? 今 天的 云梦 到底是 不是 古云 梦呢 ? 对 于 云梦 泽在 江北 的具体 位 置及形 态 ,则说 法不 一 :谭其 骧 先 生认 为: … 云梦 泽 ’只限 于 江北 , 春秋 时分 为两 大块, 在今 天 门 、应 城 两市一 带 ,一 在今 江陵 以东 与城 陵矶至 武汉 梦 泽,约 为今 洞庭 湖北 岸 一带 。” [] 3 云梦 泽 的名称 最早 见 于 《 传》 , 左 传 ‘ 左 宣公 四年 》记 长 江 段西 侧泛 滥平 原之 间 的江 陵 、潜江 、监利 、沔 阳 、洪 湖西 北 部 一带 。到 了战 国 ‘ 土梦作 煤 ’,汉 口北 岸天 门 、应城 那 云 载: “ 初,若敖取于郧。”[]《 4 吕氏春秋》有云: “ 何为九薮? 吴 之具 区,楚 之 云梦 ,秦 之华 阳, 晋之 大陆 ,梁 之 圃 田, 宋 之 片 云 梦泽 已被耕 垦 。秦汉 时 期, 随着 荆江 三角洲 及潜 江 附近 孟渚,齐之海隔,赵之巨鹿,燕之大昭。”[]《 5 左传》有时称 汉 江 三 角洲 的推移 ,云 梦 泽主体 向东 向南移 动到监 利 、石首 江 它为 “ 云”有 时称 它 为 “ 梦” 。 楚辞》 有 时称 它为 “ ” , 梦 北 部分 及 洪湖 西部 ,到三 国时 , 主体 更东 移到 监利 以东 、洪湖 泽 淤 延 著 有 时称 “ 云梦 ” 。 《 战国 策》 、 《 氏春 秋 》 、 《 南子 》都 西 北 , 区逐 渐 收缩 , 浅 。 至魏 晋 , 名 的云梦 泽薮 完全 解 吕 淮 称 它为 “ 云梦 ” 。而 尚书》 中称 : “ 荆及 衡 阳惟荆 州 :江 、 体,演变为许多湖泊陂池。” [O 1] 汉朝 宗 于海 ,九 江孔殷 。 沱 、潜既道 , 云土 、梦 作 。” [] 6 两汉 三 国时代 人们 公认 的云 梦在 江 陵之东 , 汉之 间 , 江 或 对 云梦 的说 法很 多:有 的说 本 有两 处大 泽,一 处名 “ ”, 在 华 容县 境。 云 Ⅸ 记・ 史 河渠 书》 记载 , “ 于楚 ,西 方则 通 渠汉水 云 梦之 处 口 “ ”, 因为 它们距 离很 近 ,故合 称 “ 梦” ;有 人说 U 梦 云 原是 一处 大泽 , 简称 “ ”或 “ ”,全 称 则为 “ 梦” 。还 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 云 梦 云 8 ,这是说从郢都凿渠东通汉水, 有人 认为 云梦 是县 名, 在湖 北省 中部 偏东 , 汉代 安陆 县地 ,在 中间经 过 云梦 泽地 区。 而 《 史记 ・ 殖列 传》 更是 直接 指 明云 货 梦 在江 陵之 东 : “ 陵故 郢都 ,西通 巫 、巴,东 有云 梦之 饶” 江 西魏 时, 曾设 置云 梦县 。 传 闻李 白读 了 《 虚赋 》, 羡慕 云梦 的 景色 ,就 隐居 在安 [1 子 1] 陆 ( 今湖 北安 陆县 北 )。 由此可 见 ,唐代 诗 人李 白也 认为 云梦 班 固 《 书 ・ 理志 》云 : “ 汉 地 华容 , 云梦泽 在 南,荆 州 。 夏水首受江,东入 ,行五百里。”[2 1] 泽在 安陆 县 。 后汉 书 - 雄传》 里记载 : “ 法 迁南 郡太 守,断狱 省 少,户 《 书 - 汉 地理 志 ・ 南郡 华容 》云 : “ 梦泽 在南 荆州 薮 。 云 : 7 1] 夏水首受江,东入沔,行五百里。”[] 7可以看出当时认为它的 1益增 。 郡滨带 江沔 , 又有云 梦 薮泽 。” [3 《 水经 注》 关于 云梦 泽 的记载 与两 汉三 国 的说 法 基本 相同 。 范 围并不 大, 也不 包括 洞庭 湖 。可是 晋代 以后的 经学 家将 古云 《 夏水 注》 中写道 : “ 又东过 华容 县 南,县 土 卑下 泽,多 陂池; 梦泽 的范 围越 说越 大 ,一般 都把 洞庭 湖包 括 在 内。后 来云 梦 泽
今 天 的云 梦县境 位 于湖 北省 中部 偏东 、江汉 平原 东北 部 , 是 孝感 市 下辖 的一 个县 ,县 境北 接 安陆市 、西界 应城 市 、南 望 汉 川 市 、东邻 孝 南 区。地 理 坐标 东经 1 3 7 一 1 3 5 ‘ 1 。3 ’ 1 。 2 ,北 纬 3 。4 ’ 3 。1 ’ 县境 南北 间距 5 . 里, 0 5~ 1 2, 2 8公 东西 间距 1 . 98 公 里 ,面积 6 4平方 公里 。云 梦县 地貌 形 态简单 ,可 统称 为 平 0 原 。全 境地 势北 高 南低,高差 不大 ,最 高处 为境 东北 的枫 梓 岗, 海 拔 7 . ,最低 处为 县东 南 的北湖 垸 ,海拔 1 . 。属副 62米 9 0米 热 带季风 气候 区过渡 性气 候带 ,四季分 明 :春 暖 、夏炎 、冬寒 。 云 梦 以其神 奇美 妙 的意境 给人 以丰 富 的联想 。 战 国策 ・ 宋 卫 》记 载, 齐攻 宋, 宋使 臧子 索 救于 荆 。墨子 在 回话 时谈 到 了
云 梦,说 “ 荆有 云梦 ,犀 兕麇 鹿 盈之 。 [] ” 1 司马相 如 在 ( ( 子虚
赋 》中写道 :“ 闻楚有 七 泽,尝见 其一 ,未观 其余 也 。臣之所 臣 见 ,盖特 其 小小 者耳 , 名 日云梦 。云 梦者 ,方 九 百里 ,其 中有
山焉。 2 ”[]
山水 田园诗 人孟 浩然 《 洞 庭湖 赠张 丞相 》也 写 下 “ 蒸 望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