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简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科版
③在相同的时间开展记录
3、我们已经制定好实验方法了,那你们准备在实验过程中怎么分工呢?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
三、分析我们获得的信息
1、通过刚才的实验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2、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颜色的温度变,人们通常用折线图来帮助研究;
3、讲述温度-时间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4、学生上讲台展示:我们发现了什么?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重难点】研究不同颜色的吸热能力
教学准备
黑色、白色、红色的卡纸,铝箔纸,红色蜡光纸
电子温度计,可调角度支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立足生活实例,激发研究需求
1、出示有关于太阳温度的资料
讲述: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得到的能量,仅仅是太阳放射能量的的二十亿分之一。
提问:人类是怎样利用这些庞大的能量的?
3、根据黑色吸热能力强的特点,人们开发出了太阳能热水器。看,它的集热器是用黑色的管子制成的。你们见过水平放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吗?为什么没有?
4、阳光的照射角度与物体的吸热有关吗?
5、课后拓展:研究阳光的照射角度与物体吸热的关系。
作业设计
作业本练习
板书设计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黑色>红色>白色>银白色
我发现
课题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课时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6课。本课将引导学生研究材料的颜色和摆放方式对吸收光能力的影响。本课的教学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学生通过比较不同颜色和光泽的纸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研究颜色和吸热能力的关系;第二部分“阳光的直射、斜射与吸热”,学生通过改变纸袋的摆放角度,进而改变阳光的照射角度,研究阳光直射和斜射带来的温度变化;第三部分“分析我们获得的信息”,通过整理交流前两部分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而了解获得更多光和热的方法,为本单元的后续学习——《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打下基础。

五年级上册科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科版
水平放置 直立放置 倾斜放置 你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实验1:物体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实验2:物体摆放方式与吸热的关系
两个实验同时进行
温度(℃)
35 30
25 20
15
5
0
2
46Leabharlann 810时间(分钟)
炙热的夏天
那种颜色的 衣服才最适 合你
宇航服是真正的高科技产品,每件的价 格都在300万美元以上。因为它的作用不 仅仅是为了保暖,抵御太空中的高温和低温 的急剧变化,它还要有加压、充气、防御宇 宙射线和微陨星袭击的功能,此外还要解决 通信、机动(帮助宇航员太空行走)及生命 保障系统等方面的需要。所以宇航服的结构 十分复杂。
可以用凹面镜或 凸透镜会聚阳光。
还有其他的 方法吗?
可能相关因素:物体的颜色,摆放的角度……
凹面镜
凸透镜
凹面镜,凸透镜都能汇聚阳光,产生高温
什么颜色吸热能力强?
它们都是浅色,谁的吸热能力强?
白纸
铝箔纸
实验1:物体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你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
计时 2分钟一次,10分钟后结束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太 阳 能 热 水你 器观 都察 是过 这吗 样? 摆 放 的
“颜色与吸热能力”的关系实验记录单
纸的 种类
黑色 红色 白色
预测
刚开始 的温度 (℃)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吸热 能力
结论
纸的 种类
预测
刚开 始的 温度 (℃)
2分钟
4分钟
什么颜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色吸热
能力强
结论
白色
铝箔 纸

五年级上册科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科版

卡纸 袋种 类
初始 温度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
我们的 发现
白色
颜色越深,
黄色
升温越快。
黑色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升温快。
看一看、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有什么关系?




与地面水平

结论:
阳光直射比斜射得到的光多。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得到 更多的光和热?
颜色越深 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
……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判断
1、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 2、夏天人走在阳光下穿白色的衣服会凉快些。( √ ) 3、黑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容易吸收热量。( √ ) 4、有金属光泽的物体更容易吸收阳光 。( × ) 5、物体放置的方法和它升温的速度无关。( ×)
特别的温馨提示:
• 显示屏如果2分钟不使用将自动进入“睡眠 ”状态。为“唤醒”它,请按左右 键 ,切记不要关了采集器再打开它,这样会 损坏仪器并使数据不准确。
• 打开台灯,确保灯光不要伤到人的眼睛。
做一做(实验验证):物体颜色与吸热有什么关系?
不同条件:白色、黄色、黑色三种颜色的卡纸袋 相同条件: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
不同的颜色
仪器说明
实验操作温馨提示:
• 1,准备好实验材料。 • 2,把三个纸袋离灯泡相同距离
相同的方式摆放。 • 3,把温度传感器插在三个纸袋中。 • 4,打开采集器开关----三个传感器 连接频道, 点击时钟图设置时间----点击 “ =”选
择三个频道---打开台灯----按绿色开始键开始采集 5分钟的数据读数---- 。放大--- 查找数据。 • 5,小组合作,认真观察,填好实验表格。
说一说

科学五年级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课件 教科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课件 教科版

分析整理获得的信息
纸的 种类
初始 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
8分钟 10分钟
我们的发 现
黑色 20 24 红色 20 22 铝箔纸 20 20.5 绿色 20 23 白纸 20 21
28 32 36 24 26 28 21 21.5 22 26 29 32 22 23 24
40 颜色越深, 30 物体升温越
检验自我
判断
1、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 2、夏天人走在阳光下穿白色的衣服会凉快些( √ ) 3、黑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容易吸收热量。( √ ) 4、有金属光泽的物体更容易吸收阳光 。( × ) 5、物体放置的方法和它升温的速度无关。( ×)
6、太阳是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的。( √ ) 7、早晨的地面温度是最高的。( × ) 8、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好,升温就快。( )
A、黑衣服
B、白衣服
C、红衣服
4、下列物体吸热能力最好的是( A )。
A、黑衣服
B、白衣服
C、红衣服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Fra bibliotek5、物体对阳光反射和吸收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是。( A )
A、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就弱,温度上升就慢
B、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也强,温度上升就慢
C、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弱,吸收的本领也弱,温度上升就慢
铝箔纸表面光滑,反光能力强,吸收光的能力就弱。
物体表面反光强,吸热本领就小; 物体表面反光弱,吸热本领就大。
实验二、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 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看看哪个 升温快?




与地面水平

五年级上册科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科版 (2)

五年级上册科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科版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材料
固定并连接电源的灯泡 能放置试管的底座
装有同样质地黑白两色沙子的试管 温 度 传 感 器 和 数 据 采 集 器
实验要求
• 1、分别对黑色和白色沙子进行5分钟升温测量。 • 2、将收集的温度变化曲线图保存在电脑上。 • 3、将测量的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记录在excel
文件中。 • 4、根据excel图表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表面约
6000℃
内部约摄 氏两千万 度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灿烂的一天,盲人来到集市打算买 一个白色陶罐,卖罐人开玩笑地给了他一个 黑色的陶罐,盲人接过罐抚摸了一会,又蹲 下身子一一抚摸着地摊上的其它罐子,便识 破了商人的诡计。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 本领有关系吗?
温馨提示:
1、实验过程中,不要触碰灯泡和电源插座,以免发 生意外。
2、实验过程中,灯泡和底座的位置应保持不变。 3、每次测量前,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沙子中,待温度
稳定后再进行测量。
同样材质的物体, 黑色比白色升温快。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凹面镜和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物体的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
知识运用
• 炎热的夏天,你会选择穿哪件衣服外出呢? 为什么?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A
A
C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查阅资料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祝同学们学习快乐
思 考
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色浅的衣服?
因为浅色衣服 反光强,吸收 的热较少,穿 起来会凉快些。
宇航员的衣服为什么是银白色的?
为了减少辐射。 因为白色反射 所有光,用银白色会使衣服 基本不吸热。保护宇航员不因紫外线辐射过强而受到伤害。
判 断
1、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2、夏天人走在阳光下穿白色的衣服会凉快些( ) 3、黑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容易吸收热量。( ) 4、有金属光泽的物体更容易吸收阳光 。( ) 5、物体放置的方法和它升温的速度无关。( )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和地面平行
和地面垂直
和太阳光垂直
纸袋摆放情况
初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我们的发现
与太阳光垂直照射的纸袋升温快
结论:
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 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颜色越深
表面越粗糙
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的物体
27
35
29
25
33
27
37
30
25
33
29
39
30
26
34
29
39
31
26
35
29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分析整理获得的信息
温度 30 20 ……
2 4 6 8 10 时间(分钟)
铝箔纸
白纸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参考教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参考教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参考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相关素材。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教学重、难点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

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5.总结归纳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五、作业设计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简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简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简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袋,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三、教学重、难点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热光源啊?那什么时候温度比较高呢?2.谈话、新授: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火球(PPT出示太阳的图片),它外部也就是太阳的表面温度就高约6千摄氏度,它的内部温度更是达到了约两千万摄氏度,多么可怕的一个温度啊,是不是?我们还知道,太阳是地球最大的热源和光源,我们仅仅获得太阳释放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却已经我们的球这样的充满的生机。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怎样才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获得更多的热能。

(PPT出示)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说说看吗,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光和热?上节课我们学了有两种工具可以用来聚集太阳光,你们还记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PPT随机出示)那除了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之外,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从太阳哪里获得更多的热呢?3.对比室验,设计实验方法: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的颜色和吸热有什么关系吗?如果说我要用实验来证实,你想想看,该如何来设计这个实验?(在学生发表实验想法之后,让他们根据省会经验推测一下实验结果)(同时温馨提示:除了纸袋的颜色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简
案教科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

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1)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1)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七、板书设计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折线图
八、教学后记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小缆车》参考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
(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

(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提示:
(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7.学生实验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