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模块教学设计(张杰)

合集下载

《武术》教案设计

《武术》教案设计

《武术》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教材第三单元“基本拳术”,具体包括第二章“长拳”的第二节“基本手法与步法”,详细内容涉及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的练习,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培养其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武术的兴趣,提高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集体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拳的手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的正确练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架学具:武术服装、护具、练习垫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对武术的认识和感受。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

演示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进行基本手法与步法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15分钟)指定一组进行示范,讲解组合动作的步骤和要点。

分析动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示范,独立完成组合动作。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及时给予反馈。

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掌声。

六、板书设计1. 长拳基本姿势、手法、步法2. 组合动作步骤及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一段自己练习长拳的视频,要求动作规范、流畅。

2. 答案:视频提交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提供改进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武术社团或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武术技能。

同时,推荐相关武术视频和书籍,供学生自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长拳的手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视频录制和教师评价。

武术教学活动设计教案模板

武术教学活动设计教案模板

一、教学活动名称:(例如:基础拳法训练)二、教学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技能目标:掌握基础拳法动作,培养正确的武术动作姿势和步法。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勇敢、自信、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活动对象:(例如:初中一年级)四、教学活动时间:(例如:45分钟)五、教学活动地点:(例如:学校操场或武术教室)六、教学活动准备:1. 武术教材或教学视频。

2. 武术器材:拳套、腰鼓、护具等。

3. 教学辅助工具:计时器、秒表等。

七、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武术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武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基本理论讲解(10分钟)1. 讲解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如手型、步型、腿法等。

2. 强调武术练习的注意事项,如呼吸、姿势、力量等。

(三)动作示范与分解教学(20分钟)1. 教师示范基础拳法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 将动作分解为几个步骤,逐一讲解和示范。

3. 学生跟学,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分组练习(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作进行练习。

2. 小组内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集体练习与展示(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强化动作要领。

2. 选择优秀小组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活动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纪律、团队协作等。

3.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

九、教学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 邀请武术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武术文化。

十、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武术教案设计模板

武术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2)通过小组合作、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反思、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勇敢、坚韧、自信的品质;(2)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动作的掌握、技巧的运用;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力度控制。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热身活动:慢跑、徒手操、关节活动等;(3)武术操练习:简化太极拳、武术操等。

2. 教学新授(1)教师讲解武术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2)示范武术基本动作和技巧,强调动作要领;(3)学生跟教师一起练习,纠正动作;(4)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5)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3. 发展提高(1)增加动作难度,提高动作质量;(2)开展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邀请家长观摩,提高学生自信心。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总结武术动作要领;(3)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出勤、纪律、态度、合作等;2. 动作掌握:动作正确性、连贯性、节奏感等;3. 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进步幅度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4. 教学效果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武术教学设计

武术教学设计

武术教学设计武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武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武术教学设计1教学实施第课时执教:班级:人数:教学内容:太极功夫扇介绍、武术基本功教学目标:1.了解太极功夫扇基本内涵及练习要求2.学习武术基本功3.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二.介绍太极功夫扇基本内涵及练习要求1.特点:精神抖擞,意高气扬,挥拳舞扇,声浪冲天2.内涵:包括武术中的多种练习形式,包括长拳、太极拳、刀、剑、棍、枪术等。

全套共56式六段动作。

3.要求:掌握武术基本动作,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并能表现出劲力与精神4.备注:器材自带,考勤事宜三.热身1.踢腿:正踢腿、侧踢腿2.仆步压腿3.蹲马步练习四.武术基本功练习1.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2.掌: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3.勾:屈腕五指撮拢;或拇指与食指、中指撮拢成刁勾4.冲拳:拳冲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出击,力达拳面5.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掌外沿6.刁手:手腕由伸到屈,向内或向外刁捋,力达手指7.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8.虚步:后脚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9.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10.歇步: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组织:二列横队面朝中间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纠错学法:跟做,自我体验,互相指导练习:5次/组;30S/组要求:动作到位,表现力度,坚持不懈五.放松。

武术标准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武术标准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身体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武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2. 武术基本手型、步型3. 武术基本动作组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步型、基本动作组合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实战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跑步、关节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武术基本手型、步型的热身练习。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及其作用。

(三)基本手型、步型练习1. 教师示范基本手型、步型,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四)基本动作组合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动作组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组合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交流,提高动作质量。

(五)实战应用练习1. 教师讲解实战应用的基本技巧,如攻击、防守、躲避等。

2. 学生进行实战对抗练习,提高实战能力。

(六)总结与放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知识、基本手型、步型、基本动作组合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对抗中的表现,如攻击、防守、躲避等技巧的运用。

3.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教学。

2.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七、教学资源1. 武术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料。

武术课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武术课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武术课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技巧和套路。

(3)了解武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熟练地完成武术基本动作和套路。

(2)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

(3)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2. 武术基本动作3. 武术套路练习4. 武术自卫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 新课讲授(1)讲解武术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2)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3)讲解武术套路的基本结构,示范套路。

(4)引导学生进行套路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3. 练习巩固(1)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动作熟练度。

(2)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3)开展武术自卫技巧练习,提高学生的自卫能力。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身武术水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动作完成情况等。

2. 练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动作熟练度、套路完成度、自卫技巧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定期考核: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技能考核,检验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武术教材2. 武术教学视频3. 武术练习器材七、教学时间安排1. 新课讲授:2课时2. 练习巩固:2课时3. 课堂小结:1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安全,防止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2.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练习。

初中体育武术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武术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武术大单元教学设计英文版Title: "Designing a Large Unit of Martial Arts Instru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Introduction:Martial arts have always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ir inclus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design of a large unit of martial arts instru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cusing on its objectives, cont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Objective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martial arts unit i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martial arts, while promoting their physical, ment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it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discipline, teamwork, and self-defense skills.Content:The content of this unit will cover various martial arts form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boxing, kickboxing, taekwondo, karate,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 such as Wushu. The unit will start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rinciples of martial arts, followed by basic techniques and forms. Students will also lear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conditioning, flexibility, and balance in martial arts.Methods:The unit will adopt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demonstration, practice, and group discussion. Teachers will demonstrate techniques and forms, guiding students through the practice process. Students will also watch videos and read materials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Group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will be organized to promote teamwork and skill application.Evaluation:Evaluation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this unit will be comprehensive and multi-faceted. It will include assessments of technical skills, physical fitness, teamwork, and disciplinary behavior. Additionally, stud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complete a project or presentation related to martial arts, demonstrat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enthusiasm for the subject.Conclusion:The integration of martial arts into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By designing a large unit of martial arts instruction, we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promotes not only their physical well-being but also their mental and emotional growth. The unit's objectives, cont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are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acquire valuable skills and knowledge while enjoying the thrill and excitement of martial arts.中文版标题:“初中体育武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介绍:武术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其纳入初中体育课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武术教案模板(3篇)

武术教案模板(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武术基本动作教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3)了解武术的分类和特点。

2. 技能目标:(1)学会武术的基本动作,如拳法、腿法、步法等。

(2)能够独立完成武术套路。

(3)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武术基本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教学难点:(1)武术动作的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2)武术动作的呼吸配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武术场地、武术器材(拳、脚靶、剑等)、音响设备。

2. 教学资料:武术教学视频、武术动作图解、武术理论知识教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观看武术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武术的魅力。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拳法教学:(1)讲解拳法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如冲拳、摆拳、勾拳等。

(2)示范拳法动作,学生跟学。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拳法动作,教师点评。

2. 腿法教学:(1)讲解腿法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如弹腿、扫腿、踢腿等。

(2)示范腿法动作,学生跟学。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腿法动作,教师点评。

3. 步法教学:(1)讲解步法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如马步、弓步、仆步等。

(2)示范步法动作,学生跟学。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步法动作,教师点评。

(三)套路教学1. 教师讲解套路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如太极拳、长拳等。

2. 示范套路动作,学生跟学。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展示套路动作,教师点评。

(四)身体素质训练1. 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如跑步、跳绳、俯卧撑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这些都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六、模块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启武术运用于防身自卫的实践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套路与防身结合的武术魅力。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体育与健康》要求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套路或对练,这对学生所选运动技能提出了量和质的要求。
因此,根据目标的整体性、项目内容的系统性和递进性这一指导思想及传承体育文化、普及体育知识和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三个层次,从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增强巩固兴趣形成专项特长出发,本着逐步发展的原则,对武术项目的模块教学设置三级学习水平,即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模块(一):武术理论知识、武术基础动作和形神拳;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模块(二):传统养生学、刀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模块(三):简化太极拳、武术散手、女子防身术。
武术模块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武术批准人: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体育教研室
制定人:张杰制定时间:2011-3-7
二、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体育课学分:
必修课:学时:
选修课:授课对象:
三、设计思路
模块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及爱国主义精神。
九、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由考核成绩(占60%)、学习过程评价(占20%)、课堂出勤与学习态度(占20%)和三个部分组成。
考核评价:
太极拳考核评价标准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
动作规范,运劲顺达,连贯圆活,神态自然,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良好
动作较规范,运劲比较顺达,连贯圆活,神态自然,速度微快,风格较突出
及格
动作一般规范,运劲一般顺达,动作不太连贯、圆活,神态较自然,速度较快,风格一般
八、教学策略与手段
中职学生意志能力的不坚定,使他们对于传统教学要求过多的“说教式”体育课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相反,他们对于直观的、趣味的、易于模仿的、能自我创新学习的体育课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本模块教法上采用示范、启发、点拨、分组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加强武术攻防含义的理解。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法采用各组轮流展示学习成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组织教法上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和培养同学间合作、探究的能力,采用异质分组同时练习法。通过简化太极拳、武术散手和女子防身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攻防能力和动作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简化太极拳是学习太极拳的基础。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强调动作、呼吸和意念的配合。因此,学生练习太极拳不仅具有缓解身心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同时也掌握了一项可以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健身手段。
武术散手俗称散打,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对提高人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有显著效果。因此,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武术散手基本动作的技能、技术,学会几招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并在和同学的交手比试中不断体验战术的运用,无疑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防身自卫能力。
评价方法:教师根据课堂考勤记录及学生学习态度打分。
十、本模块具体安排(见附件1)
附件1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启武术运用于防身自卫的实践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套路与防身结合的武术魅力。
《体育与健康》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水平五要求学生“较为熟练地完成一两套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或对练”和“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因此,对武术模块的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及运用能力作为手段,将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与运动技能学习进行有机结合。
四、教材分析
不及格
动作不规范,运劲不顺达,动作不连贯、圆活,神态不自然,不能独立完成
武术散手与女子防身术考核评价标准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
动作方法正确,有速度、力量、效果,善于抓住战机,攻击对方
良好
动作方法较正确,有一定的速度、力量、效果,能抓住战机,攻击对方
及格
动作方法基本正确,但速度、力量、效果一般,能抓住战机,攻击对方较慢
不及格
动作方法不正确,缺乏速度、力量、效果,无攻击意识
学习过程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技术、练习态度、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进步幅度。
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
课堂出勤与学习态度评价:
评价内容与标准:体育课堂教学的出勤与学习态度。缺课3次以上不允许考试,体育成绩以零分记。每缺课一次扣二十分。迟到、早退累计3次为1次缺课,扣二十分。
5、社会适应: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拼搏精神。
七、重点难点
太极拳重点:掌握单一动作的要点和运动路线。
难点:全套动作的连贯柔和、圆活匀速,体现虚实分明的步法。
武术散手和女子防身术重点:单一动作要点和动作的准确性,提高动作速度。
难点: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动作和方法。
2、运动技能:学生学会简化太极拳套路动作,掌握和运用武术散手、女子防身术的多种动作组合和自卫技术技能。
3、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能,通过武术练习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通过武术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遇事冷静思考、见义勇为的优良品质。
女子防身术是一项运用踢、打、摔、拿等武术技击方法,以制服对方,保护自己为目的的专门技术。高中女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女子防身术的巧招,以自己的智慧、胆量、秘技、巧招,对付偷袭,从而达到御敌防身的目的。
五、学情分析
本模块的学生由三类组成:第一类是对武术热爱,并有较好的武术基础和技能水平,从武术模块(一)、(二)学习下来的学生;第二类是对武术有一定兴趣,学过一点武术套路的学生;第三类则是没有武术基础,选此项目是因为有伴或随意选择的。因此,教学对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