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分析

第1课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春到沂河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2.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一、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二、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三、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春天举行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聆听《春》,感受春的竟境。

2、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

3、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发挥其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乐曲和歌声中感受“春”的意境。

2、用生活用品来表现春天的音响。

教学准备:

琴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并欣赏乐曲《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入音乐王国,一起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首先我们静静地听一首好听的乐曲。

二、欣赏要求:

第一次欣赏

1、你好像听到了哪些声音?

2、你能听出来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3、提问:你能给乐曲起个名字吗?

第二次欣赏

1、你能模唱它的主题吗?

2、当你听到它时能举起你的右手吗?

师:是的,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很多作家、画家、作曲家、歌唱家都要去描写它,赞美它。那么现在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春天,去领略春天的美好。去之前,春姑娘给我打了电话,她委托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位春天的朋友。闭上眼睛,猜猜他们是谁。

三、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我们邀请几位朋友来举行一场别开声面的音乐会。让我们静静地聆听,这几位朋友是怎样“表演”的。

2、谁能说说,歌曲中这几位小演员它们是怎么表演的?(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春雷打鼓,春水鼓掌)

3、启发学生用春雨(或春风、春水、春雷用不同的色彩)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听说你们班有很多朗诵好的学生,大家推荐一名,把歌词朗读下吧)

5、随琴轻声唱歌词。

6、分角色演唱。

7、完整地演唱

三、为歌曲伴奏

1、启发学生用身边的任何物品用具来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并选择适合的伴奏型

2、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伴奏。

3、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

四、拓展延伸

分组创作:回去以后仔细观察,看看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是怎么样唱歌的呢?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春

教学目标:

1、通过春之舞、春之语、春之乐、春之声、春之诗、春之歌等手段感悟春

天,热爱大自然。

2、通过聆听《春》,感悟春的意境并展开想象,感受回旋曲式的音乐特

点,能用语言、动作、色块、线条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春之舞《嘀哩嘀哩》

1、师:“让我们一起在快乐的歌声中放松心情,尽情地跳起来吧!”

2、《嘀哩嘀哩》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二、春之语

师:快乐的春游刚刚结束,小朋友在大自然里找到春天了吗?你能把在春天里看到的美丽景色与大家共享吗?

老师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找到了春天!

三、春之声

让我们用声响来表现春天的交响乐

四、春之乐

1、聆听主题音乐

2、初听全曲,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了解乐曲结构。

3、各个插部的音乐又表现了什么?

4、再听全曲:用不同方式表现乐曲

五、春之诗

我们不光可以用舞蹈、语言、声响来表现春天,古人还用诗歌来赞颂春天。一起吟诗《春晓》。

六、春之歌

齐唱《春天举行音乐会》,用快乐的歌声赞美春天!

寄语:一年之计在于春。珍惜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

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

教学准备:

歌曲《滴哩,滴哩》录音带

管弦乐曲《渴望春天》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二、学习歌曲

1、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2、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3、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4、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5.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6、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三、编创活动

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2课我们的朋友

第一课时赛马

教学内容:

1、聆听:赛马(二胡独奏曲)

2、扩展与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和重点:

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

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课前准备:课件、串铃、二胡

教学过程:

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欣赏草原风景听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丽的蒙古草原、风景……)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古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

2、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提起蒙古,你首先想到了什么?(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110多万平方千米。

3、师:你对蒙古有多少了解?(资源共享)

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

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马》。

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简介二胡。

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

四、扩展活动,学生表演节目。

你还学过或知道哪些蒙古舞蹈的动作?(笑肩、硬肩、耸肩、挤奶、骑马、扬鞭……)

五、小结

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蒙古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对!56个民族56支花,更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音乐小天使都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广大,传播到世界各地。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顽皮的杜鹃

教堂目标

1、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并进一步认知“5、3”两个唱名。

2、结合歌曲对学生进行爱护鸟类的环保教育。

重点:巩固“5、3”两个音的认识。

难点:能听辨并能唱出“5、3”。

教堂过程:

一、导入

1、做音乐游戏“微风(微风状态)、轻风(小嘴轻轻成圆形)、狂风(小嘴噘起成“0”形)”,要结合“U”与身体语言的表达。

2、复习歌曲《风铃》,引导学生用声音表现出三种不同风的信息。

二、教授新课

1、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美妙的风铃声,引来了顽皮的杜鹃飞来了,你听!”

2、解决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模仿杜鹃的叫声。“同学们小杜鹃的叫声好吗?”(请学生模仿)

?手号(同学们学得真像,那么老师要考考你,你看这是什么呢?要求学生要唱出来,不能是读或是喊出来。)

?细心的孩子你能在书本里找出这两个音吗?

?练习唱一唱、查一查

3、学唱歌曲(用接龙的方法)

师生接龙、分两大组比赛、男、女生比赛。

4、最后过渡到跟范唱或伴奏演唱。(可全班站起来用身体随意摆动)

5、请小组讨论“你能用身边的物品给歌曲伴奏吗?”

6、结合伴奏演唱歌曲。

三、小结

进行德育教育。

四、课堂延伸

简笔画“小鸟”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花喜鹊和小乌鸦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同时初步认识下滑音和波音记号。

2、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实实做人。

教学重点:

处理歌曲中的修饰符号,并有感情的表演唱。

教学难点:

了解装饰音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听音乐进课室

1、师生问候。

2、发声练习,用花喜鹊和乌鸦的叫声唱下旋律。

小乌鸦: wu - 花喜鹊: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叫“花喜鹊”和“小乌鸦”,而他们之间有一个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吗?(学生回答:想!)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看视频。

三、三听三唱,学唱歌曲

1、三次聆听歌曲

①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②打开课本,聆听第二遍录音。

师: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细,那么为什么这个作曲家要把这两个标记写上去呢?它们到底会让歌曲发生什么变化?大家请听教师作一个示范!

2、教师教唱

四、分小组歌唱比赛

比赛完之后,教师点评。并让学生找出歌词中最能表现花喜鹊和小乌鸦性格的句子。

五、教师总结

那么通过这首歌曲,你们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呢?(做人要踏踏实实,而不应该一个华而不实。)

教学后记:

第3课童趣

第一课时猜调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2、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慢速度猜调的音乐背景下,简要介绍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二、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感受歌曲情绪。(欢快,开心)

2、复听《猜调》,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

3、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4、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三、拓展

聆听不同地方的对歌:《对花》、《打猪草》、《刘三姐片段》等,扩大学生对对歌形式的了解。

四、师总结

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木偶的步态舞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管弦乐曲《木偶的步态舞》,理解音乐描绘的形象,知道音乐要素在描绘音乐形象时

2、利用模唱、表演、画旋律线、乐器等多种体验方式,深刻感受木偶机械、机灵、滑稽、活泼与可爱的步态。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并能展开充分的想象,用各种方式来体验和表现木偶的步态。

教学过程:

一、动作猜谜、激发兴趣

我来做几个小木偶动作,请仔细观察,老师的木偶手势你们熟悉吗?(师用柯尔文手势模仿)

二、聆听主题、揭题介绍

1. 播放A段主题第一遍

师:老师补上前面的走步的图形谱,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吧。并试想为这部分音乐取名。

2. 揭题,介绍作品背景

三、聆听全曲

1.师:接下来,让我们安静聆听这首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边听边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2.聆听表现A段(A第一遍):小木偶们的舞步像刚才那样整齐划一吗?接下来的音乐在情绪和力度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完整表现A段音乐(播放A段第二遍)

3.聆听表现B段(B段第一遍):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听听B段音乐有什么特点,仿佛小木偶在做什么?

小结: B段音乐的情绪显然不像A段音乐那么活波、热烈,隐约听到的脚步声也变弱了,好像小木偶们跳累了,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吧(师弹奏,学生用手套木偶随音乐)

4. 聆听表现A1段(初听)

四、小结

这是德彪西比较通俗的作品——《儿童乐园》中的一首,共六首钢琴曲,他用成人的眼光描绘了儿童的天地,将黑人小木偶滑稽可笑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逼真动人。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上网搜索和聆听另外五首乐曲,相信他们也会给大家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一支短笛轻轻吹

教学目标:

1、完整准确有感情地唱好《一只短笛轻轻吹》。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3、通过学唱歌曲能够深层次的理解歌曲含义,提高学生高尚的道德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准确流畅带有感情地的唱好歌曲,体会童年的美好时光。

教学难点:

即兴创编,表演,体验童趣。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启发,学生跟学、感受。

教学用具:录音机、琴,打击乐器,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问:同学们你们放假都干什么呀?“那老师给你们放一段音乐我们来听一听乡下的孩子放学回家都干什么。

2、播放歌曲《一支短笛轻轻的吹》。

二、教授歌曲

1、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谁能告诉我乡下的孩子都干什么呀?

2、分析歌词

(1)“为什么白云听了不肯飞”?

(2)乡下孩子的玩具是什么?

(3)“哩哩嘟的哩哩嘟的嘟哩嘟哩的”在歌曲中怎么唱的

3、再次聆听两边范唱(同时板书“哩哩嘟的哩哩嘟的嘟哩嘟哩的”)

4、解决歌曲难点

5、教唱歌曲

三、感受歌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