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国网络媒体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商行业已从一个初生的婴儿走向成熟的中年,201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8.0万亿元,增速逐渐放缓,以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电商平台用户增速已持续放缓至20%甚至更低的水平。

无论对于电商平台还是商户,都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困境,亟待找到更高效、低价、粘性更强的流量来源。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APP全面普及,成为移动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

这些社交平台占据了用户的大量时间、使用频次高、粘性强,流量价值极其丰富。

以微信为例,2018年底,微信月活已高达10.98亿,微信生态以其基础即时通讯功能为基础,拥有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不同形态的流量触点,同时借助微信支付,用户在一个生态内可以完成社交、娱乐、支付等多项活动,为电商降低引流成本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从促进原因来看,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如下:1.社交媒体自带传播效应,可以促进零售商品购买信息、使用体验等高效、自发地在强社交关系群中传递,对用户来说信息由熟人提供,对于其真实性更为坚信,购买转化率更高;2.社交媒体覆盖人群更为全面,能够较好的进行用户群体补充。

对于社交媒体的有效利用为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社交电商的高效获客和裂变能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2018年社交电商成为资本的宠儿,拼多多、云集、蘑菇街等社交电商的上市更是将社交电商推上风口。

行业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规模达6268.5亿元,同比增长255.8%,成为网络购物市场的一匹黑马。

随着社交流量与电商交易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入,社交电商占网络购物市场的比例也不断增加,2015年-2018年三年间,社交电商占整体网络购物市场的比例从占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比例从0.1%增加到了7.8%。

依托社交流量,社交电商从用户拉新到留存全生命周期进行更高效低成本运营:1)拉新阶段:依靠用户社交裂变实现增长,降低获客成本;2)转化阶段:一方面可以基于熟人关系可以借助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群标签对用户做天然化的结构划分,从而实现精细化运营;3)留存阶段:用户既是购买者也是推荐者,在二次营销的过程中实现更多的用户留存。

中国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应策略研究

中国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应策略研究

中国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应策略研究殷志鹏摘要:中国土地资源辽阔,人口众多,在2015年的时候人口基数就已经突破了14亿。

要想使得每个人都能了解国家大事,知晓坊间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必然是关系着民生的重中之重。

从1923年奥斯邦电台的建立,到20世纪末网络传播的兴起,中国的传媒行业在曲折中前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

21世纪以来,中国的传媒行业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发生了很多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行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其长久发展的目标做出一些小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传媒行业的进步。

关键词:传媒;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应对策略;一、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一)、传统媒体发展现状传统媒介行业(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行业)受到互联网融媒体的冲击,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

在收听收视率方面,据统计,网络出现后,国内的电视观众减少了30%,报纸发行量下降了17%,这还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加持下的结果。

在经营方面,从2012年到2018年,中国传媒核心产业值从7503亿上升到20959亿,翻了将近3倍,增速远超GDP增长率。

但是报刊,电影,广播电视分别占总值的1.68%,3.23%和7.3%,相比于新媒体的52%,可谓是微不足道。

目前,除部分商业性质特别浓郁的电影行业,绝大多数的报刊以及广播电视都出现严重的亏损,广告和售卖收入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

在内容方面,传统媒体原来所讲求的时效性已经完全被新媒体所超越。

新媒体利用网络传播的方便和快捷,迅速攻占了传统媒体的时新高地。

目前,只有一些以深度报道、评论为基础的报刊、广播电视和小众性的专业内容仍然以原创性为主,大部分的传统媒体所报到的内容,都是以新媒体的内容为蓝本。

传统媒体如同傍晚的太阳,余热犹存,但是不可避免走向衰亡。

(二)、新媒体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正处于飞速上升期,发展势头良好。

新媒体产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也涌现出了遍及全世界的互联网媒体大鳄。

中国网络营销投放监测系列报告

中国网络营销投放监测系列报告

中国网络营销投放监测系列报告一、内容概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投入到网络营销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网络营销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对2018年至2022年的网络营销投放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整理,形成了本系列报告。

二、市场概况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网络营销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投入到这个领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了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

预计到2023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中国网络营销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包括传统的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及新兴的创业公司等。

这些公司在网络营销领域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竞争激烈。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格局也在不断调整。

例如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使得短视频营销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领域。

在消费者行为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手机上网,形成了“移动端+PC端”的双端消费模式。

这使得网络营销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外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这为网络营销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中国网络营销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多元化竞争、移动端崛起以及个性化需求等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需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新营销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1. 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中国网络营销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预计到2023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传媒产业概述传媒产业是以内容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产业,包括新闻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形式。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传媒产业发展也逐渐壮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产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中国媒体总产值达到了7267.1亿元,同比增长11.2%。

其中,互联网广告、游戏、在线音乐等领域增速最快。

二、传媒产业现状分析1. 新华社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闻媒体行业收入达到1555亿元,同比增长9.7%。

新闻媒体行业的主要受益者是网络媒体,收入增长了25.3%。

报刊和杂志行业受到冲击,收入同比下降3.3%。

2. 中国电视行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Hanet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电视用户规模达到7.8亿,同比增长了17.7%。

传统电视受众流失,观众消费习惯转化为观看网络视频。

3.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但是,互联网行业也面临监管、自律等方面的压力。

例如,“互联网热点”的追求已成为一些网站的主要经济来源,这种现象引发了相关部门的担忧,媒体行业的整治和监管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

三、传媒产业发展趋势1. 移动端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将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移动设备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传媒产业的效率和生产质量。

2. 内容创作和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现有的文化基础上,文艺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同时,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传媒产业创造更丰富的内容。

3. 全球传媒产业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传媒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将为媒体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一个新突破口。

同时,良好的国际化战略不仅可以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四、结论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自身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媒体行业的自我卫生和德行建设。

2018-2022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18-2022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18-2022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核心内容提要产业链(Industry Chain)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

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

我们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

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

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网络媒体相关概述
第一节新媒体阐述
一、新媒体的内涵
二、新媒体内容分类
三、新媒体的特征及经济学特性
1、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及要求
2、新媒体的优势与特点
3、新媒体的经济学特性
第二节网络媒体简述
一、网络媒体的特性
二、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
三、网络媒体的利润点
第二章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运行环境分析第一节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
三、相关产业法律法规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社会环境分析
一、中国互联网的覆盖与应用
二、中国人口规模及学历情况
三、中国电脑的普及
第四节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行业环境分析
一、中国稳步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二、中国将从媒体大国走向媒体强国
三、中国传媒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中国新媒体发展日趋成熟
第三章2015-201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运行概况
一、中国新媒体产业链日渐成熟
二、国内新媒体业务布局决胜要点
三、中国新媒体运营与赢利模式浅析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受众及需求分析
一、中国新媒体业目标群体分析
二、新媒体用户的需求与使用特点发生改变
三、针对客户需求变化提供新媒体产品
四、需求演变导致媒体角色产生新变化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与发展
一、新媒体发展是传统媒体变革的必然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传媒创新特征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分析
四、新媒体受众接触率已经超越传统媒体
五、我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谋发展
第四节2015-2017年中国新媒体营销解析
一、新媒体时代的营销及原则
二、新媒体营销初显峥嵘
三、营销行业迎接新媒体时代来临
四、整合营销下的我国新媒体价值实现
五、新媒体变化促进精准营销发展
六、新媒体浪潮下网络营销策略解析
第四章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运行态势分析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运行总况
一、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阶段
二、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规律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业热点透析
一、网络媒体建设
二、网络媒体管理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业
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
二、博客能量增长
三、网络技术发展
四、网络舆论影响
五、对互联网作用的评估
第五章2015-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细分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搜索类网络媒体情况
一、搜索引擎市场基本状况
二、搜索引擎用户特征调查分析
三、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量及变化情况
1、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量情况
2、中国搜索引擎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比例情况
3、中国搜索引擎日搜索请求量情况
四、中国搜索引擎网站用户使用量情况
1、中国搜索引擎网站用户使用量变化情况
2、2016年中国搜索引擎使用量情况
3、2017年中国搜索引擎使用量情况
4、用户使用的中国搜索引擎网站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5、2017年中国搜索引擎各搜索功能用户访问量市场份额情况
6、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情况
7、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运营商收入市场份额
第二节新闻类网络媒体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