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农村民居建设现状及抗震设防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自建房有效的抗震措施

农村自建房有效的抗震措施

农村自建房有效的抗震措施在农村自建房中,抗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因为农村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往往处于地震波传播路径上,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对于农村自建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项有效的抗震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基和结构形式。

地基是房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稳定性。

以农村地区的地质条件为基础,可以采用地下室结构或框架结构。

地下室结构可以采用梁柱板楼盖的方式,增加房屋的稳定性。

框架结构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钢结构,这些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对房屋造成的破坏。

其次,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

在农村自建房中,有些农民口袋不太鼓,常常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尽量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比如优质的水泥、钢筋、砖块等。

通过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提高房屋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从而减小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再次,加固房屋结构。

已经建造好的农村自建房也可以通过加固房屋结构的方式提高其抗震能力。

例如,在房屋的柱子和墙壁处加装钢筋或者钢板,增加房屋的抗震能力。

同时,在房屋的屋顶处加固梁和屋面,可以有效地减小屋顶因地震而发生的坍塌和折断的可能。

此外,合理布置房间和家具。

在农村自建房的设计和布置过程中,应合理布置房间和家具,避免集中摆放重物和家具。

重物和家具的集中摆放会增加房屋的负荷,使其更容易发生倒塌。

此外,尽量避免在房屋外加屋檐或者阳台,因为这些结构容易断裂并掉落,给人员带来危险。

最后,注重日常维护和检查。

即使是采取了以上的抗震措施,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

例如,检查房屋内外墙体的渗水情况,及时维修和防水处理;检查地基基础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及时加固和处理;定期检查房屋结构的松动和裂缝情况,及时修补和加固。

这样,可以保证房屋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农村自建房的抗震措施有很多,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基和结构形式、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加固房屋结构、合理布置房间和家具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等。

农村民居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

农村民居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

农村民居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1. 引言1.1 农村民居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意义农村民居的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农村地区是地震频发区域,而农村民居多为传统建筑,结构脆弱,易受地震破坏。

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民居是农民的栖身之地,如果发生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房屋损坏,还会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通过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可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害对农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的开展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发生地震灾害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农村民居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农村民居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推动。

1.2 农村民居防震减灾的现状随着我国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民居防震减灾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多为传统砖木结构或简易结构房屋,这些房屋存在着抗震能力较弱的情况。

加上许多农村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震易发区,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农村民居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

目前,农村民居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相关的防震减灾意识,居民对地震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农村民居的抗震设计和建设标准相对滞后,未能满足地震安全的要求。

农村地震监测体系相对薄弱,缺乏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不足。

加强农村民居的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地震安全意识,加强防震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系统,已成为当前农村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提升农村民居的地震安全性,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农村民居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识宣传教育 、推广 典型、加 强村 镇建 设项 目抗震设 防的指 导和管理 四个方 面提 出 了提 高农村 民居 抗震 性能的 对策及措施 。 关键词 :农村 民居 ;抗震性 能;对策
中图分类号 :T 3 2 1 U 5 .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10 -8 9( 0 6 2 0 9 - 3 0 8 7 6 2 0 )0 - 0 10
知 识 ,经 济相 对落 后 ,农村 民居 特别 是位 于地 震 高 烈 度 区 的农 村 民居 和 村 镇 公共 设 施 的 设 防 能 力 十 分 薄弱 。近 年 来 ,发生 在我 国农 村地 区 的一 系列 中 等 强 度 地 震 造 成 大 量 的 民房 倒 塌 破 坏 和 较 为严 重 的人 员伤 亡 。甚至 5级 左右 的地 震都 造 成 了人 员伤 亡 ,不 设 防 的农 村 民居 和村镇 公共 设施 成为危 害 农 民生命 、造 成 重 大伤 亡 的重要 隐 患 。逐 步提 高农 村 防 震 能力是 当前 迫切 开 展 的一项 工作 。
Ke r s r r l e i e c o s s a t e r q a e p ro ma c ; o u o s y wo d : u a sd n eh u e ; i a t u r n — h k f r n e s lt n e i
引言
中国地震 局局 长 陈建 民在 “ 国科 学 与人 文 论 中 坛 ”上指 出 :我 国农 村 民居 的抗 震设 防关 系到 人 民 群 众生命 财 产安 全 、社会稳 定 和经 济稳 定 。长 期 以 来 , 由于 缺乏 法律 强 制要 求 ,缺 乏 防震减 灾 意识 和
1 农村 民居抗震性 能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菏泽 市是 农业 大区 ,农 村人 口占 8%以上 ,经 0

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情况汇报

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情况汇报

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情况汇报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情况汇报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接触到汇报的情况与日俱增,汇报通常是指向上级报告工作所完成的书面报告,说了那么多,你会写汇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我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目前现状市辖三区一县,共28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11万户,35万人。

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有所增强,但总体设防比率依然不高,存在较大的震害隐患。

为了全面准确的了解我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现状,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就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情况进行了调查。

从我市农村民居建筑年代来看,砖混结构房上世纪90年代后所占比例较高,砖木房类型集中在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由于我市农村经济水平较低,目前上世纪80年代及80年代前各类型房屋仍占一定比例。

从农村房屋的抗震设防情况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土坯房和土窑洞抗震性能差;上世纪80年代及80年代以前建成的土木结构房,上个世纪80—90年代建成砖木结构房屋,这些房屋普遍抗震性能较差;2000年以后新建房屋的抗震结构较为合理,地基做了较好的处理,85%的房屋地基作了夯实处理,但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

15%左右的地基还加设了底圈梁。

从房屋结构看,84%的砖混房屋屋顶采用现浇屋顶,提高了房屋的抗震性能。

部分偏远农村房屋类型仍以砖木结构、土木结构房和窑洞类型为主,以宜君县所调查村镇为例,砖混结构房仅占房屋总量的40%,不足所调查房屋总量的一半,抗震性能差的土坯房和土窑洞仍占一定比例。

二、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农村民居场地环境、地基和基础不好。

但因所处环境等原因,也有部分民居选在滑坡、采空区和河岸、沟边等不利于抗震的地段。

二是房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砖混结构房屋,窑洞在大开间,大进深,门窗洞口过多,过大,致使被门窗洞口分割的墙段尺寸太小,形成薄弱部位,二层以上砖混结构房屋头重脚轻,底层为会客厅,形成大空间,抗震性能较差。

农村建房防震要点

农村建房防震要点

农村建房防震要点以下是 9 条关于农村建房防震要点:1. 选个好地基那可太重要啦!就像给房子找个安稳的家一样。

你想想,如果地基都不牢固,那房子能安全吗?比如咱村老李家房子,建在个软土地上,稍微有点震动就摇摇晃晃的,多吓人呀!咱建房可得选个坚实的地方,这样房子才能稳稳当当的。

2. 结构设计得合理呀!那可不只是好看,更是为了安全。

这就好比搭积木,得有个科学的玩法,房子才能结实。

你看隔壁村那房子,奇形怪状的,能抗得住地震吗?咱得按规矩来,让房子有个坚固的骨架。

3. 建筑材料不能马虎啊!你说这是建房的根本呀。

就好像人体的骨骼,得强壮才行。

咱可不能为了省钱买那些差劲的材料,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村东头老王家当时省了点材料钱,结果现在整天提心吊胆的。

4. 施工质量一定要狠抓!这就跟做一件精细的手工活儿一样,得用心呐。

要是工人马马虎虎,那房子能好吗?咱得盯着点儿,别让他们乱来,保证每一处都建得妥妥当当。

5. 别忘了给房子加上圈梁和构造柱,这可相当于给房子穿上了一层铠甲呀!你看城里那些大楼,不都有这些吗?咱农村建房也得跟上,这样房子才能更耐震。

6. 屋顶的建造也很关键呀!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盖了。

想想看,如果屋顶不牢固,一阵风都能给吹跑了,还谈什么防震。

咱得好好弄屋顶,就像给房子戴了个坚固的帽子一样。

7. 窗户和门的安装也别有讲究哦!这就像给房子开的口子,要是开得不好,那不是影响整体嘛。

咱得选质量好的门窗,安安稳稳地装上去,别整那些花里胡哨又不实用的。

8. 房子的连接部位要处理好呀!这就像关节一样,得灵活又结实。

要是这儿松松垮垮的,那房子能稳吗?可别小看了这些连接的地方。

9. 多了解些防震知识没坏处呀!咱不能两眼一抹黑就建房。

学习学习咋防震,心里有底呀!就好像学了武功秘籍一样,遇到情况咱也不慌。

总之,农村建房防震可太重要啦,咱可得认真对待,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不能有一丝马虎,这样建出来的房子才能让咱住得安心、放心!。

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问题及现状

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问题及现状

关键词 : 村镇建筑 ; 抗震设防 外刚度差 , 易在地震 中外 闪倒 根据经济情况 的不 同,村镇房屋抗震状况大致可 以分为 三类 : 尺寸偏小 ; 第一类是经济高度发达地 区, 房屋 为别 墅式建 筑 , 有统一 的规划 , 部 塌 ; 承重墙厚采 用 1 8 0 mm, 有的甚至 为 1 2 0 m m, 强度及 刚度明显 分有设 计 图纸 , 在一定程度 上考虑 了抗震设 防 ; 第 二类 是经济 中等 不足 , 承重砖柱 断面小 , 量断面为异形 , 抗震承载力不足。 2村镇建筑设 防现状 , 地区, 房屋以平房为主 , 主要为粘土砖墙 , 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 了结 构安全 , 但基本上末考虑抗震设 防 , 此类房屋数量最多 , 根据屋盖的 2 . 1 砌体结构 砌体 结构 主要 指由砖墙 承重 , 屋 盖及楼板 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 结构 形式可分 为砖 木结构和砖混结 构 , 是抗 震设防 的重 点 ; 第 三类 为山 区和边远 贫困地 区, 其结构形式 多为生土墙体承重 房屋 、 砖土 板或预制板 的房 屋 , 层数 一般 2 - 3层 , 其取材方便 、 施工容易 , 是目 , 混合 承重房屋 等 , 对这类 房屋 , 无 论是概念设计还 是构造要 求等均 前我国农村 民居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 。 此类房屋在抗震方 面存在 的典型问题是 : 一是砌筑砂浆强度低 , 地震时墙体产生开裂破坏 , 墙 不能满足抗震要求 。 1村镇建筑 设防的问题 面出现与水平线呈 4 5 。 的斜裂缝或交叉斜 裂缝 ,且主要是沿灰缝 通过对我 国村镇建筑的现状 以及对其存在 问题 的认识 , 可 以看 开裂 ; 二是纵横墙( 内外墙) 连接 不牢 , 没有 同时咬磋砌筑 、 无拉接措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外墙容易拉脱外 闪; 三是屋盖 与墙体无连 出村镇建筑 的抗震设 防现状不容乐观 ,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 施等 , 万面 : 接, 如大梁与墙体无 连接 , 尤其是檩条与山墙无锚固措施 , 山墙外 闪 1 . 1 意识方面 使屋架塌落 ; 四是房 屋整体性 差 , 如不设 置圈梁 、 构 造柱 , 或屋盖及 农村群众 的抗震意识 比较贫乏 , 对房屋应该采取抗震措施缺乏 楼板采用预制板 而没有采取可靠 的拉结 、 锚 固措施 等 , 都会不 同程 正确的认识 , 又 由于农村 地 区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较低 , 建房 资金不 度地降低 房屋 的结构整体性 , 削弱抗震性能。 2 . 2 生 土 结 构 足, 从而缺少规范的抗震设计和抗震 投入 。 村镇建筑一般都没有进行正规 的设计 , 大都 由农 民自己组织人 生土结构 是 由土坯墙 或夯土墙 承重 的房屋 , 墙体较 厚 , 因墙体 员进 行施工 , 农 民群众 建设技术力量 薄弱 , 而且农 村建筑工 匠缺少 整体性不 足、 变形能力差 , 抗震性能普遍较差 ; 如墙体还有穿斗木构 业务培训 , 施工工艺 简易 , 技术 力量不足 , 使得施工 能力极为有 限 , 架辅助承重 , 木构架 变形 能力较强 , 而维护墙体 因与木构架连接性 同时也没有采取合理构造措施 , 房屋的整体性得不到保证 。施工材 能差 , 地震时容易与木构架脱离 、 倒塌 。 2 . 3乡镇砖混结构房屋 料也得 不到保证 , 建材以次充好 , 使得劣质材料在村镇建筑 中泛滥 。 1 . 2管理方面 乡镇砖混结构房屋主要是学校 、 影剧 院 、 医院、 乡镇政府机关等 政府对村镇建筑没有制订 良好 的管理机制 , 使得政府对村镇建 公共建筑 , 临街面的商业用房也有部分 为砖混或底层框架房屋 。这 筑缺乏有力 的监管 , 同时缺乏对村镇施工人员必要的技术指导 。加 类房屋在抗震 方面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砂浆强度普遍较低 , 施工质量 强农 民 自 建房 的管理是 当务之急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项 : 差, 门、 窗间墙 的宽度达不到抗震规范要求等 。房屋震害调查表明 , ( 1 ) 农村民居普遍没进 行抗 震设 防。广大农村群众防震减灾知 凡严格按 照抗震规范设计与施工 的砖混房屋 , 其抗震 能力可 以达到 小震不坏 , 中震 可修 , 大震不倒 ” 的设 防 目标 , 确保人 民生命财产 的 识贫乏 , 新建住房设计无标准 , 农 民在 自 建住房 时 , 基本上仍按传统 “ 方式进行建造 , 不考虑房屋结构 内在 的抗震 问题 , 忽视抗震设 防。 在 安 全 。 很 多地 区 , 居 民通常 是根据家庭情况 自己设 计然后找人 修建 , 随意 除 了上述 3种传统结 构农村 民居外 ,随着农 村经济条 件 的改 找人 画几 张 图的情况都 少见 , 模 仿工程 多 , 一家 盖成 , 邻居 照搬施 善 ,框架结 构和轻钢结构两种结构 体系也在农村 民居 中有较少应 工。一些村镇房屋仍然 以农村工匠 的传统经验进行建造 , 房屋 内部 用 。 结构全靠 工匠的经验而定 ,根本不考虑建筑物 的抗震 防灾问题 , 无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好 , 但 造价较高 , 经济 条件允许且施 工技术 论是 结构 布置还是建筑构造都很难满足抗震要求。 成熟时可优先选用 , 目前 在农村 民居 中还较少采用 。 ( 2 ) 注童装 饰和外形 , 忽略结构抗震 性能 。建 筑经费使 用不合 轻钢结构具 有轻质 、 高强 的优点 , 其抗震性 能好 , 但 造价较 高 , 理, 特 别是在经 费不 足的情况下仍 要追求住房 的高 大 、 宽 敞、 明亮 , 需较专业的施 工队伍 。村镇房屋 的抗震能力与建造时间密切相关 。 在外 表装饰上投入过多 , 在结构抗震上过分省钱 。 2 0世纪建造 的村镇房屋基本没有抗震设 防 ,近几年建造 的村镇 民 ( 3 ) 修建地段对抗 震不利 。相当多的建筑在兴建时未考虑不利 居多数也达 不到抗震设 防要求 。其主要原 因是 以往农村经济落后 , 地段 的影 响 , 如建在局部孤突 、 河岸或边坡 的边缘 、 条状突 出的山嘴 农村民居大多以 自建为主 , 以当地 泥工 、 木工师傅为技术骨干 , 施工 等地 区 , 这些多对房屋的抗 震是极 为不利 的。 技术力量薄 弱 , 大部 分无 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 一般没有 进行抗震设 ( 4 ) 缝 隙中未填筑砂浆 的毛石基础应用 较多 , 其基础 刚度及整 计 。 近年来 , 随着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 , 农 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 体性差 。 屋基选择不合理 , 农 村 自建住 房大 多采用天然地基 , 屋基埋 善 , 但 在改善居体条件 的同时 , 仍 然受到传统观念 的束 缚和习惯思 置深度不够 , 处理方式简单 , 许多仅在地面下 5 0 0 m m左右素填土上 想 的影 响 , 抱着 “ 一般不会发生 地震 ” 的侥 幸心理 , 严重 缺乏抗震防 填埋 片石 或毛石 , 很少设地圈梁 , 即使有地 圈梁 , 也是基本没有加钢 灾意识 , 从而在修建过程中 , 未采取应有 的抗震措施 , 使得房屋抗震 筋。 能力很差 。 . ( 5 ) 随意建造 、 加层 、 缺 乏抗震概念 。 顶部随意加层 , 附属结构与 参考文献 . 主体结构物未可靠连接 , 地震 时易损坏。砌体结构民居一般都未设 [ 1 】李峻峰 . 村镇建筑抗震设 防问题及其对策 的探讨 f J 】 .陕西建筑 构造柱 , 局部设圈梁 , 但不封闭 , 结构整体性差 。 2 0 1 0 , 1 1 . ( 6 ) 追求 大窗 、 大门, 忽视房 屋抗震 承载 能力 和结构 布置合 理 【 2 ] 吴华伟. 村镇木构架房屋 抗震性能试验研 究『 D 1 . 天 津: 河北工 业大 性。 房屋结构不合理 , 门窗开得多 、 大, 没有构造柱或小圈梁 、 上圈梁 学 。 2 0 0 6 . 等, 或者在浇筑 圈梁时没有钢筋或钢筋太少 , 窗间墙宽度过小 , 只有 楼板用预制板 , 无 圈梁 时直接搁置在墙上 , 日用置长度偏小 , 故房子 整体抗震 性能差 。承重梁跨度大 , 断面小 , 承重墙 大面积开洞 , 墙体

新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技术及结构安全

新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技术及结构安全
,处 理厚度不宜小于1000mm,处理范围超出外墙基础 外缘的宽度不宜小于1000mm。

基础台阶的 宽高比允许 值应满足相 应要求。
二层房屋和8度区一层房屋的基础应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其它房屋宜设置钢 筋混凝土圈梁、配筋砖圈梁或配筋砂浆带,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圈梁时,圈梁的截 面宽度宜与砖墙厚度相同,截面高度不小 于180mm,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Φ 10,箍筋 不宜小于Φ 6@250mm。 钢筋混凝土圈梁、配筋砖圈梁、配筋 砂浆带示意图如下:

坡屋面上的烟囱高度由烟囱的根部上沿算起, 烟囱高度示意图如下。
房屋烟道、 风道和垃圾 道应与墙体
可靠拉结。
不宜做高度 大于500mm且 无锚固措施 的高山墙或 其它装饰性 构件。
突出屋面易倒 塌的构件,当 高度h大于 500mm时应有 可靠的锚固措 施,例如加设 图中压顶圈梁。
出屋面墙体加设压顶圈梁做法
砌体结构房屋的 窗间墙、门窗间 墙以及洞口至墙 尽端的最小宽度, 6、7度时不应小 于750mm; 8度时不应小于 1000mm。
承重墙转角应沿 墙高每隔不大于 750mm设2Φ 6钢 筋,每边伸入墙 体内的长度不小 于750mm。
房屋墙体应 同时咬槎砌 筑,若不能 同时砌筑, 应留踏步槎。
2、我国农村现阶段经济水平仍偏低,村镇建 筑大多就地取材,按传统习惯建造,没有相应的 标准进行规范,大量民居不经正规设计,农村工 匠建房无章可循,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很差。
3、投资者重视房屋的外形和装修,轻视结构 的安全和抗震技术的应用。 4、缺少科学指导,未能将有限的财力用在提 高结构安全、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
《新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技术及结构安全》
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 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民居建筑结构安全与抗震方面

基层反馈:我国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反馈:我国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反馈:我国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存在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农房建设由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农民缺乏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而且经济处于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房屋的抗震设防问题也较为突出。

汶川、玉树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较低,因此,重视和研究农村住宅的抗震设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防震、抗震知识贫乏,大多数农民建设房屋时很少考虑到抗震安全问题,即使考虑到抗震问题,也因为成本增加、缺乏专业知识等原因使房屋抗震建设不能落实,造成新建住房设计不规范,结构抗震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偏低,经济不宽裕。

建筑房屋经费投入不足且,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房屋的高大、宽畅、明亮、外观漂亮,想方设法挤占了抗震结构上的必要投入;三是屋基选择不合理,是不懂科学的场地,信“迷信”,主要以“风水”为主,不考虑建房的地质环境和条件,没有选择抗震有利地段。

屋基挖掘深度不够,大多数仅50厘米左右,处理方式简单,铺设上条石,用砂浆找平,即砌筑墙体,很少打地圈梁;四是房屋结构不合理,门窗过大,没有构造柱或中圈梁、上圈梁。

承重墙厚度不够,有的砖混结构承重墙仅为12墙,砖木结构的房屋层高超高。

砂浆比例不合理,粘接度低建筑质量差,不符合抗震设防的要求。

五是村镇没有编制统一的抗震防灾专业规划,缺乏法律对村镇建设的强制要求和管理部门,帮助指导农村民居选址和建房。

二、对策及措施一是加强对农房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各级政府要多关心农房的建设问题。

农办、财政、规建、国土、民政、地震等部门要共同研究对策,密切配合,建立起农村房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二是村镇建设要编制合理的规划。

将农村抗震防灾管理和村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不同的地区,编制村镇建设合理的规划,在规划中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避开滑坡、陡坡和开矿采空区等不利地段,并结合当地经济实际和新建房屋农户的经济水平,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符合当地风俗,能够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不同户型、结构的农村民居住宅设计图,三是推广典型,逐步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普 遍低 下 ,存在 较大 的地震 安 全 隐患 。为 全面 推进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实现 “ 十七 大 ”提 出的 到 22 0 0年 全 面建 设小 康社 会 的奋 斗 目标 ,加 强农 村 民居 抗 震设 防工作 ,营造 农 村地 震 安 全环 境 就
显得 十分


研 究
2 卷 4
112 1 6 .. 9 0年  ̄ 9 0年 间 厉 屋 18
房屋依 然 以土坯 木构架 为 主 ,但 在总 量 中所 占 比例 大为 降低 ,这 一时期 出现 了大量砖 ( )柱 石
土坯 木 构架 房屋 。这一 时期 建 房 主要材 料 为土 坯 、石料 ( 做地 基用 ) 、木材 、麦草 或 稻草 ,施 工前 没 有设 计 图纸 ,采 取 村 民互 助方 式 ,凭 经 验 建 造 。 因建 材 大部 分 为 白产 自制 ,平 均 造 价 在 2 - 0 0 4
1 沈 阳农村 民居建设现状及抗震 能力分析
全市 农业 人 口主要 分 布在 辽 中县 ( 5 约 0万 ) 、新 民市 ( 6 约 O万 ) 、法库 县 ( 3 约 2万 )和 康平 县 ( 3 约 0万 )郊县 ( )和 沈北 新 区 、苏 家屯 区 、于洪 区 和东 陵 区 四郊 区 ,区 域分 布 上 总体 呈 现 市 从 南 向北逐 渐递 减的趋 势 。农村 年人 均收 入约 5 1 7 2元 ,与城 乡人 均 收入相 差达 5 0 0 0多元 。 11 农村 民居建 设现 状 . 按 建设 年代不 同 ,可将 沈 阳农村 民居划 分 为 1 6 9 0年 前房 屋 、16 9 0年~ 9 0年 间房 屋 和 1 8 18 9 0年
后房 屋 三类 。

11 1 6 .. 9 0年 前房屋 1
主要 建筑 结构 以土坯 木构 架 为主 ,俗称 草房 ,现 基本 重建 或弃 用 。
收 稿 日期 :2o 一 1 o 8 O
作 者 简 介 :石 盛 昌 (9 7 ) 16 一 ,男 ,汉 族 . 业 于 北 京 大 学 地 质 系 ,理 学 硕 士 ,高 级 工 程 师. 从 事 地 震 灾 害 防 御 和 地 震 应 急 救 援 管 理 毕 现
关 键 词 :沈 阳市 农 村 ; 民居 建 设 ;抗 震设 防 中图 分 类 号 :T 3 21 U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8 5 ( 0 8 3 7 — 4 0 4 2 6 2 0 )0 — 7 0
0 引言
沈 阳市位于 华北地 震 区北缘 ,我 国东部 规 模最 大 的活 动断 裂一 郯庐 断 裂从 辖 区通 过 ,历 史 上 曾
石 盛 昌 , 曹 阳
( 阳 市地 震 局 ,辽 宁 沈 阳 1 0 3 ) 沈 10 1
摘 要 :本 文 依 据 对 沈 阳市 农 村 民 居 情 况 的 实 际 调 查 结 果 ,分 析 了 沈 阳 市农 村 民居 的抗 震 能 力 和 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了 推进 农 村 民居 抗 震 设 防 工 作 的 具 体 措施 与对 策 。
大 约为 4 0元/ 0 m ,三 间瓦房 建筑 面积在 7 m 左 右 ,总体造 价在 25 3 0 .~ . 5万元 。
( )1 9 2 9 0年后 房屋 。随着农村 生活 水平 的不断提 高 ,农 民住 房条 件显著 改善 ,房屋 建筑 以更加
美 观 、耐 用 的砖混结 构 ( 平房 )为 主 。这 类建 筑在 外观 上 以其房 顶为 平顶 区别 于砖木 结构 房屋 ,俗 称 “ 北京 平 ” ,是现 阶段农 村新 建房 屋 的主要形 式 。这类 房 屋一般 都设 有地 圈梁 ,少 量有 上下 圈梁 , 极 少数有 立梁 ( 当于框 架结构 ) 相 。主要 建筑 材料 为钢 筋混 凝土 ,农 村工 匠建造 ,很 少有 设计 图纸 , 每 平方 米 造价 在 8 0元左 右 ,单体 建 筑面 积一 般 为 8 - 0 m 左 右 ,总造 价 6 8万 元 之 间。这 一 时 0 0 10 - 期农 村 还 出现 了少 量 多层 砖 混结 构 的农 用 建筑 ( 以二 层 为主 ) ,主要 用 于经 营 ,多数 经 营与居 住兼
足 。房屋建 筑 结构类 型 主要 以砖 木结 构为 主 ,砖墙 承重 ,以木材 为梁 脊 ,上覆 泥瓦 ,屋顶 程等 腰三 角 形 ,俗 称 瓦房 ( 少量 房 顶 抹泥 ,呈 浅 弧 型 ) ,为 现 阶段 农 村 主体 民居 结 构 。建 筑 用 料 主要 有砖 、
瓦 、石料 、木 材和水 泥 。一 般请 村里 泥 瓦工施 工 ,没有 施工 图纸 ,依 然凭 工匠 经验进 行 。房屋 造价
元/ 每平方 米 ,这期 间建房 总体 造价普遍 低 于 10 0 0元 。
I1 9 0年 后 房 屋 .. 18 3
18 9 0年 实行 家庭联 产承 包责任 制后 ,农 民生活逐 步改 善 ,农 民住 房也 随需 求 日益增 长 ,这 一 时 期新 建 了大量 民居 。 ( )1 8 1 9 0年~ 9 0年间房 屋 。这一 阶段处 于改 革开放 初 期 ,农 民生活水 平有 所好 转 ,但还 不富 19
发生 过 55级破 坏性 地震 和 多次 有感 地震 ,是 国务 院确定 的地震 重 点监 视 防御 区 。全市 近 13区域 . /
地 震动 峰值 加 速度 为 01 g .0 ,其 余 区域 为 00 g .5 ,均 属 于 国家建 设 要求 必须 开展 抗 震设 防 的 区域 。沈
阳市 现有 2 8 4. 6万人 住 在农 村 地 区 ,占全 市 总人 口的 3 . ,由于农 村 地 区经 济 发展 水平 较 低 ,农 53 % 民防震 减灾 意识淡 薄 ,农村 民居 建设 没有 纳 入统 一 管理 ,大 多数 房屋 未 经规 范设 计 和施 工 ,抗震 能
第2 4卷
第 3期






V0. 4 No3 1 2 . S p ,0 8 e . 0 2
20 0 8年 9月
S I MOL ES OGI AL RE E C S ARCH OF NOR HE T CHI T AS NA
沈 阳市农村 民居建设现状及抗震设 防对 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