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下期中测试卷241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doc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doc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大数据”成为了最火爆的概念。

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该多多益善。

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

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的苦头,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

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越多,就越好,越有力量。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就会受到冲击。

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

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

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打开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在后面。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世界上的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

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时任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的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

作为国际建协成立50年来的首部宪章,凝聚着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智慧的《北京宪章》成为指导新世纪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并以中、英、法、西、俄5种文字出版,获得了世界认可。

“吴先生不仅是一位科学理论研究者,更是一位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的实践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

”65多年来,从首都北京到古城苏州,从海南三亚到云南丽江,从长三角到京津冀,吴良镛带领他的同事、助手们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他“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人生理想。

到过苏州的人,莫不为新、旧相映生辉的人间天堂欣慰:旧城居中,四角留出湖泊与空地,楔形绿地沿山脉、水系插入市中心;新加坡工业园居东,开发区在西;城乡结合,园林式开放……10多年前,吴良镛用匠心妙手设计的“九宫格”布局,让“白发苏州”既保留了古旧的韵味,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德州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2023.4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属于一种“有选择性的亲和”,并非一一对应的机械复制粘贴。

这势必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善于进行“传统的发现”,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处,为科学理论深深扎根中国筑牢基石;又当善于进行“传统的发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长存华夏文明之内的文化基因,为优秀文化久久承继弘扬创造条件。

二者间的高度契合大致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二者在世界本原的认识上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皆有其客观规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资源。

比如,在世界的本原、人的起源等问题上,儒家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生烝民”,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亦包含类似的思想元素。

二者就辩证方法的理解相契合。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科学方法,核心内容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主张坚持发展地而非静止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普遍联系地而非孤立地观察事物、看待问题;主张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丰富而深邃,比如《周易·系辞》中倡导“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论语》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共39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看守(kān)倜傥(tì) 翘尾巴(qiào) 力能扛鼎(gāng)B.泥淖(nào) 木讷(nè) 反间计(jiān) 余勇可贾(gǔ)C.悲怆(chuàng) 便笺(jiān) 超负荷(hè) 疾风劲草(jìn)D.披靡(mǐ)屏息(píng) 冠名权(guàn)龙盘虎踞(j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矜夸博弈出洋像作壁上观B.喝彩迄今临界点咎由自取C.蜂涌遐想暴发户破釜沉舟D.麾下泄密风向标出类拔粹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去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发生了拥挤踩踏事件,第二天凌晨,国内各大媒体关于这起震惊华夏的事件都进行了详细报道。

B.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这款自诩“为自拍而生”的手机,凭着优异的自拍功能,获得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C. 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

D.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这还不够,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教授”之类的称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B.被戏谑为“三无”男人(无美貌、无肌肉、无身高)的黄渤从来不抱怨,他执着前行,练就了一身真本事,网友称黄渤除了不帅,几乎是全能的。

C.最近,一县府大楼照片在网络走红。

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老百姓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县府大院”。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下期期中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数字劳动带给不同人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数字劳动与诸多社会结构性因素互嵌,包括年龄、性别、地域、种族、教育水平、职业类别等。

数字劳动带来了社会分化。

这种分化可以从很多层面来阐释。

当我们讨论社会分化时,往往会联想到政策、阶层等宏观层面,而忽略了劳动者群体内部的分化。

实际上,数字劳动带来的分化首先发生在接触劳动、执行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群体内部。

在今天的互联网社会,“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同时存在。

有的人一出生便是“数字原住民”,习得数字技术、从事数字劳动对他们而言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而年龄较大的人一般更习惯“工厂制”的流水线劳动,突如其来的数字化往往令其不知所措。

从工厂、建筑工地、服装厂走下来的工人,往往无法拥有“数字原住民”在新型数字场域下的劳动优势。

当然,更加明显和尖锐的数字分化体现在劳动者与外部结构之间。

除了劳资关系,消费者和数字劳动者的区隔也正在成为数字分化的重要表现。

在以服务业为导向的数字劳动中,基于互动、社交、沟通、态度、认同等劳动情感的结构是数字分化的重要体现。

为了提升服务体验、扩大市场份额,数字企业对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数字劳动者所面对的挑战由以往受资本“强控制”转变为因顾客“强社交”,他们需要接受职业化的规训,以达到精细、专业地服务消费者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对产品有着专业的理解。

从这个角度讲,当“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样的标语不断出现在我们周边时,数字分化程度正在不断加大。

劳动者不仅要付出情感劳动,更需要付出自身的劳动尊严。

理查德·霍加特在阐释十八、十九世纪的美国工人阶级的劳作时,认为他们虽然非常辛苦,但却强烈认同自己的社群,并随时准备在他人面前表现自身的体面。

反观今天的数字劳动者,他们在日常劳作中还存有多少体面和尊严,似乎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二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据我看来,如果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首先来说研究现状。

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

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其次来说研究历史。

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

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

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

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

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摘编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材料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附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附答案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二年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汛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西晋陆机的《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

《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

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3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7日上午8:00—10:30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

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

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

下册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题

下册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题

下册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题我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要知道有哪些是可能会考试的多学习一下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二语文,有希望的大家一起来收藏哦有关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玉骢(cōng) 乳媪(wēn) 扁舟(piān) 长歌当哭(dàng)B.笑靥(yè) 曩者(nǎng) 砧声(zhēn) 桀骜不驯(ào)C.谂知(shěn) 劓刑(yì) 绮筵(yǐ) 殒身不恤(yǔn)D.玉醅(pēi) 岘山(yàn) 凤阙(què) 摐金伐鼓(chuāng)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有些人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 ,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D.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B.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C.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4.将下面三个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整合为一个单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下)期中测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成绩评定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蹩.进(bié) 寒伧.(chen) 玫瑰.(guì) 鞠躬尽瘁.(cuì)B.砧.板(zhēn) 惬.意(qiè) 两讫.(qì) 面面相觑.(qù)C.箍.桶(kū) 丝绦.(tāo) 聒.噪(guō) 毛骨悚.然(sǒng)D.丛冢.(zhěng) 攫.取(jué) 褴褛.(lǔ) 忠言逆.耳(n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茏,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

B.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概和狂乱的梦想。

C.他签了好些债豢,订了好些使他破产的契约。

他跟许多放高利贷的人和各种不同国籍的放债人打交道。

D.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A.暴发抚养盈利 B.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营利 D.爆发抚养盈利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作两个词用的有哪几个?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②究其实..,这不是最深的春色。

③虽然大家很累,可是..很愉快。

④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

⑤即使..是已经研究通过的东西,也允许提意见。

⑥然而在现在,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都还不错。

A.②④⑥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桂林山水,名闻天下,你只用观赏一下那蓝天下秀美妩媚的山峰和栩栩如生....的鱼游春水的河流便知道了。

B.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C.学校领导认为:我们应该好好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决不能对别人的批评置若罔闻....。

D.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满城风雨....的“非典”,已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草木返青,应时山花在渐暖的东风中次第开放,树林中到处可以听到悦耳的鸟声。

B.中学生写作文,要注意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能胡编乱造。

C.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议,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D.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簌。

7.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这个题目概括了情节,又点出了线索,令人深思,有力地显示了主题思想。

B.《项链》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前后矛盾的解决预示新的冲突,直到最后发展到高潮。

C.小说都重视典型环境的创造,并借此表现世态风情,成为小说独具审美价值的部分。

《守财奴》就是因环境描写出色而成功的,巴尔扎克自称他的小说是社会的“风俗史”。

D.《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辉煌顶点。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纱帽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

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

”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

……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8.文段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9.一包洋钱,华大妈“掏了半天”的原因是 ( )A.说明华家的钱来之不易,又关系到儿子的性命,将钱藏得那么严跟华大妈心情有关。

B.华大妈既想买药为儿子治病,又舍不得这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钱。

C.表现华大妈极度激动,这钱可买回儿子的命,故一下子掏不出来。

D .钱藏得太严了,一下子拿不出来。

10.对“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抖抖”表明他对钱的看重,心情的激动;“按”说明怕被人抢走。

B .“抖抖”表明他对钱的珍惜;“按”表示他办事稳妥且细心。

C .“抖抖”是舍不得花钱;“按”是怕钱被偷走。

D .“抖抖”是内心激动;“按”是表示办事机警。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l —14题。

况 钟 传况钟,字伯律,靖安人。

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

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丸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

钟用尚书蹇义、胡 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

钟乘传至府。

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

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

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一府大震,皆奉法。

钟乃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

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②租。

其为政,纤悉阔密。

尝臵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

又臵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

臵纲运簿,防运失侵盗。

臵馆夫簿,防非理需求。

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

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人两贤之。

钟尝丁③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

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

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

明年十二月卒于.官。

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注】①蠲(ju ān):免除。

②逋(b ū):欠交,拖欠。

③丁:遭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郡民诣.阙乞留 钟佯不省.,左右顾问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君子而日参省.乎己 帝以.郡守多不称职 明年十二月卒于.官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赤壁之下 A BC D12.选出与“何陋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吏民聚哭,为立祠C.此则寡人之罪也 D.惟兄嫂是依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况钟“孜孜爱民”的一组是 ( )①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②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使民者,立上书言之③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④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⑤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⑥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A.①③⑤ B.②④⑩ C.②④⑤ D.①②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从此全都奉法行事。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卞大力气惩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况钟是个知恩图报韵人,吴江人平思患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

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苏州知府很少有比得上况钟的。

第Ⅱ卷(共108分)四、(共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译文:(2)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

译文: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春兴武元蘅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首诗三、四两句想象新奇,意境美妙。

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分别是哪一个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1)九层之台,起手垒土;,。

(《老子》)(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五、(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白桦林肖复兴我见过的白桦林不多,以前只在北大荒我们的农场和852农场见过。

我们农场那片白桦林靠近七星河边,852农场那片白桦林就在场部的边上,当初大概就是因为这样一片漂亮的白桦林,才会择地而栖将场部建在那里吧?在所有的树木中,白桦和白杨长得布些相像,但只要看白桦的树干亭亭玉立,树皮雪白如玉,一下子就把白杨比了下去。

尤其是浩浩荡荡的白桦连成了一片林子,尤其是这两处白桦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那种天然野性的气势更是自杨和其他树难比的。

白桦林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想起肃穆沉思的力量和寥廓霜天的境界。

在新疆,钻天的白杨到处可见,但白桦很少。

所以,当到达阿勒泰,朋友带我们看他们这里的桦林公园,我有些吃惊。

但真正见到之后,第二天又到哈纳斯湖旁看见白桦林,并没有一点惊奇。

不是它们不美,是它们都无法和我在北大荒见过的白桦林相比。

这里的白桦林大多长得有些矮,树干有些细。

,树冠又有些披头散发,没有北大荒白桦林那样高耸入云,那种铺铺展展的野性,特别是树皮也没有北大荒的白,而且多了许多如白杨一样的疤痕,皮肤一下子粗糙了许多。

加之枝条散落,压低了树干,便更少了白桦林应有的那种洁白如云的气势。

想到北大荒的白桦林,总会想起秋天白桦的叶子一片金黄灿灿,像是把阳光都融化进自己的每一片叶子里似的。

雪白的树干在一片金黄的对比中便显得越发美丽。

到了大雪封林的时分,雪没了树干老深,像是高挑而秀气的一条美腿穿上了雪白的高筒靴,洁白的树干静静的,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相得益彰、仪态万千。

开春,是我们最爱到白桦林去的季节,那时用小刀割开白桦林的树皮,会从里面滴下来白桦的汁液,露珠一样格外清凉、清新。

什么时候到林子里去,都能见到斑驳脱落的白桦树皮,纸一样的薄,但韧性很强,而且雪一样的白,用它们来做过年的贺卡最别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