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思维训练--第六讲--逻辑推理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二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二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第一讲 找规律(二)例题1:1、2、3、5、8、13、21、( )、55、89请你找出其中的数字之间的规律,把括号里的数填出来。

思路导航:在这组数中,前两个数相加的和就是后面一个数,比如:1+2=3、2+3=5、3+5=8等,所以括号里的数应这样求:13+21=34,填好了。

我们还可以接着再算一算:21+34=55。

后面一个数正好是55,这一组数应为1、2、3、5、8、13、21、34、55、89例题2:根据左边正方形内4个数之间的关系,在右边正方形里填上合适的数。

思路导航:左边正方形两列数字和相等,所以右边正方形两列和也应相等,它第一列和是9+5=14,所以空格处应填4,如图:模仿提升:1、1、4、5、9、14、( )、( )2、2、4、6、10、16、( )、( )15 6 8 13 9 5 109 5 4 103、3、6、9、15、( )、( )4、3、4、7、11、18、( )、( )5、6、7、8、1、4、9、16、25、( )、( )11 3 5 9 20 16 35 28 5 4 8 2 7 4 16 10 43 35 19 13 46 25 12 710第二讲相等算式(二)例题1: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两边算式的得数相等吗?□×6=36÷□思路导航:先考虑等号左边的□,如果左边的□填1,那么左边的算式就是1×6=6。

而等号右边就是36÷6=6,那么右边的□里就填6。

如果左边□里填2,2×6=12,等号右边就是36÷12=3,那么右边的□里就填3……1×6=36÷62×6=36÷33×6=36÷26×6=36÷1例题2:把1、2、3、4、5、6、7、8这八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思路导航:要将1∽8这八个数分成相等的4组加法算式,关键要知道每组算式的和是多少。

小学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归纳

小学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归纳

小学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归纳逻辑思维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在小学阶段,逻辑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推理思维、分类思维、序列思维等方面的学习。

下面是对于小学逻辑思维训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推理思维推理思维是指根据已知的事实、信息或条件,得出相应结论的思维方式。

在小学阶段,推理思维的培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概括事实和信息: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阅读、听力等方式,从大量的事实和信息中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提炼和总结信息,形成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

2.寻找共同特征和差异:孩子们需要学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还能促进他们的分类思维和比较思维的发展。

3.因果关系的推理: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培养他们预测和解释事物的能力。

通过学习因果关系,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

二、分类思维分类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分类思维的培养对于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分类思维的培养如下:1.识别共同特征:让孩子们学会辨别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通过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判断相异特征:让孩子们学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例如形状、颜色、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来进行分类。

3.构建分类系统:让孩子们学会建立自己的分类系统,将事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有助于他们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知识,提高信息的整理和归纳能力。

三、序列思维序列思维是指根据一定的顺序把事物或事件排列起来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序列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时间管理能力。

在小学阶段,序列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顺序排列:让孩子们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事物或事件,例如按时间顺序、大小顺序、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

逻辑推理题二年级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二年级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二年级解题技巧逻辑推理题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听上去有点难,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小技巧,就能轻松搞定。

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帮你们的小宝贝们在解这些题目时更加得心应手哦!1. 理解题意1.1 看清题目首先,面对逻辑推理题,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认真阅读题目。

你得知道题目到底在问什么,是不是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比如,如果题目说“小明比小红高,小红比小华矮”,你就要想清楚这些关系到底是什么意思。

读题时,最好用手指一点一点地跟着读,这样不容易漏掉关键信息。

1.2 划重点接下来,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

像“比”、“矮”、“高”等这些词,都是解题的关键。

遇到这些词的时候,心里要有个小小的提示:哦,这里涉及到比较或者顺序。

2. 整理信息2.1 列出条件接下来,把题目中的条件都列出来,像做笔记一样。

比如,如果题目说“A比B高,B比C矮”,那你就可以把它们写成几个简单的关系:“A > B”和“B < C”。

这样就能把复杂的问题变成几个简单的小部分。

2.2 绘制图示有时候,用图示表示信息会更清晰。

可以画个简单的排序图,像是“身高从高到低”的顺序图。

这样一来,你能更直观地看到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3. 解题思路3.1 一步步推理在解题时,按部就班地推理非常重要。

不要急于得出结论,要一步一步地验证每一个条件。

如果题目中说“如果A比B高,B比C矮,那A一定比C高”,你可以用刚才画的图示一步步验证这个结论。

3.2 多练习最后,多做一些类似的题目。

练习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们会越来越熟练,解题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记住,逻辑推理题就像做拼图,拼接起来就是答案。

4. 结语说到底,逻辑推理题虽然听起来有点难,但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巧,就不怕它了。

要耐心细致,认真分析题目,慢慢来,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在逻辑推理题中找到乐趣,找到成功的喜悦!希望这些小技巧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培养小学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在培养小学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时,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

一、引导孩子进行思维训练1. 提供适当的问题:向孩子们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并提供多样化的答案。

这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2. 打破思维定势:通过给予不同的材料和信息,培养孩子们实际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以故事、图形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为例,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3. 进行故事复述:让孩子听一个简短的故事后,要求他们按照时间和事件顺序进行复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

4. 引导思考的提问: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问题的原因、目的和解决方案。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释。

可以多使用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孩子的思考和探索。

二、开展思维游戏和活动1.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培养孩子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

可进行数独、数学谜题,或者设计感知空间和形状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找到正确答案。

2. 推理游戏:推理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

例如,提供一系列线索,孩子需要根据这些线索推断出一个答案,帮助他们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鼓励逻辑思维的阅读与写作1. 阅读推理题材的书籍:选择适合二年级孩子的推理题材书籍,让他们通过阅读推理故事或谜题,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写作活动:鼓励孩子进行故事创作和写作练习,可以引导他们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故事情节的构思和问题的解决。

鼓励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四、家庭互动与教育支持1. 家庭互动:与孩子进行有益的对话和互动,开展逻辑推理的游戏和活动。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谜题,与孩子一起思考解决办法。

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并加深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2. 资源与教育支持:鼓励家长提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逻辑思维培养资源,如图书、游戏以及在线教育平台。

浅谈二年级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二年级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二年级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教育文档资料浅谈二年级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主要体现于学生如何从已知数学信息分析推导出未知的数学信息。

这一推理过程就是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的具体任务之一。

怎样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是一个教学科研课题,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任务。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了深入研究与实验,具体的感受和方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认识逻辑推理的基本环节一是理解数学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是怎么样的,哪些是已知的信息,哪些是未知的信息。

二是进一步理解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感受问题模式是怎么样的,即找出问题信息与什么信息有等量关系。

三是通过等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运算方法是怎样的,即明确计算未知信息所必需的已知信息是什么,方法是怎样的。

这样从解决的问题信息推导出所需要的已知信息,如果也是一个未知信息,这个需要转换成已知信息的未知信息就是中间问题。

要把中间问题转化为已知信息,同样要找出与中间问题相关的已知信息及它们的等量关系与计算方法,这样从未知信息与已知信息的等量关系中,层层推导出未知信息的相关条件信息的思维方法过程就叫反向推理。

从反向推理中找到(解决问题)求出未知信息的(条件)已知信息与方法后,就要顺向推理。

(即思考用什么已知信息与方法计算出未知信息。

)如果有中间问题就要明白必须先用什么方法计算出(中间问题)未知信息,再应用先算出来的未知信息作已知信息(条件)同相关的已知信息,用什么方法算出(所解决的问题)所求的未知信息。

学生在这样反向推理后又顺向推理的思维学习过程。

就是学生推理思维能力训练发展提高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贯穿于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明确中间问题的条件及关系;通过怎样的运算方法转换成为解决最后问题的条件(已知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推理思维的难点。

逻辑思维训练(6)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_2023年学习资料

逻辑思维训练(6)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_2023年学习资料

■n个不同命题变项可能有的真假组合是2n=m个。-对于每一个真假组合又可以有两种断定:肯定或否定。-■对2 =m个组合,肯定和否定的组合共有:-2X2X„×2=2m个-·其中,每一个组合就是一个真值函数的内容。所以 如果以-为命题形式中不同命题变项的个数,那么不同的真值函数有-2m个,其中m=2"。-6
·小张和小王不能同时上场比赛。-■如果用“p”和“q”分别表示“小张上场比赛”和-“小王上场比赛”,则相应 命题形式为:-■q∧r-·小张和小王至少有一人上场比赛-pVq-3
命题的永真式、协调式和永假式-由已学过的命题联结词和p、q、r等命题-变项组成的命题形式,其数目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限多根据命题形式所表示的真值函项的不同,-则无数的命题形式可分为三大类:永真式-又叫重言式、协调式和矛盾式。-
协调式-协调式就是表示有真有假的真值函数的命题形式,-即既非永真式又非矛盾式的命题形式:-ap∧q-pVq ■pq-协调式可定义为:一命题形式是协调的,当且仅当-不论其命题变项取何值,命题的值有真有假。-11
PV-p-pVp-p∧p-p→p-pAp-p→pp→p--pV-ppV-p-f-fa-永真式(重言式)-永 式(矛盾式)-3协调式(可真可假)-12
■所谓真值函数,就是函数值为真值,而且其自变元-的值亦为真值的函数。-■在各种复合命题的逻辑特性时看到,一 命题形式-中的命题变项(即自变元)的真值确定后,整个命-题形式的真值随之也就确定了;-·命题形式的这一特性 犹如数学的函数特性。-不同的是,数学中函数及其自变元的值是无穷多个实数,-而真值函数及其自变元的值仅取真、 二值;-■因此,真值函数实际上就是复合命题的逻辑特性。-5
◆真值表的作法-分解公式。把一复杂公式分解为支命题和命题变项。如-(p∧q→r→((r∧p→q-先找到主联 词,即最大括号外的联结词。蕴涵号→-得到(p∧qr和r∧p→q再行分解-得到p∧q和r;r∧p和q-按变项 最简单公式-复杂公式顺序排列-p,q,r,q,r,p∧q,r∧p,(p∧q)r,(r∧p→q,-最后是总公 (p∧qr→(∧p→q-可以坚持一条原则:一公式的支命题在前,该公式在后,因此顺序也可排为-P,q,r,q r,p∧q,(p∧q→r,∧p,∧p→q,-只要保证,被判定的公式的支命题在先已经赋值即可。-然后画表,先 一个偏十字或表格,将分解后的公式成分由简到繁写进表

二年级下数学思维训练教程

二年级下数学思维训练教程

”形小纸片,有哪几种不同的剪法?”形小纸片,有哪几种不同的剪法?解:一个“解:一个“ ”形小纸片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可以是上面一行2个,下面一行1个;也可以是上面一行1个,下面一行2个。

所以有下面8种不同的剪法。

同的剪法。

练 习习 一一二年级下期第一讲 图形的切拼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通过对图形的切切拼拼,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还可以获得许多新的知识。

些图形的认识,还可以获得许多新的知识。

例 1 1 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如图如图)),用这四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这四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相连的两个三角形必须有一条边重合。

合。

) )解:可以拼成下面一些图形:解:可以拼成下面一些图形:解:可以拼成下面一些图形:例例2 2 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片,上面有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片,上面有8个正方形。

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由3个正方形组成的“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使每一份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你想到了哪几种分法?到了哪几种分法? 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使每一份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你想到了哪几种分法?到了哪几种分法?3 3..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许多不同的图形,可以拼成许多不同的图形,可以拼成许多不同的图形,把你想到的拼把你想到的拼法画在下面,看谁想到的拼法多。

法画在下面,看谁想到的拼法多。

((要求相连的两个正方形必须有一条边重合。

合。

) )4 4..把下面的图形沿着格子线分成形状相同、把下面的图形沿着格子线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可以怎可以怎样分?样分?第二讲 认识时间你能用有关时间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例例1 1 一场电影从上午一场电影从上午10时20分开始放映,到下午1时放映完。

这场电影共放映了多长时间?电影共放映了多长时间?解法一:可以这样想:因为解法一:可以这样想:因为1小时=小时=6060分,从上午10时20分到11时是6060--2020==40(40(分分),再从11时到下午1时,也就是13时,还有1313--1111==2(2(小小时),所以,这场电影共放映了2小时40分。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之逻辑推理透析讲义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之逻辑推理透析讲义

逻辑推理
例1王红、李智、张慧三名同学中,有一名同学在同学们都不在的时候,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事后,老师问他们三人,是谁做的好事.王红说:“是李智干的.”李智说:“不是我干的.”张慧说:“不是我干的.”如果知道他们三人中有两人说的是假话,有一人说的是真话,你能判断出教室是谁扫的吗?
例2 某地质学院的三名学生对一种矿石(铁、铜、锡当中的一种)进行分析.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不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则完全说错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了一半的吗?
例3小王、小张和小李在一起,一位是语文老师,一位是英语老师,一位是数学老师.现在知道:小李比数学老师年龄大,小王和英语老师不同岁,英语老师比小张年龄小.那么,谁是语文老师,谁是英语老师,谁是数学老师?
例4同在一间寝室的A、B、C、D四名女大学生,正在听一组乐曲.她们当中有一个人在修指甲;一个人在做头发;一个人在化妆;另一个人在看书.已知:(1)A不在修指甲,也不在看书;(2)B不在化妆,也不在修指甲;(3)如果A不在化妆,那么C不在修指甲;(4)D不在看书,也不在修指甲.问她们各自在做什么?
例5甲、乙、丙、丁和小明五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盘.请问小明已经赛了几盘?
例6 四队夫妇,分为四组进行围棋比赛,设A、B、C、D为男士,E、F、G、H为女士。

如果比赛的对战情况满足如下描述:B对E;A对C的妻子;F对G的丈夫;D对A的妻子;G对E的丈夫。

那么B的妻子是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逻辑推理姓名()
同学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有些问题是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计算,而我们只要通过分析和推理,就能得到结论,我们把这样的问题叫做“逻辑推理”问题。

例1 下图中,1只小狗的重量=()只小鸡的重量
例2 根据下面两幅图,你能判断出1个●的重量等于()个○的重量吗?
例3 第三幅图里应放()个玻璃球。

【小练兵】
1.看图填一填
2.1壶水的重量=2瓶水的重量 1瓶水的重量=4杯水的重量
那么,1壶水的重量=()杯水的重量
例4 下图中,1个□=()个○
【小练兵】下同的花朵各表示什么数?
例5 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至6,有人从不同的角度以如下图所示的情况,问这个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小练兵】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至6,有人从不同的角度以如下图所示的情况,问这个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例6 小明买1支铅笔和1支钢笔用了10元钱,小红买同样的1支铅笔和2支钢笔用了18元钱,那么你知道1支铅笔多少钱?1支钢笔多少钱?
例7 白兔、黑兔、灰兔进行完百米赛跑后,白兔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灰兔要快。

”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例8 六一儿童节到了,妈妈给小华、小明、小刚买了三种不同的礼品,分别是魔方、智力拼图和洋娃娃。

现在知道小刚拿的不是智力拼图,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

想一想,他们每人拿的是什么礼物?
【小练兵】甲、乙、丙、丁四个人在一起比身高。

已经知道:乙不是最高,但比甲、丁高,而甲又比丁高,你知道谁最高吗?谁最矮呢?
例9 桌子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

小狗说:“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个”。

猜一猜,哪盘苹果最多,哪盘苹果最少?
【小练兵】有三只小兔参加联欢会,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一个叫红眼睛。

它们一个穿花衣服,一个穿白衣服,一个穿蓝衣服。

只知道红眼睛没有穿蓝衣服,长耳朵既不穿蓝衣服也不穿花衣服,请你猜一猜:穿白衣服的叫(),空蓝衣服的叫(),穿花衣服的叫()。

例10 4辆汽车进行了4场比赛,每场比赛的结果如下:
(1)1号汽车比2号汽车跑得快
(2)2号汽车比3号汽车跑得快
(3)3号汽车比4号汽车跑得慢
(4)4号汽车比1号汽车跑得快
哪辆汽车跑得最快,哪辆汽车跑得最慢?
第六讲逻辑推理练习单
1、下面的水果表示几?填一填
2、观察下面这幅图,一个苹果等于()个草莓。

3、三个小朋友在比年龄,小兰比小红大,小芳比小红小,她们三人中()的年龄最大,()的年龄最小。

4、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已知: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前面到达了终点,那么,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5、三个小朋友比年龄大小,根据下面的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

6、有三个同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实”“验”“小”“学”“优”“秀”。

根据下面三个图形,找出“实”和“学”的对面是什么字。

7、下面的图形表示几?填一填
8、观察下图,已知一只小猴重12千克,那么一只小狗重多少千克?
9、1头牛 = 2只羊 1只羊 = 3只兔
2只羊 = ()只兔 1头牛 = ()只兔
10、1个苹果可以换2个橘子,1个橘子换6颗葡萄,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颗葡萄。

11、小红帽幼儿园有三个班,中班人数比小班少,中班比大班少,大班人数比小班多。

()班人数最少,()班人数最多。

12、舞蹈队的三个好伙伴菲菲、开开和佳佳比身高,菲菲说:“我比开开矮。

”佳佳说:“我比菲菲高。

”开开说:“我比佳佳矮。

”她们三人中,()最高,()最矮。

13、欢欢买一本书和一把直尺一共用去15元,乐乐买同样的一本书和3把直尺一共用去17元。

一本书多少元?一把直尺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