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15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光污染的危害
•反射光污染:视力下降,引发白内障; 头昏心烦,失眠、食欲下降等类似神经 衰弱的症状;使室内温度增加;反射光 汇聚容易引起火灾;容易诱发车祸。
•彩光污染: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 •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 •病和其他癌变;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热污染 •热污染的类型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人体的心理影响 (1) 干扰睡眠和休息; (2) 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3) 容易使人疲劳,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 (4) 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使人不易察觉一些
危险信号,从而易造成工伤事故。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960年11月,日本广岛市一男子因为不能 忍受附近工厂的噪声而刺杀了该工厂的工厂主。 1961年,一名住在铁路附近的日本青年因为被 过往车辆的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 痛苦,自杀身亡。同年10月,东京都品川区一 家母子3人因无法忍受附近建筑器材厂发出的噪 声,试图自杀,未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污染物对人群健康损害的方式
化学性污染物在食物链中延伸和放大,并 转移到人体内不断积累,导致人体急性中毒, 或引起慢性中毒;
污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对不良环境的抵 抗力明显降低,对病原生物的敏感性增加,人 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儿童生长发育受到 影响。
返回目录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接触强烈噪声的妇女,其妊娠呕吐的发生 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率都更高,而且 噪声使母体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 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
此外,噪声还会导致出生儿体重偏轻。
第四章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5.种的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是生物群落中种类与个体数的比值。在正常水体中群落 的结构相对稳定,水体受到污染后,群落中敏感种类减少,而耐污种 类的个体则大大增加,污染程度不同,生物群落变化也不同。常用的 多样性指数有:格利森和马格列夫多样性指数、香农-韦弗多样性指 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凯恩斯连续比较指数 6.生产力 生产力是反映一个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指标。常 用的有: P/R值:根据群落的初级生产量P和呼吸量R的比率划分污染等级。 P/R 值在水质正常是一般为1左右,如偏离过大,则表明受到污染。 自养指数:用单位质量(mg/m3)的去灰分重与叶绿素的比值来表。 7.残留量指数及富集系数 用生物个体或种群的某种化合物或元素的实测残留量与环境中的本 底量的比值来表示。
二、水污染生物监测与评境条件改变时,人们就可以根据水生生物的 反应,对水体污染程度作出判断,这是水生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基础。
1.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 (1)水污染的细菌学指标: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
总数1mL自来水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数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2)水样的采集与保存:供细菌学检验用的水样必须按一般无菌操 作的基本要求进行采样,并保证运送、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生物监测的特点和不足
特点:1)能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 响;2)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3)具有连续监 测的功能;4)监测灵敏度高;5)价格低廉,不需 购置昂贵的精密仪器;6)不需要繁琐的仪器保养 及维修等工作;7)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 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 不足:1)不能象理化监测那样迅速做出反应;2) 不能象仪器那样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 的含量,生物监测通常只是反映各监测点的相对污 染或变化水平。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引言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尽管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环境污染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环境污染监测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物物种在污染环境中的生活指标和生物指标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基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可以进入生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指标和生物指标。
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反应可以作为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指示器。
在监测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选择一种或多种具有生态重要性的生物物种作为监测指标。
这些生物物种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其选取取决于所研究的污染物种类和环境条件。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生物物种的生活指标和生物指标,可以了解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程度。
生活指标常用来描述生物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生境利用、种群大小和分布等。
生物指标则反映了生物体自身的状态和过程,如生长速率、繁殖能力和免疫功能等。
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和监测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监测和分析。
1.生物指标调查法:通过采集生物体样本,分析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和代谢产物的变化。
常见的方法包括采集鳃鳞和血样分析,以及测定体内的酶活性和代谢物浓度。
2.生物土壤指数法:通过采集土壤样本,测定其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含量,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壤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污染程度。
3.生态地理信息系统(GeoEcoGIS):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以空间分析的方式进行生物监测。
通过收集地理空间数据和生物数据,可以构建生态环境评估模型,并定量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评估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评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准确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生态风险,生物监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一、生物监测的定义与意义生物监测是通过检测和评估生物体中的污染物含量,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和生物对污染物的响应,以及评估生态风险。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生物监测更能反映污染物在实际环境中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
二、生物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 生物指示器法生物指示器是指那些对环境污染物敏感,并能够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生物体。
常见的生物指示器包括地衣、苔藓、鱼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等。
通过分析生物指示器中污染物的含量,可以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程度。
2. 生物标志物法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内特定代谢产物或酶活性的变化,可以表明生物对污染物的暴露和反应。
通过测量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或酶活性,可以评估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性。
3. 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酶、细胞或微生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特异性反应,检测和定量污染物的方法。
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低成本等优势,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生物监测的应用领域1. 环境质量评估通过生物监测,可以监测环境中的重金属、农药、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风险。
同时,还可以对污染源进行溯源和排污行为进行监控。
2. 生态风险评估生物监测可以评估环境中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害情况,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3. 污染事件应急响应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通过生物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对生物体的影响程度,为污染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支持。
四、生物监测的优势与不足生物监测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能够反映真实环境中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适用于大面积和长时间监测。
然而,生物监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收集和分析的复杂性,受到环境和生物因素的干扰等。
《环境生物学》 第4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ppt

(三)利用微生物监测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平皿落菌法:将营养琼脂培养基融化倒人d90mm无菌平皿中 制成平板。将它放在待测点(通常设5个测点),打开皿盖暴 露于空气5~10min,以待空气微生物降落在平板表面上,盖 好皿盖,置于培养箱中培养1-3d后取出计菌落数,即为落 菌数。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白杨
云杉
地衣
苔藓
白蜡树
图1 部分二氧化硫指示植物
棉花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2. 光化学氧化物指示植物
菠菜 马铃薯
洋葱
葡萄
矮牵牛花
图2 O3的指示植物
黄瓜
3. 氟化物指示植物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郁金香 葡萄
雪松
慈竹 金钱草
图3 氟化物的指示植物
杏树
4. 乙烯的指示植物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 一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二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对大气中的污染物 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和含量,以了解大气 的环境质量水平。
利用植物监测 利用动物监测 利用微生物监测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一)植物监测—依据/原因
植物能以庞大的叶面积与空气接触,进行 活跃的气体交换; 植物缺乏动物的循环系统来缓冲外界的影 响; 植物固定生长的特点使其无法避开污染物 的伤害。
图5 对SO2敏感的动物
家禽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二、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大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迁移
受不了啦,快跑吧!
图6 大型哺乳动物、鸟类不堪忍受空气污染而迁往别处
第1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与监测

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与监测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影响,科学家们利用生物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器并进行监测,以此来评估和预防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与监测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一、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是利用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学参数来反映环境质量的好坏。
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物种丧失。
例如,大气污染导致植物叶片受损,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力。
通过观察不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
2. 生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环境污染会对生物的生理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水体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的呼吸道受损,从而影响其呼吸和代谢过程。
通过监测生物的生理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化:环境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导致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通过观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变化,可以判断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二、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为了进行环境污染的监测,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不同的生物监测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生物标志物监测法:通过研究生物在污染物暴露下的反应,找到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通过监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例如,一些水生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利用它们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来评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2. 生态毒理学监测法:通过观察生物在不同污染程度下的生态毒理效应,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监测法常用于评估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例如,通过研究土壤中蠕虫的种群和行为变化,可以推测土壤的污染程度。
3. 生物积累监测法:通过分析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的含量,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描述

(3)硅藻生物指数
硅藻指数= 2AB2C100 ABC
式中:A——不耐污染藻类的种类数; B——广谱性藻类的种类数; C——仅在污染水域才出现的藻类种类数。
硅藻指数0~50为多污带;硅藻指数50~100为 α-中污带;硅藻指数100~150为β-中污带;硅藻 指数150~200为轻污带。
以细菌和低等原生动物为主以细菌为食的耐污动物占优势藻类大量出现原生动物种类增多及高等的鱼类出现细菌数量很少藻类种类增多轮虫等微型动物占优应用对象是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水域48污水系统的部分生物学化学特征49一细菌样的采集三生物样品的采集与管理要求能密闭使用前进行灭菌或消毒50采样器或直接采样采样后采样瓶内上部应留有一定空隙
五、经济性
生物监测技术和手段的 经济性为开拓监测面积 和范围,实现点、站结 合,构成经济、有效实 用的监测网络提供了可 能。
六、直观性
利用常见生物种类可以判别生态系统的健康,使监 测更为直观、为民众能信服。
健康河流的生物学观点:有大型食草或食肉性鱼类 长期生存,能正常繁殖。
50多年前,塞纳河内只有4至5种鱼类,如 今已增至20来种,其中包括鳟鱼、鲈鱼、 白斑狗鱼和河鳗等,还有红眼鱼、冬穴鱼 等较为稀有的鱼种。
(2)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
d
s
i1
nNi log2 nNi
式中:d ——种类多样性指数;
N——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各类动物的总个数; ni——单位面积样品中第i种动物的个数; S——收集到的动物种类数。
动物种类越多,指数越大,水质越好;反之,种类越 少,指数越小,水体污染越严重。威尔姆对美国十几条河 流进行了调查,总结出指数与水样污染程度的关系如下:
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方法是指利用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学过程来监测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状态的一种方法。
生物监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程度,评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首先,生物指示剂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指示剂是指利用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生物种群或个体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
例如,苔藓植物对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利用苔藓植物来监测大气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另外,水生生物如藻类、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也常被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其次,生物标志物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体内受到污染物质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可以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程度。
例如,鱼类体内的酶活性、生长发育、DNA损伤等都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此外,生物多样性调查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监测,可以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分布和结构,从而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最后,生物传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传感器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
这些生物传感器可以对特定的污染物质产生特异性的反应,通过监测这些反应可以实现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快速、准确的监测。
总之,生物监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手段,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的生物监测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环境中的污染情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生物监测方法将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8-3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及结果表达
一、准确度与误差
1、真值 某一时刻和某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的客观值或 实际值,包括:理论真值、约定真值、标准真值。 2、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通常用误差表示。可分 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3、误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值之差。只能显示误差绝对 值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准确程度。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45
表6.6 农药在稻谷中的蓄积情况
农 药 p,p´-DDT γ—六六六 马拉硫磷 糠/% 70 40 87 米/% 30 60 13 农 药 苯硫磷 乙拌磷 倍硫磷 糠/% 80 65 94 米/% 20 35 6
表6.7 农药在水果中的蓄积情况
品种 果皮 / % 97 22 97 70 果肉 / % 3 78 3 30 农 药 品种 果皮/ % 96 98 85 果肉/ % 4 2 15
3、盆栽植物监测法:
先将指示植物在没有污 染的环境中盆栽培植,等生 长到适宜大小时,移至监测 点,观测它们受害症状和程 度。
见课本 p305
4、植物群落监测法
调查现场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受害 症状和程度,估测大气污染情况。
表:某些化工厂附近植物群落受害情况
调查地衣和苔藓法:通过调查 树干上的地衣和苔藓的种类与数量, 便可估计大气污染程度。在工业城 市,通常距市中心越近,地衣的种 类越少,重污染区内一般仅有少数 壳状地衣分布,随着污染程度的减 轻,便出现枝状地衣;在轻污染地 区,叶状地衣数量最多。
二、精密度与偏差
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代替真值 精密度:同一测量中多次平行测定之间的符合程度。 偏差:各个测定结果与算术平均值之差。
s 绝对偏差=测得数值-算术平均值 100 %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平均值*100% 平均偏差=Σ |X-X平均|/n 相对平均偏差
X
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2 ( Xi X ) s= n 1
s 100 % RSD= X
46
三、误差种类及其减小方法
1、系统误差(可测误差、恒定误差) 有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原因造成。在重复测定过程中会 重复出现,对测定结果影响比较固定。 产生原因有: 方法误差: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带来的误差。 仪器误差:由仪器不够准确造成。 试剂误差:试剂或蒸馏水不纯。 主观误差:分析人员造成。 消除方法:用公认的标准方法与某测定方法比较,找出校 正系数,进行校正消除;对仪器误差,可事先将仪器或容 器校正;试剂纯度不够使用空白实验校正;建立统一的操 47 作规程,严格的操作,可克服主观误差。
树木年轮学
(Dendrochronology)是一门研 究树木木质部年生长层以及利用 年生长层来定年的科学。它是二 十世纪初由美国天文学家 A.E.Douglass创立。
剖析树木年轮了解所在地区大气 污染历史的理论依据 年轮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征受光 照、气温、湿度、营养状况、大 气CO2组成和大气水组成等环境因 素的影响,因此树木在年轮形成 过程中可通过其宽度、密度、亮 度及同位素等变化记录过去气候 和环境变化的信息。
年轮分析的优点
分辨率高 连续性强 树轮指标量测精确 地域分布广泛 便于获取 定年准确
我国已作树木年轮分析的树种
园柏(祁连园柏) 云杉(青海云杉、麦吊云杉、天山云杉) 柳杉(天目山) 冷杉(秦岭冷杉、喜马拉雅冷杉) 油松(贺兰山油松) 华山松 落叶松(长白落叶松) 马尾松
第三节
生物污染监测
生物污染监测就是应用各种检测手段测定生 物体内的有害物质,以便及时掌握被污染的 程度。 生物污染监测的步骤:
生物样品的采集 生物样品制备 预处理
污染物的测定
一、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
(一)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 分布 空气污染物主要通过粘附、从叶片气 孔或茎部皮孔侵入方式进入植物体;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水 溶态污染物。
氟化物的污染症状:叶边缘萎黄,与间有一 条明显分界线,严重时叶片大部分枯黄。
NOX的污染症状:常与O3和SO2一起 作用。叶片上出现密集的深绿色 水浸蚀斑痕。
O3的污染症状:老龄叶片上出现细小点 状烟斑,呈银灰色或褐色,严重时使 叶子脱落。
过氧乙酰硝酸酯:损伤幼龄叶片的尖
部及敏感老龄叶片的基部。
(二)大气污染植物监测的优势
(l) 直接反映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强度和综合作用 (2) 能早期发现污染物 (3)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污染历史 植物像个“不下岗 的哨兵”, 能日日夜夜为人类监测。 (3) 能检测出不同的污染物
(三)植物受害症状表现规律
下风向植物受害程度比上风向的重。 受害程度随离污染源距离增大而减 轻。 成熟叶片及老龄叶片较新长出的嫩 叶容易受害。 植物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物质 同时作用时,受危害程度可能具有 相加、相减或相乘等协同作用。
农 药
p,p´-DDT 苹果 西维因 苹果 敌菌丹 苹果 倍硫磷 桃
异狄氏剂 柿子 杀螟松 葡萄 乐果 橘子
(二)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
环境中的污染物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 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饮用水 和食物摄入,经消化道被吸收; 脂溶性污染物质通过皮肤吸收后进入动 物肌体。
48
3、过失误差:
因工作粗枝大叶、不守操作规程等原因引起, 它明显地歪曲测定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 时改正。
49
四、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
数据处理中常用名词及其含义
1、总体和个体
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其中的一个基本
单元称为个体。
2、样本和样本容量
总体的一部分称为样本;样本中含个体的数
目就是样本容量。
(二) 提取、分离和浓缩
分离方法
蒸馏法 (三) 浓缩方法 K-D浓缩器 蒸发法等
四、污染物的测定
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 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质谱法 和联机法等。
§8-2 环境监测实验室基础
合格的实验室和合格的操作人员包括: 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 玻璃仪器的选用和校正; 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试剂的提纯; 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工作; 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分离操作技术。
40
一、实验用水
(一)蒸馏水 蒸馏器:金属、玻璃、石英、亚沸蒸馏 (二)去离子水 (三)特殊要求的纯水 无氯水:加入亚硫酸钠还原 无氨水:加入硫酸使pH<2 无CO2水:煮沸或暴气 其它:无重金属水、无砷水、无酚水、不含有机物蒸馏水
41
二、试剂与试液
试剂:选用相应规格
一般试剂分为三级:
优级纯:Guaranteed Reagent 分析纯:Analytical Reagent 化学纯:Chemical Reagent
二、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植物样品的采集 (1) 对样品的要求:采集的植物样品要具 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 (2) 布点方法:在划分好的采样小区内, 常采用梅花形布点法或交叉间隔布点法确定 代表性的植株。
(3) 采样方法:在每个采样小 区内的采样点上分别采集5~10 处植株的根、茎、叶、果实等, 将同部位样混合,组成一个混 合样;采集样品量要能满足需 要,一般经制备后,至少有 20~50g干重样品。
2. 植物样品的制备
(1) 鲜样的制备:测定植物内容易挥发、转化或降 解的污染物质、营养成分,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 样品,应制备成新鲜样品。 样品洗净→晾干或拭干→捣碎机捣碎制浆→研磨 (2) 干样的制备: 风干、烘干→磨碎→过筛→保存 3. 分析结果表示方法 常以干重为基础表示(mg/kg),但含水量高的蔬 菜、水果等,以鲜重表示计算结果为好。
其他表示方法:高纯试剂、基准试剂、色谱纯试
剂、生化试剂等。
试液:适当配制、妥善保存
42
三、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空气中如含有固体、液体的气溶胶和 污染气体,对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会导致 较大误差。 所以要求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达到较高的标 准。最好能在超净实验室中进行或使用。
43
四、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一、概述
通过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在环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及生 理生化指标和生态系统的变化来研究 空气环境的污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 性。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二、 基本内容
1)了解大气生物监测法的基本 原理、方法要点、优缺点。 2)了解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 害症状和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选 择以及各种监测方法。
3、算术平均值
x 为任一样本的平均值, 50 x=(x1+x2+x3+……+xn)/n
4、标准偏差
总体标准偏差: 样本的标准偏差:
5、相对标准偏差
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又 s 称变异系数(CV)= 100 % X
51
练习题:
1. 某测定所得五次测定值为:31.02%、31.08%、31.10%、
两组精密度不同的测量值的正态分布
53
§8-4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自我控制质量的常 规程序,它反映分析质量稳定性如何,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内部质量控制包括:空白实验、标准曲线的核查、 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 密码样品分析,编制质量控制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