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导游词宁夏平原导游词范文3篇_0259
介绍宁夏的经典导游词5篇

介绍宁夏的经典导游词5篇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省,西、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南部和东南部与甘肃省相连。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介绍宁夏经典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介绍宁夏的经典导游词1在银川市城区西北郊空旷的荒野上,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
该城堡是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华夏西部影视城所在地。
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各族入侵府城(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
镇北堡也因此得名。
当地群众分称之“老堡”和“新堡”。
据方志记载,老堡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20_年),新堡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
两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东。
紧邻沿山公路东侧的老堡已被风蚀殆尽,仅存残墙断垣,形制尚存。
城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0米。
向北穿过城中黄土路,是老堡瓮城遗址。
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
新堡城池较完整,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墙体用黄土夯筑而成,高10余米。
东面辟有半圆形瓮城,城门南侧有一斜坡可登上城墙。
城墙宽5米,墙上筑砌有1.8米高的堞墙垛口。
城墙四角原建有角楼,角楼基址依稀可见。
镇北堡历经数百年沧桑,以其雄浑、古朴的风格,成为贺兰山东麓风景旅游景观;并以它那特有的神秘韵味,引起了中国许多著名电影艺术家的浓厚兴趣,被艺术家们称赞为“神秘的宝地”。
80年代以来,自谢晋导演,丛姗、朱时茂主演的影片《牧马人》在镇北堡拍摄成功,荣获“百花奖”后,影视奇才张艺谋又在这里执导影片《红高粱》,该片首次登上了“柏林金熊奖”的领奖台。
巩俐、姜文也幸运地从这片古堡废墟中崛起,成为著名影星。
滕文骥导演的影片《黄河谣》,又以古堡神秘魅力捧回了国际大奖——“蒙特利尔金奖”。
此后,中国著名作家张贤亮在古堡开创了华夏西部影视城,先后有西影、台湾合拍的《五魁》、《五个女人与一根绳子》;北影、香港合拍的《方世玉之英雄出少年》、《东邪西毒》;谢晋导演,谢添、斯琴高娃主演的《老人与狗》及《荒原女神》、《征服者》等40部影片相继在此拍摄成功,轰动了国内外影坛。
宁夏导游词介绍(精选3篇)

宁夏导游词介绍(精选3篇)宁夏介绍篇1宁园位于银川市解放东街南侧。
从西门进园,便进入盆景区。
主要区由“兴庆殿"、“沁茗"阁、碑、廊及水池组成。
“兴庆殿"是园中最高大的殿宇。
殿内壁画“西夏风云"艺术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西夏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风土人情。
“兴庆殿"前的方型水池中置汉白玉石雕“哪吒闹海"。
“兴庆殿"左侧是卷棚式仿古建筑“沁茗"阁,右侧则是一个四角由重檐亭和一个六角亭连接的曲折碑廊,名“翰墨"。
廊壁刻有毛泽东、董必武及区内外书法家的`作品。
东区的北面是一组大型假山,有池塘、藤架、花池、供游人活动休息。
近几年,为了发掘被淹埋的文化艺术宝藏,自治区和中宁县人民政府对石空寺石窟进行了清理和修理工作,大部分石窟及寺院已整修和重建。
石空寺始建于何时,尚难明确论断。
据明代史料记载,称其为“元故寺"。
对于石窟的开凿年代,历来有唐、西夏、元三种传说。
今天从窟室的形制和风格看,以始凿于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其他景点:宁夏概况导游词·西夏王陵导游词·沙湖导游词石空寺石窟,明清时代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之一,曾有“石空夜灯"之称。
当时有诗赞曰:“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僧闲夜夜燃灯坐,遥见青山一点红?宁夏导游词介绍篇2各位游客: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
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
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
【精编范文】宁夏平原导游词_导游词-word范文 (2页)

【精编范文】宁夏平原导游词_导游词-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宁夏平原导游词_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西套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
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
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宁夏平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
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1X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宁夏平原是河套平原的西南部。
南北长约280千米,东西宽10~50千米。
面积7800平方千米。
海拔1100~1200米左右。
属于内陆构造平原,是断裂下陷后,又由黄河冲积而成。
分南、北两部分:以青铜峡为界,北面为银(川)吴(忠)平原,南面为卫宁(中卫、中宁)平原。
冬季相对较暖,土地肥沃,有耕地27万公顷,草场25.5万公顷。
早在201X年前就已发展灌溉农业,有秦渠、汉渠、唐徕、惠农等渠。
现整理渠道,改良土壤,扩大灌溉面积。
产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胡麻等,号称“塞上江南”。
名特产品有枸杞、滩羊毛等。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
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
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
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宁夏概况导游词

( 宁夏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29803宁夏概况导游词Introduction to Ningxia宁夏概况导游词宁夏能源丰富,以煤炭、水利资源为主要优势。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宁夏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宁夏概况导游词范文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中上游。
居东经104°17’—107°39’,北纬35°14’—39°23’之间。
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南接甘肃,东连陕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
面积6.64万平方公里,首府银川市,全区人口571.54万。
宁夏虽然面积不大,但包含了类型多样的地势地貌。
九曲黄河从中部进入宁夏,然后由南而北穿过银川平原,流程397公里,给宁夏带来了丰富的水源,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水势平缓,银川平原成为宁夏最富庶的地区,风光秀美,稻香鱼肥,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唐朝诗人韦蟾就有诗赞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宁夏的中部,多为丘陵山地和山间盆地以及黄河一带的河谷平原。
南部则是举世闻名的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称为“宁南黄土丘陵”;六盘山高踞黄土丘陵之上,海拔达20xx米以上,这里植被丰富,是宁夏最潮湿的地方,被专家们称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
多样的地貌,使宁夏展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观。
有连绵起伏的山地,有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有浩瀚无际的沙漠,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有波涛滚滚的大河,又有烟波浩渺的湖沼……。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国家的扶持下,宁夏经济发展很快,工业有了一定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到“十五”初,初步建成了以特色绿色食品和生物工程产业、能源产业、新材料工业、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工业、机电一体化工业、天然气石油化工工业为主体的部门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宁夏引黄灌溉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宁夏概况导游词三篇

宁夏概况导游词三篇宁夏概况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宁夏!宁夏位于我国的西部边疆,是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南界甘肃,西连内蒙古,北靠黄河,总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宁夏的自然风光。
宁夏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样,西部是高山峻岭,中部是高原盆地,东部则是平原和沙漠。
这里有如画的黄河大峡谷,有奇特的贺兰山,还有壮丽的沙坡头。
贺兰山是宁夏的地标之一,山势雄伟,景色美丽。
沙坡头是黄河边上的一片沙丘,沙丘连绵起伏,如同一片金黄的海洋,非常壮观。
其次,宁夏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宁夏是我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比如,我们可以参观回族文化街,这是回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可以了解回族的传统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
此外,还可以参观镇北堡西部影城,这里曾经是拍摄《西部往事》等多部西部片的取景地,可以体验一把西部牛仔的生活。
最后,宁夏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
比如,我们可以参加回族的哈达仪式,感受一下回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还可以欣赏著名的宁夏杂技表演,这是宁夏民间艺术的瑰宝。
这就是宁夏的概况,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谢谢大家!宁夏概况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宁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
宁夏位于我国的西北边疆,地处黄河上游,总面积约6.6万平方公里。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宁夏的自然风光。
宁夏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样,以河谷、高山、高原、平原和沙漠为主要地貌类型。
这里有着壮美的黄河大峡谷,是黄河最美的一段。
还有著名的沙坡头,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沙丘景观之一,沙丘连绵起伏,如同一片金黄的海洋。
此外,宁夏还有贺兰山、沙湖等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宁夏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宁夏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宁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是汉唐时期的繁荣都市。
关于宁夏的导游词范文5篇集锦

关于宁夏的导游词范文5篇集锦宁夏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沙、水、苇、鸟、山五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
非常值得一去,不知道你们都去过哪里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宁夏导游词,欢迎阅读。
宁夏导游词1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
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岩画分布在贺兰山全长250余公里、从北到南的十多个山口中。
在贺兰山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发现岩画群20多处,画面总数约在万幅以上。
这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
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
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
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
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
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
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
宁夏的导游词(精选5篇)

宁夏的导游词宁夏的导游词(精选5篇)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宁夏的导游词(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宁夏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
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
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
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
据统计,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万人。
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回族约有22.31万人。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
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
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
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
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
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00—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
介绍宁夏的导游词(通用19篇)

介绍宁夏的导游词(通用19篇)介绍宁夏的篇1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独特魅力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来这里旅游参观。
在宁夏银川市,这里曾是古西夏的王朝心脏所在地。
在这座古城中,如今还保留有两座古代城堡的遗址。
这两座古代城堡的遗址就是文明全国的镇北堡古城。
这些古城堡现在已经成为了银川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经成为了非常著名和非常受当今电影制作人喜爱的影视城了,着镇北堡影视城已经被人们与为乐中国影视界的中国一绝。
特有的西域大漠风光,加上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古城堡,使得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有着不同于国内其他影视基地的特点这种特有的西部沙场味使得这座影视基地颇受国内外导演的喜爱。
如果想要派展示勾陈,英雄建工建功类的电影,这里将是首要拍摄基地。
这座应是几点透露着姑婆,原始,粗犷,荒凉,和民间化的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一座影视城。
很多优秀的影片在这里拍摄,这里也成就了很多的影视明星,在国内国际上获得了很多的大奖。
真的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然,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美丽不仅仅是只有影视基地这么简单而已。
这里现在还建有很多的娱乐设施,旅游配套资源已经颇具规模。
涵盖着餐饮,购物,陶艺和骑射等娱乐型旅游区。
这里还有一项很有趣的服务就是让游客当做明星自由表演,路程影片给顾客观看,十分有趣。
宁夏银川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出银川南门广场西行二里许,一座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银川南关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礼拜大殿上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窿圆顶,宛若披着绿色盖头的五姐妹,丰姿绰绰,亭亭玉立。
仔细分辨,个个以宝瓶装饰,浑圆光洁。
中间的穹项高22米,顶端悬挂一弯月形灯,四个小穹项分别立于东南西北四角,玲珑别致。
穹顶下二楼是礼拜大殿,五道拱门向东方敞开--中国的清真寺门都向东开,穆斯林进门礼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觐圣地麦加的方位。
大殿底层是小礼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
回廊相连,宽敞明亮。
沿着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宁夏导游词宁夏平原导游词范文
3篇_0259
EDUCATION WORD
宁夏导游词宁夏平原导游词范文3篇_0259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
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
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宁夏平原,面积 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
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xx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
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
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
里,流经12个县市。
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宁夏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夜温差在15度左右。
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
宁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宁夏天气和风情的真切写照。
宁夏位于黄河上游中段,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
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
这里盛产水稻、小麦、平方米、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秦渠始凿于秦而得名。
渠口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经吴忠市到灵武县。
汉渠因相传始凿于汉而得名。
渠口也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到巴浪湖止。
唐徕渠又称唐渠,相传始凿于汉而复浚于唐而得名。
渠口在青铜峡附近,引黄河水北流经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到平罗县止。
新中国成立之后,建成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并整理排灌渠道,改良盐碱土,扩大灌溉面积,使“塞上江南”更加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