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细胞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移动。若要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应该如何操作?
提示 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01 观察细胞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03 本节内容总结
04 课后巩固训练
目录
01 观察细胞 深化探究
(4)甲、乙两图分别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 为40×,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甲___4__个,乙___4__个。

真核细胞:细胞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的细胞
原核细胞:细胞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的细胞

核 判断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真 核
01 观察细胞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03 本节内容总结
04 课后巩固训练
真 核
真 核
目录
归纳提升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常见的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病毒
01 观察细胞
01 观察细胞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03 本节内容总结
04 课后巩固训练
目录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情境探究2】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结核杆菌可以导致人患肺结核,酵母菌可以用于酿酒、食品加工。请思考回 答以下问题: (2)图中的这两种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结 构?这体现了什么? 提示 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核糖体,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 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归纳总结
1、制作临时装片基本步骤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
擦拭载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取材→展平(或涂匀)→盖上盖玻片→
染色(滴液,吸引)→观察
01 观察细胞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的结构1.分子的基本概念①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连接而成的物质单位。

②分子是一般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2.分子的组成①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观粒子。

②分子的组成可以是单质原子(O2、N2等)、复合物质(H2O、CO2等)或者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

3.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性质由构成它的原子种类和结构决定。

②分子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度等)和化学性质(如反应活性、稳定性等)。

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的基本概念①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②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2.细胞的组成①细胞包括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组成部分。

②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器间质,其中细胞器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3.细胞的功能①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裂、运动和自我调节等。

②细胞的功能是由细胞的结构和组成决定的,其中各个细胞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①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结构。

②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包括疏水性头部和亲水性尾部,蛋白质可以是固定在磷脂层上方或者穿过整个膜的跨膜蛋白。

2.细胞膜的功能①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壁,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②细胞膜是细胞的门控,对物质的进出进行选择性通透。

③细胞膜参与细胞间通讯和信号传递,调控细胞的生理和代谢活动。

四、细胞色素的结构与功能1.叶绿体的结构①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具有双膜结构。

②叶绿体内包含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内膜系统和类囊体三个部分。

2.叶绿体的功能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的叶绿体基质包含叶绿体DNA和叶绿体RN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和NADPH。

②叶绿体还可以进行暗反应,将产生的ATP和NADPH用于CO2的固定和还原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详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详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详解分子与细胞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新教材。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相关知识点。

一起来看看吧。

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1】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分子与细胞的概念

分子与细胞的概念

分子与细胞的概念分子与细胞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研究生命的基础,也是理解生物世界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两个概念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谈的是分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结构单位,它们是最小的化学实体。

它们可以是有机化合物,也可以是无机物质,但大多数情况下,分子都是有机分子。

有机分子通常由碳、氢和氧组成,但也可以包括氮、磷和其他元素。

根据它们的结构,分子可以分为大类,例如脂肪酸、糖类、氨基酸、核酸等。

它们构成了生物体内所有有机物质,形成了生命的基本结构,是生物过程的分子基础。

接着是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小单位,它们是由一层由细胞膜包裹的膜和丰富的内部结构组成的。

一般来说,细胞包含有许多有机分子,其中包括蛋白质、糖、脂肪、核酸、细胞器等。

这些物质按照特定的配比组成细胞内部结构,形成了细胞的功能单位。

而细胞膜是细胞的最重要结构,它限制了细胞内部的物质流动,控制着细胞的生存环境,使细胞内的物质保持稳定。

分子和细胞都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顶到底”的关系,即细胞的各种功能都是由分子所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最小单位。

分子在细胞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细胞“工具”,参与细胞发育、分裂和运输等各种生命活动;它们是细胞“建筑材料”,构成了细胞的结构;它们是细胞的“燃料”,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细胞内的分子可以一起发挥作用以实现某项功能,也可以各自发挥作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因此,可以说,没有分子,就没有细胞,也就没有生命。

从以上分析可知,分子和细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它们在不同层次上都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

细胞不能存在于没有分子的环境,而分子也离不开细胞,它们必须依靠细胞的结构来存活。

因此,在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时,必须同时考虑分子和细胞两个概念。

总之,分子和细胞是由原子构成的最小单位,它们构成了生物体的最基本结构,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高中生物课本必修知识点(珍藏版)

高中生物课本必修知识点(珍藏版)

高中生物课本必修知识点(珍藏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具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从母细胞分裂产生。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5.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作肽键。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蛋白、催化(酶)、运输(载体)、信息传递(激素)、免疫(抗体)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连接而成的长链,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分DNA和RNA两种。

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T、G、C。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U、G、C。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人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1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分子与细胞的概念

分子与细胞的概念

分子与细胞的概念现代生物学家和科学家一直都在关注三个基本概念:分子、细胞和器官。

在任何生物学教学、科学实验和研究中,这三个概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本文将尝试解释这三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要理解分子与细胞和器官之间的区别,首先要了解它们中的最小单位:分子。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它们可以在其他物质的环境中独立存在。

分子构成了细胞周围的溶剂,它们不能自我复制,因此它们不能被看作是“生物”。

它们具有大量的化学性质,因此它们可以构成细胞的结构。

细胞是生物世界中最小的构成单位,它们成了所有生物体,从最简单的细菌到最复杂的动物和植物。

它们由分子组成,互相连接形成结构。

细胞不仅具有体积,而且还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它们可以自我复制,并且在一定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

科学家相信,细胞内存在一种由分子组成的“生命”,它们能够感知和控制它们自身的内部环境。

最后是器官,它们构成了复杂的生物体,从蝴蝶的翅膀到人类的大脑,它们由大量的细胞组成,它们以细胞具有的化学属性为基础而具有新的各种功能。

例如,人类的肝脏能够滤除血液中的毒素,眼睛能够感知周围的光线,大脑能够控制身体的运动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分子、细胞和器官是生物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三个基本概念。

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分子是细胞周围的溶剂,基本上是细胞的原材料,它们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

而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小构成单位,它们构成了更大的器官,器官则构成了复杂的生物体。

总之,分子、细胞和器官之间共同构成了生物体,它们形成了一种有机体,能够感知和控制它们自身的环境,具有活性行为。

我们更进一步可以看到,这些基本概念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从分子到器官,科学家一直在对生物体进行研究,努力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控制和调节生物体的功能和行为。

分子与细胞

分子与细胞

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了生命的基本单元和构造。

本文将从分子的角度探讨细胞的构成和功能,并阐述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分子的定义和特性。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最小的化合物,它具有独立存在和相对稳定的特性。

分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并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不同的分子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包括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的基本构造。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它起到维持细胞形状、调控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基因信息。

细胞的构成离不开分子的参与。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分子组成,包括磷脂、甘油三酯等。

这些脂类分子在水中形成双层结构,形成了细胞膜的主要结构。

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分子,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起到关键作用。

蛋白质能够折叠成特定的形状,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核酸是细胞中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包括DNA和RNA。

核酸分子通过特定的序列编码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物质转运、能量合成、信号传导等。

细胞膜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通道,通过蛋白质通道和转运蛋白实现物质的选择性传递。

离子泵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能够将离子从低浓度区域转运到高浓度区域,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异。

细胞通过吞噬和溶酶体等方式消化和降解外源物质,实现物质的利用。

细胞还能够合成和储存能量,并通过三磷酸腺苷等分子传递能量。

细胞的功能还包括信号传导和调控。

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质能够与外界的信号分子结合,触发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途径。

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

信号传导途径通过级联反应传递信号,最终调控细胞的生命周期、分化和代谢。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生命的延续和多样性。

细胞是生物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形成了生物体各个功能模块。

分子与细胞

分子与细胞

分子与细胞在生物学领域中,分子与细胞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分子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并发挥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而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分子与细胞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分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结构单元。

它们可以是简单的单原子分子,也可以是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等。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方式决定了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性质。

例如,蛋白质分子通过特定的三维结构和功能域实现了各种生物学功能,如酶催化、结构支撑和信号传导等。

在细胞内,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了细胞的代谢过程、调控基因表达、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细胞内的分子通常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中的不同职能区域共同协调工作,实现细胞的正常运作。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石。

细胞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的生物工厂,拥有自我复制、代谢、生长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细胞不断演化出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形成了多样化的生物体。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流的媒介。

细胞质包含了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是细胞内重要的代谢和合成场所。

而细胞核则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的储存和调控。

在细胞内部,分子起着关键的作用。

细胞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分子调节机制和代谢途径来维持自身的稳态和功能。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合作使得细胞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分子与细胞的关系分子与细胞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分子构成了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由各种不同的分子所组成的。

另一方面,细胞通过内部的分子调控机制来实现生命活动,将外界的信号转化为细胞内部的响应。

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通过分解和合成分子来获取能量、合成新的生物分子,并清除代谢产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工厂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双层膜、基粒、基质(含少 量DNA和有关酶)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养料制造工厂
分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

有的细胞器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核糖体 叶绿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 细胞器
结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构 (无磷脂的细胞器)
中心体 核糖体、中心体
具有单层莫的细胞器 内质网、液泡、高二基体、 溶酶体
4.(2008江苏)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豚鼠的 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 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细胞结构 时间/min
附有核糖体的 内质网
3
高尔基体 17
靠近细胞膜 的囊泡
117
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B.高尔基体膜内向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相连 C.高尔基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CD
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
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C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3.(2008天津卷)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 正确的是 D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 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 产生新的蛋白质
有核膜、核仁,有真正 细胞核,有染色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 高尔基体、叶绿体等
无核膜、核仁,有拟核, 无染色体
只有核糖体
细胞壁 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 胶
主要成分:肽聚糖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一般为二分裂
转录和翻 转录在细胞核内,翻译 出现在同一时间与地点 译 在细胞质中,转录在前, 翻译在后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核)
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细胞器
成 含DNA(T)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分 含RNA(U)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功 细胞的“动力车间” 能
养料制造车间或能量转 换站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 脂质的合成车间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提供能量 都能提供能量
淀粉 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茎或根等 储藏器官中
多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糖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 肌糖原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能量
组成细胞结构 储存能量 调节血糖
合成 部位
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肝脏、肌肉
⑶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
类别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细胞核 细胞器
问题: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分泌小泡是指哪里产生的囊泡? 分泌过程能说生物膜的什么特性? 能提供能量的场所?
⑸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和 八种细胞器的分类归纳
线粒体
叶绿体
亚显
微模 式图 嵴
外膜 内膜
分布
动植物细胞
结构 双层膜、嵴、基质(含少量 DNA和有关酶)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H、O、N、P
氨基酸(约20种)
H H2N—C—COOH
R
核苷酸(核糖核苷酸4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磷酸
五碳 糖
碱基
(核糖或脱氧核糖)
氨基酸
脱水 缩合
多肽
折叠 盘旋
蛋白质
脱水缩合
核苷酸
核苷酸链
有水生成 核糖体
有水生成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 叶绿体
结构多样 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
性原因
蛋白质空间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
C、H、O、N(P、S)
种类:20种
必需氨基酸:8种 非必需氨基酸:12种 HO
通式: H2N C C OH
R 特点:至少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同 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
导致
结构多样性
导致
功能多样性
构成生物体,如结构蛋白 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 催化作用,如酶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 免疫作用,如抗体
生物类群 真菌、动物、植物 蓝藻、细菌、放线菌(链霉菌)
共性
都有遗传物质DNA
⑷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概念: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结构联系 直接联系(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相连,与线
粒体膜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间接联系:通过囊泡相互转化
★功能联系(分泌蛋白的过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考试说明: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知识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应用其进行 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知识内容 ⑴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⑵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知识内容 ⑼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⑶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 ⑾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 因素
1.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
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
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
是……………………( D )
A.764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
相关: N的含量主要存在与蛋白质的什么结构 有关蛋白质计算要注意肽链的情况
2、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⑵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C、H、O)
种类 单 五碳糖 糖
六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分布 主要在细胞质中 主要在细胞核中 动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功能 组成RNA的成分 组成DNA的成分 细胞的主要能源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量丰富
二 蔗糖 蔗糖、甜菜中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核苷酸数量多、 排列顺序多样性
(碱基排列顺序)
主要功能 结构蛋白:构成的重要物质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功能蛋白:催化、调节、运输、 有些RNA可作为酶起催化作
免疫、信息传递等


联系
核酸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NA多样性 决定 蛋白质多样性 决定 生物多样性
组成元素
构成
氨基酸
脱 水 缩 合
多肽
折 叠 盘 旋
⑷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⑸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 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⑿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及其 原理的应用 ⒀细胞的有丝分裂
⒁细胞的分化
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⑻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⒂细胞的全能性
⑴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元素组成 基本单位 组成单位 结构通式
连接方式 形成过程
形成场所
蛋白质
核酸
C、H、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