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十中2018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全真模拟试题(七)(扫描版,无答案)
最新-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试题及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试题及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原创题)为了纪念新中国的诞生,把每年的10月1日作为中国人民的节日。
它是(C)A.中秋节B.劳动节C.国庆节D.春节【解析】根据日常常识知,中秋节是每年的18月15日,劳动节是每年的5月1日,春节是每年的正月初一。
故本题选C项。
2.(2018年·毕节模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共同纲领》【解析】以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0年6月”为突破口来分析判断,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故本题选A项。
3.(2018年·南京市中考)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D)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D.1949年、1956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所以本题选D 项。
4.(原创题)右图漫画反映的时代主题是(B)A.公私合营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停工“闹革命”【解析】漫画反映的是钢产量指标。
5.(原创题)“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D)A.新中国成立时期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解析】王进喜、焦裕禄和邓稼先的事迹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泰安市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中国古代史试题

泰安市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中国古代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B.三公九卿C.三省六部制D.分封制2.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A.灵渠B.莫高窟C.都江堰 D.大运河3.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于商王的卜问、乘车狩猎等160多个文字的记载。
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 A.符号B.甲骨文C.铭文D.小篆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5.易中天《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根据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6.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超越历史的雄才伟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
体现汉武帝“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文成公主入藏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7.我国劳动人民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不忘记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这种环保理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创新过程体现出了这一点( )A.蔡伦改进造纸术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C.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D.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
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七

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七(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18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符合下列哪家思想:(A)A、儒家B、法家C、道家D、佛家2、下列举措中与其他三项的作用有明显区别的是:(B)A、设驻藏大臣B、设立军机处C、设伊犁将军D、安置土尔扈特3、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有:(B)A、基本完成土地改革B、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4、右下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D)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下表反映出:(C)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6、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C)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A)①自由劳动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8、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C)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C)①日军偷袭珍珠港②九一八事变③德军“闪击”波兰④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满分27分)10、(6分)读下列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丝绸之路的开路先锋是谁?这条交通要道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路”?(2分)答:张骞。
(1分)因为中国丝织品精美,深受各国喜爱,是这条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上最有代表性的商品(或答:在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上,中国主要以丝织品交换各国的奇珍异宝也可)。
泰安市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中国近现代史试题

泰安市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条约的签订,戴着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进入了20世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
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C.大生纱厂的兴衰D.黄埔军校的创建4.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发生新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这里的“体制创新”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5.“山东亡,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6.陈潭秋在回忆录中说:“在上海找不到继续大会工作的适当地点,决定了到杭州西湖去。
但是在到出发前,又得出了结论,西湖不是适当地点,因为那里游人太多。
因此即在嘉兴的南湖举行。
这里虽有游人但较少。
到那里后,我们即租了一只大船,买了食物、酒,好像游人一样,在湖上的船中进行大会的工作。
”回忆录中记载的会议影响是( )A.使中国开始有了代表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7.“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
2018泰安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题

七年级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2018年4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3.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①地动仪模型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A . 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5.“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
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6.下列文物出土于唐代墓葬,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出什么?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7.“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
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8.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2018泰安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统一测试初一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歌谣中的“汝”指A.西晋B.北周C.隋朝D.梁朝2.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素质C.提高了行政效率D.废除了门阀制度3.右图材料中的“吾”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5. 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
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他是A.安禄山B.史思明C.黄巢D.朱温6.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A.颜真卿B.欧阳询C.柳公权 D.王羲之7.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赞誉的是A.李白B.李商隐C.白居易D.杜甫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是A.北汉B.北周C.后唐D.后汉9.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A.赵匡胤B.赵光义C.赵普D.石守信10.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A. 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B. 在宰相之下设立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C. 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D. 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11. 请你根据下图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12.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2018泰安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部分共30题,第1至10题每题1分,第11至30题每题2分,共50分)1.589年,隋朝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重归统一。
589年用公元纪年法可以表述为A.公元5世纪早期 B.公元5世纪晚期C.公元6世纪早期D.公元6世纪晚期2.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皇帝在位期间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与文成公主结婚的松赞干布是哪个民族的首领A.吐蕃B.回纥C.鲜卑D.突厥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960年,北宋建立,定都于A.东京B.长安C.建康D.临安6.南宋的都城是A.东京B.成都C.洛阳D.临安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什么时期A.两宋B.两晋南北朝C.隋唐D.东汉8.元朝的建立者是A.赵匡胤B.赵构C.铁木真D.忽必烈9.元朝在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州B.郡C.行省D.县10.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毕昇B.蔡伦C.华佗D.王祯11.徐州户部山有条状元街(见右图),“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12.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B.爱民如子C.善于纳谏D.勤于政事13.“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A.隋炀帝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14.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诗人描写的是A.玄武门之变B.安史之乱C.王仙芝起义D.黄巢起义15.如果给右图的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主动请缨,出使塞外16.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③大运河④雕版印刷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泰安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学校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忧国忧民的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A.屈原的《离骚》B.李白的《蜀道难》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3.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
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4.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5.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6.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7.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A.西班牙、日本B.荷兰、法国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8. 图片承载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