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案 (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1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石家庄藁城区实验学校杨慧敏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师寄语:生命因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而精彩!主备人:2017.12【学习目标】1、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2、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重点难点】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得死去。
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巴金让生命开花,也就是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让我们来共同探讨《活出生命的精彩》。
环节二:出示目标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板块一:贫乏与贫乏与充盈活动一:说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藏克家你怎么来理解这句话?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但是,有的人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从而造就精彩人生。
有的人的生命则贫乏暗淡,生活枯燥乏味。
活动二:读材料,悟道理不同的花样年华花样年华,这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时光。
不同的人演绎不同人生:2017年11月12日湖南沅江市第三中学16岁的学生罗军在办公室将自己的班主任鲍方刺死,起因只是不想做作业嫌班主任罚他抄书;18岁,山东泰安的小小发明家刘小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18岁,湖南的谭艳芳早已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一边上学,一边照顾重病的爸爸妈妈;18岁,消防官兵袁海为扑救天津滨海大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二、学习目标目标1:通过探究分享,理解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3)目标2:通过探究分享,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教学目标2)目标3:通过探究分享,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教学目标1)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难点:贫乏与充盈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残疾人艺术团》:这群残疾人,面对生活的艰难考研,不放弃,不懈怠,用认真、勤劳、坚持、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绽放了生命之花,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那么,我们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正课讲授:环节一: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目标1)猎人、猎狗和兔子的故事: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能够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识逐渐加深,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独特性2.生命的价值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案例: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题: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独特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活出生命的精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的。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3.操练(10分钟)小组内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明确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途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优质教学设计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命的精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
教材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框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3、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4、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教学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难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自主学习,预习教材。
一、新课导入展示材料: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
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她就是廖智。
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讨 论完成。
可以取长补短,引 导学生知道如何让 自己的生命变得充 盈起来。
果。
通过情境表演展现
活动三
提出问题:1.你如何
课本情境,使死的
评价情境中路人的
教材变得活,课堂
行为?2.在我们校园
情境表演:请几位学生表 里传递温暖,你可
演教材 P116 探究与分享 以做些什么?(要
的两个情境
求:同桌讨论)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课题 解读课标 解读学生
活出生命的精彩
课时 2 个课时
执教者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理解生命充盈表
播放《尼克·胡哲的人生 经历》视频
提出问题:1.尼 克·胡哲的人生经
历告诉我们什么道
理?
现。
学生思考问题并 回答
活动二
2.结合尼克﹒胡哲
的事例,谈谈你如
何让自己的生命充
小组活动可以培养
盈起来,活出生命
学生合作能力,通
的精彩?(说出具
过思想交流,学生
体的方法及影响)
要求:小组讨论 3 分钟,每组选派一 名同学分享讨论成
都工作在平凡的岗 位上,为什么人们
“最美巡守员”、“最美司 机”
人为他们是“最美” 的?
解生命虽然平凡, 但也能时时创造伟 大,并学会将个体 生命与他人的、集 体的、民族的、国 家的甚至人类的命 运联系在一起时, 生命便会从平凡中 闪耀出伟大。
活动五
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活出生命的精彩”,内容主要围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热情,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惑和压力。
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2.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3.提高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是什么?2.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3.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的时间,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5分钟)用PPT展示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的。
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吸收。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或者进行小组讨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提醒学生要珍惜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3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3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1)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贫乏与充盈。
难点:平凡与伟大。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臧克家的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 )A.伟大的生命在于创造和贡献B.C.各种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2.“爱心的姐”王淑贤自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却在天津[板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节《活出生命的精彩》是本册的一个重点章节。
这一章节的核心理念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价值,都值得尊重。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从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价值、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从生理到心理逐渐成熟,对自我认知开始深入,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始产生疑问。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对人生的目标和方法也会有很多的迷茫。
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明确生命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方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理论中理解并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相关案例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对生命和人生的问题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呈现生命的独特性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并分享各自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二、本课依据课程标准
《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
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
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意识方面的引导,引导他们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活出生命的精彩。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的教改新理念,力求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课堂以活动串联,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主题之中,突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真正内化活出生命的精彩。
因此,我在教学中所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主题探究法、比较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2.能力目标
(1)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知识目标
(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六、教学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贫乏与充盈。
难点:平凡与伟大。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课前布置的寻找感动的作业:
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很多人会让我们心生感动,请将他的生命故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通过电视书刊等途径了解的)
主人公的姓名:————————————————————————
主人公的重要事迹:————————————————————————
对我生命的启示:————————————————————————
2、学生活动:学生把寻找记录分享给大家,找4位同学。
3、教师总结:
从以上同学的讲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活出了人生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成为象他们那样的人呢?如何让我们的人生出彩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4、过渡语:生活是由无数选择题组成的。
活出生命的精彩,需要我们面对生活的选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三道人生选择题。
5、板书:活出生命的精彩
选择一:贫乏?充盈?
选择二:冷漠?关切?
选择三:平凡?伟大?
6、过渡语:十六岁的天空是美丽的,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如何度过十六岁,我们对十六岁有什么期待?
(二)十六岁中品味人生。
出示两则十六岁故事,请同学思考:故事一:16岁的时候,山西中学生李明已经扛起一个家,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奶奶和生病的养父。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发明创造还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故事二:王某对学习不感兴趣,屡次违反校规校纪。
后来辍学回家,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16岁的时候,因为抢劫伤害他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
1、学生思考:
(1)同样16岁,在他们身上有什么不同?
(2)你期待自己的16岁是什么样子?
(3)你最不希望自己的16岁是什么样子?
(通过展示几位16岁中学生的事例,启迪学生展开对自己16岁的憧憬,激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充盈的人生。
)
2、教师总结:
同样十六岁,一些人选择了担当,选择了奋斗,用汗水和智慧让自己的生命充盈,也有一些人选择了虚度光阴,甚至违法乱纪,很遗憾,面对生命的选择,他们选择了贫乏。
希望我们在生命面前都能做出正确选择,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远离贫乏,选择充盈。
4、板书:选择一:远离贫乏,选择充盈。
5、学生小组探究与分享:如何让生命充盈。
(二)情境体验唤醒爱心:
1、出示问题:
(1)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你会怎样做?谈谈当时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如果摔倒的是你,你最希望别人怎样做?
(3)传递生命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
3、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彼此关心,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但是在现实中,有时我们却忘记了,这个世界本来是没有温度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用爱心温暖彼此。
所以,面对生命的选择,在冷漠与关切之间,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拒绝冷漠,相互关切!
4、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拒绝冷漠,相互关切!
5、板书:选择二:拒绝冷漠,相互关切。
(三)辩论小擂台(七嘴八舌大话贡献):
1、本环节采用活动形式是辩论:
正方:伟人、名人对社会贡献大
反方:平凡岗位的普通人对社会的贡献大
2、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制定正反方。
经过4分钟的小组讨论和探究,正反方依次进行自由辩论。
3、教师总结:
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们被载入史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人生是精彩的。
平凡岗位的普通人,也能时时创造伟大,也有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我们爱岗敬业,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4、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从平凡中闪耀伟大。
5、板书:选择三:从平凡中闪耀伟大。
(四)教师寄语。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让我们从现开始远离贫乏,选择充盈;拒绝冷漠,相互关切; 在平凡中彰显伟大,活出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