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调节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是指突触后神经元由外正内负的静 息电位变成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那么突触后神经元 抑制时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时其膜电位仍是外正内负,而 且是内外电位差更大了。 这种情况下神经元更不容易转化为外负内正的动 作电位了,因此称为抑制。
兴奋的传导小结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
例: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 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B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思考与讨论
1.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吗? 不是.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
神经末梢 (突起末端的细小分枝) 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
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神经纤维
神经
2. 分布
细胞体构成灰质
神 经 元
的 分 布
在中枢部分
(脑和脊髓)
神经纤维构成白质
细胞体构成神经节 在周围部分
(脑和脊髓 发出的神经)
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后角 灰质
脊髓 脑神经
周围神 经系统
脊神经
B.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神经元
1.结构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组成, 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树 突 细胞体 细胞核 轴 突 轴 突 末 梢
髓 鞘
神 经 元
细胞体 (内具细胞核) 轴突 (长而少)
突起
神经纤维
树突 (短而多)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调节研究要求:基本要求:1.概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解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发展要求:1.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训练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C)神经元。

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4.XXX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

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C)③①④⑥②⑤。

5.某人因受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开。

一般情况下(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6.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损,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7.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8.神经冲动能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通过膜电位变化产生的(C)局部电流。

9.下图表示反射弧中一个神经元的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经过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第二章讲述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着重介绍神经系统的调节。

研究要求包括概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解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发展要求则是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训练部分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当人体内兴奋经过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1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课时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课时 含答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1 知识与技能:①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③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1。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②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③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

教学用具教案、课本、黑板、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问题探讨引入新课引言: 我们知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来实现的,今天我们来具体学习这三大调节,先看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思考与讨论(课本P16)提出问题:1.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队员通过眼耳获得的信息,是如何经过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的?3.队员要有良好的表现,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要协调配合,这又是如何实现的?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设问: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学生答:反射.设问:什么是反射?学生答: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称之为反射。

点拨:人的高级神经冲动是条件反射;低级神经冲动是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中枢(脊髓等),二者作用的中枢不同。

设问: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学生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设问: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是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了兴奋,那么什么是兴奋?在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途径是什么?学生答: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在反射过程中兴奋通过反射弧来进行传递。

《第一节 神经调节》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选修1稳态与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选修1稳态与调节】

第一节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

2.描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征,说出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3.区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基本功能。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教学难点】1.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基本功能。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播放2019年世界杯女排的比赛视频或其他比赛视频。

提出问题:1.排球队员是如何及时获得来自同伴、对手、排球的信息的?2.队员获得信息之后,是如何经过自身的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3.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活动主要受哪个系统支配?【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教师】这是一个快速而协调的过程,需要体内多个器官、系统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它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新知讲解】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和第6页“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并总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生】阅读。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等。

➢大脑: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平衡中枢。

➢脑干:活命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周围神经系统:【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1.神经元细胞体:神经元的膨大部分,内含细胞核。

树突: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突起,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轴突: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可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突触的结构特点
(1)突触小泡的形成主要与哪种细胞器有关? 提示:高尔基体。 (2)两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内存在的是什么物质?神经递质 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说明理由。 提示:①突触间隙内的物质是组织液。 ②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因为神经递质要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 间隙,因此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探讨下列问题:
(1)若利用该图示测定静息电位,能测到吗?说明原因。 提示:不能。因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的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
外正,图示灵敏电流计的两极与神经纤维的连接处都是正电位,
不存在电位差,因此测不到静息电位。
(2)若利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应对图示
怎样改进?
提示:应将上述灵敏电流计的一极连接在膜外,另一极连接在 膜内。
1.反射活动的判断 结合反射的概念,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反射,并说明理由。

含羞草属于植物,没有神经系统 草履虫虽然属于动物,但没有神

经系统
反射是指机体要对内外环境的变 化作出规律性的应答,针刺后感 否 觉到疼痛,但没有作出相应的应 答 直接刺激肌肉,肌肉收缩,但没 有完整经历反射弧的五个结构, 否 即没有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是 一个反射活动
1.(2011·浙江高考)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 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曲线图中,a~c段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电
【典题训练】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编写人:宋艳梅刘准梅时间:2010年3月8日一、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记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问题导学1、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2、反射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什么?方向是怎样的?在神经元之间呢?【预习检测】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2、人体内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有什么不同?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怎样的关系?三、学习过程:(一)神经调节的基础和反射看书P16-17 ,填写下列空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它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

举例:1.反射举例:2.反射弧由组成。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构:神经元回答P17思考讨论题例1.课后练习1.(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冲动是。

2右图刺激神经纤维的a点,则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次。

3.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受刺激时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电流的流向:膜外:膜内: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在下图中画出甲处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的变化、膜内外电流的方向及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例2.人体内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A轴突→树突→细胞体B细胞体→轴突→树突C树突→轴突→细胞体D树突→细胞体→轴突(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教材P18-19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指出右图中各部分的名称2.说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导的单向性的原因.注意: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也可以是肌肉细胞或腺细胞的细胞膜。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 阅读P69理解:什么是“人体的自我调节”? • 人体的自我调节: 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
而成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 的状态,这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人体自我调节包括: 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反射弧结 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结构特点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神经组织末梢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感觉神经元
调节某一功能的神经元 群 运动神经元 相关的肌肉和腺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联系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图中哪一种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1吃梅止渴
酸性物质
2看梅止渴
形状、颜色、气味
3谈梅止渴
语言
人类特有
动 动 脑
下列哪项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望梅止渴 是 望文生义 是 画饼充饥 是 谈虎色变
是 鹦鹉学舌 不是
见红灯, 停止前进 是
课堂达标:
1、人喝醉后,走路摇摆不定、站立不稳,是由于酒精 麻醉了( B )。 A.躯体运动中枢 B.小脑 C.躯体感觉中枢 D.有关平衡的感觉器官 2、关于小脑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C )。 A.小脑位于后方,是脑的一部分 B.灰质和白质交织在一起 C.使人的运动准确、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D.是神经中枢惟一关键的部位
• 在这一过程中,怎样的调节方式才能使运动 员在如此紧张、短暂的瞬间完成一系列的反 应呢?
神经系统的调节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资料分析与讨论: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 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成人大脑发育完善,可以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 排尿;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 控制排尿,只能依靠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控制排尿。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 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大脑的控制排尿的中枢受到了损伤。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 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 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 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5、传递过程:
6、传递特点:单向传递(解释原因)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 突),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7、传递方式: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8、思考与讨论(P19)
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 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 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大脑 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脑干 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思 考: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一样吗? 二者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 髓组成;而神经中枢是神经元组合 而成的,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生 理功能。 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 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吗?请阅读 分析资料:P20
传入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静息电位:膜内负电、膜外正电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内负 外正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Na+ 、K+分布不均匀。膜外 [Na+] >膜内[Na+],膜外[K+]<膜内[K+]。 静息电位时,K+通道蛋白打开,K+外流,膜外聚集 较多的正离子,膜内含有较多的负离子,膜电位 内负外正。
静息=未受刺激=未兴奋
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
二、兴奋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电信号 的 传导形式: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以________
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 冲动。
+ a + b a + b a b a b
3 4 2 1 灵敏电流计:测微小电流、判断电流方向。
2、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
3、触动含羞草,小叶合拢
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 非条件反射:
反射 类型
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 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 眨眼、缩手、吮吸、排尿等都非条件反射。
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后天 条件反射:学习和训练,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的神经活动。
思考:
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 能产生反射活动吗?
(不一定,还需要有刺激,产生兴奋。)
神经元的功能就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 奋,并且能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
特点:
①完整性:五部分缺一不可 ②单向性:只能由感受器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到效应器。不能反过来传导。 ③足够强度的刺激。
思考: 如何区 别传入 神经元 和传出 神经元?
+ a (1)
+ b a
(2)
+ b a
+ (3)
b a
+ (4)
+ b
静息时
在a点左边给 刺激
现在你明白P17页的实验了吧?
例题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 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 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前提条件:离体条件下。
神经细胞——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细胞体 (细胞质、细胞核) 树突 (多而短) 突起 细胞膜 轴突 (少而长)
细胞核
轴突 髓鞘 神经纤维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轴突末端形成的细小分支。 神经纤维:轴突和长的树突及其外面包裹的髓鞘。
神经:多条神经纤维汇集成束,外面包裹着一层膜。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感觉机体内外
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分析和综合。
传出神经:把兴奋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和腺体。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5.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
6.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兴奋部位的膜电位 变化为 A.外+,内- B.外-,内+ C.外-,内D.外+,内+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D.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
双向传导并不意味着在完整机体内冲动的传 导是没有方向性的。
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小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静息状态
刺激 外正内负 膜电位(静息电位):__________
产生兴奋
刺激部位的膜 外负内正 1、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 电位变化 外正内负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_______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 电流方向—— 形成局部电流 膜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兴奋区域流向兴奋区域 兴奋区域流向未兴奋区域 膜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刺激部位 兴奋因此向前传导 膜电位变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课堂巩固
1.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灰质 C.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D.脑干灰质

2.高等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是由( A.脑和脊髓组成 B.脑和脊神经组成 C.脑神经和脊髓组成 D.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 4、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须出现反射活动 C.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Βιβλιοθήκη 神经中枢 ① ③ 传出神经
连线:
非条件反射 a谈虎色变 b上课铃响,同学们走进教室 c强光刺眼,瞬间闭眼 d食物入口,分泌唾液 e看梅分泌唾液 f看悲剧小说,流眼泪 g说梅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 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 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1、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① ② ⑤ 是 ③ ④ 。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入神经 ②
、 、

感受器 ⑤
效应器 ④
脑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高级神经中枢)
脊神经
脊髓
(低级神经中枢)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
脊髓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 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思考: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反射? 1、小孩打针时哭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觉(传入)神经元:位于脑、脊神经节内,不 在脊髓,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感觉神经元的神 经末梢分布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 中间(联合)神经元:位于脊髓内,在神经元之 间起联络作用。是人类系统中最多的神经元。 运动(传出)神经元:位于脊髓内,传导运动冲 动的神经元。其神经末梢分布在肌组织和腺体, 形成效应器。
(3)传导与恢复
恢复 传导
局部电流又刺激临近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 化,将兴奋向前传导下去,后方恢复静息电位。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 膜内 的电流方向相同。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 膜外 的电流方向相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请在下列四幅图中标出a、 b点的电荷情况以及电流 计的偏转方向
将传出神经切断,反射是否还能正常进行?是否有感觉? 将传入神经切断,反射是否还能正常进行?是否有感觉? 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肌肉是否收缩? 反射弧中任何结构或功能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特点:
①完整性:五部分缺一不可 ②单向性:只能由感受器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到效应器。不能反过来传导。
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 组织或细胞 感 受 外界刺激 后,由 相对静止状态 变为 显著活跃状态 ____________的过程。
思考:
当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 怎样经过反射弧的各部分从感受器最终 到达效应器呢?
二、兴奋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细胞间 传递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节 激素的调节(体液调节)
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四节 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 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区别。 3.什么是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 级功能有哪些?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基本单位:神经细胞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2)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 刺激
兴奋=受刺激
当神经纤维受到一定的刺激时,受刺激部 位的Na+通道蛋白打开,Na+内流,局部膜电 位内正外负(动作电位)。
而临近未兴奋部位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 奋部位由于电势差产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练习1、下列现象中,哪一项属于条件反射?
A、沸水烫手,立即收回 C、强光刺激,立即闭目
D
B、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D、预备铃响,走进课室
最关键的一点是弄清引起反射的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直接刺 激,与反射之间是直接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 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不是 直接的关系,而必须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