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部分(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物理(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物理(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卷
一、单选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
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2.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 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
闭合 S1,调节 R1 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 U0:保持 R1 的滑片位置不变,将
R2 置于最大值,将 S2 与 2 端接通,调节 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 U0:断开 S1,记下此时
R2 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 t,得到相应温度下 R2 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 25.0°C,
实验得到的 R2-t 数据见下表.
移为 x=
g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a=g,在水平方向的位
R
1 2
at =2R.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从 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
2
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5R,则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E=F·5R=5mgR,选项 C 正确 ABD 错误.
【点睛】此题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有机融合,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
t/℃
25.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2/Ω
900.0
680.0
500.0
390.0
320.0
270.0
240.0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 S1 前,图(a)中 R1 的滑片应移动到_____填“a”或“b”)端;
(2)在图(b)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做出 R2-t 曲线_____

2018年高考真题: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8年高考真题: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

木箱受力如图所示: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

故选A点睛:正确受力分析,知道木箱在运动过程中有那几个力做功且分别做什么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末动能的大小。

2.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 NC. 103 ND. 104 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

学#科网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故选C点睛:利用动能定理求出落地时的速度,然后借助于动量定理求出地面的接触力3. 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合这两个公式求解。

设脉冲星值量为M,密度为,故C正确;故选C&科网4. 用波长为300 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9 J。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34 J·s,真空中的光速为8 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14 Hz14 Hz15 Hz15 Hz【答案】B点睛:本题比较简单,知道光电效应方程并利用方程求解即可。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2018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2018全国Ⅰ卷物理
2018全国Ⅱ卷物理
2018全国Ⅲ卷物理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2018年高考真题——物理(海南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物理(海南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海南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攀岩者以1m /s 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

3s 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A . 10mB . 30mC . 50mD . 70m 【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遵循的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考查了估算能力。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遵循的规律可知,石块自由下落的高度约为;用时3秒,攀岩者爬了3米,所以距离地面高度约为,则考虑考到空气阻力和声速的影响,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0m ,选项C 正确。

2.土星与太阳的距离是火星与太阳距离的6倍多。

由此信息可知( )A .土星的质量比火星的小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B.土星运行的速率比火星的小C.土星运行的周期比火星的小D.土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比火星的大【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圆周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即r越大速度越小,但是不比较土星和地球质量大小,故A错误,B正确;由,得,即r越大周期越大,故C错误;由,得,即r越大角速度越小,故D错误。

3.如图,一绝缘光滑固定斜面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通有电流I的金属细杆水平静止在斜面上。

若电流变为0.5I,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3B,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均不变,则金属细杆将( )A.沿斜面加速上滑B.沿斜面加速下滑C.沿斜面匀速上滑D.仍静止在斜面上【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关于安培力的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知识【解析】最初金属细杆受到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如图所示:由平衡可知,安培力,若电流变为0.5I,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3B,则安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故金属细杆以沿着斜面加速上滑,故A正确4.已知23490T h的半衰期为24天。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新课标1卷)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新课标1卷)

A . m a m b m e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 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15.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 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 m a 、m b 、m e 。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 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e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30 kg m/s2C . 6.0 氷0 kg m/s2B . 5.7 X 0 kg m/s D . 6.3 X 02 kg m/sD . m c m b m a17 .大科学工程 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2016-2018年物理高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磁场、电磁感应(精编+解析版)

2016-2018年物理高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磁场、电磁感应(精编+解析版)

2016-2018年物理高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试题部分磁场1.【2018·全国I卷】(多选)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

将一小磁针悬挂在直导线正上方,开关未闭合时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闭合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B.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C.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D.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2.【2018·全国II卷】(多选)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1、L2,L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1的正上方有a、b两点,它们相对于L2对称。

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已知a、b)A. 流经L1的电流在bB. 流经L1的电流在aC. 流经L 2的电流在bD. 流经L 2的电流在a 3.【2018·北京卷】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 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 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 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 粒子入射时的速度4.【2017·全国Ⅰ卷】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5.【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 1、L 2和L 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L 1中电流方向与L 2中的相同,与L 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 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2、L 3所在平面垂直B .L 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1、L 2所在平面垂直C .L 1、L 2和L 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D .L 1、L 2和L 3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

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完美官方版)

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完美官方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北京卷)第 1 页(共 8 页)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物理部分13.在核反应方程41417278He + N O + X →中,X 表示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α粒子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 .干涉条纹消失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

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QPv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答案解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 合成的酶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 —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 —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2N 和-3NO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答案:B试题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在启动阶段,列车的mv2,可知列车动能与速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at,由动能公式E k=12二次方成正比,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C错误;由v2=2ax,可知列,车动能与位移x成正比,选项B正确;由动量公式p=mv,可知列车动能E k=p22m 即与列车动量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D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动能、动量。

难度:0.732.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试题解析:在弹簧恢复原长前,物块受力如图所示,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弹簧−mg=ma;设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则F弹簧=k(l0−mgk−x),所以F=2mg+ma−kl0+kx,故选A。

命题意图:本题结合弹簧的动力学问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难度:0.623.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bc=3cm,ca=4cm。

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

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 a、b的电荷同号,k=169B. a、b的电荷异号,k=169C. a、b的电荷同号,k=6427D. a、b的电荷异号,k=6427答案:D试题解析:由于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所以小球c受库仑力的情况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若合力朝左,则a、c电荷异号,b、c电荷同号,故a、b电荷异号;若合力朝右,则a、c电荷同号,b、c电荷异号,故a、b电荷异号。

根据几何知识有tan∠cab=F bcF ac ,根据库仑定律可知F bcF ac=|q b q c||q a q c|∙ac2bc2,又tan∠cab=bc ac ,联立两式可得|q aq b|=6427,所以k=6427.命题意图:本题结合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考查库仑定律、力的合成,对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难度:0.564. 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

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

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

M端位于PQS上,OM与轨道接触良好。

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

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的电荷量相等,则B ′B等于A. 54B. 32C. 74D. 2答案:B试题解析:,设金属杆OM的电阻为R,回路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Φ∆t,故感应电荷量q=I∆t=E̅R ∆t=∆ΦR∆t∙∆t=∆ΦR。

设四分之一圆弧面积为S,对于过程Ⅰ,q1=∆Φ1R =BSR;对于过程Ⅱ,q2=∆Φ2R=(B′−B)∙2SR。

因为q1=q2,故联立可求得B′B =32。

命题意图:本题结合感应电荷量的求解,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流的定义式、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难度:0.515. 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于b点。

一质量为m的小球。

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A. 2mgRB. 4mgRC. 5mgRD. 6mgR答案:C试题解析:设小球运动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v C,则对小球由a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3R−mgR=12mv C2,又F=mg,解得:v C=2√gR,小球离开c点后,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在重力作用力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离开c点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则由竖直方向的运动可知,小球从离开c点到其轨迹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t=v Cg =2√Rg,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g,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x=12at2=2R。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5R,则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E=F∙5R=5mgR,选项C正确ABD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功、动能定理、机械能、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求能用动力学和能量的观点解决多运动组合问题。

难度:0.426. 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

将一小磁针悬挂在直导线正上方,开关未闭合时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闭合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B.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C.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D.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 答案:AD试题解析:开关闭合的瞬间,左侧的线圈中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直导线中电流方向为由南向北,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小磁针处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选项A 正确;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左侧线圈中磁通量不变,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为零,直导线中电流为零,小磁针恢复到原来状态,选项BC 错误;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后的瞬间,左侧的线圈中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直导线中电流方向为由北向南,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小磁针处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选项D 正确。

命题意图:本题结合奥斯特实验的情境,考查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感应电流的方向、安培定则、楞次定律。

难度:0.537. 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 时,它们相距约400km ,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 质量之积 B. 质量之和 C. 速率之和D. 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答案:BC试题解析:设两颗中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1和r 2,角速度为ω,则有r 1+r 2=L , ①212112Gm m m r L ω=,② 212222Gm m m r Lω=,③ ②③两式化简得2212Gm r L ω=,④ 2122Gm r L ω=,⑤ ④⑤两式相加,并联立①式可得3212L m m Gω+=. 结合v =ωr 可得11v r ω=,⑥ 22v r ω=,⑦⑥⑦两式相加,并联立①式可得两颗中子星的速率之和12v v v L ω=+=.由于ω、L 、G 已知,所以可以求出两颗中子星的质量之和、速率之和,选BC 。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双星模型,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

难度:0.488. 图中虚线a 、b 、c 、d 、f 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 上的电势为2V 。

一电子经过a 时的动能为10eV ,从a 到d 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e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c 上的电势为零B. 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C. 该电子经过平面d时,其电势能为4eVD. 该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2倍答案:AB试题解析:匀强电场中等势面间距相等,故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设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为U,根据电场力做功可得W ab=qU ab=1e·3U,又W ab=6eV,联立解得U=2V。

因为电子从a到d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且电场线方向垂直等势面,所以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已知b的电势为2V,由于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c上的电势为零,选项A正确;af之间的电势差为4U=8V,一电子经过a时的动能为10eV,由于题中没有指出电子速度的方向,故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选项B正确;该电子经过平面d时,电势能E pd=qφd=(−1e)∙(−2V)=2eV,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该电子从a到b时E kb−10eV=−2eV,该电子从a到d时E kd−10eV=−6eV,解得E kb=8eV,E kd=4eV,结合动能表达式E k=1mv2可2知v b=√2v d,选项D错误。

综上,选A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势面、电场力做功、动能定理、电场线、电势、电势能。

难度:0.43二、非选择题:共62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9.(5分)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3.775|53.7试题解析:游标卡尺精度为0.05mm,游标卡尺上游标第15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图(b)所示的游标卡尺读数为3.7cm+15×0.05mm=3.7cm+0.075cm=3.775cm;托盘中放有质量为m=0.100kg的砝码时,弹簧伸长x=3.775cm-1.950cm=0.01825m,根据胡克定律有mg = kx,解得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 = 53.7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