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辅导班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数与代数(一)整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认识能够正确数出 10000 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 10000 以内的数。

会比较 10000 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数的组成和数位的名称。

2、近似数结合实际情况,体会近似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路程等。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2、乘法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能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三)常见的量1、时、分、秒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时=60 分,1 分=60 秒。

能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经过时间的计算。

2、质量单位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 克。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和计算。

二、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1、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能辨认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其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二)测量1、周长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封闭图形的周长。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

2、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会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和简单的测量。

三、综合与实践(一)数学广角——集合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拼摆等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复习资料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复习资料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最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用≈
6.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数×乘数=积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路程=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二单元
1.千克、克是重量单位。一般物体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公斤。比较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2.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500克=1斤1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1角的硬币大约重3克,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
3.千克变克添3个0,克变千克去掉3个0.
第三单元:
1.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长方形长的边叫做长,短的边叫宽,长方形有两条长和两条宽。
2.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叫边长,正方形有四条边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4.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叫周长,周长的单位就是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它们四条边的总长度。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4
第四单元:
1.0除以任何不Leabharlann 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没有意义。
2.竖式计算除法:从最高位开始除,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一位不够除看两位,不够除商0,余数一定比除数小。验算:商乘除数(加余数)看等不等于被除数。
3.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平均分用除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一、数字与数的理解1. 数字的认识- 数字是由0到9的数字字符组成的。

- 数字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数量,比如人数、物品数量等。

2. 数的顺序- 数的顺序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的。

- 数字可以按照顺序进行比较大小。

3. 数的分类-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字,如2、4、6等。

-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字,如1、3、5等。

二、数的运算1. 加法-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一个总数。

-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例题:计算:37 + 24 = ?解答:按位相加,个位数7 + 4 = 11,进位1,十位数3 + 2 + 1(进位) = 6,所以37 + 24 = 61。

2. 减法-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 减法的结果称为差。

例题:计算:89 - 45 = ?解答:按位相减,个位数9 - 5 = 4,十位数8 - 4 = 4,所以89 - 45 = 44。

3. 乘法- 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 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例题:计算:6 × 8 = ?解答:首先计算个位数 6 × 8 = 48,所以6 × 8 = 48。

4. 除法- 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等分。

- 除法的结果称为商或比。

例题:计算:45 ÷ 5 = ?解答:将45分成5个等分,每个等分为9,所以45 ÷ 5 = 9。

三、整数和小数1. 整数和小数的认识- 整数是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统称。

- 小数是整数之间的数,可以表示非整数的数量。

2. 整数的加减法- 整数的加法即正负数的相加。

- 整数的减法即是正负数的相减。

例题:计算:(-6) + 7 = ?解答:将(-6) + 7转化为减法,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一个正数,即7 - 6 = 1。

3.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类似。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如下:1.数字的认识:-认识0-100的数字,并能正确读和写。

-数字的顺序关系,如大、小、相等的概念。

-数字零在数字的位置。

2.数的组成与分解:-数字的由十位和个位组成。

-单数中个位数是个位上数字,十位数是十位上数字。

-十位数为0的两位数,只有个位数字组成。

3.十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认识不大于10的加法和减法,并且能运算。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4.数的排序:-十以内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包括单个数字和若干个数字。

5.数的分类:-单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的概念。

-分类:单位、十位、百位。

6.计数法:-数字在数量上的运用,如一、两、三、四、五等。

-理解以10为基数的单位制度,如十、百、千等。

7.数的运算:-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如2+3、5-2等。

-加法的交换律和减法的不可交换性。

8.长度的认识:-认识直线段、尺寸和单位。

-认识米和厘米,及其换算关系。

9.成百和成十的认识:-认识百、十和个位数的概念。

-理解百位数的范围和意义。

10.图形的认识:-识别直线、曲线、尖角、平角、直角等基本图形。

-识别并称呼圆、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11.连数:-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如5>3,并运用于实际情境。

12.用运算符表示数的关系:-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运算符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写出运算符。

13.数的表示方法:-用公式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3。

-运用加法和减法的公式进行计算。

14.用连加表示数的关系:-运用加法算式计算两个数的和。

-理解加法与数的增加的关系。

15.分数:-认识半、一四分之一和一半的概念。

-理解分数表示小于1的数和单位。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通用】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考前注意、基本知识点、经典题)

【通用】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考前注意、基本知识点、经典题)

第一章、测量考前读一读1、比较大小一定要化到知识点相同。

2、注意超载问题一定要比较大小。

3、解决问题认真审题,观察单位的变化。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 毫米② 厘米③ 分米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 文具盒② 电视机③ 数学书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1、简单的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者“=”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2、计算后比较大小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 53米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考点三、计算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考点四、解决问题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5.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

三年级数学启航班秋季资料

三年级数学启航班秋季资料

第一讲:榫与卯的连接一、知识点剖析1.加法与减法加法:已知部分,求一共减法: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2.两位数连加连减(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照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列竖式计算①两个竖式一步步算②竖式连在一起列例如:132+163+248=543499-102-136=253二、小试身手1.一本漫画书,婷婷看了129页,还剩下92页没看,这本漫画书有()页。

A.37B.121C.211D.2212.下面是玩具商店里三种玩具的标价,每个玩具各买两个,一共需要多少元?3.果园里梨树有169棵,比苹果树多23棵,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树?第二讲:where am I一、知识点剖析1.竖式笔算步骤:(1)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加法:相加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减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如果前一位是0,再向前一位借1.2.认识东南西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小试身手1.列竖式计算286+54=467+539=880-454=2.小汤每分钟打127个字,小米每分钟比小汤多打25个字,她们每分钟一共打多少个字?3.根据描述在适当的位置上填上数1在5的上边,2在5的下边,3在5的左边,4在5的右边(5的位置已给出)第三讲:周末出行规划一、知识点剖析1.连续做多件事步骤:(1)将事情编号、排好先后顺序(2)将事情分类:“用手”或者“不用手”(3)同时进行只需要计算一个时间2.安排时间(1)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比如吃饭和听音乐(2)有的事情是有先后顺序,比如洗菜和炒菜二、小试身手1.要把大象装冰箱,需要三步,请你排一下顺序吧。

(用数字1-3表示即可)()把大象装进冰箱;()打开冰箱门;()把冰箱门关上2.磊磊准备出门去图书馆买书,出门前收拾东西需要5分钟,坐公交需要10分钟,听音乐需要8分钟,磊磊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23分钟,表达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说明理由。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1. 数的认识
- 认识数字0-1000以内的整数。

- 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 比较数字的大小。

2. 加减法运算
-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

-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计量单位
- 认识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

- 掌握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 运用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4. 分数
-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

- 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5. 几何图形
-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 分辨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

- 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组合。

6. 数据统计
- 能够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 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 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

7. 算式的列竖式
- 掌握加法、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进行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8. 乘法运算
- 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进行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9. 除法运算
- 认识除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除法口算的方法。

- 进行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要点,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和复习这些内容,以便提高数学水平。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目录
1. 数的认识
2. 加法与减法
3. 乘法与除法
4. 位置与方向
5. 分数与小数
6. 图形与面积
1. 数的认识
- 自然数:1, 2, 3, ...
- 整数:包括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和0
- 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形如$\frac{a}{b}$的数- 小数:数的小数部分的展示形式
- 书写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方法
2. 加法与减法
- 加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减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多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3. 乘法与除法
- 乘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除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乘法表与除法口诀
-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 乘法与减法的关系
4. 位置与方向
- 上下左右的概念与描述- 方位线的绘制
- 街道导航与地图阅读
5. 分数与小数
-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关系
-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排序
-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排序
6. 图形与面积
- 常见图形的认识与命名
- 图形的属性:边长、直角、等边等
- 图形的面积计算
- 图形的周长计算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
粉笔长75()床长约2()
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重10( ) 高8( ) 重50( )
2、比较大小
4分米○40毫米70毫米○70厘米
3千米○2970米4分米○39厘米
2、计算后比较大小
1米—3分米○7厘米5米3分米○53米
7厘米+23厘米○3米1米-2分米○8分米
1米○2分米30厘米
3、计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米-70厘米=( )厘米=( )
分米
2千米=()米3米—2分米=()分米7千米—2000米=()千米36分米—16分米=()米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3吨=( )千克60毫米=( )厘米
400厘米=( )米4000米=( )千米5000千克=( )吨7分米=( )厘米
一袋大米重10千克。

( )袋这样的大米重是1吨。

一盒牛奶重400克,()盒牛奶重2千克。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4、应用题。

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跑了两圈是多少米?
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
4、一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50千米,小红早上8:00乘坐这辆客车去外婆家,中午11:00到,小红家到奶奶家有多少千米?
5、小从平均每小时行驶4千米,小从3小时行的路程爸爸只用了2小时。

爸爸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食堂买来萝卜250千克,买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买来萝卜和白菜共多少千克?
菜市场运来4车油菜,每车装500千克,又运来3000千克菠菜菜市场一共运来油菜和菠菜多少吨?
超市把22千克水果糖和20千克酥糖平均放在6个袋子里,每袋装几千克?
苹果786千克,梨892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
有8箱货物,每箱300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
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现在有20名乘客,平均每人重6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吗?
周长的拼接
1、已知每张正方形卡片的周长是32厘米,将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2、如果是3张桌子这样拼起来呢?
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3、如果是四张这样的正方形卡片,随你怎样拼,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来呢?它们的周长是不是一样呢?
(1)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2)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3)也可以是这样拼的……
周长
4、用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
B、7
C、8
5、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图形周长计算:
8cm 8cm
8cm 8cm
4.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考点四、灵活求周长与长度
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4米,宽2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长比宽多20米,周长是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0厘米,周长是36厘米,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
5.学校操场是一个长150米,宽100米的近似的长方形,小明体育课跑了2圈他一个跑了多少千米?
考点五、靠墙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鸡舍,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

(如
图)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
2、王大妈沿着一条河用篱笆围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长方形菜地,最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
3、王爷爷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

求篱笆的长度。

4、在一个围墙边上,围了一个周长相同的正方形的篱笆和长方形的篱笆,正方形的篱笆的边长是5米,长方形的篱笆的长是8米,那么长方形篱笆宽为多少?
考点六、多种情况讨论
3、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围成一个新的图形,有几种拼法,周长各是多少?
4、如果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你认为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多少厘米?(请写出算式,至少写3种)
考点七、在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一张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卡片,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这个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宽为6。

在此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是(),周长是()。

5,一张长为2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余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考点三、至少至多的问题
1、34名同学坐船玩,每条船最多坐5个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成成借一本45页的书,借期为一个星期,成成每天看6页,能按期还书吗?(二)计算经过的时间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城每天起床到上学用的时间
2、先写出下列表的时间,再好好计算经过了多少时间?
( ) ( )
(3)在方框时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在括号里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 ) (
) ( )
4、时间的计算
2:30 - 2:12= 4:12 - 3:50=
7:40 - 6:50= 8:48 - 8:30=
7:45 + 30分= 6:45+35分=
1、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2.38 里面有( )个18 ,710 里面有( )个110 , 3
5 里面有( )
个15 。

3、5个( )
( ) 是56 ,15个( )( ) 是1519 ,6个( )( ) 是6
25 。

4、()
()
里面有7个
1
12,
()
()
里面有10个
1
19。

5、把一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分之(),写作()。

4份是这张纸的()分之()一块蛋糕,明明吃了1
5,还剩
()
()
5
6小时=(分
2、看分数涂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