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管理 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
升华管理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

升华管理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升华管理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抓管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谈论过ERP,ERP在中国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人想碰又不敢贸然伸手。
正当许多企业为ERP而困扰之时,联想人却以“把百分之五的希望,变成百分之百的现实”这样的气魄,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运用ERP这一工具梳理规范了联想的主要业务流程,重新建造企业发展必需的信息平台,为其后来的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
管理需求无法拼接----IT圈里的人都知道,多年来联想在拓展市场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随着市场的发展,联想由小到大逐步成长了起来,目前联想的销售规模已达到了203亿元。
然而对于壮大后的企业应如何管理,又成为新的课题摆在了联想决策者们的面前。
联想电脑公司副总裁、ERP项目总监王晓岩曾经针对企业应如何从重视开拓市场向管理和市场并重转变的问题做了精辟的阐述,她说:“在中国的微机市场成长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于市场方面的工作,开拓市场就像抢玉米棒子,抢得越多,事后的管理工作量就越大,如果只顾抢不顾管,那就成了‘熊瞎子’了。
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开拓市场是前提条件,没有资金积累就谈不上公司管理,但市场开拓到一定程度,管理就会变得更为重要。
”----联想公司目前的业务分为三大类:从研发、制造到生产、销售全部自主的品牌电脑;代理国外品牌产品的分销业务;以服务为主,同时包括硬件配置的系统集成业务。
从1992年开始联想就开发了自己的MIS系统,但那时的MIS主要是以财务为核心的、根据企业的运营需求而定制的管理系统。
在以后的几年运转过程中,由于企业需求的发展,曾经对系统进行过不断的调整。
1996年,联想电脑公司与利玛公司合作实施了MRP Ⅱ,但该系统仍然停留在一个定制的系统范围内,而随着公司的发展,老的业务系统必须根据需求不断添加新的模块,用联想人的话说叫做“接裤腿”。
联想ERP实施案例

联想ERP实施案例1. 背景介绍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整合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包括财务、采购、销售、供应链管理等。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ERP系统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联想作为一家知名的全球科技企业,也将ERP系统引入其业务中,帮助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业务的整体运营水平。
2. 案例介绍联想在实施ERP系统时,面临着多个具体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企业规模庞大,涉及的业务流程复杂,各个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数据孤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联想决定引入ERP系统进行整体协同管理。
为了确保ERP系统的成功实施,联想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资源投入、培训、沟通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联想在ERP实施中的具体步骤和亮点。
3. 实施步骤3.1 需求分析在ERP实施前,联想首先进行了全面的需求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需求,确定了ERP系统需要涵盖的功能模块。
同时,还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评估和优化,为ERP系统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3.2 系统配置与定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联想开始进行ERP系统的配置和定制工作。
他们与ERP系统提供商密切合作,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具体需求。
同时,他们还对系统进行了本地化的定制,以适应联想在不同区域的业务管理要求。
3.3 数据迁移与测试在系统配置和定制完成后,联想进行了数据迁移和测试工作。
他们将旧系统中的数据迁移到新的ERP系统中,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反复测试和优化,他们消除了系统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为系统上线做好了充分准备。
3.4 培训与推广为了让员工能够熟练使用新的ERP系统,联想组织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他们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专家指导等方式,帮助员工快速上手,并了解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此外,联想还制作了详细的用户手册和流程说明,供员工参考和查询。
联想集团erp成功案例分析_联想实施ERP系统案例分析

联想集团erp成功案例分析_联想实施ERP系统案例分析没有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谈不上联想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也谈不上整个客户的满意度,谈不上我们的低成本、高效率,因此ERP确实已经构筑成为今天的神州数码和联想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之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联想集团erp成功案例分析,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联想集团erp成功案例分析篇12000年8月15日,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宣布由联想、SAP中国和德勤合作的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成功。
联想集团ERP项目的成功不但创造了中国IT行业在ERP项目中的第一,也创造了一个新的Legend(传奇)。
面对取得的成绩,每一个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都该十分欣慰与骄傲。
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勤这样评价ERP项目的实施:“ERP系统的实施与上线,使联想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模式都跃上了新的台阶。
SAPR/3系统的使用不但提高了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也为联想搭建起了一个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联想项目实施背景介绍:联想集团作为中国IT行业的“领头羊”,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
16年里联想由几个人、投资十几万人民币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近万人,年营业额150亿人民币的集团性企业,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不说是惊人的。
但是公司“惊人效益”却是在管理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达到的。
公司需要引进更新更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使企业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
另一方面,联想集团的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从计算机/网络产品代理,系统集成业务到联想自有电脑品牌业务,需要有与之相当的技术实现手段来帮助企业做好内部规范化管理。
而企业内部当时使用的自行开发的MIS系统难以完成上述使命。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开始寻找外部合作伙伴,考虑采用先进的ERP管理系统,并通过ERP管理系统的实施帮助企业搭建起内部管理的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
在经过一系列的选型调研活动之后,联想集团在1998年的11月24日正式与SAP签约。
ERP企业信息化成功案例联想集团ERP解读

联想ERP的实施过程
1998年11月9日,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启动 会在联想集团总部大会议室召开,标志着ERP 项目在联想集团正式启动运行。
1998年11月24日,“联想集团实施ERP新闻发 布会及签约仪式”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联想、 SAP、德勤三方正式对外宣布联想集团开始实 施ERP。
10
联想ERP的实施过程
1998年12月31日,由于SAP和德勤在付款条件上的分 歧,德勤通知取消了原定于1999年1月4~8日在上海 进行的FastTrack实施方法培训。致使项目受到很大 影响,原定方案无法进行。 1999年1月26日,德勤咨询顾问离开联想,ERP项目 事实上被迫终止。
11
联想ERP的实施过程
在项目被迫停滞时期,为确保项目成功,集团对外,积 极与德勤、SAP公司联系;对内,寻找合适的项目推动 与管理人选,全面改造项目组,加大业务部门的参与。
14
ERP软件实施中咨询 公司的作用
FastTrack使联想节约了许多时间成本,联想 实施ERP基本上是按照德勤的FastTrack来做 的。 IndustryPrint是德勤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开发 的一套集成了行业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 的业务流程蓝图。联想使用IndustryPrint可以 快速界定项目的范围,并且作为设计未来业务 流程的参考。
PART 4:联想ERP项目实施的成效与启示
今日联想 达到的目标 实施成功的关键
32
今日联想
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标准是什么?业界认为衡量 ERP成功实施的标准是“把企业所有的资源,通过 ERP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资源利用的协调; 通过整合使业务各环节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认为联想的ERP项目是成功 的,因为通过ERP,联想整合了业务各环节的资源 并提高了效率。
案例-联想集团ERP项目的成功实施启示录

联想集团ERP项目的成功实施启示录(1)上ERP,一要靠自己,二要寻求帮助,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
联想ERP的成功原因一是柳传志正确的决策,坚定的信念和恰到好处的管理,二是集团上下高中层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三是联想、德勤和SAP的略显坎坷但最终成功的合作。
(2)ERP项目实施是真正的“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在ERP项目实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恐怕是其他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一把手”不能清醒认识实施ERP的目的和风险,就不会注入足够的资源参与到项目中,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参与项目的各种重大决策。
ERP项目风险极大,而ERP 项目的成本利益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在巨大的资金成本和失败风险的压力下,模糊的收益使企业“一把手”难以决策。
但柳传志最终还是拍了板,做出了如今看来再正确不过的决策。
当然,“一把手”的支持和重视不能停留在意识上或口头中,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并且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整个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也认识到项目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
(3)柳传志在ERP实施上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管理是ERP成功实施的关键。
ERP的实施意味着管理上的透明化、流程化,必然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柳传志及时洞悉到了联想内部试图拖垮ERP以保全既得利益的阴暗心态,他巧借外界评论的力量,利用自己权威震怒的力量,一举解决了联想ERP权力透明化革命中权力再分配的难题。
各个子公司都成立了ERP领导小组,ERP几乎就没有推不动的死角了。
合格的“一把手”带动了高中层领导,合格的高中层领导又带动了整个企业,企业内部的有关ERP的非技术矛盾也就随之消失了。
内部矛盾成功解决后,接着要面对的就是合作关系的处理了。
(4)在与专业化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
ERP项目的顺利进展离不开与咨询公司的合作。
在联想ERP项目实施中,虽然联想、德勤和SAP三家公司在一些问题上由于看法认识不同,产生了分歧,甚至项目一度被迫中止,但联想并没有失去信心一蹶不振,而是主动寻找问题所在,积极与德勤、SAP公司联系,并为确保项目成功做出了重大让步。
联想实施ERP

联想实施ERP从1998年11月9日ERP项目正式启动到2000年1月5日成功上线,400多个日日夜夜,联想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磨练,逐步掌握了ERP的实施规律,胜利地拿下了这场“攻坚战”。
但是联想ERP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从痛苦和教训中走出来的,在这里我们把这些联想走过的、经历过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1.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在联想ERP推进的过程中,前期高层领导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与项目推进的关系,以为工作由下面一个部门推进就行了,对下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按他们的意见说几句,甚至“发发火”也就够了。
而事实上,对于联想这样一个以业务为导向的公司,单一考核指标体系推行多年,当业务与管理项目发生冲突时,靠轻描淡写或是“发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层必须从根本上重视项目。
这种重视并不是要求最高层事事处处都亲力而为,而是要求他们从内心深处关心项目,往往通过主持例会,参与并直接决策等形式,就可以提升全公司对ERP项目的重视和投入,保证项目推进的顺利进行。
一把手工程的落实取决于认识过程。
ERP项目前期,高层领导就表示出积极的支持态度,“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直至项目后期,高层领导的作用随着对项目目标、实施难度、谁是实施主体、需要什么资源等认识上的逐步清晰化、具体化,落实在了从何角度、怎样入手、如何组织等一系列可操作的措施上。
一把手要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
一把手是项目的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把手要像项目具体的负责人那样平均使用投入精力,而是要在项目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介入程度。
如果在项目早期就要求高层领导深入到项目的细节,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领导的深度介入应选择在项目进入阶段性转折时期或是问题和矛盾集中暴露的关键时期,以利用绝对权威来调动和协调公司各方面力量推动项目的实施。
ERP 项目进入到集成测试阶段,上线的最后期限是硬指标,测试的巨大工作量必须完成,只有调动全公司的资源全力投入,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联想ERP案例讨论

案例5:联想的ERP之路1999年的冬夜寒风凛冽。
但这并不能阻止“的哥”们为生计拼命奔波劳作的热情。
每当夜色蔼蔼、深夜来临的时候,中关村科学院南路10号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厦前的广场上就排满了各式各样的出租车,“的哥”们有的守候在车内,有的几个人蹲在一边抽着烟,嘀嘀咕咕地说话。
这里显然不是夜总会,“的哥”们都很清楚。
但是,这里的人通常很晚才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时间长了,这里在“的哥”圈中也是闻名遐迩,他们都知道这里可以扒着活。
不过,他们注意到,从这里走出来的姑娘、小伙常常面容憔悴,哈欠连天,像刚抽了大烟一样。
他们就忍不住问:“你们在干什么?”“我们是联想公司的,我们在做ERP!”,“的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就没有再往下细问。
谁知道是干什么的!一、毛巾里拧水如今,不知道ERP就落伍了,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本意是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基于“供应链”式的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将客户的需求、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制造的宗旨。
人们完全可以相信ERP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但是,如果这样看联想,那么联想心都要碎了——因为联想对ERP倾注的“感情”实在太多太多。
引进ERP这一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于联想并非空穴来风。
成立于1984年,以20万元、11个人起家的联想集团,在1997年步入了迅猛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联想的一份报告说,从1994年到1998年,联想的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达到43%,这种高速增长的业务对于联想内部的管理能力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勤说,公司“惊人的效益”是在管理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取得的,联想的优异业绩更多的是来自于“毛巾里拧水”的运作管理而非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当时,联想每个月的结账日是25号。
其时,联想不仅有北京、深圳、香港分部,还有海外机构,因为信息系统不集成,这个账合起来很困难,最短也要20天左右,一般要30~35天。
联想实施ERP项目案例分析

联想实施ERP项目案例分析1. 项目背景联想集团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拥有庞大的业务体系和运营网络。
为了提高企业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联想决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
本文将对联想实施ERP项目的背景、目标、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
2. 项目目标联想实施ERP项目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业务流程效率通过ERP系统的实施,联想希望能够优化内部的业务流程,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
ERP系统将整合各个业务功能模块,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效运转,从而减少重复工作和手工操作的环节。
2.2 提升决策效能通过ERP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分析功能,联想希望能够提升管理层的决策效能。
ERP系统将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报告和分析结果,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2.3 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施ERP系统将使联想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联想将能够提供更好、更快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项目过程联想实施ERP项目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3.1 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联想确定了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制定了项目的计划和资源分配。
联想与ERP系统提供商进行合作,确定了合适的ERP软件和硬件平台,并对项目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和分析。
3.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联想将ERP系统逐步引入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
联想对系统进行安装、配置和定制,进行数据迁移和集成,并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
联想还与ERP系统提供商保持密切的合作,及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
3.3 测试阶段在测试阶段,联想对已经实施的ERP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联想与ERP系统提供商合作,进行系统的质量保证和问题修复工作。
通过测试阶段,联想确保ERP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上线阶段在上线阶段,联想正式启用ERP系统,并逐步将业务流程从旧系统转移到新系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华管理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升华管理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升华管理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2006-11-28电子商务论文升华管理举重若轻——联想通过实施ERP系统疏通企业经络----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抓管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谈论过ERP,ERP在中国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人想碰又不敢贸然伸手。
正当许多企业为ERP而困扰之时,联想人却以“把百分之五的希望,变成百分之百的现实”这样的气魄,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运用 ERP这一工具梳理规范了联想的主要业务流程,重新建造企业发展必需的信息平台,为其后来的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
管理需求无法拼接----IT圈里的人都知道,多年来联想在拓展市场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随着市场的发展,联想由小到大逐步成长了起来,目前联想的销售规模已达到了203亿元。
然而对于壮大后的企业应如何管理,又成为新的课题摆在了联想决策者们的面前。
联想电脑公司副总裁、ERP项目总监王晓岩曾经针对企业应如何从重视开拓市场向管理和市场并重转变的问题做了精辟的阐述,她说:“在中国的微机市场成长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于市场方面的工作,开拓市场就像抢玉米棒子,抢得越多,事后的管理工作量就越大,如果只顾抢不顾管,那就成了‘熊瞎子’了。
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开拓市场是前提条件,没有资金积累就谈不上公司管理,但市场开拓到一定程度,管理就会变得更为重要。
” ----联想公司目前的业务分为三大类:从研发、制造到生产、销售全部自主的品牌电脑;代理国外品牌产品的分销业务;以服务为主,同时包括硬件配置的系统集成业务。
从1992年开始联想就开发了自己的MIS系统,但那时的MIS主要是以财务为核心的、根据企业的运营需求而定制的管理系统。
在以后的几年运转过程中,由于企业需求的发展,曾经对系统进行过不断的调整。
1996年,联想电脑公司与利玛公司合作实施了MRP Ⅱ,但该系统仍然停留在一个定制的系统范围内,而随着公司的发展,老的业务系统必须根据需求不断添加新的模块,用联想人的话说叫做“接裤腿”。
以往联想的信息系统建设就像小孩子接裤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裤子变短,而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买一条新的,另一种就是在旧裤子上接一段。
但公司规模的扩大,相应会带来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变革和调整,而对于这种从根本上的调整,用“接裤腿”的方法显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甚至会成为业务发展的桎梏。
----到1997年为止,联想公司的营业规模已经达到人民币100多个亿,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大了之后,运营情况能够做到实时了解是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对于MIS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联想公司决定建立一套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最初的系统选型过程中,考虑到公司正面临着强大的业务经营方面的压力,无法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因而确定购买成熟的产品,但目前国内的软件产品普遍规模太小,功能的完善性较差,为了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稳定可靠,决定购买国际上先进的管理软件。
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联想公司客观上存在着组织架构分割和地域之间联系松散等问题,导致公司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零散,各业务模块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设标准,因此希望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保证信息互通的管理平台,经过调研论证,联想公司认为,SAP的产品功能成熟,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和库存管理方面是国内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为了给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管理空间,联想公司决定采用SAP 公司的管理软件——R/3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平台。
多方咨询共同探讨----联想ERP主要围绕制造、代理和系统集成这三大部分业务进行实施,在系统实施前,德勤咨询公司曾经为联想做了项目的整体咨询,并为其提供了一套德勤公司的FastTrack实施方法论和流程改造与设计模板。
作为产品提供方, SAP 公司也花了半年的时间,对联想的需求做了总体上的分析,SAP咨询部总监刘建先生介绍说:“SAP软件集国际许多先进企业的优秀经验,它本身包含着很多优秀的管理流程。
最初联想希望在许多方面调整流程,因为联想公司有一套很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如果全部采用SAP的流程,可能对联想内部的管理模式改变很大,随着评估的深入,我们感到应该通过系统来整合联想每个部门的业务,SAP 为联想提供了一整套的业务流程模板,将联想业务按信息流进行整合。
但通过与联想的交流,我们发现联想有很多好的管理经验,而且这些好的做法很适合中国本地特点,比如在销售方面联想公司在给代理的政策方面有非常独到的做法,如果将这些做法用SAP系统来管理就不太适合,因为中国销售渠道的特点是比较动态化的,它不像国外的公司,销售和渠道两端都很标准化,最终我们决定对这一部分进行二次开发,对于一些渠道的优惠政策都做了保留,而SAP系统在这一部分仅用来配置现有的业务模式。
” ----从SAP的角度看,联想原来的财务部是一个非常大的职能部门,并且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财务系统,用于单据处理及财务分析等,但这个职能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是脱节的,业务部门向财务部门报单据有一个滞后时间,另外很难保证准确性,所以,集团想从财务的角度来监控、指导就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成本控制不够细,所有的业务信息都处于滞后和散乱的状态,因此在成本方面从整个集团考虑就受影响,这也是联想迫切需要实施ERP 的原因之一。
财务部分利用了SAP的强项,成本管理方面依据了SAP 的模式,对于联想财务的控制帮助非常大,SAP的成本管理包括几部分:成本中心将所有的费用管理起来;利润中心管理模式,把中国企业中的每一个事业部当做一个利润中心来看;生产成本管理,是很多企业非常需要的,根据原材料状况、生产费用状况推算出销售成本,为定价起决定作用,这几块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成本管理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控制成本费用,而是将整体业务通过成本管理这几个关键的模块管理起来。
梳理流程实施ERP----联想ERP系统主要分五大部分:财务模块、管理会计模块、销售与分销模块、物料管理模块和生产计划模块。
在R/3中分别称为:FI (Finance)是ERP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总账管理、合并会计报表、投资管理、基金管理、现金管理等多项功能;CO(Controlling)也是 ERP系统中的重要模块,主要包括利润中心及成本中心会计等;SD(Sales&Distribution);MM(Material Management)和PP(Production Plan)。
----王晓岩总监说:“按照常规工作模式,开发管理软件都是由用户提需求,厂商或集成商组织开发,但对于ERP 系统来说,这样做周期太长, R/3系统具有许多模块,这些模块是通过几千个参数(Switch)配置的方式实现不同的功能,来满足和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在实施之前,德勤公司为联想的ERP系统进行了项目咨询,按照德勤的方法论,该项目需通过五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是范围评估,第二阶段是目标确认,第三阶段是流程设置,第四阶段是系统配置和测试,第五阶段则是交付使用。
实施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第三阶段流程设置是该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
”对于流程设计,联想主要关注于三个层次的工作:第一层是清理、规范了现有流程,找出缺少的流程,把不规范的流程规范化。
第二层是对流程的系统化、集成化,如利用R/3中的物料管理模块,将所有事业部原来不统一的做法标准化,像采购系统,原来公司的做法是在临近采购时拿出单据直接报账,这是一种零散的做法,而R/3系统使每一部门在采购前必须经过系统审查后,订单才可以到部门。
同样的方法也在财务、销售、生产和制造领域发挥了作用,使公司内部真正形成了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
第三层是将这些优化统一的流程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即电子化,达到信息的集成、准确和实时。
----最初的进度要求是,所有流程设计都必须在第三阶段完成,包括系统培训在内,但这种进度设计是基于实施人员对R/3系统非常很了解的前提之下,但实施如此大的系统对于联想还是第一次,对于德勤公司的方法论和SAP公司的R/3 系统如何与本企业的流程相结合还不完全理解。
“实际上到了项目实施的第四阶段,我们才真正了解了第三阶段的要求,在真正理解了方法论的含意后,我们又回过头来对第三阶段的缺陷进行弥补、修正,通过这次ERP的实施,我们认识到对一个事物的认识绝不是完全按顺序发展的,而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螺旋上升、反复交错的。
德勤的方法论本身只是一个思想,对于这些思想的理解就像学游泳一样,无论老师如何强调姿势和要领,但只要你没有下过水,你就永远也不会真正了解那些要领的含意,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完成对动作要领的回想和完善。
” ----虽然R/3系统设计了一系列的Switch,但对于一个中国的大企业来说,不可能所有的功能都能通过Switch来实现和满足,对于R/3系统中极富特色的部分,公司都不计代价地吸收到了其ERP系统中。
如信用管理,过去联想对信用管理的认识仅限于是支持某一产品销售的促销手段,由于国内企业资金普遍较为紧张,因此常常将信用额度作为支持销售的手段,长期以来信用额度一直是由各个产品销售部门自行掌握,但从国际标准的角度看,信用额度代表着一个企业的资金状况,在这一方面联想吸取了系统的宝贵经验,将信用额度集中到了事业部一级进行管理。
----对于R/3系统的不足,在联想ERP系统也得到了补允。
例如联想集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在自行开发的财务系统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 1995年以后,根据当时的财务状况,联想公司发现,所购买的元器件随着库存时间的增加,其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按原值充损,但在库存账目上所反映的却仍然是购进时的价值,没有体现出亏损,导致大家都不关心对库存产品的处理,使库存越积越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营风险。
另外,由于国内的特殊原因,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回收而成为坏账。
针对这种情况,账务系统制定了一项“计提两面金”制度,即“计提削价准备金”和“计提坏账准备金”。
“计提削价准备金”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当产品进入库存后三个月就开始折算损耗,在损益上减去10%,一年以后,该产品无论是否已经卖出,在账面上已经没有价值了。
而“计提坏账准备金”也是以同样的方法将可能成为坏账的资金先行计提,一旦回收还可以反冲。
这些优越的特性都在ERP系统中得到了保留,并与R/3系统开发了相应的接口。
正因为联想是一个IT企业,拥有一大批对应用系统极为了解的科技人员,他们对IT技术本身的把握能力非常强,因此,在这些系统的二次开发过程中,联想的科技人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ERP带来了什么?---- 在谈到ERP系统对企业业务流程所起的作用时,王晓岩总监说:“流程设计是配置的基础,但反过来配置又会对流程有一定限制,因为流程设计不能是无边界的想像,它必须结合系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