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B超诊断技巧分析健康世界12期

合集下载

胆结石超声诊断要点

胆结石超声诊断要点

胆结石超声诊断要点1.引言1.1 概述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的固体结晶,由胆色素、胆固醇和钙盐等组成。

它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甚至可能导致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

胆结石超声诊断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已成为胆结石诊疗中的常用工具。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声波信号,可以获取胆囊和胆管的影像,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胆结石。

本文将详细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包括胆结石的定义和病因、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以及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关键要点。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医务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胆结石的超声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文章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超声诊断技术,提高胆结石的诊断效果。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了解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原理和方法,为临床胆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胆结石的定义和病因,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相关因素。

随后,我们将讨论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图像的形成原理。

最后,我们将重点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包括超声图像的解读和诊断判断的注意事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胆结石超声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医生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手段,帮助患者尽早发现和治疗胆结石,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病痛。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原理和应用要点,相信读者能够通过本文深入了解胆结石超声诊断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

最后,本文将总结胆结石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给读者带来实际的价值和启发。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1. 引言: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正文:- 胆结石的定义和病因:介绍胆结石的定义,以及导致胆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及处理方法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及处理方法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及处理方法610036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特点是胆管内形成结石,可能导致胆汁淤积和胆管梗阻。

这种情况会引起胆绞痛、黄疸和感染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及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一、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在超声图像上,结石呈强回声,可以清晰显示胆管和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在临床实践中,超声检查常常是首选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影像学诊断方法,因为它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然而,超声检查对于肥胖的患者或者胆管结石较小且位置相对深的患者可能受限,这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超声检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对于复杂的胆管结石和伴随病变的评估更为准确。

通过CT扫描可以观察到结石的密度、形状、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胆管系统是否存在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等病变,并检查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胆管炎、胆囊炎等。

相比超声检查,CT扫描在对于肥胖患者或者需要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的情况下有更大的优势。

在进行CT扫描时,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并通过一台环形的X射线机器进行扫描。

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以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血管的显示。

CT扫描可以提供多层面的断层图像,医生可以通过这些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更全面地了解胆管结石的情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T扫描使用了X射线,因此可能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辐射。

在使用CT扫描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权衡辐射风险与影像学诊断的需要。

总的来说,CT扫描作为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胆管结石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肝胆管结石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扩大根治性切除:包括肝切除
尾叶切除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
* 需等手术后病理诊断才能肯定
HA 肝十二指肠韧 带的清扫 PV
(“脉络化”)
BD
肝门部胆管癌手 术切除标本(合 并左半肝切除)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 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 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 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胆源性肝脓肿


定义: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后期表现, 发生在病变肝管引流范围内 诊断依据:病史及体征结合B超、CT


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合理抗生素, B超、CT引 导穿刺或手术引流、局限的应尽早切除肝内病灶
肝胆管结石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胆道出血


定义:受累胆管黏膜多发性溃疡侵蚀伴行肝动脉 或门静脉支导致;也可溃入胆道及邻近的肝内血 管分支而发生的胆道大出血 诊断依据:突发性胆绞痛,继之呕血或便血、黄 疸或黄疸加深,呈周期性,间歇期为5-14天。经 皮肝动脉选择性造影最有价值 治疗:首选经皮肝动脉栓塞术
影像学:B-US(首选)、PTC、ERCP、CT
诊 断
有典型Charcot三联征诊断不难,如仅有 三联征1~2项表现,需借助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明确诊断。
治 疗
治疗原则:①术中尽可能取尽结石;②解除 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③术后保持胆 汁引流通畅,预防胆石再生。
手术方式
• 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 • 胆肠吻合术 • Oddi括约肌成形术 •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取石术

教你看懂肝胆超声报告

教你看懂肝胆超声报告

教你看懂肝胆超声报告超声波检查是借助超声波反射来对人体进行检查,了解身体存在的病变。

人体受到了超声波的作用,就会产生作用力。

然后反射出的声波就会对其进行图像化的处置。

而在图像化的处理之后,就能看到人体内部脏器的一个方向切开的图形,然后尽早的诊断出脏器的病变。

因此在检查肝脏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方法,就是超声波检查。

带你了解肝胆超声报告正常的肝脏形态比较均匀,边缘处比较锋利。

肝脏的超声波检查呈现出来的结果是,超声波图像上能够清晰地看到肝静脉和门静脉,但对肝内胆管和肝动脉有些难以辨认。

肝实区部位的回声光点会呈现出淡弱和微细的状态,分布也比较匀称。

肝实区部位内部能够看到血管和胆管的管状结构,活动路径比较清晰。

1.炎症肝脏出现炎症的时候,肝细胞就会出现肿胀。

彩超作为超声波检查的一部分,其超声波图像会更为清晰,而在肝炎的超声波图像当中就能够清晰地看到肝脏的边缘变的不够锋利,顺序一般是从肝脏右边的边缘到左边的边缘,最终到肝脏的整个边缘。

肝炎病人的肝脏形态并不匀称而是饱满,肝脏的质地像是毛玻璃,若是这种炎症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超声报告中就会出现肝部边缘较为迟钝或者变得迟钝。

肝脏如果出现长期的慢性炎症,肝细胞会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变性,部分还可能坏死和增生。

继而使得肝纤维化增生结节。

超声波图像当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肝脏质地的参差,且呈现出小结节的样子,肝血管会由于肝细胞的增生受到压迫,然后变得又细又窄。

超声报告中会说明肝脏回声的的增加和变强,分布明显不够均匀,管道结构显示的不够清楚。

肝脏的细胞若是大面积的变性坏死或者纤维化,就可能导致肝硬化,这时的超声波图像能够看到肝门静脉变得比正常的肝门静脉要宽。

不过对于宽度的分析,还是要综合病情来看。

慢性肝炎的超声波图像变化至肝硬化的超声波图像的过程比较漫长,尤其是对那些慢性肝病的患者。

也许是几十年的时光,而且在变化之前,超声波图像都不会明显呈现出对应的超声报告。

超声波诊断出肝硬化的时候,患者的肝硬化很可能已经到了晚期,此时超声波图像可以看到肝脏的大小和形态。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

泥沙样结石
均质高~等回声 随体位变化而缓慢移动 后方伴声影
二、胆管结石
(一)肝内胆管结石
1. 肝内出现强回声团, 后方伴声影
2. 与胆管走行一致的条状排列,胆管扩张
(二)肝外胆管结石
总胆管内强回声团伴后方声影
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 长径>9cm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4mm 绝大部分病例有伴结石
如成虫进入胆囊,有时可见囊腔内也漂浮着絮状等回声
(4)本型代表相当晚 期的胆囊癌,为Nevin 氏Ⅳ、Ⅴ期或TNM分 期中的第Ⅳ期。
(3)肿瘤内部回声粗杂 混乱,高、低回声相间, 其中夹有斑状或块状强 回声
(4)本型代表相当晚期 的胆囊癌,为Nevin氏 Ⅳ、Ⅴ期或TNM分期中 的第Ⅳ期。
其他的声像学表现:
1. 50%-80%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及囊壁增厚等慢性胆囊炎。
总胆管呈球形或纺锤形扩张,直径可超过3cm,甚至10cm以上。有些 病例仅表现为轻度梭形扩张或肝外胆管全程均匀扩张,缺乏囊性特点。 管腔内含大量无回声胆汁,部分病例沉积不均质的等—高回声的胆泥。
如合并癌变,可有 不规整的团块紧贴管壁, 回声特点与胆泥相似, 容易被忽视。
常合并结石,为强回 声伴后方声影。
二、慢性胆囊炎
1.胆囊腔缩小 (1)依病变程度不同,囊腔大小可从无明显改变到萎 缩成如拇指头大小。 (2)炎症反复发作者胆囊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成团, 分界不清,超声扫查难以描绘出胆囊的轮廓和真实大小。 (3)如胆囊慢性穿孔与消化管发生内瘘,则无回声的 液性胆囊腔消失,回声杂乱并含气体回声,几乎不能和 胃肠道鉴别。
②双凸面曲线状强回声伴变化不定的声影 ③不规则集合状强回声伴有声影。声影区内一般都比 较干净,但如果钙化严重也会产生多重反射

超声如何诊断胆总管结石

超声如何诊断胆总管结石

超声如何诊断胆总管结石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影响,胆总管结石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女性多发于男性,可能与日常运动影响有关,老年人群多发,老年病患胆囊内胆汁的代谢延缓会增加淤积致使结石出现的风险。

胆总管内出现结石会致使病患出现疼痛、寒战高热等情况,通常发生在胆总管的下端,会引发胆道的继发感染及胆汁淤积情况,增加了胆管梗阻的风险,胆道的梗阻会引发黄疸的出现,胆源性胰腺炎、感染致脓性胆囊炎情况也会增加病患的休克甚至死亡风险,严重影响病患的正常生活。

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需要结合病患结石的数目、大小、对胆总管造成的堵塞度、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发生程度、病患年龄及发病急缓状态进行核定。

因此及早进行检查诊断、接受早期治疗对预后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本文内就超声如何诊断胆总管结石进行分析讲解,旨在为医师提供临床检查诊断及进一步治疗的参考性建议,提升对超声使用的合理性及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

一、超声诊断的准确性通常,超声诊断中结石会反应处强回声光团情况,和管壁之间的分界良好,后部反应出声影情况,可见明显的管壁增厚现象。

但胆总管的下端位置经常会受到胃肠道内尚存气体对影像的干扰而致使检查的准确性降低。

临床检查使用超声对胆总管结石进行诊断确诊中发现,其正确率约为60%-90%之间。

漏诊情况主要的影响因子有:(1)结石体积过小,对于小于声束直径的小结石检查,会出现声影情况,部分小结石在胆总管壁上紧贴,也会导致超声检查仅显示管壁有回声毛糙、增厚或增强的情况,容易引发漏诊状况;(2)病患胃肠内存在干扰气体,由于胆总管的管腔较为细窄,且多为弯曲状态,胆汁充盈不足及十二指肠背侧处,会受到胃肠内气体及容物的阻挡影响。

胆汁对比的缺乏,会对胆色素结石的回声声影无法辨清,引发漏诊状况;(3)肥胖或腹腔内瘢痕、粘连影响,病患肥胖体型会影响后方胆总管内结石的可视性。

腹腔内存在粘连情况会改变正常的解剖结构,对于部分大量胆结石及右前斜位结石情况,会因器官掩盖导致漏诊。

超声是怎样诊断胆总管结石的

超声是怎样诊断胆总管结石的

超声是怎样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等,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胆总管结石会引起患者出现疼痛、寒战高热等情况,甚至还会有休克和死亡的风险,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尽早的进行检查诊断,并接受早期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是在肝脏外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指发生在胆总管内的结石。

胆总管结石可以分为原发性结石以及继发性结石。

继发性结石是由于胆囊内形成结石后,脱落掉入到胆总管从而形成胆总管结石。

而原发性结石比较常见的为胆色素结石,继发性结石则是以胆固醇型结石、胆红素型结石比较常见。

如果患胆总管结石,患者会出现腹痛、发烧、黄疸,甚至在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寒颤或是化脓、梗阻型胆管炎,还会引起全身症状的反应,甚至是休克。

引起胆总管结石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出现反复感染所导致,或者是患者的胆道内出现寄生虫或是蛔虫病,而这通常与卫生和生活环境有关。

再就是胆汁难以外排,造成部分胆汁出现了淤积的情况,就会引起胆总管结石。

因此需要通过超声检查、CT检查等对胆总管结石进行明确的诊断。

2、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性一般在超声诊断中,结石会反应处强回声光团情况,但是在诊断过程中,胆总管的下端位置往往会因胃肠道里面存在的气体而对检查造成干扰,从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通过超声对胆总管结石进行诊断,一般准确率为60%-90%。

影响超声诊断的,出现漏诊的因素主要有结石体积过小,如果是小于声束直径的小结石检查,可能会有声影情况出现,并且还会导致超声检查只显示管壁有回声毛糙或是增厚、增强的情况,就容易出现漏诊。

其次是由于患者胃肠道内有干扰气体,并且胆总管的管腔比较细窄,多为弯曲状态,容易受到胃肠内气体和内容物的阻挡影响。

再就是受到肥胖或是腹腔内瘢痕、粘连的影响,如果患者比较肥胖会对后方胆总管内的结石的可视性造成影响。

3、超声如何诊断胆总管结石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主要是采用超声显像仪或是超声诊断仪,患者需要是空腹状态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采取左卧或是仰卧姿势,并且需要在检查之前饮水充盈胃部,从而降低胃内气体产生的影响,这样可以让胆总管和临近组织更加清晰的显示。

简述胆道超声检查常用的扫查方法

简述胆道超声检查常用的扫查方法

简述胆道超声检查常用的扫查方法
胆道超声检查是一种诊断胆系结构和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使用于胆道结石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指示。

常规的胆道超声检查常用的扫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静脉超声扫查:静脉超声扫查经常用于筛查胆管憩室和胆结石,判定胆管张力状态、胆囊湖泊及病变,术前及术中病情评估,指导拔管等程序。

2、剖面扫描:剖面扫查术很容易分析复杂胆易逆行性疾病,它可以进行小梁病变、胆总管结石以及胆管结石操作的指导,术前诊断明确有助于对病灶的明确定位,可以指导插管操作及手术治疗。

3、B超彩超: B超胆道彩超可以可以诊断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及胆囊粘连、胆管囊肿等,它具有优点:造影剂更安全,可以重复检查胆道结构,可以清楚看见胆结石,可以指导术前诊断和治疗拔管及术后观察疗效。

4、胆脂肪融合:胆脂肪融合经常用于肝胆疾病、胆囊息肉病以及胆囊结石之等,可以诊断胆管的病变以及胆管的结石,给予胆按摩造影临床操作指导和治疗,将肝脏、胆囊及胆管三部完美结合,可有效诊断和治疗。

5、MRCP:MRCP(多普勒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一条肠道内吞机械内窥镜检查胆道内部疾病,包括胆管憩室,胆管癌,软口腔瘤,胆囊结石,胆囊系膜瘤,胆管结石等,具有准确、无创、健康、安全等优点。

以上就是常见的胆道超声扫查方法,它们在诊断和治疗胆系结构和功能失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可知,胆道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准确的判断胆系病变的程度和形态,为下一步正确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外胆管结石B超诊断技巧分析
杨秀梅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B超诊断的技巧和诊断的符合率。

方法:选取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肝外胆管扩张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的B超诊断操作,观察组患者39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加压探查、饮水、脂餐、胃肠准备等操作技巧。

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使用B超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使用探头加压扫查、脂餐、饮水、胃肠准备等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符合率。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B超诊断;符合率
Analy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B ultrasound diagnostic techniques
Yang Xiumei
Wu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Chengdu,610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 of skills and B ultrasound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a total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with extrahepatic bile duct dilatation in 78 case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of 39 patients using conventional operation B ultrasound diagnosis,observation of 39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increased pressureprobe,drinking water,fat meal, gastrointestinal preparation skill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pressure scanning,fat food, drinking, gastrointestinal prepa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 using the probe in the use of B ultrasound diagnosis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Key word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B ultrasound diagnosis;coincidence rate;
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原发于胆管系统或者胆囊的结石病变,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剧烈的胆绞痛,一般在患者进食油脂食物或者体位发生变化时非常明显,主要的原因是在摄入油脂或者体位改变都会导致结石的位置发生改变,直接阻塞胆汁的流动从而引发疼痛[1]。

肝外胆管结石超声诊断一直以来都是难点,但是医学研究者发现在采用B超诊断时通过改善操作技巧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符合率,本文就对B超诊断过程中技巧诊断对于诊断符合率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的患者均是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共计78例,根据其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的B超诊断方法,该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在29-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1.7),病程在5个月-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1.6±0.4)个月;观察组患者39例通过使用探头加压扫查、脂餐、饮水、胃肠准备等一系列诊断操作,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在26-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1.8),病程在7个月-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0.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仪器设备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超声诊断仪是美国GEx730型超声诊断设备。

1.2.2诊断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诊断措施,即患者取仰卧位叮嘱患者做深吸气动作,然后将探头从胆囊的颈部自右向左移动直至右上腹的斜切面,在门静脉附近能够探查到处于平行走向且位于腹部一侧的肝外胆管,顺着肝外胆管的方向一直向下追踪到胰腺的头部,若显示较为模糊则让患者向右前斜,然后取仰卧位是身体的右侧垫高(床面和身体的倾角约为30°角为宜),探头和腹壁保持垂直关系进行扫查[2]。

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常规超声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胃肠准备、脂餐、饮水、加压扫查等措施,即胃肠准备:即检查前需要禁饮和禁食6-8小时,确保胆囊内充满胆汁,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误诊和漏诊的情况;脂餐:若患者的胆总管发生扩张的情况,在诊断时首先检测其胆囊的体积,再行检测患者胆总管的内径尺寸,准确了解其梗阻物的清晰度和大小情况,然后拍照取样,之后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油煎鸡蛋等)1h后再行拍照对比;加压扫查:超声探头的压力等级为6个等级,分别为0-5级,其中0级胆囊组织受压变薄程度为0,然后依次增加10%,5级其组织变薄50%。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胆结石诊断的符合率,胆管的扩张情况,诊断错误率、漏诊情况、胆管的内径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试验中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
该组患者误诊人数3例,其中1例壶腹癌误诊为肝外胆结石;2例胰腺癌误诊为肝外胆结石;误诊率为7.69%;漏诊2例,2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均未检出,漏诊率5.13%。

2.2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该组患者39例,其中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31例,诊断结果显示有36例为肝外胆管结石,误诊5例分别是胰腺癌3例,壶腹癌2例;剩余3位患者诊断结果显示为未发现疾病表现,经手术证实为2例壶腹癌和1例胆总管末端癌患者均诊断准确,因此诊断的符合率为79.49%,误诊率为20.51%。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诊断的结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诊断符合率
误诊率
对照组
39
31(79.49%)
20.51%
观察组
39
34(87.18%)
12.82%
P
P<0.05
P<0.05
2.3其他指标
本次的研究患者共计78例其肝外胆管均出现扩张的情况,胆管的内径范围从0.74-2.60cm 之间,平均内径为(1.42±0.21)cm;肝内胆管的内径范围在0.4-1.0cm之间,平均内径为(0.57±0.12)cm;胆囊长径的范围在5.0-11.7cm之间,平均(8.50±0.24)cm。

3、讨论
对于非典型性结石症比如泥沙样结石或者嵌顿结石等由于回声和声影均不够明确,所以诊断检查的难度会显著提升对于医师的识图能力要求也比较严格,而且这诊断的准确率较低[3]。

在超声诊断过程中通过回声的差异能够准确判断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形状等;饮水操作即在空腹状态下对患者的十二指肠、胃窦等进行检测,然后通过饮水将十二指肠和胃窦腔充满然后再行诊断操作,从而提升诊断的显示率,通过饮水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胃肠气体干扰和脂肪较多的影响,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的符合率为87.18%,相比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国内的研究资料显示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的符合率均比较低,其诊断的阳性率几乎在40%左右,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比如诊断的设备性能和操作医师的操作是否合乎规范等,客观的原因主要有肝外胆管其解剖位置非常的特殊,,再加上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噪声干扰、气体等都会对诊断的准确率产生影响,
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出现将胆管癌诊断为肝外胆结石的情况,其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生部位的胆总管扩张不够明显,因而将肿瘤组织占位误诊为结石组织,误诊的患者其特异性的症状较少,医师在诊断时缺乏必要的警惕性。

B超检查一直以无损伤、快速、无痛性等特点被患者所青睐,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多切面的实时动态扫描,甚至能够扫查到直径为1cm的结石结构,再加上该种诊断方法相比与MRI诊断技术更加的经济和方便,所以依然是肝外胆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近年来医疗科技不断的进步,再加上医师的诊断技术越发的精湛,通过有效的改善诊断技巧能够很好克服由于解剖位置复杂带来的可观影响因素,
提升诊断的符合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亚兰.肝外胆管结石97例B超诊断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4,7期
[2]翁庆鸿.B超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2,15(01):166-167.
[3]周振祥,周东晓.肝外胆管结石B超误诊14例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23(06):103-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